用于丙烯腈流化床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477721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用于丙烯腈流化床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丙烯腈流化床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催化剂的转化率低、物相繁多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催化剂以二氧化硅为载体和化学式:AaMo2O9,其中A为含Fe、Bi、Ce、Na中的至少一种及其制备方法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丙烯氨氧化制备丙烯腈的工业化生产。
【专利说明】用于丙烯腈流化床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丙烯氨氧化制备丙烯腈的流化床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丙烯腈做为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目前主要通过丙烯氨氧化工艺(或称Sohio法)生产,此工艺的关键技术便是反应器中的流化床催化剂。为改善催化剂活性、提高其选择性,科研技术人员进行了不断探索和系列改进,这些开发大多围绕催化剂化学成分组成、颗粒粒径分布或活性组分搭配进行。从已公开资料来看,多数工作集中于前两项研究,涉及专利文献有美国专利US5212137(介绍了钥-铋-铁-镍-镁-钾催化剂,镁为必选、钴为任选)、US5235088 (介绍钥-铋-铁-钴-镍-铬催化剂,因为含钴元素导致催化剂成本较昂贵);中国专利CN1021638C (介绍钥-铋-铁-钠-钴镍催化剂,但CO2量较大)、CN1005248BCN1915500A CN1915499A CN1915501A CN1061166A(分别介绍了在钥-铋-铁系中加入钠、钙、锗、氯等元素,使之提高活性和/或选择性)以及中国专利CN1061163A(研究了细颗粒催化剂,因粒度细、比表面积大,补加到本体催化剂中,提高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这些催化剂可用通式表示为=AaBbCcDdEeFfFegBihMoiOx,并采用传统工艺生产(将硝酸盐、载体SiO2和钥酸铵等制成浆料,经喷雾干燥、活化焙烧过程,制成丙烯腈流化床催化剂)。
[0003]为调节活性组分搭配,丙烯氨氧化催化剂出现了一种新制备方法,即把上述催化剂通式改写为:[M^tokOJ JAaBbCcDdEdFfFegBihMoiOy]M,先将某些金属元素与催化剂中无机酸阴离子预先制成相应的盐类如钥酸盐(或钨酸盐/锑酸盐),获得所谓关键相(即式中L部分),再与其它组分混合制成催化剂。据报道称采用这种关键相方法,制备的催化剂可降低氨的过度氧化损失,并可提高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但实际制备和使用过程却存在诸多问题:要么制备工艺复杂,如US4040978 (制成的钥酸盐要过滤,并用水洗除去硝酸铵等副产物);要么因沉淀导致组分`不均匀,如US4148759和US4212766 (关键相不溶于水,影响浆料输送,无法实现组分均匀混合),抑或因水溶性的关键相尚无法单独成相而影响改善效果,如CN1013079B((ji38mm内径考评结果,最高单程收率为77.8%)。
[0004]总而言之,目前丙烯腈催化剂及其生产上存在:①多组分,通式AaBbCeDdEeFfFegBihMoiOx,以及各字母代表多种金属元素及其混合物,组分多达几十种元素之多;②多物相,仅Mo-B1-Fe三组分包括物相就有钥酸铋(可进一步划分为α -、β -、y-钥酸铋)、钥酸铁(如Fe2Mo3O12)、钥酸铋铁(Bi3FeMo2O12)等等,若再增加几种元素,物相种类将多达数十种;③物相间相互影响,存在协同增强或抵消减弱,且催化性能交叉关联,性能为各影响因素的综合表现,无法进行仿真模拟。因此,目前新催化剂开发和已有催化剂改性,往往采用调变某种元素或某些元素,希望经改变配方来实现催化性能改善,但结果却是:催化剂因组分复杂、物相繁多,各因素在性能指标中的影响作用及其权重大小未知,以致:
(I)性能调控手段单一(目前主要针对化学组成);
⑵催化效果改善有限(丙烯腈单收停留在78~80%);
(3)物相作用机理认识不清(忽视物相生成的最佳焙烧温度和时间)。[0005]为获得剪裁效果的催化性能或某性能指标的较高要求,必需进行大量的开发试验,导致人、材、物的大量消耗,增加催化剂的开发难度和生产成本,即使这样费时费力费财,开发结果与期望性能指标差距仍然可能巨大。因此,开发组分较少、结构简单的催化剂,尤其是适合丙烯腈流化床生产的催化剂,不仅能克服因沉淀法制备样品量少、微反得出趋势性活性数据的局限性;而且还消除了微反考评与流化床结果差异大、关联性差,不能真实反映催化剂的实际催化效果等弊端,并因其可直接应用于工业催化剂的性能调控而更具有技术经济意义。
[0006]我们的基础研究和表征测试表明,催化剂的高转化率和优良活性,以及综合表现的单程收率主要受某些特殊物相的控制或主导,本发明提供的用于丙烯腈流化床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即为一种前述的一种特定物相及其实现手段之一。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现有技术文献中存在的催化剂组分较多、物相繁多、相互影响复杂,特别针对现有技术提供的组分简单催化剂的转化率低、活性差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用于丙烯腈流化床的催化剂。该催化剂具有组分较少、结构简单、物相单一,特别是转化率高、活性较好的特点。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是提供一种与解决技术问题之一相对应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发明采用的催化剂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丙烯腈流化床的催化剂,活性组分以原子比计包括如下化学通式=AaMo2O9:A为选自Fe、B1、Ce或Na中的至少一种;a取值范围为1.85?2.10 ;其中催化剂载体选自二氧化硅、氧化铝或其混合物,重量含量为30?70%。
[0009]上述技术方案中,催化剂的物相结构为正交晶系、Pnmm空间群;a的取值优选范围为1.95?2.05,催化剂载体优选二氧化娃,重量含量优选范围为40?60%。特别地,当元素A为B1、a=2时,其制成的催化剂前驱体为P -钥酸秘。
[0010]曾有报道,不加载体的催化剂具有很高的活性。而本发明是一种用于流化床的催化剂,特别是用于丙烯氨氧化生产丙烯腈的流化床催化剂,故需加入一定比例的载体,使制成的催化剂具有很好的流动性和适当的物理性质,如耐磨性等。
[001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二,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法如下:一种用于丙烯腈流化床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所需量选自Fe、B1、Ce、Na中至少一种盐进行配料,得混合物I;
(b)将所需量含钥的钥酸盐与混合物I,在控制PH=2?5.5和温度T=O?90°C下,预先制成一种稳定态衆料I ;
(c)将浆料I与载体混合,然后经喷雾干燥和560?650°C活化焙烧制得成品催化剂。
[0012]上述制备方法的技术方案中,钥酸盐与混合物I预先制备稳态浆料时的优选混合温度为20?60°C ;优选活化温度为560?630°C。
[0013]本发明的技术要点就是催化剂的物相结构为正交晶系、Pnmm空间群。
[0014]本发明催化剂组分和载体原料为:钥组分最好用钥酸铵;其余组分最好用硝酸盐、氢氧化物或可分解为氧化物的盐类;载体二氧化硅的原料可用硅溶胶、硅凝胶或两者的混合物,如用硅溶胶,其质量要符合CN1005248C要求。[0015]配置好浆料加热浓缩至固含量为47~55%后喷雾干燥。喷雾器可用压力式、两流式或离心转盘式,离心式相对较好且能保证制备的催化剂粒径分布良好。
[0016]催化剂焙烧可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各组成元素盐类的分解和高温焙烧。分解温度最好为200~450°C,持续时间30~180min ;焙烧温度为560~650°C,最好为560~630°C,持续时间15~120min。分解和焙烧可在两个焙烧炉中分别进行,亦可再一个焙烧炉中分两个区域或两个阶段进行,还可在连续式旋转焙烧炉内同时完成分解和焙烧。特别是,在分解和焙烧过程中需通入适量空气或保持空气流通,以便催化剂活性相生成,并防止催化剂还原。
[0017]本发明催化剂的性能考评是在内径为38mm的流化床反应器中进行的,催化剂装填量500g,反应温度为430~480°C,原料配比(摩尔比)为丙烯:氨:空气=1:1.2:10,催化剂负荷(WffH)为0.045。
[0018]本发明中丙烯转化率、丙烯腈选择性和单程收率的定义如下: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丙烯腈流化床的催化剂,活性组分以原子比计包括如下化学式通式:AaMo2O9j A为选自Fe、B1、Ce或Na中的至少一种,a的取值范围为1.85~2.10 ;催化剂中载体选自二氧化硅、氧化铝或其混合物,重量含量为30~7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丙烯腈流化床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该催化剂的物相结构为正交晶系、pnmm空间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丙烯腈流化床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a的取值范围为1.95 ~2.0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丙烯腈流化床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催化剂中载体二氧化娃的重量含量为40~6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丙烯腈流化床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用的金属元素A为B1、a=2时,其制成的Bi2Mo2O9为^ —钥酸铋。
6.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丙烯腈流化床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所需量选自Fe、B1、Ce或Na中的至少一种盐进行配料,得混合物I; (b)将所需量含钥的钥酸盐与混合物I,在控制PH=2~5.5和温度T=O~90°C下,预先制成一种稳定态衆料I ; (c)将浆料I与载体混合,然 后经喷雾干燥和560~650°C活化焙烧制得成品催化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丙烯腈流化床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钥酸盐与混合物I预先制备稳态浆料时混合温度为20~60°C。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丙烯腈流化床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焙烧活化温度为560~630°C。
【文档编号】C07C253/26GK103521217SQ201210225867
【公开日】2014年1月22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3日
【发明者】吴历斌, 吴粮华, 张顺海 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