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670116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涂料制备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及其制备方法。技术背景近几年来,改进发展高性能的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已经成为涂料行业中的一大热门。超过95%的木料外部涂覆都采用透明涂覆。从空气污染、健康和安全的角度出发,过去20年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使用和后期的挥发已经越来越成为一个问题。挥发性有机物被认为会导致臭氧空洞、烟雾形成和全球变暖等问题。有些挥发性有机物更会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危害,如致癌或器官-神经系统的综合病症,如记忆损伤等。因此,需要一种溶解好或水溶性涂料作为替代品。为了减少挥发性有机物的挥发,水溶性涂料越来越多的用来替代溶剂型的涂料。聚氨酯乳液和丙烯酸酯乳液是水溶性漆中最重要的两类。通常将聚氨酯乳液和丙烯酸酯乳液混合以获得高质量的表面特性。相对于聚氨酯和丙烯酸酯的混合乳液,其两者的复合溶液具有更好的性质。除了发展聚氨酯和丙烯酸酯的混合乳液这种的双组分体系,在单一组分体系上的尝试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并且单一组分体系在使用上更为简单。上述乳液的品质虽然有些提高,但是以往的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漆膜表面的抗化学腐蚀能力不高,特别是抗化学药品、溶剂和水能力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简单,原料易得,由该制备方法制备的单一组分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具有更好的品质,特别是具有很好的抗水、热、化学药品和磨损能力,运用范围广泛,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本发明的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制备a)制备水溶性聚氨酯种子乳液;b)在所得的聚氨酯种子乳液中加入甲基丙烯酸酯和交联剂,制备出胶乳互穿聚合物网络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本发明的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含有20-60城%的固体物,实际粒径为10nm到100nm。本发明的显著优点是a)本发明的制备方法运用含有叔胺基的盐离子中和剂,叔胺基用于中和聚合物中的羧酸功能团,并且在实际的使用中当涂覆的涂料固化后可以挥发。b)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加入交联剂,比如,将三羟甲基丙烷(trimethylolpropanemonoallylether),己二醇二丙烯酸酯,等等,加入水溶性聚氨酯乳液。这一步的优点就是在水溶液中就可以产生聚合物网络(LIPN)聚氨酯-丙烯酸酯而不需要乳化剂。c)本发明的聚合物乳液含有20-60wt。/。的固体物,能够作为涂料成分和运用在不同的基体上,如,木头、金属、玻璃、塑料,等等,运用范围广泛。d)本发明获得的复合乳液用于涂覆,具有很好的抗水、热、化学药品和磨损性能,并通过了《中国技术标准》HG/T3608-1999andHBC12-2002。e)本发明获得的复合乳液在机械性能(如抗磨损能力,硬度或拉伸强度)和成膜温度之间有一个很好的平衡。分散性能可以通过改变主要原料的成分在很大范围内调节,如改变多元醇和多异氰酸酯或扩链剂。能够获得涂料应用预期的高分子量乳液。f)本发明获得的复合乳液具有很小的粒径,有利于膜聚结。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中的粒径范围为10到100nm。在此范围内,粒径的平均范围为小于90nm,绝大多数都小于80腿。g)本发明获得的复合乳液具有持久不变黄之优点,令其应用性能大大提高。图1是运用原子力显微镜(AFM)检测实施例5的外貌图。图2是制备水溶性聚氨酯种子乳液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具体制备步骤如下制备水溶性聚氨酯种子乳液本步骤所用原料的质量份数为多异氰酸酯1.16份;多元醇或二元醇1份;催化剂0.010.1份;扩链剂0.10.9份,离子型基团化合物0.11.1份,中和齐U0.10.8份,溶齐IJ0.12.5份,7jC3,57.5份;制备过程将多元醇预先真空脱水处理,反应容器通氮气干燥1560分钟,在反应容器中加入多异氰酸酯、催化剂、多元醇和溶剂进行预縮合反应,加入扩链剂进行扩链反应,加入离子型基团化合物进行离子化,滴定加入中和剂进行中和反应,然后加入水,反应混合物在94'C下连续搅拌30分钟,反应混合物在94'C下条件下保持2.5小时乳化;将反应混合物冷却到25'C,得到水溶性聚氨酯种子乳液;在所得的聚氨酯种子乳液中边搅拌边加入甲基丙烯酸酯和交联剂,乳液加热到60'C—65°C,可以放热到75'C,保持单体的浓度不超过lOOOppm制备出胶乳互穿聚合物网络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所述甲基丙烯酸酯的用量为1.53.5份,所述交联剂的用量为0.11.1份。其中,扩链反应适宜的温度为50到90'C,优选60到80'C。在聚氨酯种子乳液中还可以加入自由基引发剂,所述自由基引发剂的用量为0.010.1份;所述自由基引发剂为含氮类型的引发剂。在本发明的制备步骤中,制备水溶性聚氨酯种子乳液的过程中如果有必要,用丙酮或酮真空蒸馏法得到最终的水溶性聚氨酯种子乳液。反应中用到多元醇或二醇,用量与有机物二异氰酸酯的理想配比过剩,以形成具有异氰酸酯端基的聚氨酯预聚物。适合的用量配比为1:1.1到1:6,优选采用1:1.5到1:4,最好的配比是1:1.5到1:3,多元醇或二醇与二异氰酸酯应该提供合适的阴离子分散性到预聚物。在添加单体并形成预聚物后而形成水乳液之前,溶液中至少有一种相对不反应的侧链羧基离子基团,该离子基团在后边是用来中和离子盐的。所述的离子盐中含有活泼氢键,一个叔胺基。含羧基的水分散型聚氨酯预聚体和丙烯酸类单体的混合物可以通过简单的混合丙烯酸类单体和聚氨酯预聚体制备而成。所用的丙烯酸类单体最好含有一个聚乙烯基不饱和共聚单体。预先在水中分散预聚体和单体混合物,将一种叔胺盐添加到混合物,添加量足以使预聚物水溶液分散。也就是说胺的加入量足以中和羧酸,最好按照化学计量比中和。中和剂必须在预聚体和单体混合物在水中被充分分散之前加入混合物以确保分散后有机相和水相的兼容性。随意的,也可以在乳液中加入极性有机溶液,如N—甲基吡咯垸酮,提高有机相和水相的兼容性。与预聚体反应的活泼氢键扩链剂,如多元醇,其加入能增加聚合物的链长。扩链剂的用量大约与预聚体产生的游离异氰酸酯基团相同。当温度升高时,混合物单体游离的自由基聚合和预聚体的链扩展增加,因此适宜的温度为50到90'C,优选60到80'C。温度的选择范围为既能维持聚合反应的发生又可以使链扩展反应完全,即从在水相和有机相乳液中一加入扩链剂就开始反应。为了获得更好改善聚合物乳液的抗水性能,需要加入自由基引发剂。合适的引发剂含有油溶性物质(亲油基),比如,一些含氮类型的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引发剂堵塞了聚合的丙烯酸部分,丙烯酸部分被包围然后进入大量的聚合链内部,同时,聚氨酯部分暴露与水分子接触。这就导致形成封闭的具有强烈亲水性的大体积聚氨酯-丙烯酸酯球。用原子力显微镜(AFM)检测用该聚合物乳液涂覆后的外貌图。本发明所用的适合的多异氰酸酯为含有超过一个NCO基团的异氰酸酯,优先二异氰酸酯,如4,4-亚甲基双苯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4,4-二环己基甲垸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2,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1,5-亚萘基二异氰酸酯,1,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本发明优选使用二异氰酸酯。适合与多异氰酸酯组分反应多元醇包括聚酯多元醇,聚醚多元醇,聚硫醚多元醇,聚碳酸酯多元醇,聚縮醛多元醇,聚烯烃多元醇,聚硅氧烷多元醇;这些多元醇的分子量范围位500到3500。优选的,多元醇包括乙二醇,丙二醇,二甘醇,1,4-丁二醇,新戊二醇,环己烷二甲醇,丙三醇,三羟甲基丙垸,季戊四醇,二甘醇,双酚A,聚氧化丙烯二元醇。与预聚物反应的多元醇型的扩链剂具有活泼氢链,这些链添加剂比如是二甘醇,新戊二醇和三羟甲基丙烷。合适的离子型基团化合物,最好是羧基化合物。所述离子型基团化合物优先选用含羧基或羧酸盐的碳原子数为Q-Cu)垸基的羧基化合物。比如含有2个羧基的氨基羧酸。特别的,首选的离子型基团化合物为包括羧基离子基团或潜在的离子基团,比如二羟甲基丙酸,胱氨酸,赖氨酸和3,5-二氨基苯甲酸。盐离子中和剂中的叔胺基用于中和聚合物中的羧酸功能团。合适的中和剂含有叔胺基,因此,在实际的使用中当涂覆的涂料固化后可以挥发。所用的中和剂比如有三乙胺,二甲乙醇胺,甲基二乙醇胺和甲基二乙基胺(methyldiethylamine)。本发明所用的甲基丙烯酸酯没有特别的限制。合适的甲基丙烯酸酯是含Cw2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优选用C1-10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最适合的是d-6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比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异丁基丙烯酸甲酯,2-甲基丙烯酸羟乙酯,2-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优选甲基丙烯酸甲酯和2-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对甲基丙烯酸酯没有特别的限制,该甲基丙烯酸酯可能包括的官能团有羟基,氨基,醚键或者类似基团。本发明所用的交联剂为丙烯酸类单体,优选用包含有聚乙烯型不饱和的共聚单体,比如丁二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取代苯乙烯,烯丙基甲基丙烯酸酯(allylmethacrylate),丙烯酸和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二乙烯基苯,乙烯基醚,三羟甲基丙垸。对于作为制备聚氨酯聚合物的含有活泼氢键的扩链剂没有特殊要求。比如,含有活泼氢键的添加剂为多元醇,如二甘醇,,新戊二醇,三羟甲基丙烷,乙二醇,丙二醇,二甘醇,1>4-丁二醇,新戊二醇,环已垸二甲醇,甘油,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二乙基乙二醇,双酚A,聚二醇。实施例<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7</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8</column></row><table>在第一个反应容器中将反应容器通氮气干燥1小时。在反应容器中加入聚己内酯二醇(PCL)(分子量2000,HMDI(分子量262.35)在加入二月桂酸二丁基锡(DBTL,分子量631.56)后加入,有机锡作为催化剂催化异氰酸酯-羟基的反应。反应混合物在94'C下连续搅拌30分钟。滴定加入NMP(分子量99.13)测定NCO基团的百份数为11.6%。当NCO基团含量确定,再加入NMP(分子量99.13),然后加入DMPA(分子量134.13),反应混合物在94'C下条件下保持2.5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到25。C并加入BA(7),然后加入己二醇二丙烯酸酯(9),紧接着加入苯乙烯(8)。当该预聚合单体冷却到25。C时,边搅拌边加入三乙胺(TEA)。在第二反应容器中在通入氮气并保持25'C的条件下,在第2个反应容器中加入水(11)。用在反应容器上的下降漏斗将AIBN(14)溶解到NMP(13)中。搅拌反应容器中的水,并以按预聚物溶液的6.7%每分钟的速度将预聚物单体加入反应容器中。将AIBN缓慢加入并混合5分钟。通过在反应容器上的另一个下降漏斗中向反应容器中引发剂,加入完后立即在水中溶解加入乙二胺(12)。乳液加热到6(TC—65°C,可以放热到75'C,保持单体的浓度不超过1000ppm。实施例2<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8</column></row><table>4.N-甲基吡咯烷酮(NMP)5.05.2,2-二羟甲基丙酸(DMPA)4.26.N-甲基吡咯垸酮(NMP)15.787.丙烯酸丁酯(BA)1.048.苯乙烯1.949.己二醇二丙烯酸酯0.0110.三乙胺(TEA)3.311.水9812.乙二胺2.9913.N-甲基吡咯烷酮(NMP)2.5314.偶氮二异丁腈(AIBN);G.27115.水00.0在第一个反应容器中将反应容器通氮气干燥15分钟。在反应容器中加入聚己内酯二醇(PCL)(1),HMDI在加入有机锡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3)后加入,有机锡作为催化剂催化异氰酸酯-羟基的反应。反应混合物在94。C下连续搅拌30分钟。加入NMP(4)。DMPA(5)在加入NMP(6)后紧跟着加入,反应混合物在94'C下条件下保持2.5小时。当该预聚合单体冷却到25'C时,边搅拌边加入三乙胺TEA(IO)。在第二反应容器中在通入氮气并保持25'C的条件下加入水。(步骤l中得到的?)反应混合物冷却到25'C后加入BA(7),加入己二醇二丙烯酸酯(9)随后加入苯乙烯(8)。在下降漏斗中AIBN(14)缓慢加入到NMP(13)中并混合5分钟。通过在反应容器上的另一个下降漏斗中向反应容器中引发剂,加入完后立即在水中溶解加入乙二胺(12)。乳液加热到60°C—65'C,可以放热到75'C,保持单体的浓度不超过1000ppm。实施例3重量份数1.聚己内酯二醇(PCL)28.82.4,4'-甲垸二环己基二异氰酸酯(HMDI)23.673.二月桂酸二丁基锡(DBTL)0.06<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0</column></row><table>反应容器通氮气干燥1小时,在反应容器中加入聚己内酯二醇(PCL)(1),HMDI(2)在加入有机锡催化剂(3)后加入,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作为催化剂催化异氰酸酯-羟基的反应。反应混合物在94。C下连续搅拌30分钟。NMP(4)滴定加入以测定NCO基团的百份数为11.6n/0。当NCO基团含量确定,再加入NMP(6),然后加入DMPA(5),反应混合物在94'C下条件下保持2.5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到25'C。当该预聚合单体冷却到25'C时,边搅拌边加入三乙胺TEA(IO)。在通入氮气并保持25-C的条件下,在第2个反应容器中加入水(11)。对比试验根据以上相同的步骤制备聚合物网络(LIPN)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并用于以下对.比试验中例4和例5中。<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0</column></row><table>17.2,2'-偶氮二异丁腈----0.0418.水其余量其余量小组试验过程抗水能力试验准备三块同样尺寸大小的样品膜板块,以每件涂有样品膜板块的重量为初始重量,记为w,试验后个体重量记为W1,水分吸收量由以下公式计算水分吸收量-[(W,-W)/W]x100%试验结果资料记录例子吸水量(%)156.07245.10349.08426.1313.91市售涂料150.08市售涂料251.08市售涂料331.96吸水试验结论吸水试验资料表明,对聚氨酯-丙烯酸酯膜有两种效应。第一种是塑化效应,第二种是水解效应。关于第一种效应,水分子进入大聚合体的链并与链上的亲水性基团形成氢键。结果,聚合体链与链之间的吸引力变弱,导致拉伸强度和抗剪强度变弱。这种效应可以通过干燥解决。关于第二种效应,水解是不可逆过程,有可能导致聚合体链化学键的永久性断裂。这种效应在碱性溶液更剧烈。当吸水量越大,抗水能力越弱。例子4和例子5的吸水量资料表明本发明的聚合物网络(LIPN)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比市售涂料更优越。从本发明的制备过程中可以清楚的表明获得的乳液具有很少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因此对于木制品油漆工业带来优异成果。由于没有添加乳化剂,因此乳化剂对成膜的影响几乎没有。本发明制备的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在水溶液中有很好的稳定性,很低量或几乎不含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有很高的抗化学药品、溶剂、水能力,很好的抗磨损能力和弹性。权利要求1.一种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为制备水溶性聚氨酯种子乳液;在所得的聚氨酯种子乳液中加入甲基丙烯酸酯和交联剂,制备出胶乳互穿聚合物网络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如下a)制备水溶性聚氨酯种子乳液;本步骤所用原料的质量份数为多异氰酸酯1.16份;多元醇或二元醇l份;催化齐U0.010.1份;扩链剂0.10.9份,离子型基团化合物0.11.1份,中和剂0.10.8份,溶剂0.12.5份,水3.57.5份;制备过程将多元醇预先真空脱水处理,反应容器通氮气干燥156()分钟,在反应容器中加入多异氰酸酯、催化剂、多元醇和溶剂进行预縮合反应,加入扩链剂进行扩链反应,加入离子型基团化合物进行离子化,滴定加入中和剂进行中和反应,然后加入水,反应混合物在94'C下连续搅拌30分钟,反应混合物在94"C下条件下保持2.5小时乳化;将反应混合物冷却到25'C,得到水溶性聚氨酯种子乳液;b)在所得的聚氨酯种子乳液中边搅拌边加入甲基丙烯酸酯和交联剂,乳液加热到60°C_65°C,可以放热到75。C,保持单体的浓度不超过1000ppm制备出胶乳互穿聚合物网络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所述甲基丙烯酸酯的用量为1.53.5份,所述交联剂的用量为0.11.1份。3.根据权利要求l或2所述的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的扩链反应适宜的温度为50到90°C,优选60到80°C。4.根据权利要求l或2所述的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在聚氨酯种子乳液中还加入自由基引发剂,所述自由基引发剂的用量为0.010.1份;所述自由基引发剂为含氮类型的引发剂。5.根据权利要求l或2所述的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用原料多异氰酸酯为含有超过一个NCO基团的异氰酸酯;步骤a)中所用原料多元醇为聚酯多元醇,聚醚多元醇,聚硫醚多元醇,聚碳酸酯多元醇,聚縮醛多元醇,聚烯烃多元醇,聚硅氧垸多元醇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多元醇的分子量范围位500到3500;所述二元醇选用二乙二醇,丙二醇,二甘醇,1,4-丁二醇,新戊二醇,环己烷二甲醇,丙三醇,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二甘醇,双酚A,聚氧化丙烯二元醇中的一种或几种;步骤a)中所用原料扩链剂为具有活泼氢链多元醇型扩链剂;步骤a)中所用原料催化剂为有机锡催化剂;步骤a)中所用原料离子型基团化合物为羧基化合物;步骤a)中所用原料中和剂为盐离子中和剂,所述盐离子中和剂含有叔胺基;步骤a)中所用原料溶剂为丙酮或丁酮中的一种;步骤b)中所用原料甲基丙烯酸酯为含Cw2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步骤b)中所用原料交联剂为丙烯酸类单体。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异氰酸酯优先选用二异氰酸酯;所述二异氰酸酯为4,4-亚甲基双苯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2,4-二苯基甲垸二异氰酸酯,1,5-亚萘基二异氰酸酯,1,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具有活泼氢链多元醇型扩链剂为二甘醇,新戊二醇,三羟甲基丙烷,乙二醇,丙二醇,二甘醇,1,4-丁二醇,新戊二醇,环已烷二甲醇,甘油,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二乙基乙二醇,双酚A,聚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有机锡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所述羧基化合物,优先选用含羧基或羧酸盐的碳原子数为d-Cu)烷基的羧基化合物,首选的离子型基团化合物为包括羧基离子基团或潜在的离子基团的化合物,所述离子型基团化合物二羟甲基丙酸,胱氨酸,赖氨酸和3,5-二氨基苯甲酸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盐离子中和剂含有叔胺基,为三乙胺,二甲乙醇胺,甲基二乙醇胺和甲基二乙基胺,即methyldiethylamine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含Cw2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优选用CLU)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最适合的是Q-6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所述甲基丙烯酸酯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异丁基丙烯酸甲酯,2-甲基丙烯酸羟乙酯,2-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优选甲基丙烯酸甲酯和2-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丙烯酸类单体,优选用包含有聚乙烯型不饱和的共聚单体,所述丙烯酸类单体为丁二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取代苯乙烯,烯丙基甲基丙烯酸酯,即allylmethacrylate,丙烯酸和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二乙烯基苯,乙烯基醚,三羟甲基丙烷中的一种或几种。7.—种如权利要求1、2或6所述的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含有20-60wto/o的固体物,实际粒径为10nm到100nm。8.—种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含有20-60wtc/。的固体物,实际粒径为10nm到100nm。9.一种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含有20-60wt。/。的固体物,实际粒径为10nm到100nm。10.—种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含有20-60wt。/。的固体物,实际粒径为10nm到100nm。全文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其方法为制备水溶性聚氨酯种子乳液;在所得的聚氨酯种子乳液中加入甲基丙烯酸酯和交联剂,制备出胶乳互穿聚合物网络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含有20-60wt%的固体物,实际粒径为10nm到100nm。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原料易得,由该制备方法制备的单一组分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具有更好的品质,特别是具有很好的抗水、热、化学药品和磨损能力,运用范围广泛,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文档编号C08F283/00GK101165075SQ20071014740公开日2008年4月23日申请日期2007年9月7日优先权日2007年9月7日发明者杨利坚,林子聪,许晓峰,陈敏强申请人:香港生产力促进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