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电聚乙烯醇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648138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导电聚乙烯醇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有机聚合物的改性,尤其是一种经膨胀石墨性性的聚乙烯醇 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乙烯醇特有的结构特性,使得它具有优异的生物降解性、气体阻隔性、抗 静电性能、防尘性能、透明性、热封性能、可印刷性、耐低温裂纹性等,使得它 在包装材料、防静电材料、屏蔽材料、接头材料以及电子器件材料等有着广泛的 应用。但是不经改性的聚乙烯醇存在柔韧性差、易水解、不抗老化等缺点,作为 材料应用时需要进行一定的改性处理。
宋旭艳等人(卤化聚乙烯醇的研究,中国塑料,2001, 15: 9)采用卤素替 代羟基的方法对PVA进行改性处理,卤化改性后PVA膜刚性增加而柔韧性降低。 卤化PVA的透明性较好,引入卤素基团后,减弱了 PVA链上羟基与水的氢键作用, 使其耐水性提高。但此工艺违背了绿色环保的方向,而且其柔韧性的降低也不利 于其应用的拓展。S. R. Sudhamani等人(FoodHydrocolloids, 2003,17: 245 -250) 采用冷凝胶做为改性剂添加到PVA中,使PVA的耐热性和机械性能得到了一定的 提高,原因主要归结于冷凝胶与PVA之间产生的氢键作用;徐鹏等人(改性聚乙 烯醇的性能研究,现代塑料加工应用,2007, 19: 1)采用在PVA中加入增塑剂 甘油的方法将其改性,也取得了很好的增掣效果,但是这些方法对增塑剂用量都 比较大,要求冷凝胶的含量大于25%或甘油的加入量大于15%是才有明显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聚乙烯醇不足,提供一种韧性好、抗 冲击强度高,能导电、适合于作为防静电器件、屏蔽器件等材料的纳米改性导电 聚乙烯醇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导电聚乙烯醇的组成成分为聚乙烯醇、膨胀石墨和聚异丁基乙烯基醚-马来
酸酐共聚物,其中聚异丁基乙烯基醚-马来酸酐共聚物的含量为0.5% 5%重量,膨胀石墨的含量为0.5% 5%重量,聚乙烯醇的含量为90 99%重量。 制备导电聚乙烯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100重量份的聚乙烯醇和100 200重量份的去离子水投入到反应釜 中,搅拌使聚乙烯醇充分溶胀分散。然后逐步提高温度至85 95°C,并不停 地搅拌,搅拌速度为60 100r/min,保温3 4h,待聚乙烯醇完全溶解后,边搅 拌边冷却,直至常温,并加入300 1700重量份的去离子水,得到浓度为5 20%(质量)的聚乙烯醇水溶液。 .
(2) 将100重量份的聚异丁基乙烯基醚-马来酸酐共聚物和50 200重量份二 甲基亚砜加入到反应釜中,升温至50 7(TC并搅拌溶解后,再加入50 200重 量份的含40% 60%(质量)二甲基亚砜水溶液,搅拌均匀,得到浓度为20 50%(质量)聚异丁基乙烯基醚-马来酸酐溶液。
(3) 将天然石墨采用Staudenmaier法氧化后,洗涤除去S04—2离子并中和至 中性,真空干燥得块状氧化石墨。然后将该产物于氮气氛围中1000 1100'C高 温处理20 60秒,得到充分剥离的膨胀石墨具有一维为纳米级的绒状片层。
(4) 将100重量份的聚异丁基乙烯基醚-马来酸酐溶液、20 200重量份的去 离子水和10 100重量份的膨胀石墨加入到反应釜中,升温至50 70'C后超声 分散1 3小时,然后加入2000 20000重量份的聚乙烯醇水溶液,在50 7(TC 下搅拌3 6小时,再超声分散3 6小时,回收溶剂后真空干燥得到纳米改性导 电聚乙烯醇。
所述的聚异丁基乙烯基醚-马来酸酐共聚物的的重均分子量为5000 50000, 分子量分布为1.06 3.02,所述的膨胀石墨片层的直径为40 60Hm、片层厚度 为10 40nm,所述的聚乙烯醇聚合度为2000 2500,醇解度为98 99%。
本发明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的效果是
本发明制备的导电聚乙烯醇,由于材fe中聚异丁基乙烯基醚-马来酸酐共聚 物与膨胀石墨间的协同作用,使聚乙烯醇与膨胀石墨间的作用力增强,减弱了膨 胀石墨间的团簇效应,从而使膨胀石墨能够以纳米尺度均匀地分散在聚乙烯醇 中,经膨胀石墨改性聚乙烯醇,导电性能随着膨胀石墨含量的增高而提高。且具 有韧性好、抗冲击强度高,耐水解、抗老化,加工性能优良、生产工艺简单,适 合于作为防静电器件、屏蔽器件等的材料。本发明过程简单,生产效率高且成本 较低。
具体实施方式
材料来源
聚乙烯醇([-CH2-CH(OH)-]n,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生产,分析纯, 聚合度2000-2500,醇解度98-99%,固体密度l.lg/cm3。
二甲基亚砜((CH3)2SO),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生产,分析纯,分子 量78. 1,液体密度l.lg/cm3。
异丁基乙烯基醚(C6H120),美国New Jersey公司生产,纯度99.5%,分 子量100.2,液体密度0. 954g/cm3。
马来酸酐(<:411203),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生产,分析纯,分子量98. 1, 固体密度1. 48g/cm3。
膨胀石墨,实验室自制,将天然石墨采用Staudenmaier法氧化后,洗漆除去 S(V2离子,并中和至中性,真空干燥得块状氧化石墨。然后将该块状氧化石墨 于氮气氛围中1000 110(TC高温处理20 60秒,得到充分剥离的膨胀石墨具有 一维为纳米级的绒状片层,膨胀石墨片层的直径为40 60pm、片层厚度为10 40腦。
聚异丁基乙烯基醚-马来酸酐共聚物,实验室自制,将固态的马来酸酐单体 加入三口烧瓶中,真空抽排反应瓶,然后充净化后的氮气,再注入乙酸乙酯与环 己垸的混合溶剂,升温到60°C后,加入异丁基乙烯基醚单体及引发剂,恒温反 应2小时后,将反应后溶液加入到石油醚中,析出聚合物,真空干燥,得到白色 固体产物聚异丁基乙烯基醚-马来酸酐共聚物,该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为500O 50000,分子量分布为1.06 3.02。
实施例1:
一种导电聚乙烯醇,它的组成成份为聚乙烯醇、膨胀石墨和聚异丁基乙烯基 醚/马来酸酐共聚物。在这三种组分中,聚乙烯醇的(聚合度为2000,醇解度为 98%),重量百分含量为95.5%,膨胀石墨的(片层的直径为40 60pm、片层厚 度为10 40nm)重量百分含量为3%,聚异丁基乙烯基醚/马来酸酐共聚物的(重 均分子量为5400,分子量分布为2.6)重量百分含量为1.5%。
上述实施例l的制备方法为 (1)将200g聚乙烯醇、400g去离子水投入到反应釜中,搅拌使聚乙烯醇 充分溶胀分散,然后逐步提高温度至90°C,并不停地搅拌,搅拌速度为60-100r/min,保温3 4h,待聚乙烯醇完全溶解后,边搅拌边冷却,直至常温,并加入1400g去离子水,得到浓度为10。/。(质量)的聚乙烯醇水溶液20OOg 。
(2) 将20g聚异丁基乙烯基醚-马来酸酐共聚物和20g 二甲基亚砜加入到反 应釜中,升温至60'C并搅拌溶解后,再加入含50%(质量)二甲基亚砜水溶液40g, 搅拌均匀,得到浓度为25%(质量)聚异丁基乙烯基醚-马来酸酐溶液80g 。
(3) 将200g天然石墨采用Staudenmaier法氧化后,洗涤除去SCV2离子并 中和至中性,真空干燥得块状氧化石墨。然后将该产物于氮气氛围中105(TC高 温处理30秒,得到充分剥离的膨胀石墨具有一维为纳米级的绒状片层。
(4) 将3g聚异丁基乙烯基醚-马来酸酑溶液B、 10g去离子水和1.5g膨胀石 墨加入到反应釜中,升温至6(TC后超声分散2小时,然后加入浓度为10%(质量) 的聚乙烯醇水溶液477.5g ,在6(TC下搅拌6小时,再超声分散6小时,回收溶 剂并真空干燥后得到50g纳米改性导电聚乙烯醇。
所得材料的电导率为1.3X10'6S/m,断裂伸长率为310%。
实施例2:
一种导电聚乙烯醇,它的组成成份为聚乙烯醇、膨胀石墨、聚异丁基乙烯基 醚/马来酸酐共聚物。在这三种组分中,聚乙烯醇的(聚合度为2000,醇解度为 98%),重量百分含量为96%,膨胀石墨的(片层的直径为40 60pm、片层厚度 为10 40nm)重量百分含量为2.0%,聚异丁基乙烯基醚/马来酸酐共聚物的(重 均分子量为5400,分子量分布为2.6)重量百分含量为2.0%。
上述实施例2的制备方法为
(1)将200g聚乙烯醇和400g去离子水投入到反应釜中,搅拌使聚乙烯醇 充分溶胀分散,然后逐步提高温度至卯'C,并不停地搅拌,搅拌速度为60 100r/min,保温3 4h,待聚乙烯醇完全溶解后,边搅拌边冷却,直至常温,并 加入1400g去离子水,得到浓度为10%(质量)的聚乙烯醇水溶液20008 。
(2) 将20g聚异丁基乙烯基醚-马来酸酐共聚物和20g二甲基亚砜加入到反 应釜中,升温至60'C并搅拌溶解后,再加入含50。/。(质量)二甲基亚砜水溶液40g, 搅拌均匀,得到浓度为25。/。(质量)聚异丁基乙烯基醚-马来酸酐溶液80g 。
(3) 将200g天然石墨采用Staudenmaier法氧化后,洗涤除去S04_2离子并 中和至中性,真空干燥得块状氧化石墨。然后将该产物于氮气氛围中105(TC高 温处理30秒,得到充分剥离的膨胀石墨具有一维为纳米级的绒状片层。
(4) 将16g聚异丁基乙烯基醚-马来酸酑溶液、30g去离子水和4g膨胀石墨加入到反应釜中,升温至6(TC后超声分散2小时,然后加入浓度为10%(质量) 的聚乙烯醇水溶液1920g,在60'C下搅拌6小时,再超声分散6小时,回收溶剂 并真空干燥后得到200g纳米改性导电聚乙烯醇。
所得材料的电导率为2.5X10—SS/m,断裂伸长率为340%。
实施例3:
一种导电聚乙烯醇,它的组成成份为聚乙烯醇、膨胀石墨、聚异丁基乙烯 基醚/马来酸酐共聚物。在这三种组分中,聚乙烯醇的(聚合度为2000,醇解度 为98%),重量百分含量为93%,膨胀石墨的(片层的直径为40 60nm、片层 厚度为10 40nm)重量百分含量为5.0%,聚异丁基乙烯基醚/马来酸酐共聚物 的(重均分子量为5400,分子量分布为2.6)重量百分含量为2.0%。 上述实施例3的制备方法为
(1) 将200g聚乙烯醇和400g去离子水投入到反应釜中,搅拌使聚乙烯醇 充分溶胀分散,然后逐步提高温度至90°C,并不停地搅拌,搅拌速度为60 100r/min,保温3 4h,待聚乙烯醇完全溶解后,边搅拌边冷却,直至常温,并 加入1400g去离子水,得到浓度为10。/。(质量)的聚乙烯醇水溶液2000g 。
(2) 将20g聚异丁 基乙烯基醚-马来酸酐共聚物和20g 二甲基亚砜加入到反 应釜中,升温至6(TC并搅拌溶解后,再加入含50%(质量)二甲基亚砜水溶液40g, 搅拌均匀,得到浓度为25%(质量)聚异丁基乙烯基醚-马来酸酐溶液80g。
(3) 将200g天然石墨采用Staudenmaier法氧化后,洗涤除去S04—2离子并 中和至中性,真空干燥得块状氧化石墨。然后将该产物于氮气氛围中105(TC高 温处理30秒,得到充分剥离的膨胀石墨具有一维为纳米级的绒状片层。
(4) 将16g聚异丁基乙烯基醚-马来酸酐溶液、30g去离子水和10g膨胀石 墨加入到反应釜中,升温至6(TC后超声分散2小时,然后加入浓度为10%(质量) 的聚乙烯醇水溶液1860g,在6(TC下撹拌6小时,再超声分散6小时,回收溶剂 并真空干燥后得到200g纳米改性导电聚乙烯醇。
所得材料的电导率为1.6X10^S/m,断裂伸长率为260%。
权利要求
1、一种导电聚乙烯醇,其特征在于它的组成成分为聚乙烯醇、膨胀石墨、聚异丁基乙烯基醚-马来酸酐共聚物,其中聚异丁基乙烯基醚-马来酸酐共聚物的含量为0.5%~5%重量,膨胀石墨的含量为0.5%~5%重量,聚乙烯醇的含量为90~99%重量。
2、 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聚乙烯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异丁基乙烯基 醚-马来酸酐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为5000 50000,分子量分布为1.06 3.02。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导电聚乙烯醇,其特征在于膨胀石墨片层的直径 为40 60nm、片层厚度为10 40nm。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导电聚乙烯醇,其特征在于聚乙烯醇的聚合度为 2000 2500,醇解度为98 99%。
5、 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聚乙烯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 步骤(1) 将100重量份的聚乙烯醇和100 200重量份的去离子水投入到反应釜 中,搅拌使聚乙烯醇充分溶胀分散,然后逐步提高温度至S5 95'C,并不停地 搅拌,搅拌速度为60 100r/min,保温3 4h,待聚乙烯醇完全溶解后,边搅拌 边冷却,直至常温,并加入300 1700重量份的去离子水,得到浓度为5 20%(质 量)的聚乙烯醇水溶液。(2) 将100重量份的聚异丁基乙烯基醚-马来酸酐共聚物和50 200重量份 二甲基亚砜加入到反应釜中,升温至50 7(TC并搅拌溶解后,再加入含40% 60%(质量)二甲基亚砜的水溶液50 200重量份,搅拌均匀,得到浓度为20 50%(质量)聚异丁基乙烯基醚-马来酸酐溶裨。(3) 将100重量份的聚异丁基乙烯基醚-马来酸酐溶液、20 200重量份的 去离子水和10 100重量份的膨胀石墨C加入到反应釜中,升温至50 7(TC后 超声分散2小时,然后加入2000 20000重量份的聚乙烯醇水溶液,在50 70。C下 搅拌6小时,再超声分散6小时后,回收溶剂后真空干燥得到纳米改性导电聚乙 烯醇。
全文摘要
一种导电聚乙烯醇及其制备方法,其组成成分为聚乙烯醇、膨胀石墨和聚异丁基乙烯基醚-马来酸酐共聚物,其中聚异丁基乙烯基醚-马来酸酐共聚物的含量为0.5%~5%重量,膨胀石墨的含量为0.5%~5%重量,聚乙烯醇的含量为90~99%重量。本发明制备的导电聚乙烯醇材料中聚异丁基乙烯基醚-马来酸酐共聚物与膨胀石墨间的协同作用,使聚乙烯醇与膨胀石墨间的作用力增强,减弱了膨胀石墨间的团簇效应,使膨胀石墨能够以纳米尺度均匀地分散在聚乙烯醇中,经膨胀石墨改性聚乙烯醇,导电性能随着膨胀石墨含量的增高而提高。且具有韧性好、抗冲击强度高,耐水解、抗老化,生产工艺简单,适合于作为防静电器件、屏蔽器件等的材料。
文档编号C08J3/215GK101671466SQ20091015315
公开日2010年3月17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24日
发明者王剑峰, 军 田 申请人:宁波工程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