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抗癌活性的7‑α‑[9‑(4,4,5,5,5‑五氟戊基亚硫酰基)壬基]‑雌甾‑1,3,5(10)‑三烯‑3,17β‑二醇的酯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412725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具有抗癌活性的7-α-[9-(4,4,5,5,5-五氟戊基亚硫酰基)壬基]-雌甾-1,3,5(10)-三烯-3,17β-二醇的酯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医药领域,具体涉及到通式A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来说,涉及到7-α-[9-(4,4,5,5,5-五氟戊基亚硫酰基)壬基]-雌甾-1,3,5(10)-三烯-3,17β-二醇的酯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7-α-[9-(4,4,5,5,5-五氟戊基亚硫酰基)壬基]-雌甾-1,3,5(10)-三烯-3,17β-二醇,别名氟维司群(Fulvestrant),通式如下式B所示,是一类新型的雌激素受体阻断剂,用于抗雌激素疗法治疗无效、雌激素受体呈阳性的绝经后晚期乳腺癌的治疗。乳腺癌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发生与发展,与体内雌激素水平及其代谢有关。研究表明,在许多乳腺癌患者的肿瘤细胞上均发现有雌激素受体(ER),且肿瘤生长受到雌激素的刺激,因此降低雌激素的浓度,或阻断雌激素与其受体的结合,可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繁殖,是目前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方法之一。氟维司群可与雌激素受体竞争性结合,亲和力与雌二醇相似;其还可阻滞受体,抑制雌激素的结合,并激发受体发生形态改变,降低ER浓度而损害肿瘤细胞。氟维司群可下调人体乳腺癌细胞中的ER蛋白,将ER下调在肿瘤细胞内,使肿瘤的生长最小化。由于本品不改变已存在的肿瘤ER状态,不影响新的ER产生,因此肿瘤继续被“程序化”为ER阳性,这样本品持续发生治疗作用。其最大的优点在于没有一般抗雌激素类药物的部分激动作用和雌激素样活性。现今许多商品化的氟维司群制剂,是采用油为赋形剂的,这主要是考虑一下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氟维司群的稳定性较差,是一个容易降解的药物,其一般在-20℃下保存,常温下不宜太久,否则会影响其纯度。其降解机理暂不清楚,一般认为影响其稳定性的主要原因在于其C-3位、C-17位的-OH的存在。同时3-、17-位的-OH的存在,增加了药物的极性,增加了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只能做成注射剂。另一方面,与其他甾族化合物一样,氟维司群具有难以配制的某些物理性质,是一个特别亲脂的分子,水溶性极小,大约10ng/mL。US5183514、CN1394141A中给出了其溶解度(mg/mL,25℃)(水0.001、花生油0.45、芝麻油0.58、蓖麻油20、Migloyl8103.06、Migloyl8122.72、油酸乙酯1.25、苯甲酸苄酯6.15、肉豆蔻酸异丙酯0.80、Span853.79、乙醇>200、苯甲醇>200)。可见,即使在溶解度最大的蓖麻油中,也不可能使氟维司群的浓度达到临床给药要求。因此许多上市的氟维司群制剂不但使用油作为溶剂,并且在其中添加了其他的赋形剂增溶,如乙醇、苯甲酸卞酯、苯甲醇等。这样可以制备成可肌肉注射的、含量不低于45mg/mL的注射剂,且有效血浆浓度(2.5ng/mL)可维持2周。但这些溶剂的加入,增加了制剂中药物沉淀析出的风险,同时会引起注射部位的刺激作用。可见,如何在保证抑制癌细胞效果的同时,对氟维司群进行结构上的改进,尤其是C-3位和C-17位上-OH的改造,使其降低对人体的刺激性,并且提高亲脂性,从而更易于制成可用于人体的制剂,是现有技术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对氟维司群结构中C-3位和C-17位上的-OH进行改进,使其酯化成C-17位含碳原子个数为2至22的酯类(含羧基上C)化合物,C-3位含碳原子个数为2至4的酯类(含羧基上C)化合物,以增加药物的稳定性和在亲脂性溶剂中的溶解度。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如下式A所示的化合物,其中:取代基R′选自H、碳原子个数为2至4的烷酰基和烯酰基,取代基R选自H、碳原子个数为2至22的烷酰基和烯酰基。优选地,取代基R′为H,且取代基R选自碳原子个数为11至22的烷酰基和烯酰基;优选地,所述取代基R选自碳原子个数为11至22的烷酰基,优选为十一烷酰基、十六烷酰基、二十二烷酰基或2-[(3′,3′)-二甲基-1′-甲基]丁基-5-甲基-(7,7)-二甲基-辛烷酰基。优选地,所述取代基R选自含有1至6个碳碳双键、碳原子个数为11至22的烯酰基,其中,所述碳碳双键既可以分布在主链上,也可以分布在支链上;优选地,所述取代基R选自十一碳-2-烯酰基、二十碳-(5,8,11,14,17)-五烯酰基和二十二碳-(4,7,10,13,16,19)-六烯酰基。优选地,取代基R′选自碳原子个数为2至4的烷酰基时,为乙酰基或丁酰基。优选地,所述取代基R选自碳原子个数为11至22的烷酰基和烯酰基,优选为2-[(3′,3′)-二甲基-1′-甲基]丁基-5-甲基-(7,7)-二甲基-辛烷酰基或十一碳-2-烯酰基。示例性地,所述化合物可以具有如下式所示的结构,以下示出了氟维司群酯Ⅰ~Ⅺ的结构式: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备上述化合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对式B的化合物进行C-17位上-OH的酰基化:将式B的化合物与碱性试剂、有机酸、催化剂在溶剂中在室温下搅拌,形成反应混合物,反应制得式A的化合物C-17位上的酰基化粗产物;b)将步骤a)所得粗产物进行纯化,除去副产物N,N-二环基脲,制得式A的化合物C-17位上的酰基化纯化产品;当根据化合物中的所述取代基R′不为H时,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c)将步骤b)所制得的C-17位上的酰基化纯化产品进行C-3位上的酰基化:将步骤b)所制得的C-17位上的酰基化纯化产品与碱性试剂、有机酸、催化剂在溶剂中在室温下搅拌,反应制得式A的化合物C-17和C-3位上的酰基化粗产物;d)将步骤c)所得粗产物进行纯化,制得式A的化合物的纯化产品。其中,在步骤a)中,所述碱性试剂选自吡啶、2-甲基吡啶、3-甲基吡啶、4-甲基吡啶、2-乙基吡啶、3-乙基吡啶、4-乙基吡啶、5-乙基吡啶、2-甲基-5-乙基吡啶、2-二甲氨基吡啶、4-二甲氨基吡啶,优选选自4-二甲氨基吡啶;所述溶剂选自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所述催化剂为脱水剂,优选为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所述有机酸为碳原子个数为2至22的烷基酸或烯酸;在步骤b)中,所述纯化包括将步骤a)所制得的粗产物溶解在四氢呋喃或乙酸乙酯中,然后利用正己烷或正己烷-乙酸乙酯的混和溶剂对其进行沉降、利用硅胶层析柱和/或中性氧化铝吸附法进行分离纯化;在步骤c)中,所述碱性试剂选自吡啶、2-甲基吡啶、3-甲基吡啶、4-甲基吡啶、2-乙基吡啶、3-乙基吡啶、4-乙基吡啶、5-乙基吡啶、2-甲基-5-乙基吡啶、2-二甲氨基吡啶、4-二甲氨基吡啶,优选选自4-二甲氨基吡啶;所述溶剂选自四氢呋喃、乙酸乙酯,优选为四氢呋喃;所述催化剂为脱水剂,优选为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所述有机酸为碳原子个数为2至4的烷基酸或烯酸;在步骤d)中,所述纯化是利用硅胶柱层析法和乙醇淋洗法进行的,其中,在所述硅胶柱层析法中利用正己烷-乙酸乙酯混合溶剂进行梯度洗脱,正己烷与乙酸乙酯的体积比为50:1~1:1,优选采用40:1/10:1/5:1梯度洗脱。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式A化合物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的为油剂、脂肪剂或微球剂。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的式A化合物或包括式A化合物的组合物在制备用于治疗癌症的药物中的用途;所述药物优选用于抑制带有雌激素受体的癌细胞,特别优选用于抑制乳腺癌细胞。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癌症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向有需要的受试者给予治疗有效量的如上所述的式A化合物;所述方法优选用于抑制带有雌激素受体的癌细胞,特别优选抑制乳腺癌细胞的方法;优选地,所述式A化合物通过注射给药。示例性地,本发明的化合物制备成油剂后,经皮下注射于荷人乳腺癌MCF-7瘤的裸鼠,考察其抑瘤率,结果表明,此类衍生物具有抗癌活性,用于乳腺癌的治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给出的实施例仅为了阐明本发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合成实施例虽然下述实施例中选用的碱性试剂为4-二甲氨基吡啶,但应当理解,也可将吡啶、2-甲基吡啶、3-甲基吡啶、4-甲基吡啶、2-乙基吡啶、3-乙基吡啶、4-乙基吡啶、5-乙基吡啶、2-甲基-5-乙基吡啶、2-二甲氨基吡啶等试剂作为碱性试剂用于下述实施例中。实施例1化合物Ⅱ的合成及结构确认在500mL三口圆底烧瓶中加入5g(8.25mmol)氟维司群,用300mL二氯甲烷搅拌溶解,然后顺次加入0.137g(1.1mmol)的4-二甲氨基吡啶(DMAP)、2.155g(8.41mmol)的棕榈酸、1.672g(8.23mmol)的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室温(例如,20±5℃)反应48h,终止反应。反应液过滤除去析出的副产物N,N’-二环己基脲(DCU),滤液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涤,再用水洗涤至中性,旋蒸除去溶剂二氯甲烷,得无色透明胶状液体8.8g,将其用适量乙酸乙酯溶解,冰箱中冷冻(例如,冷冻温度可为-15±3℃),洗出少量白色固体,过滤除去,如此反复3次。后将滤液旋蒸除去乙酸乙酯,得无色透明胶状液体。将此无色透明液体用少量四氢呋喃溶解,加入到正己烷中,形成大量白色固体,静置,过滤;滤饼再采用上述四氢呋喃溶解、正己烷沉降方法反复3次,得白色粉末状产品,即纯的化合物Ⅱ,60℃真空烘干,得1.5gⅡ(HPLC测定纯度为99.88%,C18柱,流动相67%THF水溶液,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20nm),摩尔收率22%。IR(cm-1):3209,2922,2852,1607,1503,1446,1385,1106,1055,1014,982。1HNMR(500MHz,CDCl3,ppm):0.78(s,3H),0.88(t,3H),1.01-1.52(t,32H),1.59-1.63(t,6H),1.70~1.76(t,6H),1.89~1.94(t,2H),2.10~2.32(t,10H),2.61~2.85(t,8H),3.74(t,2H),6.20(d,j=10Hz,1H),6.56~7.14(t,3H)。13CNMR(125MHz,CDCl3,ppm):172.67,154.23,136.88,131.04,126.93,117.67,113.01,82.02,52.41,50.83,46.49,43.40,42.05,38.23,36.92,34.74,34.65,33.35,33.24,31.93,30.51,29.92~28.22,27.24,25.62,25.00,22.63,14.65,14.09,11.12。实施例2化合物Ⅰ的合成及结构确认1)反应处理将3g(4.95mmol)氟维司群加入2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160mL二氯甲烷搅拌溶解,然后顺次加入0.0822g(0.66mmol)DMAP、0.96g十一烷酸(5.05mmol)、1.02g(4.98mmol)DCC,保持室温(例如,20±5℃)搅拌反应48小时后,中止反应。2)后处理将反应体系先冷冻,尽可能析出反应的副产物DCU,滤除DCU固体,滤液再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涤,并水洗至中性,旋蒸除去二氯甲烷,得到无色透明的胶状液体。再以少量乙酸乙酯溶解胶状液体,在冰箱中冷冻(例如,冷冻温度可为-15±3℃),直至再无白色固体DCU析出。滤液浓缩除去乙酸乙酯,再以正己烷-乙酸乙酯混合溶剂重结晶,滤除析出白色固体(未反应的原料氟维司群)。母液旋干溶剂后,为无色油状物。采用硅胶柱层析法进一步纯化(洗脱剂为正己烷-乙酸乙酯(1:1,体积比))。旋蒸得无色油状物1.0611g,即化合物Ⅰ(HPLC测定纯度为99.104%,方法同实施例1),摩尔收率27.7%。IR(cm-1):3385,2926,2855,1756,1494,1463,1199,1152,1059,1017,985,721。1HNMR(500MHz,CDCl3,ppm):δ7.28(s,1H),6.83(d,1H),6.77(d,1H),3.73(t,1H,J=8Hz),2.88~1.17(t,57H),0.89(s,3H),0.77(s,3H)。13CNMR(125MHz,CDCl3,ppm):δ172.64,148.52,137.13,126.91,122.37,120.10,118.64,81.93,52.75,51.03,46.47,43.33,41.67,38.23,36.89,34.50,34.45,33.85,31.89,29.67,29.50,29.63,29.55,29.49,29.46,29.34,29.30,29.26,29.16,29.12,28.80,28.23,27.11,25.70,25.01,24.88,22.66,14.62,14.50,11.50。实施例3化合物Ⅲ的合成及结构确认将3g(4.95mmol)氟维司群加入2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160mL二氯甲烷搅拌溶解,然后顺次加入0.0822g(0.66mmol)DMAP、1.87g(5.05mmol)二十二碳烷酸、1.02g(4.98mmol)DCC,保持室温(例如,20±5℃)搅拌反应48小时后,中止反应。将反应液参照实施例2中后处理方法处理,得白色固体粉末1.016g(HPLC纯度92.634%)(C18柱,流动相75%THF水溶液,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20nm),即化合物Ⅲ,摩尔收率22.1%。IR(cm-1):3607,3424,2919,2851,1754,1495,1471,1199,1153,1141,1112,1081,985,719。1HNMR(500MHz,CDCl3,ppm):δ7.28(d,1H),6.83(d,1H),6.77(d,1H),3.74(t,1H,J=8Hz),2.91~1.05(t,79H),0.89(t,3H),0.77(s,3H)。13CNMR(125MHz,CDCl3,ppm):δ172.64,148.53,137.13,126.91,122.37,118.64,81.93,52.83,51.11,46.48,43.34,41.68,38.24,36.89,34.50,33.15,31.94,30.56,29.94,29.86,29.71,29.67,29.63,29.62,29.51,29.48,29.37,29.35,29.27,29.17,29.13,28.81,28.23,27.12,25.70,25.01,24.88,23.16,22.66,14.50,14.01,11.50。实施例4化合物Ⅳ的合成及结构确认将3g(4.95mmol)氟维司群加入2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160mL二氯甲烷搅拌溶解,然后顺次加入0.0822g(0.66mmol)DMAP、1.44g(5.05mmol)异硬脂酸、1.02g(4.98mmol)DCC,保持室温(例如,20±5℃)搅拌反应48小时后,中止反应。将反应液参照实施例2中后处理方法处理,得为无色胶状物1.0028g(HPLC测定纯度为99.312%)(方法参照实施例3),即化合物Ⅳ,摩尔收率23.2%。IR(cm-1):3396,2928,2866,1748,1494,1466,1364,1198,1149,1121,1058,1017,984,720。1HNMR(500MHz,CDCl3,ppm):δ7.28(s,1H),6.83(d,1H),6.76(s,1H),3.74(t,1H,J=8Hz),2.35-1.03(t,71H),1.09-0.94(t,3H),0.89(s,3H),0.77(s,3H)。13CNMR(125MHz,CDCl3,ppm):δ171.15,148.60,137.03,126.88,122.45,118.72,81.94,53.34,53.04,52.82,51.39,50.96,48.46,48.39,48.32,46.48,43.33,41.68,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