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制备抗菌复合材料的组合物及抗菌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4358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制备抗菌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采用含有纳米银材料的溶液对竹纤维长丝进行浸轧处理,得到纳米银-竹纤维复合纤维;

(2)使所述纳米银-竹纤维复合纤维经短切后,与偶联剂接触进行表面涂覆处理,得到表面改性的纳米银-短切竹纤维复合纤维;

(3)使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化学改性剂与所述纳米银-短切竹纤维复合纤维进行熔融挤出造粒,得到所述抗菌复合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相对于100重量份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所述短切竹纤维的用量为5-60重量份,所述纳米银材料的用量为0.01-2重量份,所述偶联剂的用量为0.1-10重量份,所述化学改性剂的用量为0.1-20重量份;所述偶联剂为硅烷类偶联剂和/或钛酸酯类偶联剂;所述化学改性剂为选自铝酸酯、乙撑双脂肪酸酰胺和吡啶甲酸铬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相对于100重量份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所述短切竹纤维的用量为15-35重量份,所述纳米银材料的用量为0.01-0.5重量份,所述偶联剂的用量为0.5-5重量份,所述化学改性剂的用量为0.5-10重量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偶联剂和所述化学改性剂的用量比为1:(0.5-2.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银材料含有纳米银粒子和聚苯乙烯,所述纳米银粒子和聚苯乙烯的重量比为1:(1-20),所述纳米银材料中纳米颗粒的粒径为10-80n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银-短切竹纤维复合纤维的长度为2-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使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和化学改性剂混合均匀后再与所述纳米银-短切竹纤维复合纤维进行熔融挤出造粒,得到所述抗菌复合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使热稳定剂、加工助剂、紫外吸收剂和抗氧剂中的至少一种与所述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和化学改性剂混合后再与所述纳米银-短切竹纤维复合纤维进行熔融挤出造粒,得到所述抗菌复合材料;

所述抗氧剂为选自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正十八碳醇酯、2-(1,1-二甲基乙基)-6-甲基-苯酚、硫代二丙酸双十八醇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热稳定剂为选自马来酸辛基锡或羧酸锡、甲基硫醇锡和巯基酯基锡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紫外吸收剂为选自2,4-二羟基二苯甲酮、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2-(2’-羟基-3’,5’-二叔苯基)-5-氯化苯并三唑、单苯甲酸间苯二酚酯、2,2’-硫代双(4-叔辛基酚氧基)镍、(1,2,2,6,6-五甲哌啶基)亚磷酸酯、4-苯甲酰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加工助剂为选自硬脂酸钙、改性乙撑双硬脂酰胺、聚乙烯蜡和乙撑双硬脂酸酰胺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使所述纳米银-竹纤维复合纤维经短切后和偶联剂表面涂覆处理后,与相容剂和/或分散剂混合,得到表面改性的纳米银-竹纤维复合纤维;

所述相容剂为选自聚乙烯接枝马来酸酐、苯乙烯接枝马来酸酐、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和ABS接枝马来酸酐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分散剂为选自二聚磷酸钠、三乙基己基磷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或脂肪酸和聚乙二醇酯中的至少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使所述纳米银-竹纤维复合纤维经短切后和偶联剂表面涂覆处理后,与相容剂和分散剂混合,得到表面改性的纳米银-竹纤维复合纤维;

使热稳定剂、加工助剂、紫外吸收剂和抗氧剂与所述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和化学改性剂混合后再与所述纳米银-短切竹纤维复合纤维进行熔融挤出造粒,得到所述抗菌复合材料;

所述抗氧剂为选自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正十八碳醇酯、2-(1,1-二甲基乙基)-6-甲基-苯酚、硫代二丙酸双十八醇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热稳定剂为选自马来酸辛基锡或羧酸锡、甲基硫醇锡和巯基酯基锡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紫外吸收剂为选自2,4-二羟基二苯甲酮、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2-(2’-羟基-3’,5’-二叔苯基)-5-氯化苯并三唑、单苯甲酸间苯二酚酯、2,2’-硫代双(4-叔辛基酚氧基)镍、(1,2,2,6,6-五甲哌啶基)亚磷酸酯、4-苯甲酰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加工助剂为选自硬脂酸钙、改性乙撑双硬脂酰胺、聚乙烯蜡和乙撑双硬脂酸酰胺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相对于100重量份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所述相容剂的用量为0.5-5重量份,所述抗氧剂的用量为0.2-2重量份,所述热稳定剂的用量为0.2-2重量份,所述分散剂的用量为0.1-2重量份,所述紫外吸收剂的用量为0.2-2重量份,所述加工助剂的用量为0.2-4重量份。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熔融挤出造粒的温度为210-250℃。

12.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使聚苯乙烯磺酸钠与硝酸银溶液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得到所述含有纳米银材料的溶液。

13.一种用于制备抗菌复合材料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包括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短切竹纤维、纳米银材料、偶联剂和化学改性剂,其中,相对于100重量份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所述短切竹纤维的含量为5-60重量份,所述纳米银材料的含量为0.01-2重量份,所述偶联剂的含量为0.1-10重量份,所述化学改性剂的含量为0.1-20重量份;所述偶联剂为硅烷类偶联剂和/或钛酸酯类偶联剂;所述化学改性剂为选自铝酸酯、乙撑双脂肪酸酰胺和吡啶甲酸铬中的至少一种。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相对于100重量份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所述短切竹纤维的含量为15-35重量份,所述纳米银材料的含量为0.01-0.5重量份,所述偶联剂的含量为0.5-5重量份,所述化学改性剂的含量为0.5-10重量份。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偶联剂和所述化学改性剂的含量比为1:(0.5-2.5)。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银材料含有纳米银粒子和聚苯乙烯,所述纳米银粒子和聚苯乙烯的重量比为1:(1-20),所述纳米银材料中纳米颗粒的粒径为10-80nm。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短切竹纤维的长度为2-5mm。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还包括相容剂、抗氧剂、热稳定剂、分散剂、紫外吸收剂和加工助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相容剂为选自聚乙烯接枝马来酸酐、苯乙烯接枝马来酸酐、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和ABS接枝马来酸酐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抗氧剂为选自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正十八碳醇酯、2-(1,1-二甲基乙基)-6-甲基-苯酚、硫代二丙酸双十八醇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热稳定剂为选自马来酸辛基锡或羧酸锡、甲基硫醇锡和巯基酯基锡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分散剂为选自二聚磷酸钠、三乙基己基磷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或脂肪酸和聚乙二醇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紫外吸收剂为选自2,4-二羟基二苯甲酮、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2-(2’-羟基-3’,5’-二叔苯基)-5-氯化苯并三唑、单苯甲酸间苯二酚酯、2,2’-硫代双(4-叔辛基酚氧基)镍、(1,2,2,6,6-五甲哌啶基)亚磷酸酯、4-苯甲酰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加工助剂为选自硬脂酸钙、改性乙撑双硬脂酰胺、聚乙烯蜡、乙撑双硬脂酸酰胺中的至少一种。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还包括相容剂、抗氧剂、热稳定剂、分散剂、紫外吸收剂和加工助剂,相对于100重量份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所述相容剂的含量为0.5-5重量份,所述抗氧剂的含量为0.2-2重量份,所述热稳定剂的含量为0.2-2重量份,所述分散剂的含量为0.1-2重量份,所述紫外吸收剂的含量为0.2-2重量份,所述加工助剂的含量为0.2-4重量份。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