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静电不沾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63521阅读:713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静电不沾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材料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抗静电不沾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一些塑料制品在使用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积灰的现象,例如:空气中的灰尘会以悬浮物,细菌漂浮,会在表面沉积,也会动态摩擦空气,引起静电吸附灰尘。不仅需要经常清理操作较麻烦,而且会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下面以扇叶或叶轮为例进行具体介绍。以空调外机叶轮为例,长期积灰的叶轮会使得空调制冷效率衰减30%以上,空调内机风道部件在使用过程中,灰尘容易在其表面附着进而沉积,影响风量、能效,且容易形成二次污染,会滋生很多细菌危害健康,因此,改善材料表面性质,使得表面不易沾灰变得很有意义。电扇和叶轮在高速运转过程中,扇叶(叶轮叶)与空气相互作用产生动静态摩擦,会使得灰尘吸附带电离子。约90%-95%的悬浮灰尘带正电或带负电,同性电荷相排斥增强了空气中粉尘的稳定程度,异性电荷相吸引促使粉尘聚集而沉降转动的扇叶与空气摩擦带上电荷,而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所以灰尘会被吸在扇叶上。据文献报道空气中粒径小于75μm的固体悬浮物,尤其粒径多在0.1-10μm范围的灰尘的分散度越高,灰尘的颗粒越细小,在空气中飘浮的时间越长,而且在空气中灰尘还会有细菌尸体,油渍,水分,一些毛絮状的纤维,使得悬浮在空气中的灰尘形貌非常复杂,这样多组分的灰尘更容易富集粘在叶轮或扇叶上,长期扇叶或叶轮就逐渐变得非常脏,而且在空调,吸尘器等电器的内部叶轮,散热风扇叶轮上长期沾灰的话,会影响其正常工作效率,因此一种不沾灰易清洁的扇叶和叶轮会变得非常重要。现有未改性的扇叶或叶轮长期运转或者静置一段时间,在叶轮或扇叶上就会沉积很多灰尘,扇叶叶轮就逐渐变得非常脏,严重影响扇叶叶轮的外观。而且像在空调,吸尘器等电器的内部叶轮,散热风扇叶轮上长期沾灰的话,会影响其正常工作效率,比如空调内部叶轮,沾灰会严重使得风阻增大,影响整机的制冷效果,另外灰尘在扇叶氟富集,会会影响扇叶转动的动平衡,严重影响扇叶和叶轮地方出风量和其它方面的影响。现有的技术方案就是定期拆开清理灰尘,操作不便而且费时,尤其清洗会很麻烦,清理会扬尘对人体有害。因此,通过抗静电剂改性塑料表面特性,降低灰尘与塑料界面的粘附力具有重要意义。技术实现要素:鉴于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抗静电不沾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具有抗静电、不沾灰和易清洁等优点。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抗静电不沾灰材料,包括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抗静电剂、硅灰石、铝酸锆、十二烷基磺酸钠、乙二醇酯、硬脂酸酯和丙酮;所述抗静电剂、硅灰石、铝酸锆、十二烷基磺酸钠、乙二醇酯、硬脂酸酯和丙酮均以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质量百分比计,抗静电剂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8%-39.6%,硅灰石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0.5-8.8%,铝酸锆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0.5-6.9%,十二烷基磺酸钠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1.2-18.6%,乙二醇酯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0.2-11.9%,硬脂酸酯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0.1-4.5%,丙酮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0.5-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发明人在研究中意外的发现,在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中添加合适比例的抗静电剂,在保证材料原有的性能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同时可以提高制得材料的抗静电性能,使制得的材料具有不沾灰的效果。当在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和抗静电剂的基础上添加合适比例的硅灰石、铝酸锆、十二烷基磺酸钠、乙二醇酯、硬脂酸酯和丙酮中的一种或几种,通过硅灰石、铝酸锆、十二烷基磺酸钠、乙二醇酯、硬脂酸酯和丙酮与抗静电剂的配合使用,可以进一步增强抗静电的效果;同时硅灰石、铝酸锆、十二烷基磺酸钠、乙二醇酯、硬脂酸酯和丙酮的添加还能增强抗静电剂在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中的分散性,使其在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中分散的更加均匀,进而进一增强抗静电效果;此外硅灰石、铝酸锆、十二烷基磺酸钠、乙二醇酯、硬脂酸酯和丙酮参与到材料的改性过程,并发生共混化学反应,不仅促进不同组分能较好相容使整体材料稳定,而且能促进抗静电剂的抗静电性能,显著提高制得的材料的不沾灰效果。本发明所述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为热塑性塑料,本发明的材料可以用任意种类的热塑性塑料作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可以为但不限于下面的名称:所述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选自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PA塑料、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合物和聚碳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进一步,所述硅灰石的粒径为:10-80nm。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合适粒径的硅灰石,一方面既可以保证与各组分的混匀效果,另一方面提高与抗静电剂的配合作用,提高不沾灰性能;同时采用合适粒径的硅灰石,进一步改善材料配方的加工性能,纳米硅灰石改善抗静电剂与基料有滑脱效应,少量的纳米硅灰石可以起到增摩擦作用,改善加工性能。进一步,所述硅灰石的粒径为10-30nm。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硅灰石的粒径较小,比表面积较大,较少的添加量就可以显著提高材料的性能。进一步,所述硅灰石的粒径为:31-39nm。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有利于硅灰石表面处理及均匀分散。进一步,所述硅灰石的粒径为:40-50nm。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工业化生产方便。进一步,所述硅灰石的粒径为:51-80nm。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颗粒比较大,容易分散。进一步,所述硅灰石为纳米硅灰石,纳米硅灰石为经过表面处理的纳米硅灰石;所述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硅灰石与乙醇溶液混合,滴入复配偶联剂,复配偶联剂与硅灰石颗粒的质量百分比为0.5-2%,所述复配偶联剂由硅烷偶联剂和钛酸酯偶联剂复配而成,超声搅拌,抽滤,烘干,研磨。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有利于提高硅灰石的性能,采用乙醇的水溶液有利于水解偶联剂,使得硅灰石在树脂基体中分散地更均匀,表面处理提高了无机纳米硅灰石与树脂基体的相容性。进一步,所述抗静电剂选自阳离子抗静电剂、阴离子抗静电剂、非离子型抗静电剂、改性的碳纳米管、改性的石墨烯、聚醚和聚酰胺的共聚物、金属粉以及改性的导电石墨中的一种或几种。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现有的材料的体积电阻率一般高达1012-1020Ω/□,易积蓄静电而发生危险且易沾灰。采用上述种类的抗静电剂可以使得孤立的电荷能够被带走,导通材料表面的电荷,减少材料表面所带的电荷,从而使灰尘不容易粘在材料的表面。进一步,所述阳离子抗静电剂选自长链的烷基季铵、磷酸盐和环酸盐高分子聚合物中一种或几种。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种类的阳离子抗静电剂与其他组分配合使用,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抗静电效果。进一步,所述阴离子抗静电剂选自烷基磺酸、硫酸烷基、羧酸盐、磷酸盐和二硫代氨基甲酸的碱金属盐、对壬基苯氧基丙烷磺酸钠、对壬基二苯醚磺酸钾中的一种或几种。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种类的阴离子抗静电剂与其他组分配合使用,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抗静电效果。进一步,所述非离子型抗静电剂选自乙氧基化脂肪族烷基胺、聚乙二醇酯或醚、脂肪酸酯、和乙醇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种类的非离子抗静电剂与其他组分配合使用,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抗静电效果。进一步,还包括氟改性热塑性塑料母粒,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氟改性热塑性塑料母粒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5%-80.8%。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氟改性热塑性塑料母粒,主要是是利用C-F链键短,C-F键的表面能也低,通过具有的低表面能来改善产品表面抗污能力,使得表面的能达到疏水疏油,表面抗污能力增加,使得灰尘不容易粘在叶片表面,灰尘与低表面能的界面加上抗静电剂作用,使得灰尘在界面的结合力变小,灰尘在界面的第一层粘附的灰尘很少的话,界面上的灰尘就更难在第一层的灰尘上面再继续吸附更多的灰尘,使得整体灰尘的粘附量减少,使沾在表面的灰尘很容易清理。进一步,还包括氟改性热塑性塑料母粒,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氟改性热塑性塑料母粒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5%-8.75%。进一步,还包括氟改性热塑性塑料母粒,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氟改性热塑性塑料母粒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8.76%-80.8%。进一步,还包括氟改性热塑性塑料母粒,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氟改性热塑性塑料母粒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50.8%-80.8%。进一步,还包括氟改性热塑性塑料母粒,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氟改性热塑性塑料母粒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8.75%-17.5%。进一步,还包括氟改性热塑性塑料母粒,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氟改性热塑性塑料母粒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17.6%-35%。进一步,还包括氟改性热塑性塑料母粒,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氟改性热塑性塑料母粒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36%-50.8%。采用上述几种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添加上述不同比例的改性热塑性塑料母粒可以不同程度的提高整个材料的不沾灰性能。进一步,所述氟改性热塑性塑料母粒包括氟助剂和第二热塑性塑料母粒,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氟助剂与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比例大于0且小于等于70%。进一步,所述氟改性热塑性塑料母粒包括氟助剂和第二热塑性塑料母粒,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氟助剂与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为10%-60%。进一步,所述氟改性热塑性塑料母粒包括氟助剂和第二热塑性塑料母粒,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氟助剂与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为10%-30%或所述氟助剂与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为40%-60%。进一步,所述氟助剂选自碳氟物、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氟烷基化合物、氟接枝的小分子有机物和氟硅接枝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的氟助剂以及合适的添加比例可以进一步降低材料表面的沾灰量。本发明提供一种抗静电不沾灰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上述的配比将各组份复配到一起,混匀,造粒。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具有制备方法简单,具有防静电和不沾灰等优点。本发明提供一种抗静电不沾灰产品,该产品的材料包括上述的抗静电不沾灰材料。通过采用上述材料制备的产品具有很好的抗静电性能和不沾灰性能。所述产品可以为但不限于:风扇、叶轮、空调的轴流风扇、蒸汽吸尘器积灰桶、电器外壳、塑料薄膜或电子塑料器件等。附图说明图1为灰尘与基材沾接的微观图;图2为本发明不沾灰材料的粘灰情况的示意图;图3为一般材料(非不沾灰材料)的沾灰情况的示意图;图4为光学显微镜X50倍的检测结果;左侧A部分表示对比例的沾灰情况,右侧B表示实施例8的沾灰情况。图5为普通相机的检测结果,左侧A部分表示对比例的沾灰情况,右侧B表示实施例1的沾灰情况。。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所采用的组分若无特别说明均可以通过本领域的常规方法制备或市购获得。一种抗静电不沾灰材料,包括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抗静电剂、硅灰石、铝酸锆、十二烷基磺酸钠、乙二醇酯、硬脂酸酯和丙酮;所述抗静电剂、硅灰石、铝酸锆、十二烷基磺酸钠、乙二醇酯、硬脂酸酯和丙酮均以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质量百分比计,抗静电剂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8%-39.6%,硅灰石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0.5-8.8%,铝酸锆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0.5-6.9%,十二烷基磺酸钠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1.2-18.6%,乙二醇酯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0.2-11.9%,硬脂酸酯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0.1-4.5%,丙酮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0.5-8%。本发明所述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可以为但不限于下面的名称:所述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选自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PA塑料、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合物和聚碳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所述硅灰石的粒径为:10-80nm。优选地,所述硅灰石的粒径可以选自下面的范围:所述硅灰石的粒径为10-30nm;所述硅灰石的粒径为:31-39nm;所述硅灰石的粒径为:40-50nm;所述硅灰石的粒径为:51-80nm。所述硅灰石为纳米硅灰石,纳米硅灰石为经过表面处理的纳米硅灰石;所述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硅灰石与乙醇溶液混合,滴入复配偶联剂,复配偶联剂与硅灰石颗粒的质量百分比为0.5-2%,所述复配偶联剂由硅烷偶联剂和钛酸酯偶联剂复配而成,超声搅拌,抽滤,烘干,研磨。具体的,可以采用下面的操作:先通过50-100目的过滤网筛选纳米硅灰石颗粒,在将这些粉体颗粒倒入乙醇的水溶液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98%,水的体积分数为2%),滴入一定量复配偶联剂(复配偶联剂包括硅烷偶联剂和钛酸酯偶联剂,硅烷偶联剂选自KH550、KH560和KH570中的一种或几种的复配),复配偶联剂的质量为纳米硅灰石颗粒的质量的0.5-2%,在超声清洗槽80-95℃超声搅1.5-3h,将分散的悬浮液减压抽滤,在50-65℃添加烘干,研磨成均聚颗粒备用。所述抗静电剂选自阳离子抗静电剂、阴离子抗静电剂、非离子型抗静电剂、改性的碳纳米管、改性的石墨烯、聚醚和聚酰胺的共聚物、金属粉以及改性的导电石墨中的一种或几种的复配。抗静电剂的原理为:1)把聚集在叶轮表面的静电局部静电导走,使得静电不那么局部集中;2)在塑料基材表面形成带有相反电荷离子能排斥与之相同电荷灰尘,使得带静电灰尘与基材表面结合比较弱;3)抗静电剂能捕获电子和中和相反的静电电子(例如:带静电灰尘颗粒)。聚醚和聚酰胺的共聚物也可以写作“聚醚-聚酰胺嵌段共聚物”、“聚酰胺-聚醚多嵌段共聚物”、“聚酰胺嵌段和聚醚嵌段的共聚物”等表述方式。本发明聚醚和聚酰胺的共聚物做广义的理解,可以接枝电解质侧链也可以不接枝电解质侧链,例如可以接枝带钾离子的电解质侧链等。例如:聚醚和聚酰胺形成支架聚电解质侧链相互缠绕形成带同种电荷的网状结构,即类似牢笼结构的带电微球,能捕捉带相反电荷的电子(这些电子来源灰尘上),能逐渐湮灭所述电荷的电子(带电灰尘)。所述阳离子抗静电剂选自长链的烷基季铵、磷酸盐和环酸盐高分子聚合物中一种或几种的复配。所述阴离子抗静电剂选自烷基磺酸、硫酸烷基、羧酸盐、磷酸盐和二硫代氨基甲酸的碱金属盐、对壬基苯氧基丙烷磺酸钠、对壬基二苯醚磺酸钾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非离子型抗静电剂选自乙氧基化脂肪族烷基胺、聚乙二醇酯或醚、脂肪酸酯、和乙醇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还包括氟改性热塑性塑料母粒,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氟改性热塑性塑料母粒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5%-80.8%。性热塑性塑料母粒的用量可以选择下面的范围:均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氟改性热塑性塑料母粒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5%-8.75%;或所述氟改性热塑性塑料母粒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8.76%-80.8%;或所述氟改性热塑性塑料母粒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8.75%-17.5%;或所述氟改性热塑性塑料母粒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17.6%-35%;或所述氟改性热塑性塑料母粒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36%-50.8%;或所述氟改性热塑性塑料母粒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50.8%-80.8%。所述氟改性热塑性塑料母粒包括氟助剂和第二热塑性塑料母粒,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氟助剂与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比例大于0且小于等于70%。氟改性可以为氟化处理、氟化物化学接枝改性塑料基体、氟助剂共混改性或氟化物与基体塑料熔融共混改性。所述氟助剂选自氟碳化合物(也可以称作碳氟有机物)、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氟烷基化合物、氟接枝的小分子有机物和氟硅接枝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氟助剂选自碳氟物、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氟烷基化合物、氟接枝的小分子有机物和氟硅接枝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上述第二热塑性塑料母粒与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种类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比如PC基材,可以用氟助剂改性的ABS改性母粒,与纯PC母粒一起共混注塑。本发明提供一种抗静电不沾灰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上述的配比将各组份复配到一起,混匀,造粒。本发明提供一种抗静电不沾灰产品,该产品的材料包括上述的抗静电不沾灰材料。通过采用上述材料制备的产品具有很好的抗静电性能和不沾灰性能。所述产品可以为但不限于:风扇、叶轮、空调的轴流风扇、蒸汽吸尘器积灰桶、电器外壳、塑料薄膜或电子塑料器件等。当采用含有氟助剂的配方时,如果氟助剂为液态,制备过程中,可以通过恒流马达泵在挤出机液体加料口区域将氟助剂进料,再采用双螺杆将氟助剂与其他组分熔融共混,挤出造粒。本发明所述的配方可以用于所有的塑料的抗静电改性方案。一种抗静电不沾灰产品,该产品的材料包括上述的抗静电不沾灰材料。所述产品为风扇、叶轮、空调的轴流风扇、蒸汽吸尘器积灰桶、电器外壳、塑料薄膜或电子塑料器件。塑料薄膜可以为需要抗静电的PET、PI或PVC等塑料薄膜。本发明中的复配不是单独的各种配方的简单地共混的,还进一步表示均匀分散、各种组份配比,化学和物理相溶性、添加顺序、添加方式和工艺。由于静电的作用,灰尘很容易沾接在塑料基材的表面,如图1所示,塑料基材的表面被灰尘覆盖,影响正常使用。本发明通过合理的配方的设置,具有很好的抗静电和不沾灰的效果,如图2所示,为符合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材料的沾灰情况,与图3示意的一般材料(非不沾灰材料)的沾灰情况相比,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明显降低材料表面灰尘量的效果,在使用时,容易清理灰尘,保证该材料的正常工作。下面通过一些具体的实施例来进行介绍。实施例1一种抗静电不沾灰材料,包括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抗静电剂、硅灰石(粒径为10nm)、铝酸锆、十二烷基磺酸钠、乙二醇酯、硬脂酸酯和丙酮;均以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质量百分比计,抗静电剂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8%,硅灰石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0.5%,铝酸锆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0.5%,十二烷基磺酸钠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1.2%,乙二醇酯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0.2%,硬脂酸酯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0.1%,丙酮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0.5%。所述硅灰石为纳米硅灰石,纳米硅灰石为经过表面处理的纳米硅灰石;所述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硅灰石与乙醇溶液混合,滴入复配偶联剂,复配偶联剂与硅灰石颗粒的质量百分比为0.5-2%,所述复配偶联剂由硅烷偶联剂和钛酸酯偶联剂复配而成,超声搅拌,抽滤,烘干,研磨。硅灰石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50目的过滤网筛选硅灰石颗粒,将筛选后的硅灰石颗粒倒入乙醇的水溶液中,其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98%,滴入复配偶联剂,复配偶联剂与硅灰石颗粒的质量百分比为0.5%,所述复配偶联剂由硅烷偶联剂和钛酸酯偶联剂复配而成,80℃超声搅1.5h,减压抽滤,在50℃条件下烘干,研磨成均聚颗粒。所述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合物。所述抗静电剂选自阳离子抗静电剂长链的烷基季铵。制备时,可以采用下面的方法:(1)氟改性热塑性塑料母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配比将氟助剂和第二热塑性塑料母粒加入到双螺杆机中挤出共混造粒;造粒的温度为180℃;(2)按配比将配方中的各组分复配在一起,混匀,造粒,注塑成型,注塑成型的温度为180℃。实施例2一种抗静电不沾灰材料,包括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抗静电剂、硅灰石(粒径为80nm)、铝酸锆、十二烷基磺酸钠、乙二醇酯、硬脂酸酯、丙酮和氟改性热塑性塑料母粒;均以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质量百分比计,抗静电剂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39.6%,硅灰石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8.8%,铝酸锆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6.9%,十二烷基磺酸钠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18.6%,乙二醇酯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11.9%,硬脂酸酯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4.5%,丙酮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8%;氟改性热塑性塑料母粒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5%。所述硅灰石为纳米硅灰石,纳米硅灰石为经过表面处理的纳米硅灰石;所述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硅灰石与乙醇溶液混合,滴入复配偶联剂,复配偶联剂与硅灰石颗粒的质量百分比为0.5-2%,所述复配偶联剂由硅烷偶联剂和钛酸酯偶联剂复配而成,超声搅拌,抽滤,烘干,研磨。硅灰石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100目的过滤网筛选硅灰石颗粒,将筛选后的硅灰石颗粒倒入乙醇的水溶液中,其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98%,滴入复配偶联剂,复配偶联剂与硅灰石颗粒的质量百分比为2%,所述复配偶联剂由硅烷偶联剂和钛酸酯偶联剂复配而成,95℃超声搅3h,减压抽滤,在65℃条件下烘干,研磨成均聚颗粒。所述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为丙烯腈-苯乙烯共聚合物。所述抗静电剂为阴离子抗静电剂;所述阴离子抗静电剂为烷基磺酸。所述氟改性母粒包括氟助剂和母粒,所述母粒与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种类相同,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氟助剂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2%。所述氟助剂为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制备时,可以采用下面的方法:(1)氟改性热塑性塑料母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配比将氟助剂与第二热塑性塑料母粒(丙烯腈-苯乙烯共聚合物)按配比加入到双螺杆机中挤出共混造粒,造粒的温度为185℃;(2)按配比将配方中的各组分复配在一起,混匀,注塑成型,注塑成型的温度为185℃。实施例3一种抗静电不沾灰材料,包括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抗静电剂、硅灰石(粒径为30nm)、铝酸锆、十二烷基磺酸钠、乙二醇酯、硬脂酸酯、丙酮和氟改性热塑性塑料母粒;均以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质量百分比计,抗静电剂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16%,硅灰石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4%,铝酸锆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2%,十二烷基磺酸钠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4.8%,乙二醇酯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3%,硬脂酸酯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2%,丙酮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4%;氟改性热塑性塑料母粒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22.8%。硅灰石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70目的过滤网筛选硅灰石颗粒,将筛选后的硅灰石颗粒倒入乙醇的水溶液中,其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98%,滴入复配偶联剂,复配偶联剂与硅灰石颗粒的质量百分比为1%,所述复配偶联剂由硅烷偶联剂和钛酸酯偶联剂复配而成,90℃超声搅2h,减压抽滤,在55℃条件下烘干,研磨成均聚颗粒。所述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为聚氯乙烯。所述抗静电剂为非离子型抗静电剂。所述非离子型抗静电剂为乙氧基化脂肪族烷基胺。所述氟改性热塑性塑料母粒包括氟助剂和第二热塑性塑料母粒,所述第二热塑性塑料母粒与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种类相同均为聚氯乙烯,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氟助剂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8%。所述氟助剂为氟烷基化物。制备时,可以采用下面的方法:(1)氟改性热塑性塑料母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配比将氟助剂与第二热塑性塑料母粒按配比加入到双螺杆机中挤出共混造粒,造粒的温度为190℃;(2)按配比将配方中的各组分复配在一起,混匀,注塑成型,注塑成型的温度为190℃。实施例4一种抗静电不沾灰材料,包括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抗静电剂、硅灰石(粒径为38nm)、铝酸锆、十二烷基磺酸钠、乙二醇酯、硬脂酸酯、丙酮和氟改性热塑性塑料母粒;均以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质量百分比计,抗静电剂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12.2%,硅灰石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3%,铝酸锆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3%,十二烷基磺酸钠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4%,乙二醇酯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4%,硬脂酸酯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2%,丙酮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6%;氟改性热塑性塑料母粒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35%。硅灰石处理方法同实施例1。所述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合物。所述抗静电剂为阳离子抗静电剂和阴离子抗静电剂的复配物。所述阳离子抗静电剂为磷酸盐和环酸盐高分子聚合物的复配物,磷酸盐和环酸盐高分子聚合物的质量比为1:1。所述阴离子抗静电剂为羧酸盐和磷酸盐的复配物,所述羧酸盐和磷酸盐的质量比为1:1。所述氟改性热塑性塑料母粒包括氟助剂和第二热塑性塑料母粒,所述第二热塑性塑料母粒与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种类相同均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合物,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氟助剂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16%。所述氟助剂选自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氟烷基化物中的的混合物,所述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氟烷基化物的质量比为1:2.3。制备时,可以采用下面的方法:(1)氟改性热塑性塑料母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配比将氟助剂和第二热塑性塑料母粒料按配比加入到双螺杆机中挤出共混造粒;造粒的温度为185℃;(2)按配比将配方中的各组分复配在一起,混匀,注塑成型,注塑成型的温度为185℃。实施例5一种抗静电不沾灰材料,包括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抗静电剂、硅灰石(粒径为25.6nm)、铝酸锆、十二烷基磺酸钠、乙二醇酯、硬脂酸酯、丙酮和氟改性热塑性塑料母粒;均以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质量百分比计,抗静电剂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17.8%,硅灰石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4.2%,铝酸锆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2.3%,十二烷基磺酸钠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5.5%,乙二醇酯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3.2%,硬脂酸酯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2.9%,丙酮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3.1%;氟改性热塑性塑料母粒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18.6%。硅灰石处理方法同实施例1。所述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为丙烯腈-苯乙烯共聚合物。所述抗静电剂选自改性的碳纳米管、改性的石墨烯和金属粉的复配物,碳纳米管、改性的石墨烯和金属粉的质量比为1:1:1。所述氟改性热塑性塑料母粒包括氟助剂和第二热塑性塑料母粒,所述第二热塑性塑料母粒与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种类相同,均为丙烯腈-苯乙烯共聚合物,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氟助剂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8.5%。所述氟助剂选自碳氟物、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和氟烷基化物中的三种的复配物,碳氟物、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和氟烷基化物的质量比为1:2:1。制备时,可以采用下面的方法:(1)氟改性热塑性塑料母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配比将氟助剂和第二热塑性塑料母粒加入到双螺杆机中挤出共混造粒;造粒的温度为185℃;(2)按配比将配方中的各组分复配在一起,混匀,注塑成型,注塑成型的温度为185℃。实施例6一种抗静电不沾灰材料,包括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抗静电剂、硅灰石(粒径为68nm)、铝酸锆、十二烷基磺酸钠、乙二醇酯、硬脂酸酯、丙酮和氟改性热塑性塑料母粒;均以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质量百分比计,抗静电剂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32.8%,硅灰石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3.9%,铝酸锆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5.6%,十二烷基磺酸钠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8.1%,乙二醇酯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6.4%,硬脂酸酯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3.7%,丙酮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5.4%;氟改性热塑性塑料母粒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46%。硅灰石处理方法同实施例2。所述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为聚氯乙烯。所述抗静电剂为阳离子抗静电剂、非离子型抗静电剂、金属粉以及改性的导电石墨的复配物,阳离子抗静电剂、非离子型抗静电剂、金属粉以及改性的导电石墨的质量比为1:2:2:1。所述阳离子抗静电剂选自长链的烷基季铵、磷酸盐和环酸盐高分子聚合物中三种的复配物,长链的烷基季铵、磷酸盐和环酸盐高分子聚合物的质量比为1:2:1:2。所述非离子型抗静电剂选自乙氧基化脂肪族烷基胺、聚乙二醇酯、脂肪酸酯和乙醇酰胺中的四种的复配,乙氧基化脂肪族烷基胺、聚乙二醇酯、脂肪酸酯和乙醇酰胺的质量比为1:0.2:1:2。所述氟改性热塑性塑料母粒包括氟助剂和第二热塑性塑料母粒,所述第二热塑性塑料母粒与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种类相同,均为聚氯乙烯,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氟助剂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30%。所述氟助剂选自碳氟物、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氟烷基化物中的三种的复配,碳氟物、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氟烷基化物的质量比为1:1:2。制备时,可以采用下面的方法:(1)氟改性热塑性塑料母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配比将氟助剂和第二热塑性塑料母粒加入到双螺杆机中挤出共混造粒;造粒的温度为185℃;(2)按配比将配方中的各组分复配在一起,混匀,注塑成型,注塑成型的温度为185℃。实施例7一种抗静电不沾灰材料,包括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抗静电剂、硅灰石(粒径为78nm)、铝酸锆、十二烷基磺酸钠、乙二醇酯、硬脂酸酯、丙酮和氟改性热塑性塑料母粒;均以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质量百分比计,抗静电剂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33%,硅灰石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7.2%,铝酸锆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5.4%,十二烷基磺酸钠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16%,乙二醇酯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10.2%,硬脂酸酯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3.7%,丙酮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7.2%;氟改性热塑性塑料母粒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40.9%。硅灰石处理方法同实施例3。所述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合物。所述抗静电剂为阳离子抗静电剂、阴离子抗静电剂、改性的碳纳米管、改性的石墨烯、聚醚和聚酰胺的共聚物、金属粉以及改性的导电石墨的以质量比1:2:1:3:1:3:2复配后的复配物。所述阳离子抗静电剂为长链的烷基季铵、磷酸盐和环酸盐高分子聚合物的三种的复配物,长链的烷基季铵、磷酸盐和环酸盐高分子聚合物的质量比为1:2:0.7。所述阴离子抗静电剂选自烷基磺酸、硫酸烷基、羧酸盐、磷酸盐和二硫代氨基甲酸的碱金属盐中的五种的复配,烷基磺酸、硫酸烷基、羧酸盐、磷酸盐和二硫代氨基甲酸的碱金属盐质量比为2:1:0.8:1.7:0.4。所述氟改性热塑性塑料母粒包括氟助剂和第二热塑性塑料母粒,所述第二热塑性塑料母粒与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种类相同,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氟助剂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38%。所述氟助剂选自碳氟物、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氟烷基化物中的三种的复配物,碳氟物、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氟烷基化物的质量比为0.3:1:0.8。制备时,可以采用下面的方法:(1)氟改性热塑性塑料母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配比将氟助剂和第二热塑性塑料母粒加入到双螺杆机中挤出共混造粒;造粒的温度为185℃;(2)按配比将配方中的各组分复配在一起,混匀,注塑成型,注塑成型的温度为185℃。实施例8一种抗静电不沾灰材料,包括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抗静电剂、十二烷基磺酸钠、乙二醇酯、硬脂酸酯、丙酮和氟改性热塑性塑料母粒;均以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质量百分比计,抗静电剂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9.2%,十二烷基磺酸钠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16.3%,乙二醇酯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9.8%,硬脂酸酯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2.8%,丙酮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6.9%;氟改性热塑性塑料母粒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6.7%。硅灰石处理方法同实施例1。所述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为丙烯腈-苯乙烯共聚合物。所述抗静电剂为阳离子抗静电剂、阴离子抗静电剂、改性的碳纳米管、改性的石墨烯、聚醚和聚酰胺的共聚物、金属粉以及改性的导电石墨的以质量比1:0.6:1:1.3:1:2.7:3.1混合后的混合物。所述阳离子抗静电剂为长链的烷基季铵、磷酸盐和环酸盐高分子聚合物的三种的混合物,长链的烷基季铵、磷酸盐和环酸盐高分子聚合物的质量比为1:1.7:0.8。所述阴离子抗静电剂选自烷基磺酸、硫酸烷基、羧酸盐、磷酸盐、二硫代氨基甲酸的碱金属盐、对壬基苯氧基丙烷磺酸钠和对壬基二苯醚磺酸钾的混合,烷基磺酸、硫酸烷基、羧酸盐、磷酸盐、二硫代氨基甲酸的碱金属盐、对壬基苯氧基丙烷磺酸钠和对壬基二苯醚磺酸钾的质量比为1.3:0.6:1:1.2:1:0.7:1.1。所述氟改性热塑性塑料母粒包括氟助剂和第二热塑性塑料母粒,所述第二热塑性塑料母粒与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种类相同,均为丙烯腈-苯乙烯共聚合物,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氟助剂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2.1%。所述氟助剂选自碳氟物、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氟烷基化物中的三种的混合物,碳氟物、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氟烷基化物的质量比为0.3:1:0.8。制备时,可以采用下面的方法:(1)氟改性热塑性塑料母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配比将氟助剂和第二热塑性塑料母粒加入到双螺杆机中挤出共混造粒;造粒的温度为185℃;(2)按配比将配方中的各组分混合在一起,混匀,注塑成型,注塑成型的温度为185℃。实施例9一种抗静电不沾灰材料,包括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抗静电剂、硅灰石(粒径为60nm)、铝酸锆、十二烷基磺酸钠、乙二醇酯、丙酮和氟改性热塑性塑料母粒;均以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质量百分比计,抗静电剂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20.5%,硅灰石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2.0%,铝酸锆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1.05%,十二烷基磺酸钠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5%,乙二醇酯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1.2%,硬脂酸酯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0.25%,丙酮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4%。硅灰石处理方法同实施例1。所述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为聚氯乙烯。所述抗静电剂为阴离子抗静电剂、非离子型抗静剂、改性的碳纳米管的以质量比10:10::05复配的复配物。所述阴离子抗静电剂选自烷基磺酸、硫酸烷基、羧酸盐、磷酸盐和二硫代氨基甲酸的碱金属盐中的五种的混合,烷基磺酸、硫酸烷基、羧酸盐、磷酸盐和二硫代氨基甲酸的碱金属盐质量比为0.9:0.6:1:1.4:1。所述氟改性热塑性塑料母粒包括氟助剂和第二热塑性塑料母粒,所述第二热塑性塑料母粒与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种类相同,均为聚氯乙烯,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氟助剂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2%。所述氟助剂选自碳氟物、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氟烷基化物中的三种的混合物,碳氟物、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氟烷基化物的质量比为0.5:1:0.7。制备时,可以采用下面的方法:(1)氟改性热塑性塑料母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配比将氟助剂和第二热塑性塑料母粒加入到双螺杆机中挤出共混造粒;造粒的温度为185℃;(2)按配比将配方中的各组分混合在一起,混匀,注塑成型,注塑成型的温度为185℃。实施例10一种抗静电不沾灰材料,包括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抗静电剂、硅灰石(粒径为80nm)、铝酸锆、十二烷基磺酸钠、乙二醇酯、硬脂酸酯、丙酮和氟改性热塑性塑料母粒;均以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质量百分比计,抗静电剂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39.6%,硅灰石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8.8%,铝酸锆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6.9%,十二烷基磺酸钠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18.6%,乙二醇酯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11.9%,硬脂酸酯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4.5%,丙酮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8%;氟改性热塑性塑料母粒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80.8%。所述硅灰石为纳米硅灰石,纳米硅灰石为经过表面处理的纳米硅灰石;所述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硅灰石与乙醇溶液混合,滴入复配偶联剂,复配偶联剂与硅灰石颗粒的质量百分比为0.5-2%,所述复配偶联剂由硅烷偶联剂和钛酸酯偶联剂复配而成,超声搅拌,抽滤,烘干,研磨。硅灰石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100目的过滤网筛选硅灰石颗粒,将筛选后的硅灰石颗粒倒入乙醇的水溶液中,其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98%,滴入复配偶联剂,复配偶联剂与硅灰石颗粒的质量百分比为2%,所述复配偶联剂由硅烷偶联剂和钛酸酯偶联剂复配而成,95℃超声搅3h,减压抽滤,在65℃条件下烘干,研磨成均聚颗粒。所述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为丙烯腈-苯乙烯共聚合物。所述抗静电剂为阴离子抗静电剂;所述阴离子抗静电剂为烷基磺酸。所述氟改性母粒包括氟助剂和母粒,所述母粒与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种类相同,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氟助剂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70%。所述氟助剂为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制备时,可以采用下面的方法:(1)氟改性热塑性塑料母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配比将氟助剂与第二热塑性塑料母粒(丙烯腈-苯乙烯共聚合物)按配比加入到双螺杆机中挤出共混造粒,造粒的温度为185℃;(2)按配比将配方中的各组分复配在一起,混匀,注塑成型,注塑成型的温度为185℃。对比例1只含有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即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合物材料。对比例2只含有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即丙烯腈-苯乙烯材料。对比例3只含有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即聚氯乙烯材料。将各实施例以及对比例分别进行效果检测。1、表面电阻率的检测方法为:表面电阻率是平行于通过材料表面上电流方向的电位梯度与表面单位宽度上的电流之比,用欧姆表示。表面电阻率可以采用表面电阻测试仪直接进行检测,操作方法可以参见说明书。所有数据检测的表面电阻系数测试仪器为QUICK499D。使用时,将测量仪器置于被测物体表面,按下测试键,则显示被测物体的表面电阻系数表面电阻系数采用ASTM标准D-257平行电极传感方法,使用高精度的OP-AMP集成放大器进行自动测量。表面电阻系数:该参数用于厚度一定的薄膜材料,其定义为表面上单位长度的直流压降与单位宽度流过电流之比。表面电阻率的数值越小越好。表面电阻率的数值越小说明抗静电能力强,越不容易沾灰。实验结果见表1。2、表面能的检测方法为:表面能是创造物质表面时对分子间化学键破坏的度量。首先先利用接触角检测仪器检测待测量物体的表面的接触角之后,可以利用YGG方程、调和方程或几何方程来计算表面能。表面能的数值越小越好,界面越不粘附有机物和水,防尘效果就会越好。表面能数值越小说明越不容易沾灰。实验结果见表1。3、防沾灰的检测方法为:分别将各对比例以及各实施例例制备风扇放入一个连通的风道系统里面,定期往风道系统里面添加模拟大气真实灰尘的标准灰尘,每隔2个小时,向风道系统里面添加标准灰尘20g。风扇运行一段时间之后停止一段时间,视为一个周期。每个周期,吹灰10分钟,静置10分钟,吹灰速度为1-2m/s。周期持续为2天。实验结束后,统计每个待测样品的沾灰量的总和。重复多次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计算防沾灰效果,防沾灰效果指的是改性扇叶在材料配方改变情况下相对原始扇叶(即对比例)上面沾灰量下降比例。防沾灰效果数值越大越好。实验结果见表1。表1检测结果。名称表面电阻率Ω/□表面能mN/m防沾灰效果%实施例16.8×10935.99733.9实施例23.4×10927.11236.7实施例35.1×10926.08938.2实施例45.4×10932.12533.2实施例59.5×10929.90634.1实施例66.5×10933.18336.5实施例78.7×10927.30735.6实施例81.2×101029.13433.1实施例93.05×101034.31232.8实施例102.05×101030.25433.7对比例1≥2.0×101278.590对比例2≥2.1×101272.660对比例3≥2.0×101269.550表1中“Ω/□”指的是方块电阻。通过表1至表3的数据可以看出,通过添加抗静电剂、硅灰石、铝酸锆、十二烷基磺酸钠、乙二醇酯、硬脂酸酯和丙酮可以降低表面电阻率和表面能,提高不沾灰的效果。在实施例10的基础上调整了氟助剂的添加量,其余均与实施例10相同。检测数据的结果如表2所示。表2氟助剂的添加量调整后的材料的检测结果根据表2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氟助剂的添加量(即氟助剂与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质量百分比)在10%-30%以及40%-60%范围内防沾灰的效果会进一步提高。发明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又进一步调整了氟改性热塑性塑料母粒的添加比例,以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的质量百分比为参照,氟改性热塑性塑料母粒分别为5%、6.49%、10%、18%、19%、45%、46%、60%、76.9%。研究结果表明,在其他组分的配比均相同的条件下,在氟改性热塑性塑料母粒的添加量为5-80.8%之间均可以具有较好的不沾灰效果。发明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又进一步调整了硅灰石的粒径,硅灰石的粒径分别为20nm、30nm、31nm、35nm、39nm、40nm、45nm、40nm、50nm、51nm、60nm和80nm,研究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在1-30nm或31-39nm范围内,硅灰石较少的添加量就可以起到不沾灰的效果,在40-50nm范围内,有利于硅灰石表面处理及均匀分散,在51-80nm范围内,便于工业化生产,更容易分散。图4和图5为对比例和实施例的沾灰情况的对照结果。图4和图5均在同一检测不沾灰的系统内进行检测的结果。该系统内的灰尘量及浓度很大,定期往里面加灰尘,测试一段时间材料表面的沾灰图片(测试是动态结合静态积灰的效果),具体的操作步骤同上述的防沾灰的检测方法。根据图4可以看出,对比例沾灰较多,而实施例8沾灰比较少,在较短时间内甚至不沾灰。根据图5可以看出,对比例沾灰较多,而实施例1沾灰比较少,在较短时间内甚至不沾灰。发明人又尝试了以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PA塑料、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合物和聚碳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作为第一热塑性塑料母粒,也能得到与上述一致的结论。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