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从富硒大豆中富集高硒蛋白组分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58886阅读:660来源:国知局
一种从富硒大豆中富集高硒蛋白组分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大豆蛋白提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从富硒大豆中富集高硒蛋白组分的方法。



背景技术:

1998年,中国正式实施“国家大豆行动计划”,积极推动大豆产业的发展。大豆营养丰富,特别是蛋白质中氨基酸组成经fao/who氨基酸评分与动物蛋白相当,按沉降系数可将大豆蛋白分为2s、7s、11s、15s,其在大豆蛋白中所占比例分别为8%、35%、52%、5%,即7s、11s两种蛋白占比之和接近90%。目前,大豆已成为世界各国的重要食品和发展畜牧业的重要蛋白质资源。因此,对大豆进行合理科学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富硒大豆是指大豆中硒含量高于0.02-0.3mg/kg的大豆。197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营养组织确认硒是人和动物体内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大量研究表明很多种疾病都与硒缺乏密切相关,现已确认与硒缺乏相关的疾病达40余种,其中甚至包括癌症、sars和艾滋病。后续又有诸多文献报道硒具有提高机体抵御氧化损伤能力、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肿瘤及降低癌症发病率等功效。然而,硒资源的分布却严重地不平衡。在中国的1094个县市中,土壤硒含量达到国际公布正常临界值(0.1mg/kg)的县只有1/3。其中含量小于或等于0.02mg/kg的占29%,为严重缺硒地区。将大豆蛋白这一重要蛋白资源与硒结合,在增加了大豆产业附加值,同时也有助于解决硒资源分布不平衡的问题。

已有文献报道大豆中蛋白的分离方法,例如thanh采用tris-hcl缓冲液提取大豆中的11s和7s蛋白;wolf、robertsandbriggs、eldridgeandwolf、koshiyama也先后尝试不同方法提取大豆蛋白,但他们均未对富硒大豆蛋白提取进行研究,并且关于大豆蛋白中硒提取率的研究尚未有人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富硒大豆中富集高硒蛋白组分的方法,该方法简单易操作,且可有效地富集高硒蛋白组分,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实现本发明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从富硒大豆中富集高硒蛋白组分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富硒大豆的脱脂:

将干燥的富硒大豆籽粒粉碎,得到富硒大豆粉,按照液料比为1g:20-30ml的比例,将石油醚加入富硒大豆粉中,室温下密封搅拌浸提脱脂2-4h,脱脂结束后静置,待沉淀完全后,分离,将所得的沉淀干燥去除石油醚,得到脱脂豆粉;

2、去除脱脂豆粉中的非蛋白组分:

按照料液比为1g:25-35ml的比例,将脱脂豆粉加入0.01-0.05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中,室温下搅拌浸提45-90min,浸提结束后,离心分离,取上清液a,即为大豆蛋白溶液;

3、提取11s大豆球蛋白:

向大豆蛋白溶液中加入nacl,使nacl的终浓度为45-55mmol/l,用0.5-1.5mol/l的盐酸溶液调节ph至6-6.5后,离心分离,得沉淀a和上清液b,沉淀a即为11s大豆球蛋白;

4、去除11s大豆球蛋白和7s大豆球蛋白以外的蛋白质组分:

将步骤3所得的上清液b用0.5-1.5momol/l的盐酸溶液调节ph至5-5.5后,离心分离,得沉淀b和上清液c,沉淀b即为11s大豆球蛋白和7s大豆球蛋白以外的蛋白质组分;

5、提取7s大豆球蛋白:

将步骤4所得的上清液c用0.5-1.5momol/l的盐酸溶液调节ph至4.5-5后,离心分离,得沉淀c,沉淀c即为7s大豆球蛋白。

进一步,将步骤1分离所得的上清液回收石油醚进行循环利用。

进一步,离心分离时离心转速3000-3500r/min,离心时间为10min。

进一步,步骤3中,加入nacl,使nacl的终浓度为50mmol/l。

进一步,盐酸溶液的浓度为1mol/l。

进一步,步骤3中,用盐酸溶液调节ph至6.4。

进一步,步骤4中,将步骤3所得的上清液b用盐酸溶液调节ph至5.25.

进一步,步骤5中,将步骤4所得的上清液c用盐酸溶液调节ph至4.8。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与有益效果在于:

将富硒大豆进行脱脂处理后,进行以下两个处理:①在普通大豆蛋白提取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加入nacl,利用盐溶作用,使7s大豆球蛋白增溶,减少对11s大豆球蛋白的干扰,从而使11s大豆球蛋白得到有效富集;②通过调整ph至5.25,以除去11s大豆球蛋白和7s大豆球蛋白以外的蛋白质组分(这部分蛋白是以2s大豆球蛋白和15s大豆球蛋白为主的混合物),从而使后续的7s大豆球蛋白富集效率得到提升。试验表明,此种方法得到的11s、7s大豆球蛋白单位质量硒含量分别是脱脂豆粉的3.16倍和2.47倍。

附图说明

图1为不同硒含量的富硒大豆中提取得到的11s、7s大豆球蛋白的sds-page凝胶电泳图谱。

1泳道为富硒大豆蛋白;2-5泳道分别为1#、2#、3#、4#富硒大豆蛋白中提取得到的11s大豆球蛋白组分;6-9泳道分别为1#、2#、3#、4#富硒大豆蛋白中提取得到的7s大豆球蛋白组分

图2:不同硒含量的富硒大豆提取得到的大豆蛋白的sds-page凝胶电泳图谱。

1泳道为普通大豆蛋白;2-5泳道分别为1#、2#、3#、4#富硒大豆中提取所得大豆蛋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1、富硒大豆的脱脂:

将干燥的1#富硒大豆(硒含量为3.25±0.09mg/kg)籽粒用粉碎机磨碎至80目,得到富硒大豆粉,称取50g富硒大豆粉,加入1500ml石油醚中,保鲜膜封口后,置于磁力搅拌器上,室温下(25℃)搅拌浸提脱脂2h,脱脂结束后静置,待沉淀完全后,分离,将所得的上清液回收石油醚用于循环利用,将所得的沉淀在通风橱中铺开以挥干石油醚,24h后收集,得到脱脂豆粉,标记为1#脱脂豆粉;

2、去除脱脂豆粉中的非蛋白组分:

称取30g脱脂豆粉,加入1000ml0.02mol/l的磷酸氢二钠溶液(ph约为8.5)中,室温搅拌浸提45min,浸提结束后,以3000r/min的转速离心10min,取上清液a,即为大豆蛋白溶液,标记1#大豆蛋白溶液;

3、提取11s大豆球蛋白:

向大豆蛋白溶液中加入nacl,使nacl的终浓度为50mmol/l,用1mol/l的盐酸溶液调节ph至6.4后,以3000r/min的转速离心10min,分离得沉淀a和上清液b,沉淀a即为11s大豆球蛋白,标记为1#11s大豆球蛋白,冻干备用;

4、去除11s大豆球蛋白和7s大豆球蛋白以外的蛋白质组分:

将步骤3所得的上清液b用1mol/l的盐酸溶液调节ph至5.25后,以3000r/min的转速离心10min,分离得沉淀b和上清液c,沉淀b即为11s大豆球蛋白和7s大豆球蛋白以外的蛋白质组分;

5、提取7s大豆球蛋白:

将步骤4所得的上清液c用1mol/l的盐酸溶液调节ph至4.8后,以3500r/min的转速离心10min,分离得沉淀c,沉淀c即为7s大豆球蛋白,标记为1#7s大豆球蛋白,冻干备用。

实施例2-4

实施例2-4的操作同实施例1,唯一不同的是原料富硒大豆不同,分别为2#富硒大豆、3#富硒大豆和4#富硒大豆,2#富硒大豆、3#富硒大豆和4#富硒大豆的硒含量分别为4.98±0.08mg/kg、7.34±0.04mg/kg、9.87±0.12mg/kg。

一、富硒大豆蛋白组分中蛋白含量测定和纯度检测

1、采用凯氏定氮法(gb/t5009.5-2003)测定各蛋白组分的蛋白含量:

经检测,四种不同硒含量的富硒大豆脱脂得到的脱脂豆粉中蛋白平均含量为43.63±0.1%,提取出的11s和7s大豆球蛋白组分的蛋白平均含量分别为94.03±0.18%和93.73±0.26%,蛋白纯度得到了有效提高。

2、采用sds-page法检测11s和7s大豆球蛋白纯度及普通大豆和富硒大豆中其蛋白成分的变化。

检测方法具体如下:

2.1、配制试剂:

称取18.17gtris(三羟甲基氨基甲烷)、0.4gsds(十二烷基磺酸钠)溶于水,用1mol/lhcl溶液调ph至8.8,定容至100ml,为分离胶缓冲液;

称取6.06gtris、0.4gsds溶于水,用1mol/lhcl溶液调ph至6.8,定容至100ml,得浓缩胶缓冲液;

称取30gacr(丙烯酰胺)和0.8gbis(甲叉双丙烯酰胺),用蒸馏水溶解后定容至100ml,得acr/bis贮备液;

取4ml双蒸水、1.0ml0.5mol/ltris-hcl(ph6.8)缓冲液、0.8ml甘油、1.6ml10wt%sds溶液、0.4ml巯基乙醇和0.2ml0.1wt%溴酚蓝溶液,总体积8ml,混匀,作为样品缓冲液,于4℃保存;

称取3.03gtris、14.14ggly(甘氨酸)、1.0gsds溶于水,用hcl溶液调ph至8.3,定容至1000ml,得电极缓冲液;

称取1g考马斯亮蓝r-250溶于250ml甲醇及100ml冰醋酸中,溶解后定容至1000ml,得染色液;

10wt%过硫酸铵溶液用时现配,采用10%(v/v)醋酸溶液脱色。

2.2、检测过程:

将实施例1-4提取得到的1#11s大豆球蛋白、2#11s大豆球蛋白、3#11s大豆球蛋白和4#11s大豆球蛋白溶于样品缓冲液中,配置1mg/ml的1#11s大豆球蛋白样品液、2#11s大豆球蛋白样品液、3#11s大豆球蛋白样品液、4#11s大豆球蛋白样品液。

将实施例1-4提取得到的1#7s大豆球蛋白、2#7s大豆球蛋白、3#7s大豆球蛋白和4#7s大豆球蛋白溶于样品缓冲液中,配置1mg/ml的1#7s大豆球蛋白样品液、2#7s大豆球蛋白样品液、3#7s大豆球蛋白样品液、4#7s大豆球蛋白样品液。

取4ml分离胶缓冲液、6.7mlacr/bis贮备液、5.3mlh2o、0.8ml10wt%过硫酸铵溶液和0.008mltemed(四甲基乙二胺),混匀,制得浓度为12.5%的分离胶,迅速沿长玻璃板将分离胶加入两块玻璃板之间,过程中不能出现气泡,加到距短玻璃板上边缘3cm处,立即覆盖2-3mm水层,待分离胶与水之间形成清晰界面,即为聚合完毕。

取1.25ml浓缩胶缓冲液、0.75mlacr/bis贮备液、3mlh2o、0.015ml10wt%过硫酸铵溶液和0.005mltemed,混匀,制得浓缩胶,吸去分离胶上面的水分,将配置好的浓缩胶注入分离胶之上,立即插入点样槽模板,待浓缩胶聚合好之后拔出模板,用微量注射器分别吸取5μl标准蛋白样品液、25μl1#11s大豆球蛋白样品液、25μl2#11s大豆球蛋白样品液、25μl3#11s大豆球蛋白样品液、25μl4#11s大豆球蛋白样品液、25μl1#7s大豆球蛋白样品液、25μl2#7s大豆球蛋白样品液、25μl3#7s大豆球蛋白样品液、25μl4#7s大豆球蛋白样品液、25μl1#大豆蛋白溶液、25μl2#大豆蛋白溶液、25μl3#大豆蛋白溶液和25μl4#大豆蛋白溶液,从左至右依次点样。

加样完毕后,向两槽注入上述配制好的电极缓冲液,接通电源,调节电流至15ma,当样品缓冲液中的指示剂溴酚蓝进入分离胶后,加大电流至30ma,电压恒定在80-100v之间,约2h后,指示剂到达距前沿1-2cm时终止电泳。

取出凝胶后在水中浸泡10min,然后浸入染色液中染色,约45min后将凝胶移入脱色液中脱色,每隔0.5h换一次脱色液,待蓝色基本脱掉再继续放在脱色液中浸泡至蛋白条带清晰为止,采用bandscan软件分析蛋白条带。

2.3、检测结果:

结果如图1和图2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四种不同硒含量的富硒大豆提取的11s大豆球蛋白的亚基分子量均在35kda以下,7s大豆球蛋白的亚基分子量在50kda以上。经bandscan软件分析,四种不同硒含量的富硒大豆提取的11s大豆球蛋白、7s大豆球蛋白的平均纯度分别为89.14%、91.20%,由此可见,本发明方法分离得到的11s大豆球蛋白和7s大豆球蛋白的纯度很高。

从图2可以看出,普通大豆和不同硒含量的富硒大豆的蛋白条带基本一样,由此可见,普通大豆和富硒大豆中其蛋白成分基本一致。

二、富硒大豆及其蛋白中硒含量测定

测定方法:

分别称量0.5000g1#脱脂豆粉、2#脱脂豆粉、3#脱脂豆粉、4#脱脂豆粉、1#11s大豆球蛋白、2#11s大豆球蛋白、3#11s大豆球蛋白、4#11s大豆球蛋白、1#7s大豆球蛋白、2#7s大豆球蛋白、3#7s大豆球蛋白和4#7s大豆球蛋白于锥形瓶中,向各锥形瓶中分别加入10ml混合酸(v硝酸:v高氯酸=9:1,硝酸浓度为65-68wt%,高氯酸浓度为70-72wt%),冷消化12h后放置在电热板上,在180下℃加热消化,直至出现白烟,且消化液呈透明无色或微黄色,待消化液冷却后,加入4ml6mol/lhcl溶液,再加水定容至50ml,将所得的溶液取5ml移入试管中,加入2.5mll0wt%铁氰化钾(k3[fe(cn)6])溶液和5ml6mol/lhcl溶液,混合均匀,用原子荧光光谱仪仪器进行检测。

原子荧光光谱仪仪器参数及操作条件如下:原子化温度800℃,分析线196.0nm,灯电流8ma,流速为1.2l/min,光谱通带0.4nm,载气为高纯氮气。

测定结果:

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

表1不同硒含量富硒大豆提取的11s和7s大豆球蛋白组分的硒含量(mg/kg)

从表1可以看出,对于不同硒含量的富硒大豆,与脱脂豆粉相比,提取出的11s和7s大豆球蛋白组分中硒含量均得到了有效提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