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PBT高分子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77655阅读:100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pc-pbt高分子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用电器产品的不断增多,相应地工业生产电器产品用工程材料会随之不断地增加,这就要求有更多的工程塑料才能满足工业生产上的需求。

pc和pbt类材料来源比较广泛,合成生产工艺比较成熟,采购成本低廉。但是pc和pbt材料的收缩率比较大,耐蠕变性比较差,耐候性及常温稳定性都比较差,低温冲击韧性低,这样就无法满足一些产品用材料性能上的特殊要求,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性,来满足产品特殊性能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c-pbt高分子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pc-pbt高分子合金材料性价比高,具备非常好的机械强度、冲击韧性和相溶可塑性,易于成型加工,抗蠕变性能好,可承载较大负载而不脆裂,耐候性能好,能够保持长时间使用不变色、不老化龟裂,且具有阻燃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pc-pbt高分子合金材料,按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

64份pc树脂,

38份pbt树脂,

3.2份异构醇聚氧乙烯醚,

1.3份双[2,2’-亚甲基-二(4,6-二叔丁基苯基)]磷酸铝,

1.7份碳化二亚胺化合物,

3.5份三元乙丙胶,

2.1份α-烯烃磺酸钠,

1.9份三乙醇胺,

2.1份2-磷酸基-1,2,4-三羧酸丁烷,

3.4份六偏磷酸钠,

1.2份1,2-二乙氧基硅酯基乙烷,

5.3份双(3,5-三级丁基-4-羟基苯基)硫醚,

1.1份丁酸二甲基苄基原酯。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pc-pbt高分子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64重量份pc树脂、38重量份pbt树脂、3.2重量份异构醇聚氧乙烯醚、1.3重量份双[2,2’-亚甲基-二(4,6-二叔丁基苯基)]磷酸铝、1.7重量份碳化二亚胺化合物、3.5重量份三元乙丙胶、2.1重量份α-烯烃磺酸钠、1.9重量份三乙醇胺、2.1重量份2-磷酸基-1,2,4-三羧酸丁烷、3.4重量份六偏磷酸钠、1.2重量份1,2-二乙氧基硅酯基乙烷、5.3重量份双(3,5-三级丁基-4-羟基苯基)硫醚、1.1重量份丁酸二甲基苄基原酯进行超高速分散混合,得到混合分散均匀的混合料;

2)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对混合料进行高温融熔混炼挤出;

3)对挤出料进行冷却切粒,得到pc-pbt高分子合金材料。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pc-pbt高分子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pc-pbt高分子合金材料性价比高,具备非常好的机械强度、冲击韧性和相溶可塑性,易于成型加工,抗蠕变性能好,可承载较大负载而不脆裂,耐候性能好,能够保持长时间使用不变色、不老化龟裂,且具有阻燃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提供一种pc-pbt高分子合金材料,按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

64份pc树脂,

38份pbt树脂,

3.2份异构醇聚氧乙烯醚,

1.3份双[2,2’-亚甲基-二(4,6-二叔丁基苯基)]磷酸铝,

1.7份碳化二亚胺化合物,

3.5份三元乙丙胶,

2.1份α-烯烃磺酸钠,

1.9份三乙醇胺,

2.1份2-磷酸基-1,2,4-三羧酸丁烷,

3.4份六偏磷酸钠,

1.2份1,2-二乙氧基硅酯基乙烷,

5.3份双(3,5-三级丁基-4-羟基苯基)硫醚,

1.1份丁酸二甲基苄基原酯。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pc-pbt高分子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64重量份pc树脂、38重量份pbt树脂、3.2重量份异构醇聚氧乙烯醚、1.3重量份双[2,2’-亚甲基-二(4,6-二叔丁基苯基)]磷酸铝、1.7重量份碳化二亚胺化合物、3.5重量份三元乙丙胶、2.1重量份α-烯烃磺酸钠、1.9重量份三乙醇胺、2.1重量份2-磷酸基-1,2,4-三羧酸丁烷、3.4重量份六偏磷酸钠、1.2重量份1,2-二乙氧基硅酯基乙烷、5.3重量份双(3,5-三级丁基-4-羟基苯基)硫醚、1.1重量份丁酸二甲基苄基原酯进行超高速分散混合,得到混合分散均匀的混合料;

2)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对混合料进行高温融熔混炼挤出;

3)对挤出料进行冷却切粒,得到pc-pbt高分子合金材料。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PC‑PBT高分子合金材料,本发明还提供该PC‑PBT高分子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PC‑PBT高分子合金材料性价比高,具备非常好的机械强度、冲击韧性和相溶可塑性,易于成型加工,抗蠕变性能好,可承载较大负载而不脆裂,耐候性能好,能够保持长时间使用不变色、不老化龟裂,且具有阻燃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钟德高;项若飞;赵凯;徐士勇;常春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市慧通塑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6.26
技术公布日:2017.09.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