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周血细胞培养瓶用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25555发布日期:2018-12-11 20:29阅读:4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外周血细胞培养瓶用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密封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周血细胞培养瓶用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外周血是除骨髓之外的血液,对外周血细胞进行培养,可以检测染色体异常。由染色体异常引起的疾病已达数百种,已发现的先天性畸形、智力和功能发育不全、流产、死胎、不育以及某些恶性肿瘤的生成与发展都与染色体有关。婚前检查、不孕不育患者、接触过有害物质或长期从事放射工作者、白血病及其它肿瘤患者都需要进行染色体异常检测。

目前,外周血细胞培养用的培养瓶瓶盖有铝盖加橡胶塞、也有铝塑盖,但都需要把铝盖全部去除,打开橡胶塞用移液器将血液注入,或者只留下橡胶塞用注射器将血液注入。外周血细胞培养过程中会产生气体使培养瓶内压力变大,如果不加以固定,橡胶塞很容易崩开,引起培养物污染,导致实验失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方便两开的外周血细胞培养基培养瓶用密封装置,该密封装置采用注射器或移液器注入血液均可,并且在培养过程中密封装置固定在瓶口处,不存在密封装置崩开导致污染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外周血细胞培养瓶用密封装置,包括密封座,所述密封座的顶部设有密封层,所述密封座沿周向设有包覆所述密封层的边缘的固定层,所述密封层的未包覆的中心区域形成拉片区,所述拉片区设有两个拉片,所述密封座与其中一个拉片相适应的位置至少设有一个通孔,所述固定层的两侧分别设有两条切口。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两个拉片一侧边分别与所述密封层的边缘固定连接,所述两个拉片的其余边分别与所述密封层的边缘断点式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拉片为弧形拉片。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两条切口分别从固定层的侧壁延伸至固定层的中心位置。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拉片的上表面设有指示标识,且所述指示标识与所述通孔在同一侧或相对的一侧。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密封层与所述密封座为卡扣连接。

作为一种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密封层的拉片内侧设有卡柱,所述密封座与所述卡柱相适应处设有卡槽。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两个拉片上分别设有拉环。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由于密封座的顶部设有密封层,密封座沿周向设有包覆密封层的边缘的固定层,密封层的未包覆的中心区域形成拉片区,拉片区设有两个拉片,密封座与其中一个拉片相适应的位置至少设有一个通孔,固定层的两侧分别设有两条切口。外周血细胞培养过程中,当采用注射器注入血液时,可从固定层一侧的两条切口撕开,然后再将拉片拉开,注射器直接刺入露出的密封座,再将拉片扣合在密封座上;采用移液器注入血液时,可将固定层另一侧的两条切口撕开,拉开拉片,移液器通过通孔将血液注入培养瓶内,再将拉片扣合在密封座上。采用上述结构的密封装置无论使用移液器还是注射器注入血液时,操作方便,并且整个培养过程中密封座都被固定层和密封层固定,不会存在因培养过程中产气而导致瓶盖崩开污染培养基的问题。

由于拉片的上表面设有指示标识,且指示标识与通孔在同一侧或相对的一侧。通过指示标识可以确定通孔的位置,在采用移液器或注射器注入血液时从而便于选择拉片。

由于两个拉片上分别设有拉环,拉环的设计便于将拉片拉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周血细胞培养瓶用密封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周血细胞培养瓶用密封装置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外周血细胞培养瓶用密封装置打开状态示意图;

其中,1-密封座,10-通孔,11-卡槽,2-密封层,20-拉片,201-卡柱,202-拉环,203-指示标识,3-固定层,30-切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一种外周血细胞培养瓶用密封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橡胶材质的密封座1,密封座1的顶部设有塑料材质的密封层2,密封座1沿周向设有包覆密封层2的边缘的固定层3(固定层和密封座卡扣连接),密封层2的未包覆的中心区域形成拉片区,拉片区设有两个拉片20(弧形),其中两个拉片20一侧边分别与密封层2的边缘固定连接,两个拉片20的其余边分别与密封层2的边缘断点式连接;密封座1与其中一个拉片2相适应的位置至少设有一个通孔10,固定层3的两侧分别设有两条切口30,两条切口30分别从固定层3的侧壁延伸至固定层3的中心位置。

在培养外周血细胞需要注入血液时,将固定层一侧的切口撕开,同时将这一侧的拉片拉开,利用注射器直接刺穿密封座或利用移液器穿过通孔将血液注入培养瓶内,再将拉片扣合在密封座上,进行密封培养;在注入血液时,不需要打开密封座,并且整个培养过程中密封座都被固定层和密封层包覆固定,不会崩开。

其中拉片20的上表面一侧设有指示标识203(指示箭头),且指示标识203与通孔10在同一侧或相对的一侧。当指示标识与通孔在同一侧时,采用注射器注入血液时,将指示标识相对一侧的拉片拉开,将注射器刺入密封座,将血液注入即可;采用移液器注入血液时,将指示标识同侧的拉片拉开,移液器通过通孔将血液注入培养瓶内。

其中如图3所示,密封层2与密封座1为卡扣连接,密封层2的拉片20内侧设有卡柱201,密封座1与卡柱201相适应处设有卡槽11。在实际应用中,当采用移液器或注射器将血液注入培养瓶后,将拉片的卡柱置入卡槽。

其中两个拉片20上分别设有拉环202。在采用移液器或注射器注入血液时,工作人员可将中指或食指穿过拉环,将拉片拉开。

本专利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作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