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吡唑醚菌酯烘干过程中异丙醇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77586发布日期:2021-03-23 11:11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吡唑醚菌酯烘干过程中异丙醇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异丙醇回收领域,具体为一种吡唑醚菌酯烘干过程中异丙醇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吡唑醚菌酯是德国巴斯夫公司在1993年发现的一种杀菌剂,通过抑制线粒体呼吸作用,最终杀死细胞,吡唑醚菌酯对小麦的多种病变具有较好的防止效果,还能促进植物对氮的吸收,加速农作物生长,提高农作物产量,吡唑醚菌酯在烘干过程中会产生异丙醇,所以研究异丙醇的回收是吡唑醚菌酯烘干过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现有技术中,吡唑醚菌酯烘干过程中异丙醇的回收效率往往较低,不利于操作,不能很好的对异丙醇进行回收,异丙醇属于易燃物质,异丙醇气化后与空气混合极易发生爆炸,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吡唑醚菌酯烘干过程中异丙醇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吡唑醚菌酯烘干过程中异丙醇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吡唑醚菌酯烘干过程中异丙醇回收装置,包括烘干罐,所述烘干罐顶端插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右端插接在冷却罐顶端,所述冷却罐外壁固定有支腿固定块,所述支腿固定块下端固定连接有冷却罐支腿,所述连接管右侧下端固定在冷凝管连接管上,所述冷凝管连接管上连接有冷凝管,所述冷凝管连接管下端固定在冷凝管支架上,所述冷凝管支架固定在隔板上端,所述隔板中部穿插有异丙醇出口一,所述冷却罐外壁上部左侧固定有冷却水入口,所述冷却罐外壁上部右侧固定有冷却水出口,所述冷却罐下端面固定有异丙醇出口二,所述冷却水入口插接在套管内,所述套管上端固定有垫块,所述垫块内插接有螺杆,所述螺杆上端固定有转盘,所述套管内放置有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冷却罐分为上下两部分,冷却罐上端为冷凝仓,冷却罐下端为储液仓,冷凝仓与储液仓被隔板隔开。

优选的所述转盘、螺杆、垫块和套管均有三个,套管两端均有密封圈,螺杆穿过垫块通过螺纹连接在套管内。

优选的所述冷凝管连接管共有四根,冷凝管连接管两两呈十字形固定在冷凝管上下两端,冷凝管共有十二根。

优选的所述支腿固定块、冷却罐支腿和冷凝管支架均有四个,支腿固定块为l形角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唑醚菌酯烘干过程中异丙醇回收装置,通过加入连接管可以直接让异丙醇蒸汽直接进入冷凝管中,冷凝管中液化的异丙醇直接流入储液罐,异丙醇气体和液体全程不需要与外部接触,避免了泄漏的危险。

2.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唑醚菌酯烘干过程中异丙醇回收装置,通过在冷却罐上加入冷却水入口和冷却水出口,可以保证冷凝罐中的冷凝水温度一直较低,进一步提高了气体异丙醇液化的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3为冷却罐剖切图;

图4为冷却罐内部结构轴测图;

图5图3中a处爆炸图。

图中:烘干罐1、连接管2、冷却罐3、冷凝仓301、储液仓302、支腿固定块4、冷却罐支腿5、冷凝管连接管6、冷凝管7、冷凝管支架8、隔板9、异丙醇出口一10、冷却水入口11、冷却水出口12、异丙醇出口二13、转盘14、螺杆15、垫块16、套管17、密封圈1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吡唑醚菌酯烘干过程中异丙醇回收装置,包括烘干罐1,烘干罐1顶端插接有连接管2,连接管2右端插接在冷却罐3顶端,冷却罐3外壁固定有支腿固定块4,支腿固定块4下端固定连接有冷却罐支腿5,连接管2右侧下端固定在冷凝管连接管6上,冷凝管连接管6上连接有冷凝管7,冷凝管连接管6下端固定在冷凝管支架8上,冷凝管支架8固定在隔板9上端,隔板9中部穿插有异丙醇出口一10,冷却罐3外壁上部左侧固定有冷却水入口11,冷却罐3外壁上部右侧固定有冷却水出口12,冷却罐3下端面固定有异丙醇出口二13,冷却水入口11插接在套管17内,套管17上端固定有垫块16,垫块16内插接有螺杆15,螺杆15上端固定有转盘14,套管17内放置有密封圈18。

冷却罐3分为上下两部分,冷却罐3上端为冷凝仓301,冷却罐3下端为储液仓302,冷凝仓301与储液仓302被隔板9隔开。

转盘14、螺杆15、垫块16和套管17均有三个,套管17两端均有密封圈18,螺杆15穿过垫块16通过螺纹连接在套管17内。

冷凝管连接管6共有四根,冷凝管连接管6两两呈十字形固定在冷凝管7上下两端,冷凝管7共有十二根。

支腿固定块4、冷却罐支腿5和冷凝管支架8均有四个,支腿固定块4为l形角铁,支腿固定块4与冷却罐支腿5均匀布置在冷却罐3外壁。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吡唑醚菌酯在烘干罐1内进行烘干,吡唑醚菌酯烘干过程中分离出异丙醇,异丙醇在高温下为气体,气体异丙醇向上升腾进入连接管2,连接管2与冷却罐3相连,连接管2下端也与冷凝管连接管6连接,气体异丙醇经过连接管2进入冷凝管连接管6,冷凝管连接管6又与冷凝管7连接,所以气体异丙醇最终进入冷凝管7,气体异丙醇在冷凝管7内迅速被冷凝仓301内的冷却水降温,冷却罐3上部又连接有冷却水入口11和冷却水出口12,只需转动转盘14,螺杆15就能从套管17中旋出,套管17贯通,这样冷却水就能源源不断的流入冷凝仓301中,被加热的冷却水就能从冷却水出口二12排出冷凝仓301外,从而保证了冷凝仓301中冷却水一直处于较低的温度,气体异丙醇温度降到沸点以下逐渐液化,液化的异丙醇通过异丙醇出口一10流入到储液仓302中,当储液仓302中的异丙醇液体达到一定体积时,转动转盘14,螺杆15从套管17中旋出,液体异丙醇可以通过异丙醇出口二13流出储液仓302进行进一步收集利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吡唑醚菌酯烘干过程中异丙醇回收装置,包括烘干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罐(1)顶端插接有连接管(2),所述连接管(2)右端插接在冷却罐(3)顶端,所述冷却罐(3)外壁固定有支腿固定块(4),所述支腿固定块(4)下端固定连接有冷却罐支腿(5),所述连接管(2)右侧下端固定在冷凝管连接管(6)上,所述冷凝管连接管(6)上连接有冷凝管(7),所述冷凝管连接管(6)下端固定在冷凝管支架(8)上,所述冷凝管支架(8)固定在隔板(9)上端,所述隔板(9)中部穿插有异丙醇出口一(10),所述冷却罐(3)外壁上部左侧固定有冷却水入口(11),所述冷却罐(3)外壁上部右侧固定有冷却水出口(12),所述冷却罐(3)下端面固定有异丙醇出口二(13),所述冷却水入口(11)插接在套管(17)内,所述套管(17)上端固定有垫块(16),所述垫块(16)内插接有螺杆(15),所述螺杆(15)上端固定有转盘(14),所述套管(17)内放置有密封圈(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吡唑醚菌酯烘干过程中异丙醇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罐(3)分为上下两部分,冷却罐(3)上端为冷凝仓(301),冷却罐(3)下端为储液仓(302),冷凝仓(301)与储液仓(302)被隔板(9)隔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吡唑醚菌酯烘干过程中异丙醇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14)、螺杆(15)、垫块(16)和套管(17)均有三个,套管(17)两端均有密封圈(18),螺杆(15)穿过垫块(16)通过螺纹连接在套管(17)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吡唑醚菌酯烘干过程中异丙醇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管连接管(6)共有四根,冷凝管连接管(6)两两呈十字形固定在冷凝管(7)上下两端,冷凝管(7)共有十二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吡唑醚菌酯烘干过程中异丙醇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固定块(4)、冷却罐支腿(5)和冷凝管支架(8)均有四个,支腿固定块(4)为l形角铁。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异丙醇回收领域,具体为一种吡唑醚菌酯烘干过程中异丙醇回收装置,包括烘干罐,所述烘干罐顶端插接有连接管,连接管右端插接在冷却罐顶端,冷却罐外壁固定有支腿固定块,支腿固定块下端固定连接有冷却罐支腿,连接管右侧下端固定在冷凝管连接管上,冷凝管连接管上连接有冷凝管,冷凝管连接管下端固定在冷凝管支架上,冷凝管支架固定在隔板上端,冷却罐下端面固定有异丙醇出口二,冷却水入口插接在套管内,套管上端固定有垫块,有益效果为:通过加入连接管可以直接让异丙醇蒸汽直接进入冷凝管中,冷凝管中液化的异丙醇直接流入储液罐,异丙醇气体和液体全程不需要与外部接触,避免了泄漏的危险。

技术研发人员:牛俊华;袁清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好琪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19
技术公布日:2021.03.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