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薄膜过滤及微生物培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980阅读:4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真空薄膜过滤及微生物培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析过滤及微生物培养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真空薄膜 过滤和微生物贴膜法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在液体样品的过滤处理和微生物分离培养过程中,真空负压过滤是一种非常 有用的实用技术。常见的真空负压过滤装置多为组装方式,即由真空泵、抽滤瓶 和过滤器利用导管等连接而成,结构简单。 一般情况,抽滤瓶容积在250ml至 2000ml之间,单次过滤量受到限制。在过滤量超过容积限度时,需要人工反复 倾倒滤液,才能完成全部处理过程;过滤完毕,需要人工对抽滤瓶等进行清洗和 消毒处理;在进行微生物培养时,又需要从过滤器中取出微孔薄膜,增加了人工 污染的机会;在微生物贴膜法培养时,还需要预备琼脂平板;同时还存在真空泵 易被进液损坏以及噪音较大等问题。总之,常见组装式真空过滤装置存在较大缺 陷,使用并不方便。
经检索,涉及过滤装置和过滤仪的专利仅有
1、 血浆或血清分离膜以及包括血浆或血清分离膜的过滤仪
公开号CN 1714292;申请号200380103660.2;申请日2003-1H8。
2、 智能真空过滤仪
公开号CN 2897409;申请号200620095674.5;申请日2006-03-18。
3、 智能真空过滤仪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号CN 1843560;申请号200610018583.6;申请日2006-03-18。 未发现与本专利申请相同的专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真空薄膜过 滤及微生物培养装置。该装置使用方便、实用性强;具有智能化、整机式、多功 能的特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采用水气并抽的电动隔膜泵作为真空源;通过真空过滤方法将液体培养基吸 附于微孔薄膜下的纤维素衬垫上,即可将薄膜过滤器改装成培养皿;并以清洗液 和臭氧自动对装置进行清洗和消毒。
具体地说,如图l,本发明由薄膜过滤器(l)、滤液接收容器(2)、电动隔膜 泵(3)、进气电磁阀(4)、进液电磁阀(5)、臭氧发生器(6)、压力传感器(7)、液 晶显示器(8)、微控制系统(9)、溶剂瓶(IO)、排液管(ll)组成机电一体化装置。
其位置和连接关系是
滤液接收容器(2)承上启下,
其上进液孔(a)与薄膜过滤器(1)下的出液孔(1. 6)连通,使滤液接收容器(2) 承接薄膜过滤器(l)的过滤液;
其下排液孔(b)、电动隔膜泵(3)、排液管(11)依次连通,供滤液接收容器(2) 排液;
其侧进气孔(c)、进气电磁阀(4)、臭氧发生器(6)依次连通,使滤液接收容 器(2)在需要消毒时获得臭氧;
其侧进液孔(d)、进液电磁阀(5)、溶液瓶(10)依次连通,使滤液接收容器(2) 在需要清洗时获得溶剂;
压力传感器(7)与进气电磁阀(4)连接,供监测滤液接收容器(2)内的真空度;
电动隔膜泵(3)、进气电磁阀(4)、进液电磁阔(5)、臭氧发生器(6)、压力传 感器(7)、液晶显示器(8)分别与微控制系统(9)连接,实现进气、进液、排液的 自动控制及显示功能。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
采用水气并抽的电动隔膜泵(3)作为真空源,在抽水的过程中产生负压,使 得过滤过程中无需倾倒滤液,能直接将过滤液排出;
过滤时,取下滤液接收容器(2)的密封盖(2. 1),将薄膜过滤器(l)放置于滤 液接收容器(2)的过滤头(2. 2)上,出液孔(1. 6)位于滤液接收容器(2)的上进液孔 (a)中央,但是二者不相接触,保证薄膜过滤器(l)不被操作污染。将待过滤液体 倒入薄膜过滤器(l)中,依靠重力和电动隔膜泵(3)产生的负压以及滤液接收容器 (2)的密封圈(2. 3)使薄膜过滤器(1)与滤液接收容器(2)密闭相连;
薄膜过滤器(l)可为一次性使用无菌薄膜过滤器,其中纤维素衬垫(l. 5)具有 强吸附液体的功能。样品过滤完毕,加入液体培养基置薄膜过滤器(l)中,启动 电动隔膜泵(3)通过真空过滤方法将液体培养基吸附于微孔薄膜(1. 4)下的纤维 素衬垫(1.5)上,用密封塞(1.7)将出液孔(1.6)密闭,取下筒身(1.2)并将顶盖 (1.1)盖于底座(1.3)上,便可将薄膜过滤器(l)改装成培养皿(如图4),置培养 箱中进行微生物培养;
滤液接收容器(2)由密封盖(2.1)、过滤头(2.2)、密封圈(2.3)、圆环形管道 (2. 4)、中空圆柱体(2. 5)组成;设置有上进液孔(a)、下排液孔(b)、侧进气孔(c)、 侧进液孔(d)、针眼状进液孔(e);圆环形管道(2.4)位于中空圆柱体(2.5)顶部圆 周上;针眼状进液孔(e)密布在圆环形管道(2.4)内圆周上;
其上进液孔(a)与薄膜过滤器(1)下的出液孔(1. 6)连通,使滤液接收容器(2) 承接薄膜过滤器(l)的过滤液;中空圆柱体(2.5)内底部为凹形,下排液孔(b)位 于中央,以保证滤液流畅完全、无积液;下排液孔(b)、电动隔膜泵(3)、排液管 (ll)依次连通,供滤液接收容器(2)排液;其侧进气孔(c)、进气电磁阀(4)、臭 氧发生器(6)依次连通,使滤液接收容器(2)在需要消毒时获得臭氧;其侧进液孔 (d)前与进液电磁阀(5)、溶液瓶(10)依次连通,后与圆环形管道(2.4)连接,清 洗液通过密布的针眼状进液孔(e)进入中空圆柱体(2.5),状如圆形瀑布,使滤液 接收容器(2)在需要清洗时获得溶剂;
进液电磁阀(5)为常闭型两位两通防腐电磁阀;进液口与溶剂瓶(10)相连;
出液口与滤液接收容器(2)上侧面的进液口 (d)相连;由微控制系统(9)控制开闭
过滤过程中处于密闭状态,过滤完毕需要清洗时处于开启状态,在滤液接收容器
(2)的密封盖(2. 1)对其密封时,依靠电动隔膜泵(3)产生的负压从溶剂瓶(10)中
吸取清洗液,对滤液接收容器(2)进行清洗;
臭氧发生器(6)采用"高频陶瓷沿面放电"生成臭氧技术,由发生电路、臭氧发生片及气泡泵组成,通电后,从排气口排出具有一定压力的臭氧气体,经进 气电磁阀(4)进入滤液接收容器(2)进行消毒(在送气管路中配置加热管对气体加 热,还可对装置内残微液体吹干)。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① 尽管滤液接收容器(2)的容积固定,但是由于采用的电动隔膜泵(3)既能抽 水又能抽气,在抽气的同时不停地自动排出滤液,使得过滤量不再受到限制,无 需人工反复倾倒滤液;
② 特殊的滤液接收容器(2)设计,依靠重力和电动隔膜泵(3)产生的负压以及
密封圈(2. 3)即可将薄膜过滤器(1)与滤液接收容器(2)密闭相连,因而装卸过滤 器非常方便,并在过滤完毕外界空气骤然进入滤液接收容器(2)时起到保护微孔 薄膜的作用;
③ 滤液接收容器(2)上侧面设置有侧进气孔(c)和侧进液孔(d),圆环形管道 (2. 4)内圆周上密布有针眼状进液孔(e),可使用清洗液和臭氧自动对装置进行清 洗和消毒,极大地降低了劳动强度;
④ 特殊的一次性使用无菌薄膜过滤器(1)设计,增加了过滤速度;在样品过
滤完毕后,只要将液体培养基倒入薄膜过滤器(l)中,通过真空过滤方法将液体
培养基吸附于纤维素衬垫(1.5)上,便可将薄膜过滤器(l)改装成培养皿,以进行 微生物培养,而不再需要取出微孔薄膜,减少了人工污染的机会,又免除了预备 琼脂平板之繁琐;
⑤ 电动隔膜泵(3)、进气电磁阀(4)、进液电磁阀(5)、臭氧发生器(6)、压力 传感器(7)、液晶显示器(8)分别与微控制系统(9)连接,通过运行前台程序和后 台程序,实现进气、进液、排液的自动控制及显示功能。
总之,由于本发明使用方便、实用性强;免除倾倒滤液、转移薄膜、清洗消 毒、以及预备琼脂平板之繁琐;并具有智能化、整机式、多功能的特点,适用于 医药、卫生等过滤技术领域



图l是本发明组成方框图;
图2是薄膜过滤器(1)结构图;
图3是薄膜过滤器(l)改装成培养皿结构图;
图4是滤液接收容器(2)结构图;
图5是前台程序流程图;
图6是后台程序流程图。
其中-
1.2_筒身, 1. 5—纤维素衬垫,
2.2—过滤头, 2. 5—中空圆柱体, b—下排液孔, e—针眼状进液孔;
l一薄膜过滤器, 1. 1—顶盖, 1. 4一微孔薄膜,
1. 7—密封塞;
2— 滤液接收容器,
2. l—密封盖, 2. 4—圆环形管道 a—上进液孔, d—侧进液孔,
3— 电动隔膜泵 4一进气电磁阀
5— 进液电磁阀
6— 臭氧发生器
7— 压力传感器
8— 液晶显示器 9一微控制系统,
9.1—中央处理器,9. 2—臭氧驱动模块, 9. 4—泵驱动模块,9. 5—进液驱动模块, 9.7—键盘, 9.8—电源,
IO—溶剂瓶;
ll一排液管。
1. 3—底座, 1.6—出液孑L
2. 3—密封圈, c一侧进气孔,
9. 3—进气驱动模块,
9. 6—时钟系统,
9. 9一显示驱动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一、 整机安装
如图l、图2、图4,薄膜过滤器(l)、滤液接收容器(2)、电动隔膜泵(3)、 排液管(ll)依次连接,组成过滤液体流路,实施样品过滤;
如图l,臭氧发生器(6)、压力传感器(7)分别通过进气电磁阀(4)的两个进 气口与滤液接收容器(2)连接,组成臭氧气体流路,使滤液接收容器(2)在需要消 毒时获得臭氧,并监测滤液接收容器(2)内真空度;
如图l,溶剂瓶(IO)、进液电磁阀(5)、滤液接收容器(2)依次连接,组成清 洗液体流路,使滤液接收容器(2)在需要清洗时获得溶剂;
如图1,图5,图6,微控制系统(9)包括中央处理器(CPU) (9. l)及分别与 CPU (9. 1)连接的臭氧驱动模块(9. 2)、进气驱动模块(9. 3)、泵驱动模块(9. 4)、 进液驱动模块(9.5)、时钟系统(9.6)、键盘(9.7)、电源(9.S)、显示驱动模块 (9.9);微控制系统(9)的软件由两部分组成,即前台程序和后台程序。电动隔 膜泵(3)、进气电磁阀(4)、进液电磁阔(5)、臭氧发生器(6)、压力传感器(7)、 液晶显示器(8)分别与微控制系统(9)连接,实现进气、进液、排液的自动控制及 显示功能;
如图3,在样品过滤完毕后,只要将液体培养基倒入薄膜过滤器(l)中,启 动电动隔膜泵(3),通过真空过滤方法将液体培养基吸附于纤维素衬垫(l. 5)上, 用密封塞(1. 7)将出液孔(1. 6)密闭,取下筒身(1. 2)并将顶盖(1. 1)盖于底座(1. 3) 上,便可将薄膜过滤器(l)改装成培养皿。
二、 各部件规格 1、薄膜过滤器(l)
由顶盖(l.l)、筒身(L2)、底座(1.3)、微孔薄膜(1.4)、纤维素衬垫(1.5)、 出液孔(1.6)和密封塞(1.7)组成;
从上到下,顶盖(l. 1)、筒身(1.2)、底座(1.3)依次连接;
在底座(1. 3)的上面设置有微孔薄膜(1. 4)和纤维素衬垫(1. 5);
在底座(1, 3)的下面设置有出液孔(1. 6),出液孔(1. 6)有备用密封塞(1. 7) 密封。
薄膜过滤器(l)分一次性使用和反复多次使用两种
① 一次性使用
顶盖(1. 1)、筒身(1. 2)、底座(1. 3)由软胶注塑而成,筒身(1. 2)插入底座(1. 3) 并密闭配合;
② 反复多次使用
顶盖(l.l)、筒身(1.2)、底座(1.3)由不锈钢等可耐高温材料加工而成,筒 身(1. 2)与底座(1. 3)通过螺纹及密封圈密闭配合。
2、 滤液接收容器(2)
由密封盖(2.1)、过滤头(2.2)、密封圈(2.3)、圆环形管道(2.4)、中空圆柱 体(2.5)组成;设置有上进液孔(a)、下排液孔(b)、侧进气孔(c)、侧进液孔(d)、 针眼状进液孔(e);
滤液接收容器(2)由耐压防腐材料(如不锈钢)制成;
依靠重力和电动隔膜泵(3)产生的负压以及密封圈(2. 3)使薄膜过滤器(1)与 滤液接收容器(2)密闭相连;
针眼状进液孔(e)密布在圆环形管道(2. 4)内圆周上; 中空圆柱体(2. 5)的容积在20ml至2000ml之间;
上进液孔(a)、下排液孔(b)、侧进气孔(c)、侧进液孔(d)分别与薄膜过滤器 (1)、电动隔膜泵(3)、进气电磁阀(4)和进液电磁阀(5)相连接。
3、 电动隔膜泵(3)
电动隔膜泵(3)作为真空源,有上市产品,由直流电机、传动座和圆周上均 匀分布的3个隔膜片组成,具有较强自吸功能,传动座体及其附件为具抗蚀性的 热塑性材料所制成,防止侵蚀;
电动隔膜泵(3)的进液口与滤液接收容器(2)的下排液孔(b)通过导管相连; 电动隔膜泵(3)的排液口与排液管(11)相连;
电动隔膜泵(3)既能抽水又能抽气,在抽气的同时不停地自动排出滤液,由 微控制系统(9)控制运行;过滤过程中能直接将滤液排出,使得过滤量不再受到 限制,无需人工反复倾倒滤液。
4、 进气电磁阀(4)
进气电磁阀(4)为两位三通防腐电磁阀,有上市产品,由抗蚀性的不锈钢或 热塑性材料所制成,防止侵蚀;进气口之一与臭氧发生器(6)相连,进气口之二
与压力传感器(7)相连;出气口与滤液接收容器(2)侧进气孔(c)相连;由微控制 系统(9)控制开闭过滤过程中开启压力传感器(7)—侧,以监测滤液接收容器(2) 内真空度;过滤完毕开启臭氧发生器(6)—侧,外界空气进入滤液接收容器(2) 内,以平衡内外压差。
5、 进液电磁阀(5)
进液电磁阀(5)为常闭型两位两通防腐电磁阀,有上市产品,由抗蚀性的不
锈钢或热塑性材料所制成,防止侵蚀;进液口与溶剂瓶(10)相连;出液口与滤液 接收容器(2)的侧进液孔(d)相连;由微控制系统(9)控制开闭过滤过程中处于
密闭状态,过滤完毕需要清洗时处于开启状态,在滤液接收容器(2)的密封盖(2. 1) 对其密封时,依靠电动隔膜泵(3)产生的负压从溶剂瓶(10)中吸取清洗液,对滤 液接收容器(2)进行清洗。
6、 臭氧发生器(6)
臭氧发生器(6)采用"高频陶瓷沿面放电"生成臭氧技术,有上市产品,由 发生电路、臭氧发生片及气泡泵组成,通电后,从排气口排出具有一定压力的臭 氧气体;
臭氧发生器(6)与进气电磁阀(4)进气口之一相连;由微控制系统(9)控制产 生臭氧,并控制浓度和时间;经进气电磁阀(4)进入滤液接收容器(2)进行消毒。
7、 压力传感器(7)
压力传感器(7)为陶瓷式,有上市产品。
压力传感器(7)通过导管与进气电磁阔(4)进气口之二相连;压力信号输入微 控制系统(9),以监测滤液接收容器(2)内真空度;并以数字方式显示于液晶显示 器(8)上。
8、 液晶显示器(8) 有上市产品。
9、 微控制系统(9)
微控制系统(9)包括中央处理器(CPU) (9. 1)及分别与CPU(9. l)连接的臭氧驱 动模块(9.2)、进气驱动模块(9.3)、泵驱动模块(9.4)、进液驱动模块(9.5)、时 钟系统(9.6)、键盘(9.7)、电源(9.S)、显示驱动模块(9.9)。
微控制系统(9)的工作原理微控制系统(9)是以中央处理器(CPU) (9. l)为核心的程序自动控制系统,片 上运行的程序则是对该系统功能行为的描述,具体的工作原理如下微控制系统
(9)接通电源,中央处理器(CPU) (9. l)复位并将系统的所有外部设备控制在初始
化状态(准备状态),以便接受中央处理器(CPU) (9. l)的控制命令;紧接着中央处
理器(CPU) (9. l)开始扫描键盘,当发现有键按下时系统读取该键的键值(不同的 键对应不同的键值,不同的键值对应不同的功能)。当该键值为l (COMMAND)时, 中央处理器(CPU) (9. l)控制系统相应的驱动模块,使过滤功能得以实现;同理, 当键值是2或3时,清洗功能或消毒功能得以实现,这就是后台程序。在实现上 述功能的同时该系统的中断服务程序也在运行;一些在后台运行中产生的数据和 状态(压力,时间,显示驱动等)都以变量的形式通过显示驱动程序,显示在液晶 显示器(8)上,这些数据可以提示操作人员怎样进行下一步的操作,并可以通过 这些数据了解该装置的相应状态和处理结果及故障代码等,这就是前台程序。
10、 溶剂瓶(IO)
溶剂瓶(10)容积为20-2000ml,盛放清洗液,内部导管进液口有过滤头,通 过导管与进液电磁阀(5)连接。
11、 排液管(ll)
排液管(11)为硅胶或塑胶软管,通过快速接头与电动隔膜泵(3)的排液口连 接,排放过滤液。
三、微控制系统(9)软件
微控制系统(9)软件由两部分组成,包括前台程序和后台程序
1、 前台程序
前台程序任务是处理实时时钟、传感器的驱动以及显示工作状态等。 前台程序的流程如图5所示,依次为启动计数器(a)、读真空度(b)、送显(c)、 计数器清零(d)、启动计数器(a)……,循环往复。
2、 后台程序
后台程序是支持用户命令,实现处理所输入命令的功能,和前台程序有机地 结合成一个整体。
后台程序的流程如图6所示,依次为
键盘扫描(f),有键按下吗(g),是命令l吗(h),过滤子程序(k);
键盘扫描(f),有键按下吗(g),是命令2吗(h),清洗子程序(k); 键盘扫描(f),有键按下吗(g),是命令3吗(h),消毒子程序(k)。 3、特点
程序分前后台是以中断的形式编写的,代码具有更高的优先性,能够实时地 处理装置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层次分明,易于维护。
权利要求
1、一种真空薄膜过滤及微生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
由薄膜过滤器(1)、滤液接收容器(2)、电动隔膜泵(3)、进气电磁阀(4)、进液电磁阀(5)、臭氧发生器(6)、压力传感器(7)、液晶显示器(8)、微控制系统(9)、溶剂瓶(10)、排液管(11)组成机电一体化装置;
其位置和连接关系是
滤液接收容器(2)承上启下,
其上进液孔(a)与薄膜过滤器(1)下的出液孔(1.6)连通,使滤液接收容器(2)承接薄膜过滤器(1)的过滤液;
其下排液孔(b)、电动隔膜泵(3)、排液管(11)依次连通,供滤液接收容器(2)排液;
其侧进气孔(c)、进气电磁阀(4)、臭氧发生器(6)依次连通,使滤液接收容器(2)在需要消毒时获得臭氧;
其侧进液孔(d)、进液电磁阀(5)、溶液瓶(10)依次连通,使滤液接收容器(2)在需要清洗时获得溶剂;
压力传感器(7)与进气电磁阀(4)连接,供监测滤液接收容器(2)内的真空度;
电动隔膜泵(3)、进气电磁阀(4)、进液电磁阀(5)、臭氧发生器(6)、压力传感器(7)、液晶显示器(8)分别与微控制系统(9)连接,实现进气、进液、排液的自动控制及显示功能。
2、 按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一种真空薄膜过滤及微生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 薄膜过滤器(l)由顶盖(l. 1)、筒身(1.2)、底座(1.3)、微孔薄膜(1.4)、纤维素衬垫(1.5)、出液孔(1. 6)和密封塞(1. 7)组成;从上到下,顶盖(l.l)、筒身(1.2)、底座(1.3)依次连接; 在底座(1. 3)的上面设置有微孔薄膜(1. 4)和纤维素衬垫(1. 5); 在底座(1.3)的下面设置有出液孔(L6),出液孔(1.6)有备用密封塞(1.7)密封。
3、 按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一种真空薄膜过滤及微生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 薄膜过滤器(l)分一次性使用和反复多次使用两种① 一次性使用是由顶盖(1.1)、筒身(1.2)、底座(1.3)用软胶注塑而成,筒 身(1. 2)插入底座(1. 3)并密闭配合;② 反复多次使用是由顶盖(1.1)、筒身(1.2)、底座(1.3)用不锈钢等可耐高温材料加工而成,筒身(1.2)与底座(1.3)通过螺纹及密封圈密闭配合。
4、 按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一种真空薄膜过滤及微生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滤液接收容器(2)由密封盖(2. 1)、过滤头(2.2)、密封圈(2.3)、圆环形管道 (2.4)、中空圆柱体(2. 5)组成;设置有上进液孔(a)、下排液孔(b)、侧进气孔(c)、 侧进液孔(d)、针眼状进液孔(e);圆环形管道(2.4)位于中空圆柱体(2.5)顶部圆周上;针眼状进液孔(e)密布在圆环形管道(2. 4)内圆周上;侧进液孔(d)与圆环形管道(2.4)连接,清洗液通过密布的针眼状进液孔(e) 进入中空圆柱体(2. 5),使滤液接收容器(2)在需要清洗时获得溶剂。
5、 按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一种真空薄膜过滤及微生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 微控制系统(9)包括中央处理器(CPU) (9. 1)及分别与CPU(9. l)连接的臭氧驱动模块(9.2)、进气驱动模块(9.3)、泵驱动模块(9.4)、进液驱动模块(9.5)、时 钟系统(9.6)、键盘(9.7)、电源(9.S)、显示驱动模块(9.9);微控制系统(9)软件由两部分组成,包括前台程序和后台程序前台程序任 务是处理实时时钟、传感器驱动以及显示工作状态;后台程序是支持用户命令, 处理所输入命令,和前台程序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整体。
专利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真空薄膜过滤及微生物培养装置,涉及一种分析过滤及微生物培养装置。本发明采用电动隔膜泵作为真空源;通过真空过滤方法将液体培养基吸附于微孔薄膜下的纤维素衬垫上,即将薄膜过滤器改装成培养皿;并以清洗液和臭氧自动对装置进行清洗和消毒。由薄膜过滤器(1)、滤液接收容器(2)、电动隔膜泵(3)、进气电磁阀(4)、进液电磁阀(5)、臭氧发生器(6)、压力传感器(7)、液晶显示器(8)、微控制系统(9)、溶剂瓶(10)、排液管(11)组成机电一体化装置。本发明使用方便、实用性强;免除倾倒滤液、转移薄膜、清洗消毒、以及预备琼脂平板之繁琐;并具有智能化、整机式、多功能的特点,适用于医药、卫生等过滤技术领域

文档编号C12M3/06GKCN101182465SQ200710168381
公开日2008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20日
发明者沈佳特 申请人:沈佳特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