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共固化番木瓜果醋的发酵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31319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用于共固化番木瓜果醋的发酵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发酵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巩固化番木瓜果醋的发酵罐。
【背景技术】
[0002]果醋历史悠久,最早的果醋多以苹果醋、葡萄醋为主,食醋以粮食为主。
[0003]果醋的制备过程是先将水果洗净破碎,滤除果渣,获得果汁,在果汁中加入果胶酶然后加热澄清,再次过滤去渣,对获得的果汁进行糖分的调整,然后加入水果酵母菌,等待酒精发酵,在变为果酒之后,加入醋酸菌,使得果酒中的酒精通过好氧发酵转化成醋酸,醋酸菌属于严格好氧的微生物,醋酸菌的生长和酒精的转化均需要氧气,最终形成果醋。
[0004]以番木瓜果实为例,由于番木瓜富含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以及纤维含量高,因此,采用纤维素酶水解,转化为果醋生产的基础发酵物质,从而提高了原料利用率,同时,原料中有丰富的有机酸能够降低醋酸的刺激感。
[0005]现有的果醋的生产方式包括固态发酵和液态发酵,固态发酵属于传统发酵方法,劳动强度较大,质量难控制,常用的液态发酵的发酵设备为通风机械搅拌发酵罐,但通风搅拌发酵罐,通入的空气量过大容易将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醋酸随空气排出发酵罐,使得醋酸含量低,通入空气量过小的话,酒精的转化率又很低。
[0006]因此,现有技术中存在在发酵罐内很难严格控制发酵过程中的发酵条件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提供用于共固化番木瓜果醋的发酵罐,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在发酵罐内很难严格控制发酵过程中的发酵条件的技术问题。
[0008]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9]用于共固化番木瓜果醋的发酵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搅拌电机、氧气循环管、通气环管以及环形支架;
[0010]罐体顶部设置加料口,在罐体上部罐壁设置有排气阀,在罐体底部设置带有过滤装置的排液口;
[0011]所述氧气循环管一端连通外界大气,另一端连接罐体内设置的通气环管,在所述氧气循环管伸出于罐外处设置气体流量控制器,所述通气环管上设置有多个出气孔,所述通气环管通过环形支架固定于罐体底部;
[0012]所述环形支架的支架腿设置为伸缩结构,所述环形支架电连接外部的操控机构,所述操作机构可控制调节所述环形支架的伸长或缩短;
[0013]所述搅拌电机包括:搅拌机构和电机装置,电机装置设置于罐体底端外部,搅拌机构一端连接电机装置,另一端伸入罐体内,且位于所述环形支架和通气环管构成的圆柱状框架结构内。
[0014]进一步地,所述气体流量控制器包括:气体过滤器、流量监测装置。
[0015]进一步地,所述氧气循环管连接罐体内设置的通气环管的进气口。
[0016]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于罐体内壁的温控装置。
[0017]进一步地,在所述罐体上还设置有取样口。
[001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占.V.
[0019]由于在用于共固化番木瓜果醋的发酵罐中,采用在罐体内设置通气环管,支撑通气环管的环形支架,通气环管连接氧气循环管,在氧气循环管上设置气体流量控制器,在罐体外部设置操控机构,操控机构连接罐体内部的环形支架,该环形支架的支架腿设置为伸缩结构,操控机构控制该环形支架的伸长或缩短,搅拌电机的搅拌机构设置于环形支架与通气环管构成的圆柱状框架结构内,通过控制气体流量控制器以及操控机构,使得通入的氧气能够充分溶解于罐体的发酵溶液中,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发酵罐内很难严格控制发酵过程中的发酵条件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能够严格控制发酵条件,获得效果更好的发酵果醋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用于共固化番木瓜果醋的发酵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提供用于共固化番木瓜果醋的发酵罐,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在发酵罐内很难严格控制发酵过程中的发酵条件的技术问题。
[0022]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在发酵罐内很难严格控制发酵过程中的发酵条件的技术问题,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002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共固化番木瓜果醋的发酵罐,如图1所示,包括:共固化工艺制备的罐体10、搅拌电机,氧气循环管30、通气环管40以及环形支架50 ;其中,罐体10顶部设置有加料口 101,可以将新鲜的番木瓜由该加料口加入,在罐体10上部罐壁设置有排气阀102,能够在发酵过程中适当排出罐内的气体,以免罐内气压过大;在罐体10底部设置有带有过滤装置的排液口 103,这样,在发酵工序完成之后,能够由该排液口 103将番木瓜果醋排出,从而留下果渣,从该过滤装置能够将果渣取出。
[0024]接下来,对罐体10内部具体发酵的条件控制的部件进行详细描述。
[0025]在果醋的发酵过程中需要共固化酵母细胞和葡萄糖淀粉酶先对罐体10内水果进行严格发酵,具体的,氧气循环管30 —端连通外界大气,另一端连接罐体10内设置的通气环管40,在该氧气循环管30伸出于罐外处设置气体流量控制器,该通气环管40上设置有多个出气孔401,通气环管40通过环形支架50固定于罐体10底部,具体的,该氧气循环管30连接通气环管40的进气口,这样,通过气体流量控制器控制由氧气循环管30 —端进入的气体,并通过通气环管40上的多个出气孔401排出,与罐体10内的待发酵液体充分混合,该气体流量控制器包括气体过滤器3011和流量监测装置3012,这样气体过滤器3011能够将需要进入罐体10内的气体进行过滤,滤除对发酵环境有害的气体,获得纯净的气体,从流量监测装置3012能够看到气体输入的流量,从而有效控制气体输入的流量。
[0026]具体的,仅仅氧气进入罐体内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其他部件的配合,才能使得氧气能够与待发酵的液体充分混合。
[0027]因此,环形支架50的支架腿设置为伸缩结构,该环形支架50电连接外部的操控机构60,该操控机构60可控制调节该环形支架的伸长或收缩。这样,能够有效控制位于环形支架50上的通气环管40位于待发酵液体中的位置,当待发酵的液体较多时,可以控制伸长环形支架50的支架腿,当待发酵的液体较少时,可以控制缩短环形支架50的支架腿。由该操控机构能够看到该环形之间50位于待发酵液体中的位置高度,从而有效调节高度。
[0028]上述通过调节环形支架50的高度,控制氧气与待发酵液体的充分接触。还可以通过搅拌电机,控制氧气在待发酵液体中的溶解度。具体的,该搅拌电机包括:搅拌机构201和电机装置202,电机装置202设置于罐体10底端外部,搅拌机构201 —端连接电机装置202,另一端伸入罐体10内,且该搅拌机构201位于环形支架50和通气环管40构成的圆柱状框架结构内,这样,搅拌在下方,如果位于通气环管40的多个出气孔401朝向下方,使得出气孔401排出的氧气能够充分与待发酵的液体进行充分混合,加快发酵速度。
[0029]在该罐体10内壁还设置有温控装置,对发酵环境温度进行有效控制,保证发酵温度能够适当,从而提高发酵效率。在该罐体10壁上还设置有取样口,能够从该取样口取样检测,从而由样品判断该发酵获得的番木瓜果醋是否已经达到预计的口感。
[0030]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0031]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主权项】
1.用于共固化番木瓜果醋的发酵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搅拌电机、氧气循环管、通气环管以及环形支架; 罐体顶部设置加料口,在罐体上部罐壁设置有排气阀,在罐体底部设置带有过滤装置的排液口 ; 所述氧气循环管一端连通外界大气,另一端连接罐体内设置的通气环管,在所述氧气循环管伸出于罐外处设置气体流量控制器,所述通气环管上设置有多个出气孔,所述通气环管通过环形支架固定于罐体底部; 所述环形支架的支架腿设置为伸缩结构,所述环形支架电连接外部的操控机构,所述操控机构可控制调节所述环形支架的伸长或缩短; 所述搅拌电机包括:搅拌机构和电机装置,电机装置设置于罐体底端外部,搅拌机构一端连接电机装置,另一端伸入罐体内,且位于所述环形支架和通气环管构成的圆柱状框架结构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共固化番木瓜果醋的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流量控制器包括:气体过滤器、流量监测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共固化番木瓜果醋的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循环管连接罐体内设置的通气环管的进气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共固化番木瓜果醋的发酵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罐体内壁的温控装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共固化番木瓜果醋的发酵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罐体上还设置有取样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发酵装置技术领域,提供了用于共固化番木瓜果醋的发酵罐,包括:共固化工艺制备的罐体、搅拌电机、氧气循环管、通气环管以及环形支架;氧气循环管一端连通外界大气,另一端连接通气环管,在氧气循环管伸出于罐外设置气体流量控制器,通气环管上设置有多个出气孔,通气环管通过环形支架固定于罐体底部;环形支架的支架腿为伸缩结构,且电连接外部的操控机构,控制环形支架实现伸长或缩短;搅拌电机包括:搅拌机构和电机装置,电机装置设置于罐体底端外部,搅拌机构一端连接电机装置,另一端伸入罐体内,进而能够严格控制发酵条件,从而提高了发酵效率。
【IPC分类】C12J1/10
【公开号】CN204689982
【申请号】CN201520379537
【发明人】秦文, 兰维杰, 陈琴媛, 吕阳, 董红敏
【申请人】四川农业大学
【公开日】2015年10月7日
【申请日】2015年6月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