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粘合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4525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面粘合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双面粘合带。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在组装到便携式电子设备中的构件的固定中使用的双面粘合带。
背景技术
手机、PHS、数码相机、电子记事本、便携机音乐播放器、便携式游戏机、智能电话、 平板电脑等便携式电子设备中,在以设置在图像显示模块表面的显示面板与壳体的接合或触控面板构件的接合、LCD构件的接合为代表的各种构件或模块的接合固定中使用双面粘口巾。
手机、PHS、智能电话在通话时由于与耳朵周围、头发的接触而附着皮脂、化妆品、 整发剂等油性成分,通过长时间使用有时会从面板与壳体的接合部分缓慢地侵入而直达双面粘合带。另外,近年来在图像显示部分中赋予触控功能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增加,手指上附着的皮脂侵入构件内部,构件固定用的双面粘合带受到皮脂的影响而粘合特性下降从而产生剥离,或者受到皮脂的影响而产生粘合带的溶胀的不良状况成为问题。
近年来,便携式电子设备正在薄型化,构件固定用的双面粘合带也要求使用薄的带、要求触控面板构件等厚度方向的变化少。特别是电阻膜式触控面板的ITO薄膜/ITO玻璃的固定中,无厚度方向的变化是重要性能。
一般而言,双面粘合带中使用的丙烯酸型粘合剂的丙烯酸类聚合物具有吸收皮脂的性质。吸油量多时,由于溶胀造成厚度增厚,产生接合构件的厚度变化,从固定的厚度膨涨到图像显示区域的粘合剂凸出,或者在电阻膜式触控面板的固定用途等中在厚度方向的变化产生不均匀时产生牛顿环,从而在图像显示中产生故障。鉴于此,优选厚度方向的变化少,但是,带的厚度厚时,油引起的膨胀量大,从而厚度方向的变化增大。
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对于皮脂造成的粘合剂在宽度方向凸出问题的对策,但是对于厚度方向的变化没有述及。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15355号公报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由于皮脂等油分的侵入而引起的双面粘合带的膨胀少,厚度方向的变化少,因此在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构件固定时,即使长期使用,也不会产生由于人的皮脂等油成分的侵入而引起的带凸出到图像显示区域、由于厚度方向的变化而引起的牛顿环等图像显示缺陷的双面粘合带。
本发明的某一方式为双面粘合带。该双面粘合带,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构件固定用途,其特征在于,含有溶剂型丙烯酸类共聚物,总厚度为150 μ m 以下,在55°C的气氛下在人工皮脂中浸溃3天后的质量增加度为10质量%以上且150质量%以下。
上述方式的双面粘合带中,溶剂型丙烯酸类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可以为400000 以上且700000以下。胶粘到作为被粘物的透明导电性薄膜上后,在未浸溃到人工皮脂中的状态下,在23°C、50%RH的条件下经过72小时后沿180°剥离方向以300mm/分钟的拉伸速度进行剥离,此时得到的粘合力(N/5mm)设为A,胶粘到作为被粘物的透明导电性薄膜上后,在人工皮脂中在55°C下浸溃72小时,然后拭去人工皮脂,在23°C、50%RH的条件下经过 I小时后沿180°剥离方向以300mm/分钟的拉伸速度进行剥离,此时得到的粘合力(N/5mm) 设为B,此时,B/A可以为O. 4以上。另外,可以用于透明导电性薄膜的胶粘。
另外,将上述各要素适当组合而得到的技术方案也包含在通过本专利申请要求专利保护的发明的范围内。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优选实施方式说明本发明。该实施方式无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而仅仅是例示本发明。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另外,本说明书中没有特别言及的事项以外的对本发明的实施必要的事项,作为基于该领域的现有技术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的设计事项来理解。本发明可以基于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内容和该领域的技术常识实施。
实施方式的双面粘合带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构件固定用途。该双面粘合带,含有溶剂型丙烯酸类共聚物作为粘合剂组合物,总厚度为150 μ m以下,在55°C的气氛下在人工皮脂中浸溃3天后的质量增加度为10质量%以上且150质量%以下。
本实施方式 的双面粘合带,在55°C的气氛下在人工皮脂中浸溃3天后的质量增加度(以下有时称为吸油量)为10质量%以上且150质量%以下。吸油量越少越好,但是丙烯酸类粘合剂与油的亲合性高,难以防止吸油。吸油量低于10质量%时,不能吸收的油渗出到胶粘界面,从而作为双面粘合带的接粘性显著下降。特别地,吸油量低于O重量%时,胶粘剂溶出从而胶粘力下降,或者溶出的粘合剂凸出到图像显示区域。另外,溶出成分溶出到电子电路时,产生电阻值增大等不利影响。
吸油量超过150质量%时,将双面粘合带组装到便携式电子设备中时不能控制为允许厚度的粘合剂凸出到图像显示区域,或者由于厚度不均匀而产生牛顿环。另外,吸油超过150质量%时,双面粘合带的粘合剂显著被增塑,由于粘合力或凝聚力的下降而产生剥离。
双面粘合带的厚度变化,优选为20 μ m以下。便携式电子设备在结构上在厚度方向设置了少量余量,近年来进行薄型化,厚度方向的余量也变少,厚度变化超过20 μ m时, 不能控制为组装的厚度的粘合剂凸出到图像显示区域,或者由于厚度的不均匀而产生牛顿环。
双面粘合带的总厚度超过150 μ m时,即使浸溃到皮脂中时吸油量少厚度的变化量也会超过20 μ m,由于厚度方向的变化而产生牛顿环、胶糊凸出。鉴于此,双面粘合带的总厚度优选为150 μ m以下,更优选100 μ m以下。
吸油量基于将双面粘合带浸溃到皮脂中前后的重量变化由以下的程序求出。
[吸油量计算方法]
将双面粘合带切割为宽50mm、长100mm,测定除双面的剥离纸以外的试样重量(质量:Wa),将其在人工皮脂中以试样的两面全部浸溃的方式在55°C的气氛下浸溃3天。浸溃3天后,使用取油薄膜(例如,力才、*。^化妆品公司制造;7。^■力一于'' > 才^ >夕丨J 7 7 4 ^ Λ N)充分地拭去双面粘合带的表面上附着的油直到取油薄膜不再变化。测定这样拭去表面的油后的试样重量(质量Wb)。使用这些值,由下式计算实际吸油量。
实际吸油量(质量%)=[ (Wb-Wa)/Wa] X 100
在此所说的人工皮脂,作为皮脂的代用品使用,因此只要具有与皮脂类似的物理特性,则成分没有特别限制,优选甘油三油酸酯、甘油三棕榈酸酯等甘油三酸酯、角鲨烯、 十八酸肉豆蘧酯等酯、油酸等脂肪酸的混合物,其混合比优选为甘油三酸酯5 50质量%、 角鲨烯5 20质量%、酯5 50质量%、脂肪酸5 35质量%的混合物,其中,特别优选以下组成的人工皮脂。
人工皮脂甘油三油酸酯33. 3质量%、油酸20. O质量%、角鲨烯13. 3质量%、十八酸肉豆蘧酯33. 4质量%
实施方式的双面粘合带含有溶剂型丙烯酸类共聚物作为粘合剂组合物。本说明书中,“溶剂型丙烯酸类共聚物”是指通过溶液聚合而得到的丙烯酸类共聚物。溶剂型丙烯酸类共聚物可以通过溶液聚合的公知聚合方法进行共聚而得到。另外,通过溶液聚合以外的聚合法得到的丙烯酸类共聚物,例如,通过乳液聚合得到的丙烯酸类共聚物的情况下,在浸溃到人工皮脂中时粘合剂层溶出。鉴于此,溶剂型丙烯酸类共聚物作为粘合剂组合物是合适的。另外,使用例如合成橡胶类或天然橡胶类粘合剂组合物代替溶剂型丙烯酸类共聚物作为粘合剂组合物时,在浸溃到人工皮脂中时,粘合剂层溶出。鉴于此,溶剂型丙烯酸类共聚物作为实现本发明目的的粘合剂组合物是合适的。
构成溶剂型丙烯酸类共聚物的单体,优选以溶剂型丙烯酸类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_56°C 20°C的方式进行选择。通过将溶剂型丙烯酸类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调节到该范围内,可以兼具作为双面粘合带所要求的基本粘合物性即粘合力、发粘性、以及在作为被粘物使用的发泡体为代表的粗糙面上的锚固性。
在此,Tg (玻璃化转变温度)是指基于构成单体原料的各单体的单独聚合物(均聚物)的Tg和该单体的质量分数(共聚比例),由FOX式求出的值。作为均聚物的Tg, 采用作为公知资料的日刊工业新闻社的“粘着技術〃 > K 7' 々”(粘合技术手册)或 Wiley-1nterscience的Polymer Handbook中记载的数值。例如,作为在此公开的技术中的均聚物的Tg,对于丙烯酸-2-乙基己酯采用_70°C、对于丙烯酸丁酯采用_54°C、对于丙烯酸甲酯采用8°C、对于甲基丙烯酸甲酯采用105°C、对于甲基丙烯酸环己酯采用66°C、对于醋酸乙烯酯采用32°C、对于丙烯酸采用106°C、对于甲基丙烯酸采用228°C。另外,关于上述公知资料中未记载的单体的均聚物的Tg,采用通过以下 方法求得的值。即,将对象单体进行溶液聚合合成重均分子量(重合平均)5 X IO4IOX IO4的均聚物,将得到的均聚物溶液在剥离衬垫上流延并使其干燥制作试样。对于该试样,使用SII Nanotechnology株式会社的差示扫描量热计(DSC)、型号DSC6220以10°C /分钟的升温速度将温度从_80°C变化至280°C进行差示扫描热量测定,采用初始的吸热开始温度作为该均聚物的Tg。
溶剂型丙烯酸类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于_56°C时,凝聚力不足,在长时间粘贴后进行剥离时产生胶糊残留。另外,溶剂型丙烯酸类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超过_20°C 时,与被粘物的粘合力下降,或者对弯曲的曲面的粘贴性下降。
构成溶剂型丙烯酸类共聚物的单体,优选烷基的碳原子数为广4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含量为80. O质量%以上,具有至少一个羧基的可自由基聚合单体的含量为O.5 10. O质量%,其它可共聚单体的含量为19. 5质量%以下。构成溶剂型丙烯酸类共聚物的单体中烷基的碳原子数为广4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含量为80. O质量%以上时,可以将吸油量调节为1(Γ150质量%。更优选构成溶剂型丙烯酸类共聚物为烷基的碳原子数为 Γ4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含量为90. O质量%以上,具有至少一个羧基的可自由基聚合单体的含量为O. 5 10. O质量%,其它可共聚单体的含量为9. 5质量%以下。另外,本说明书中,“(甲基)丙烯酸”是指“丙烯酸”和/或“甲基丙烯酸”。
作为烷基的碳原子数为Γ4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可以列举(甲基)丙烯酸甲酯、 (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 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等。这些当中,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将两种以上组合使用。更优选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丁酯,进一步优选丙烯酸甲酯、丙烯酸正丁酯。
溶剂型丙烯酸类共聚物中,具有至少一个羧基作为参与与后述的交联剂的反应的官能团的可自由基聚合单体的含量优选为O. 5^10. O质量%。
作为具有至少一个羧基的可自由基聚合单体的具体例,可以列举例如(甲基)丙烯酸、衣康酸酐、衣康酸、巴豆酸、马来酸酐、马来酸、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琥珀酸、2-丙烯酰氧基乙基邻苯二甲酸、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六氢邻苯二甲酸等,这些单体可以单独使用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组合使用。优选丙烯酸。
所述具有至少一个羧基的可自由基聚合单体的量,相对于全部单体100质量%优选为O. 5^10. O质量%。具有至少一个羧基的可自由基聚合单体的量为O. 5质量%以上时, 在所得到的聚合物中含羧基单体作为交联点的功能可以充分发挥,可以抑制粘合剂层的凝聚力下降,长时间粘贴后进行剥离时难以产生胶糊残留。另外,具有作为水分散型粘合剂的溶液稳定性下降的倾向。具有至少一个羧基的可自由基聚合单体的量为10.0质量%以下时,玻璃化转变温度不会过高,可以抑制对被粘物的粘合力下降或对弯曲的曲面的粘合力下降。
作为可以与构成溶剂型丙烯酸类共聚物的上述单体共聚的其它单体,可以列举称为α,β_不饱和化合物的分子内具有可聚合双键的化合物,从共聚性、粘合物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丙烯酸类单体。
可以列举例如
(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类,如(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辛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壬酯、(甲基)丙烯酸异壬酯、(甲基)丙烯酸正戊酯、(甲基) 丙烯酸异戊酯、(甲基)丙烯酸正己酯、(甲基)丙烯酸癸酯、(甲基)丙烯酸十二烷酯、(甲基) 丙烯酸十八烷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甲基)丙烯酸硬脂酯等;
(甲基)丙烯酸环状酯类,如(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苯氧基乙酯等;
含不饱和基团(甲基)丙烯酸酯类,如(甲基)丙烯酸烯丙酯、(甲基)丙烯酸-1-甲基烯丙酯、(甲基)丙烯酸-2-甲基烯丙酯、(甲基)丙烯酸-1- 丁烯酯、(甲基)丙烯酸-2- 丁烯酯、(甲基)丙烯酸-3- 丁烯酯、(甲基)丙烯酸-1,3- 二甲基-3- 丁烯酯、(甲基)丙烯酸-2-氯烯丙酯、(甲基)丙烯酸-3-氯烯丙酯、(甲基)丙烯酸邻烯丙基苯酯、(甲基)丙烯酸-2-(烯丙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烯丙基乳酯、(甲基)丙烯酸香茅酯、(甲基)丙烯酸香叶酯、(甲基)丙烯酸玫瑰酯、(甲基)丙烯酸肉桂酯、(甲基)丙烯酸乙烯酯等;
含杂环(甲基)丙烯酸酯类,如(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3,4-环氧环己基)甲酯、(甲基)丙烯酸四氢糠酯等;
含氨基(甲基)丙烯酸酯类,如(甲基)丙烯酸-N-甲基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N-三丁基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N,N- 二甲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N,N- 二乙氨基乙酉旨等;
含烷氧基甲硅烷基(甲基)丙烯酸酯类,如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异丙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等;
(甲基)丙烯酸衍生物类,如(甲基)丙烯酸甲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的环氧乙烷加成物等;
(甲基)丙烯酸全氟烷基酯类,如(甲基)丙烯酸全氟乙酯、(甲基)丙烯酸全氟丙酯、 (甲基)丙烯酸全氟丁酯、(甲基)丙烯酸全氟辛酯等;
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类,如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 丙烯酸酯、1,1,1-三羟甲基乙烷二丙烯酸酯、1,1,1-三羟甲基乙烷三丙烯酸酯、1,1,1-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等;
含氟(甲基)丙烯酸酯类,如(甲基)丙烯酸全氟甲酯、(甲基)丙烯酸三氟甲基甲酯、 (甲基)丙烯酸-2-三氟甲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二全氟甲基甲酯、(甲基)丙烯酸-2-全氟乙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全氟甲基-2-全氟乙基甲酯、(甲基)丙烯酸三全氟甲基甲酯、 (甲基)丙烯酸-2-全氟乙基-2-全氟丁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全氟己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全氟癸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全氟十六烷基乙酯等;等丙烯酸类单体,但是, 不特别限于这些。这些物质可以仅使用一种,或者将多种组合使用。
另外,也可以使用可以与丙烯酸类单体共聚的乙烯基单体等其它单体。
可以列举例如
芳香族乙烯基单体,如苯乙烯、α -甲基苯乙烯、β-甲基苯乙烯、邻甲基苯乙烯、 间甲基苯乙烯、对甲基苯乙烯、1-丁基苯乙烯、氯苯乙烯、苯乙烯磺酸及其钠盐等;
含二烧氧基甲娃烧基乙稀基单体类,如乙稀基二甲氧基娃烧、乙稀基二乙氧基娃烧等;
含硅乙 烯基单体类,如Y-(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等;
含腈基乙烯基单体类,如丙烯腈、甲基丙烯腈等;
含酰胺基乙烯基单体类,如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等;
乙烯基酯类,如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新戊酸乙烯酯、苯甲酸乙烯酯、肉桂酸乙烯酯等;
含氟单体类,如全氟乙烯、全氟丙烯、偏二氟乙烯等;等,但是不特别限于这些。这些单体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两种以上组合使用。优选乙酸乙烯酯。
另外,(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辛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壬酯、(甲基)丙烯酸异壬酯等烷基的碳原子数为8以上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会增加吸油量,因此优选1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不含有。
作为上述聚合方法中使用的引发剂,可以列举例如油溶性引发剂,如偶氮类引发剂,如2,2’ _偶氮二异丁臆、2,2’ _偶氮二(4-甲氧基-2,4- 二甲基戍臆)、2,2’ _偶氣二 (2,4- 二甲基戍臆)、2,2’-偶氮二(2-甲基丁臆)、1,I 偶氮二 (环己烧-1-甲臆)、2,2,-偶氮二(2,4,4-三甲基戊烷)、2,2’ -偶氮二(2-甲基丙酸)二甲酯等;过氧化物类引发剂;如过氧化苯甲酰、叔丁基过氧化氢、过氧化二叔丁基、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过氧化二枯基、 1,1- 二 (叔丁基过氧基)3,3,5-三甲基环己烷、I,1- 二 (叔丁基过氧基)环十二烷等,这些弓I 发剂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两种以上组合使用。这些引发剂的使用量只要为上述聚合方法中通常使用的量即可,例如,相对于单体100质量%为O. ΟΓ . O质量%。
另外,为了使得所得到的聚合物具有适当的分子量,在上述聚合时可以使用链转移剂。作为链转移剂,可以列举惯用的链转移剂,例如月桂基硫醇、缩水甘油基硫醇、2-巯基乙醇、巯基乙酸、巯基乙酸-2-乙基己酯、2,3- 二巯基-1-丙醇、α -甲基苯乙烯二聚物等, 这些链转移剂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两种以上组合使用。链转移剂的使用量只要是上述聚合方法中通常使用的量即可,例如,相对于单体100质量%为约O. 0Γ约15质量%。
溶剂型丙烯酸类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优选为40000(Γ700000的范围。溶剂型丙烯酸类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为400000以上时,可以抑制粘合剂层的凝聚力容易下降的情况,在长时间粘贴后进行剥离时难以产生胶糊残留。溶剂型丙烯酸类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为700000以下时,粘合剂层的凝聚力不会过高,可以抑制对被粘物的粘合力下降或对弯曲的曲面的粘合力下降。溶剂型丙烯酸类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更优选为400000飞50000,进一步优选 400000^600000 ο
另外,本说明书中的重均分子量,是对用四氢呋喃(以下称为THF)提取所得到的丙烯酸类共聚物的不挥发成分而得到的可溶成分(也称为溶胶成分)进行GPC测定而得到的聚苯乙烯换算的重均分子量。
另外,双面粘合带中所含的粘 合剂组合物,其凝胶分数优选为20°/Γ90%。粘合剂组合物的凝胶分数为20%以上时,凝聚力进一步提高,可以进一步抑制在浸溃到人工皮脂中时溶出。另外,粘合剂组合物的凝胶分数为90%以下时,可以提高对被粘物的粘合力,可以进一步提高对弯曲的曲面的粘合力。粘合剂组合物的凝胶分数更优选为209Γ70%,进一步优选 20% 60%。
另外,本说明书中所说的凝胶分数,是指用乙酸乙酯提取将水分散型粘合剂组合物干燥后的不挥发成分而残留的不溶成分的质量比例,通过下述方法计算。
将涂布到剥离衬垫上并干燥后的粘合剂约O.1g用具有O. 2 μ m孔径的特氟隆(注册商标)片(商品名“NTF1122”,日东电工株式会社制)包裹后,用风筝线扎紧,以每个50ml 容器I个的比例放入充满乙酸乙酯的50ml容器中,在室温下静置一周。然后,从容器中取出特氟隆片,测定在130°C X2小时的条件下用干燥机干燥而除去乙酸乙酯后的样品质量, 由下式计算凝胶分数。
凝胶分数(质量%) = {(干燥后的、特氟隆+风筝线+凝胶成分的质量)_(初始的、 特氟隆+风筝线的质量)}/K初始的、特氟隆+风筝线+粘合剂的质量)-(初始的、特氟隆 +风筝线的质量)} Xioo
提高粘合剂组合物的凝胶分数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在所述聚合物中添加交联剂。作为交联剂,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现有公知的交联剂,可以列举例如环氧类如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等、异氰酸酯类、嗯唑啉类、氮丙啶类、亲水化处理的碳二亚胺类、活性羟甲基、活性烷氧基甲基、金属螯合物类、硅烷偶联剂等;等。这些交联剂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两种以上组合使用。交联剂的使用量相对于聚合物100质量份通常为O. OOflO 质量份,优选O. 001^5质量份。
所述粘合剂组合物中可以配合增粘剂。作为所述增粘剂,可以使用例如选自松香类树脂、松香衍生物树脂、石油类树脂、萜烯类树脂、酚醛类树脂、酮类树脂等各种增粘树脂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增粘剂的添加量相对于溶剂型丙烯酸类共聚物100质量%为1(Γ50质量%,优选15 40质量%。
以下,对实施方式的双面粘合片的更具体的方式进行说明。
双面粘合带的第一方式,具有在非剥离性的片状基材的两个面上分别层叠有由上述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的粘合剂层的多层结构(粘合剂层/非剥离性片状基材/粘合剂层)。 另外,供给使用前的双面粘合带的各粘合剂层的粘合面上层叠有剥离性片状基材。
双面粘合带的第二方式,具有仅包含粘合剂层的、所谓的无基材的单层结构。供给使用前的双面粘合带的粘合剂层的各粘合面上层叠有剥离性片状基材。
作为非剥离性片状基材,可以列举例如包含聚乙烯等聚烯烃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酯类树脂、乙酸乙烯酯类树脂、聚酰亚胺类树脂、含氟树脂、玻璃纸等塑料的塑料薄膜;牛皮纸、日本纸等纸;包含天然橡胶、丁基橡胶等的橡胶片;使聚氨酯、氯丁橡胶等发泡而得到的发泡体片;铝箔、铜箔等金属箔;它们的复合物等。另外,它们在基材的单面或两面上可以实施电晕处理等表面处理。
剥离性片状基材也称为隔片,作为这样的剥离性片状基材,可以列举例如在玻璃纸、牛皮纸、粘土涂布纸、将聚乙烯等的薄膜层压而成的纸、涂布有聚乙烯醇或丙烯酸酯共聚物等树脂的纸、聚酯或聚丙烯等合成树脂薄膜等上涂布有作为剥离剂的含氟树脂或聚硅氧烷树脂而得到的基材,但是不限于这些。
另外,在双面粘合带的粘合剂层上层叠剥离性片状基材的情况下,为了提高作业性,优选选择各自的剥离性片状基材使得双面上层叠的剥离性片状基材的剥离力不同。例如,选择双面粘合带的起初粘贴的面侧的剥离性片状基材的剥离力相比后面粘贴的面侧的剥离性片状基材的剥离力为轻剥离的剥离性片状基材时,作业性提高。
实施方式的双面粘合带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得到。
例如,通过在非剥离性片状基材的一个面上涂布粘合剂溶液并干燥,在形成的粘合剂层的表面重叠剥离性片状基材,或者在剥离性片状基材的一个面上涂布粘合剂溶液并干燥,在形成的粘合剂层的表面重叠非剥离性片状基材,可以得到双面粘合带。
将粘合剂涂布于各种片状基材时所使用的涂布装置,只要是通常使用的涂布装置则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例如辊式刮刀涂布机、模缝涂布机、辊式涂布机、刮棒涂布机、 凹版涂布机、反转辊式涂布机、浸溃涂布机、刮板式涂布机等。
另外,干燥条件 只要是在干燥时将粘合剂溶液的溶剂和残留单体干燥而除去,并且溶剂型丙烯酸类共聚物所具有的官能团与交联剂反应而形成交联结构的条件即可。作为干燥条件,例如,优选约6(Γ约120°C、约f约5分钟,但是不限于此。干燥后,可以在用片状基材夹着粘合剂层的状态下进行熟化,再进行交联反应。
另外,实施方式的双面粘合带,可以卷筒状提供,也可以纸张状提供,或者可以进一步加工为各种形状。
实施方式的双面粘合带,胶粘到作为被粘物的透明导电性薄膜上后,在未浸溃到人工皮脂中的状态下,在23°C、50%RH的条件下经过72小时后沿180°剥离方向以300mm/ 分钟的拉伸速度进行剥离,此时得到的粘合力(N/5mm)设为A,胶粘到作为被粘物的透明导电性薄膜上后,在人工皮脂中在55°C下浸溃72小时,然后拭去人工皮脂,在23°C、50%RH的条件下经过I小时后沿180°剥离方向以300mm/分钟的拉伸速度进行剥离,此时得到的粘合力(~5臟)设为^此时8/^优选为0.4以上。B/Α为O. 4以上时,即使皮脂等油成分侵入,也可以保持充分的粘合力。
实施方式的双面粘合带,与现有的双面粘合带相比,由于皮脂等油成分的侵入而引起的膨胀或厚度方向变化显著改善。因此,特别适合用于触控面板等透明导电性薄膜的胶粘。通过将实施方式的双面粘合带用于触控面板等透明导电性薄膜的胶粘,即使长期使用也可以减少包含透明导电性薄膜在内的厚度方向的变化,进而可以抑制由于透明导电性薄膜弓I起的触摸感应精度下降。
实施例
以下,对具体显示本实施方式的构成和效果的实施例等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另外,在实施例等的说明中记载有“份”、“%”时,如果没有特别说明,分别表示 “质量份”和“质量%”。
(丙烯酸类共聚物I)
在具有搅拌器、回流冷凝器、温度计、滴加装置和氮气引入管的反应容器中加入 2. 9质量份丙烯酸、5质量份乙酸乙烯酯、92质量份丙烯酸丁酯、O.1质量份丙烯酸羟乙酯和作为聚合溶剂的30质量份乙酸乙酯以及120质量份甲苯,在引入氮气的同时搅拌2小时。
这样除去聚合体系内的氧气后,添加O. 2质量份AIBN (2,2’ -偶氮二异丁腈),升温到60°C进行6小时聚合反应。所得到的聚合物的固形分为40. 0%,重均分子量为50万。
(丙烯酸类共聚物II)
在具有搅拌器、回流冷凝器、温度计、滴加装置和氮气引入管的反应容器中加入5 质量份丙烯酸、95质量份丙烯酸丁酯和作为聚合溶剂的150质量份甲苯,在引入氮气的同时搅拌2小时。
这样除去聚合体系内的氧气后,添加O. 2质量份过氧化苯甲酰,升温到60°C进行6 小时聚合反应。所得到的聚合物的固形分为40. 0%,重均分子量为60万。
(丙烯酸类共聚物III)
在具有搅拌器、回流冷凝器、温度计、滴加装置和氮气引入管的反应容器中加入 3质量份丙烯酸、70质量份丙烯酸丁酯、27质量份丙烯酸-2-乙基己酯、O. 05质量份丙烯酸-4-羟基丁酯和作为聚合溶剂的135质量份甲苯,在引入氮气的同时搅拌2小时。
这样除去聚合体系内的氧气后,添加O.1质量份AIBN (2,2’ -偶氮二异丁腈),升温到60°C进行6小时聚合反应。所得到的聚合物的固形分为42. 5%,重 均分子量为40万。
(丙烯酸类共聚物IV)
在具有搅拌器、回流冷凝器、温度计、滴加装置和氮气引入管的反应容器中加入10 质量份丙烯酸、90质量份丙烯酸-2-乙基己酯和作为聚合溶剂的190质量份乙酸乙酯,在引入氮气的同时搅拌2小时。
这样除去聚合体系内的氧气后,添加O. 6质量份过氧化苯甲酰,升温到60°C进行6 小时聚合反应。所得到的聚合物的固形分为34. 4%,重均分子量为120万。
(丙烯酸类共聚物V)
在具有搅拌器、回流冷凝器、温度计、滴加装置和氮气引入管的反应容器中加入蒸馏水和O.1质量份乳化剂(商品名“ 9 f > E-118B”,花王公司制造,以下有时简称为“乳化剂”),在引入氮气的同时在60°C搅拌I小时以上进行氮气置换。在该反应容器中加入0.1份作为聚合引发剂的2,2’ -偶氮二 [N-(2-羧基乙基)-2-甲基丙脒]盐酸盐(商品名 “VA-057”,和光纯药公司制造)。将反应体系保持在60°C,用4小时向其中缓慢地滴加单体乳液进行乳液聚合反应。作为单体乳液,使用将85质量份丙烯酸-2-乙基己酯、13质量份丙烯酸甲酯、1. 25质量份丙烯酸、O. 75质量份甲基丙烯酸、O. 020质量份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商品名“KBM-503”,信越化学工业公司制造)、0. 033质量份十二烷硫醇和1.9质量份乳化剂加到蒸馏水中进行乳化而得到的乳液。单体乳液滴加后,再在60°C保持 3小时然后停止加热。然后,以每100质量份单体O. 75质量份的比例添加10%过氧化氢水溶液,5分钟后以每100质量份单体O. 5质量份的比例添加抗坏血酸。将反应体系冷却到室温后,添加10%氨水将pH调节到7. 2,得到固形分57%的丙烯酸类聚合物乳液。溶胶分的重均分子量为53万。
(橡胶类粘合剂I)
在具有搅拌器、回流冷凝器、温度计、滴加装置和氮气引入管的反应容器中加入 IOOg SIS嵌段共聚物(商品名“ JSR SIS5505P”,JSR ^ ^ ^ 7 ^卜? 一公司制造,固形分 100%)、90g石油树脂(商品名“QintoneC200S,,,日本七' 才 >公司制造,固形分100%)UOg ^ 烯树脂(商品名“YS > '/ > T0-L”,\ ’ m斤公司制造,固形分100%)和300g甲苯, 在60°C搅拌5小时,制作固·形分40%的粘合剂溶液。
(实施例1)
添加IOOg丙烯酸类共聚物1、4g松香树脂(商品名“ > -fc ^ D-125”,荒川化学工业公司制造,固形分100%)、4g松香树脂(商品名一 A—工^ r ^ A-100”,荒川化学工业公司制造,固形分100%)、2g松香树脂(商品名“ 7才一 9 U > 8020F”,^ 一 7卜> ’ ^力 > 公司制造,固形分100%)、6g萜烯酚树脂(商品名“夕V 803L”,荒川化学工业公司制造,固形分100%),充分搅拌直到树脂溶解。在该制备的粘合剂溶液中添加1.1g作为交联剂的芳香族多异氰酸酯(商品名“ -口彳、一卜L”,日本聚氨酯工业公司制造,固形分 75%)并充分搅拌。使用该溶剂型粘合剂溶液(粘合剂1),涂布到PET隔片(商品名” ^ ^ * ^ ^ MRF38”,三菱树脂公司制造,厚度38 μ m)的聚硅氧烷处理面上使得干燥涂膜厚度为 34μπι,在100°C干燥2分钟,在该粘合剂层面上粘贴包含聚酯的薄膜基材(商品名^ 7 一 #12S10”,东丽公司制造,厚度12μπι),得到工艺制品I。
然后,将上述的粘合剂I涂布到PET隔片(商品名“#75七7匕。一A MDA(S)”,东丽薄膜加工公司制造,厚度75 μ m)的聚硅氧烷处理面上使得干燥涂膜厚度为34μπι,在100°C 干燥2分钟,将该粘合剂层面与上述的工艺产品I的PET基材面粘贴,制作总厚度80 μ m的双面粘合带。将所得到的双面粘合带在50°C的气氛下经过24小时后,进行评价。
(实施例2)
使用在IOOg丙烯酸类共聚物I中添加1. Og芳香族多异氰酸酯(商品名“ 2 口木一卜L”,日本聚氨酯工业公司制造,固形分75%)而得到的粘合剂,以使得作为基材的薄膜基材(商品名9 — #5AF53”,东丽公司制造,厚度5 μ m)两面的干燥涂膜厚度为27. 5 μ m 的方式进行涂布,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进行,制作总厚度60 μ m的双面粘合带。
(实施例3)
使用在IOOg丙烯酸类共聚物I中添加O. 5g芳香族多异氰酸酯(商品名口木一卜L”,日本聚氨酯工业公司制造,固形分75%)而得到的粘合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进行,制作总厚度60 μ m的双面粘合带。
(实施例4)
使用在IOOg丙烯酸类共聚物II中添加8g萜烯酚树脂(商品名“YS U 7夕一 S-145”,W )、W U >公司制造,固形分100%)和1. 6g芳香族多异氰酸酯(商品名“二口木一卜L”,日本聚氨酯工业公司制造,固形分75%)而得到的粘合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 2同样进行,制作总厚度60 μ m的双面粘合带。
(实施例5)
使用在IOOg丙烯酸类共聚物II中添加8g萜烯酚树脂(商品名“YS 'J ^ 夕一 S-145’’,\ 7 ^ ^力 > 公司制造,固形分100%)和O. 02g环氧交联剂(商品名 “TETRAD-C”,三菱瓦斯化学公司制造,固形分100%)而得到的粘合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 同样进行,制作总厚度60 μ m的双面粘合带。
(比较例I)
使用在IOOg丙烯酸类共聚物III中添加4g松香树脂(商品名“ >七a D-125”, 荒川化学工业公司制造,固形分100%)、12.88萜烯酚树脂(商品名‘% *。V ^夕一 S-145”, ' ’ ' * >公司制造,固形分100%)、1.1g芳香族多异氰酸酯(商品名口才、一卜 L”,日本聚氨酯工业公司制造,固形分75%)而得到的粘合剂,使用薄膜基材(商品名“ ^ 7 一 #25S105”,东丽公司制造,厚度25 μ m)作为基材并以两面的干燥涂膜厚度为27. 5 μ m的方式进行涂布,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进行,制作总厚度80 μ m的双面粘合带。
(比较例2)
使用在IOOg丙烯酸类共聚物IV中添加O. 5g芳香族多异氰酸酯(商品名“ - 口木一卜L”,日本聚氨酯工业公司制造,固形分75%)而得到的粘合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进行,制作总厚度60 μ m的双面粘合带。
(比较例3)
将芳香族多异氰酸酯(商品名口 +—卜L”,日本聚氨酯工业公司制造,固形分 75%)的添加量变为O. 4g,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进行,制作总厚度60 μ m的双面粘合带。
(比较例4)
使用在IOOg丙烯酸类共聚物IV中添加有6. 9g萜烯酚树脂(商品名“YS V ^夕一 S_145”,\P、9夕^力 > 公司制造,固形分100%)、1.4g芳香族多异氰酸酯(商品名“口口木一卜L”,日本聚氨酯工业公司制造,固形分75%)而得到的粘合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 2同样进行,制作总厚度60 μ m的双面粘合带。
(比较例5)
使用在IOOg丙烯酸类共聚物V中添加1.1g芳香族多异氰酸酯(商品名“ 3 口木一卜L”,日本聚氨酯工业公司制造,固形分75%)而得到的粘合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进行,制作总厚度60 μ m的双面粘合带。
(比较例6)
使用薄膜基材(商品名S ^ — #25S105”,东丽公司制造,厚度25μπι)作为基材,并且以使得两面的干燥涂膜厚度为67. 5 μ m的方式涂布粘合剂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进行,制作总厚度160 μ m的双面粘合带。
(比较例7)
使用橡胶类粘合剂I作为粘合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进行,制作总厚度 60 μ m的双面粘合带。
(比较例8)
使用在IOOg丙烯酸类粘合剂IV中添加34. 2g水分散型松香树脂(商品名 “KE-802”,荒川化学工业公司制造,固形分50. 1%)并且使用作为增粘剂的聚丙烯酸将粘度调节为IOPa · s而得到的粘合剂作为粘合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进行,制作总厚度 60 μ m的双面粘合带。
将上述中得到的双面粘合带用于以下评价试验。所得到的结果如表1、表2所示。
[粘合力]
将双面粘合带的一个面(38μπι的PET隔片一侧)的剥离衬垫剥离,粘贴到厚度 25 μ 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上进行加衬。将该加衬后的双面粘合带切割为宽5mm、长IOOmm的尺寸而制作试样片。从所述试样片的另一个面上将剥离衬垫剥离,并通过使2kg辊一次往返的方法将该试样片压接在被粘物上。被粘物为将ITO薄膜(商品名 “V270L-TFMP”,日东电工公司制造)在140°C下加热处理9小时后的ITO处理面。
在未浸溃到人工皮脂中的情况下,从该粘贴开始72小时后在温度23°C、相对湿度 50%RH的测定环境下,使用拉伸试验机,在拉伸速度300mm/分钟、拉伸角度180°的条件下测定粘合力A (N/5mm)0
在浸溃到人工皮脂中的情况下,将该粘贴试样片浸溃到人工皮脂中,在55°C下经过72小时。将经时后的试样片的表面上附着的人工皮脂充分拭去,在温度23°C、相对湿度 50%RH的测定环境下放置I小时后,使用拉伸试验机,在拉伸速度300mm/分钟、拉伸角度 180°的条件下测定粘合力B (N/5mm)。
[吸油量]
通过上述[吸油量计算方 法]中记载的方法进行测定。另外,人工皮脂使用下述组成的物质
人工皮脂33. 3质量%甘油三油酸酯、20. O质量%油酸、13. 3%角鲨烯、33. 4质量% 十八酸肉豆蘧酯
[厚度]
使用1/1000千分表,测定吸油量的测定试样的浸溃前后的厚度。
表I
权利要求
1.一种双面粘合带,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构件固定用途,其特征在于, 含有溶剂型丙烯酸类共聚物,总厚度为150 ii m以下,在55°C的气氛下在人工皮脂中浸溃3天后的质量增加度为10质量%以上且150质量%以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粘合带,其中, 溶剂型丙烯酸类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为400000以上且700000以下。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面粘合带,其中, 胶粘到作为被粘物的透明导电性薄膜上后,在未浸溃到人工皮脂中的状态下,在23°C、50%RH的条件下经过72小时后沿180°剥离方向以300mm/分钟的拉伸速度进行剥离,此时得到的粘合力(N/5mm)设为A, 胶粘到作为被粘物的透明导电性薄膜上后,在人工皮脂中在55°C下浸溃72小时,然后拭去人工皮脂,在23°C、50%RH的条件下经过I小时后沿180°剥离方向以300mm/分钟的拉伸速度进行剥离,此时得到的粘合力(N/5mm)设为B, 此时, B/A为0. 4以上。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面粘合带,其用于透明导电性薄膜的胶粘。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面粘合带,其用于透明导电性薄膜的胶粘。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双面粘合带。某一方式的双面粘合带,含有溶剂型丙烯酸类共聚物,总厚度为150μm以下,在55℃的气氛下在人工皮脂中浸渍3天后的质量增加度为10质量%以上且150质量%以下。
文档编号C09J133/00GK103045114SQ201210390579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4日
发明者铃木俊英, 副田义和, 吉田升, 水鸟乔久 申请人: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