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布喷涂干燥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721802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墙布喷涂干燥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墙布喷涂干燥装置,包括左支撑柱和右支撑柱,左支撑柱和右支撑柱上分别设置有供料辊轮和收卷辊轮,左支撑柱和右支撑柱之间设置有多个下辊轮支架,下辊轮支架上设置有下辊轮;左支撑柱左侧面上连接有供料腔支架,供料腔支架上连接有供料腔;左支撑柱右侧面连接有喷涂腔连接板,喷涂腔连接板上连接有喷涂腔;左支撑柱顶部设置有电机腔;电机腔内设置有抽料电机,抽料电机进口连接有上料管;右支撑柱上部连接有干燥腔支撑板,干燥腔支撑板另一端连接有干燥腔。该实用新型装置能够有效地针对墙布进行喷涂和干燥,且喷涂所获得涂料层厚度可以调节,便于根据需要进行喷涂后收卷,提高了墙布喷涂干燥的效率。
【专利说明】墙布喷涂干燥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墙布喷涂干燥装置,属于墙布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墙布逐渐作为人们生活中的建筑产品之一,深受人们喜爱,墙布的生产也逐渐步入正轨。墙布的生产,大多是在面料坯布上进行喷涂涂层,然后予以干燥处理后进行其他相关处理,即可以予以使用。墙布的生产工序较多,因此,每一步都需要人员的关注,因此,墙布的生产涉及到工作量较大。特别是,墙布生产最为关键的喷涂和干燥工序,需要涉及到的设备较多,因而增加了生产的成本,因此可以根据需要予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墙布喷涂干燥装置,以便更好地针对墙布进行喷涂和干燥,以此提高墙布生产的效率。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墙布喷涂干燥装置,包括左支撑柱和右支撑柱,左支撑柱和右支撑柱上分别设置有供料辊轮和收卷辊轮,左支撑柱和右支撑柱之间设置有多个下辊轮支架,下辊轮支架上设置有下辊轮;左支撑柱左侧面上连接有供料腔支架,供料腔支架上连接有供料腔;左支撑柱右侧面连接有喷涂腔连接板,喷涂腔连接板上连接有喷涂腔,喷涂腔底部设置有出料孔;左支撑柱顶部设置有电机腔;电机腔内设置有抽料电机,抽料电机进口连接有上料管,上料管另一端与设置在供料腔底部的过滤器相连接;抽料电机出口连接有出料管,出料管另一端与喷涂腔顶部相连接;右支撑柱上部连接有干燥腔支撑板,干燥腔支撑板另一端连接有干燥腔。
[0006]进一步地,干燥腔内设置有供电装置,供电装置下部连接有电阻丝连接杆,电阻丝连接杆下部连接有加热电阻丝,加热电阻丝上连接有电源线与供电装置相连接;供电装置上连接有电源接口。
[0007]进一步地,左支撑柱在喷涂腔连接板位置设置有搅拌电机,搅拌电机上设置有搅拌轴,搅拌轴穿过喷涂腔设置,在喷涂腔内,搅拌轴上设置有搅拌叶片。
[0008]进一步地,喷涂腔外壁上设置有活动座,活动座上部设置有固定螺栓,固定螺栓穿过活动座与喷涂腔外壁相连接;活动座下部侧面设置有连接弧杆,连接弧杆下端连接有刮平板。
[0009]进一步地,左支撑柱侧面设置有左连接杆,左连接杆下端设置有左压力辊轮。
[0010]进一步地,右支撑柱侧面设置有右连接杆,右连接杆下端设置有右压力辊轮。
[0011]进一步地,靠近右支撑柱一侧的下辊轮支架侧面设置有电机支柱,电机支柱上连接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上设置有传送带,传送带另一端与收卷辊轮相连接。
[0012]该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实用新型装置能够有效地针对墙布进行喷涂和干燥,使得墙布的制备更加方便,且喷涂所获得涂料层厚度可以调节,便于根据需要进行喷涂后收卷,提高了墙布喷涂干燥的效率,改善了墙布生产制备的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使用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标记说明:1、左支撑柱;2、供料辊轮;3、左压力辊轮;4、下辊轮支架;5、下辊轮;6、出料孔;7、搅拌叶片;8、刮平板;9、电机支柱;10、驱动电机;11、传送带;12、收卷辊轮;13、右支撑柱;14、右连接杆;15、右压力辊轮;16、干燥腔支撑板;17、电源接口 ;18、加热电阻丝;19、电阻丝连接杆;20、供电装置;21、干燥腔;22、连接弧杆;23、固定螺栓;24、活动座;25、搅拌轴;26、喷涂腔;27、喷涂腔连接板;28、出料管;29、搅拌电机;30、抽料电机;31、电机腔;32、上料管;33、过滤器;34、供料腔;35、供料腔支架;36、左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
[0016]如图1所示的墙布喷涂干燥装置,包括左支撑柱I和右支撑柱13,左支撑柱I和右支撑柱13上分别设置有供料辊轮2和收卷辊轮12,左支撑柱I和右支撑柱13之间设置有多个下辊轮支架4,下辊轮支架4上设置有下辊轮5 ;左支撑柱I左侧面上连接有供料腔支架35,供料腔支架35上连接有供料腔34 ;左支撑柱I右侧面连接有喷涂腔连接板27,喷涂腔连接板27上连接有喷涂腔26,喷涂腔26底部设置有出料孔6 ;左支撑柱I顶部设置有电机腔31 ;电机腔31内设置有抽料电机30,抽料电机30进口连接有上料管32,上料管32另一端与设置在供料腔34底部的过滤器33相连接;抽料电机30出口连接有出料管28,出料管28另一端与喷涂腔26顶部相连接;右支撑柱13上部连接有干燥腔支撑板16,干燥腔支撑板16另一端连接有干燥腔21。
[0017]干燥腔21内设置有供电装置20,供电装置20下部连接有电阻丝连接杆19,电阻丝连接杆19下部连接有加热电阻丝18,加热电阻丝10上连接有电源线与供电装置20相连接;供电装置20上连接有电源接口 17。
[0018]左支撑柱I在喷涂腔连接板27位置设置有搅拌电机29,搅拌电机29上设置有搅拌轴25,搅拌轴25穿过喷涂腔26设置,在喷涂腔26内,搅拌轴25上设置有搅拌叶片7。
[0019]喷涂腔26外壁上设置有活动座24,活动座24上部设置有固定螺栓23,固定螺栓23穿过活动座24与喷涂腔26外壁相连接;活动座24下部侧面设置有连接弧杆22,连接弧杆22下端连接有刮平板8。
[0020]左支撑柱I侧面设置有左连接杆36,左连接杆36下端设置有左压力辊轮3。右支撑柱13侧面设置有右连接杆14,右连接杆14下端设置有右压力辊轮15。
[0021]靠近右支撑柱13 —侧的下辊轮支架4侧面设置有电机支柱9,电机支柱9上连接有驱动电机10,驱动电机10上设置有传送带11,传送带11另一端与收卷辊轮12相连接。
[0022]该实用新型装置具体实施时,根据需要,将用以生产墙布的布料安装在供料辊轮2上,将布料依次牵过左压力辊轮3、下辊轮5、右压力辊轮15,回卷到收卷辊轮12上,利用驱动电机10驱动,使得收卷辊轮12旋转带动布料在辊轮I上旋转;利用供料腔34供给需要喷涂的涂料,抽料电机30抽取供料腔34中的涂料,从出料管28供给到喷涂腔26中,并通过搅拌电机29带动搅拌轴25旋转,进行搅拌后涂料从出料孔6喷涂到处于下辊轮5上的布料上,布料继续前行,并在刮平板8的作用下,被刮平后进入到干燥腔21的下方位置,在加热电阻丝18提供的温度作用被加热干燥,然后喷涂后的布料进行前行,在右压力辊轮15挤压作用下,由收卷辊轮12进行收卷,从而完成墙布喷涂干燥过程。刮平板8的高度可以通过固定螺栓23在活动座24上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刮出不同厚度的墙布涂料层。
[0023]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墙布喷涂干燥装置,包括左支撑柱和右支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撑柱和右支撑柱上分别设置有供料辊轮和收卷辊轮,所述左支撑柱和右支撑柱之间设置有多个下辊轮支架,所述下辊轮支架上设置有下辊轮;所述左支撑柱左侧面上连接有供料腔支架,所述供料腔支架上连接有供料腔;所述左支撑柱右侧面连接有喷涂腔连接板,所述喷涂腔连接板上连接有喷涂腔,所述喷涂腔底部设置有出料孔;所述左支撑柱顶部设置有电机腔;所述电机腔内设置有抽料电机,所述抽料电机进口连接有上料管,所述上料管另一端与设置在供料腔底部的过滤器相连接;所述抽料电机出口连接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另一端与喷涂腔顶部相连接;所述右支撑柱上部连接有干燥腔支撑板,所述干燥腔支撑板另一端连接有干燥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布喷涂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腔内设置有供电装置,所述供电装置下部连接有电阻丝连接杆,所述电阻丝连接杆下部连接有加热电阻丝,所述加热电阻丝上连接有电源线与供电装置相连接;所述供电装置上连接有电源接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布喷涂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撑柱在喷涂腔连接板位置设置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上设置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穿过喷涂腔设置,在喷涂腔内,搅拌轴上设置有搅拌叶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布喷涂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涂腔外壁上设置有活动座,所述活动座上部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穿过活动座与喷涂腔外壁相连接;所述活动座下部侧面设置有连接弧杆,所述连接弧杆下端连接有刮平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布喷涂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撑柱侧面设置有左连接杆,所述左连接杆下端设置有左压力辊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布喷涂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支撑柱侧面设置有右连接杆,所述右连接杆下端设置有右压力辊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布喷涂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近右支撑柱一侧的下辊轮支架侧面设置有电机支柱,所述电机支柱上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上设置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另一端与收卷辊轮相连接。
【文档编号】B05C11/10GK203991172SQ201420422718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30日
【发明者】王璐 申请人:王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