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氧化物组合物、其硬化膜、以及带所述硬化膜的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03485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硬涂性的金属氧化物组合物、其硬化膜、以及带所述硬化膜的构件。



背景技术:

以往,就确保信息通信设备的性能与安全对策的方面而言,在设备的表面使用金属氧化物组合物形成具有耐擦伤性、密接性、高折射率性等的硬涂性涂膜、或抗静电性涂膜。

近年来,在信息通信设备的发展与通用化中有特别突出的成果,要求硬涂性涂膜、抗静电性涂膜等的进一步的性能提高及生产性的提高,并提出有使用光硬化性材料的各种提案。

例如,可列举以下般的技术提案(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3)。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使用球磨机将掺锑氧化锡与具有紫外线硬化性的硅烷偶合剂在有机溶剂中混合,来制作导电性涂料用的分散体的方法。进而,专利文献2中公开有使导电性氧化物微粉末分散于易分散性低沸点溶剂与难分散性高沸点溶剂的混合溶剂中,来制作导电性涂料的方法。另外,专利文献3中公开有使无机氧化物与具有聚合性不饱和双键的化合物分散于有机溶剂中,来制备金属氧化物组合物的方法。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06-26400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1-131485号公报

[专利文献3]WO2007/138946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专利文献1或专利文献2中,即便可制作在硬涂性、抗静电性、耐光性等中兼具良好物性的金属氧化物组合物,也无法使平均一次粒径为数百nm以下般的微粒的金属氧化物相对于有机溶剂等疏水性高的介质稳定地以一次粒子水平分散及稳定化,因此就涂膜的透明性或光硬化性涂料的经时稳定性等观点而言容易产生问题。

另外,专利文献3记载的技术中,为了使平均一次粒径为数百nm以下般的微粒的金属氧化物稳定地以一次粒子水平分散及稳定化,而增加所使用的具有聚合性不饱和双键的化合物的使用量,因此有无法提高金属氧化物的比率的课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有金属氧化物且可形成在硬涂性、透明性中兼具优异物性的涂膜的金属氧化物组合物、使用其的硬化膜、以及带所述硬化膜的构件。

解决课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的一形态涉及一种金属氧化物组合物,其含有:具有6个以上的丙烯酰基的化合物(A)、金属氧化物(B)、以及溶剂,

所述化合物(A)包含使具有羧基的化合物(X)与联苯缩水甘油醚反应而成的化合物,

所述化合物(X)是使选自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及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化合物(x2)、以及选自由1,2,4,5-苯四羧酸二酐、3,3′,4,4′-联苯四羧酸二酐、9,9-双(3,4-二羧基苯基)芴二酸酐(9,9-bis(3,4-dicarboxyphenyl)fluorene dianhydride)、及1,2,3,4-丁烷四羧酸二酐所组成的群组中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合物(x1)反应而成。

本发明的另一形态涉及一种金属氧化物组合物,其含有:具有6个以上的丙烯酰基的化合物(A)、金属氧化物(B)、以及溶剂,

所述化合物(A)包含下述通式(1)所表示的具有6个以上的丙烯酰基的化合物(A1),

通式(1)

[化1]

(通式(1)中,R1表示下述任意的四价有机残基;

[化2]

通式(1)中,R2表示下述任意的一价有机残基;

[化3]

通式(1)中,R3表示下述的一价有机残基)

[化4]

本发明的又一形态涉及所述金属氧化物组合物,其中R1为包含芳香环的有机残基。

本发明的又一形态涉及所述金属氧化物组合物,其中芳香环为联苯环。

本发明的又一形态涉及所述金属氧化物组合物,其中金属氧化物(B)含有选自由钛、锌、锆、铟、锡、铝、硅及磷所组成的群组中的至少一种元素。

本发明的又一形态涉及所述金属氧化物组合物,其中金属氧化物(B)的D50粒径为0.005μm~0.200μm。

本发明的另一形态涉及一种硬化膜,其是使所述金属氧化物组合物硬化而成。

本发明的另一形态涉及一种带硬化膜的构件,其是在基材的至少一部分上设置所述硬化膜而成。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一种含有金属氧化物且可形成在硬涂性、透明性中兼具优异物性的涂膜的金属氧化物组合物、使用其的硬化膜、以及带所述硬化膜的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再者,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例子,本发明并不受以下实施方式的限制。

本发明的金属氧化物组合物含有:包含下述通式(1)所表示的化合物(A1)的化合物(A)、金属氧化物(B)、以及溶剂。金属氧化物组合物也可分别包含两种以上的金属氧化物(B)、两种以上的化合物(A)、及两种以上的溶剂。

通式(1):

[化1]

(通式(1)中,R1表示下述任意的四价有机残基;

[化2]

通式(1)中,R2分别独立地表示下述任意的一价有机残基;

[化3]

通式(1)中,R3分别独立地表示下述的一价有机残基)

[化4]

化合物(A)主要包含所述化合物(A1),但除了化合物(A1)以外,如后所述,可包含化合物(A1)等的高分子量体。所述化合物(A)相对于金属氧化物而言具有高的分散性与光硬化性。所述化合物(A)提高金属氧化物(B)的分散性且提高光硬化性,由此,本发明的金属氧化物组合物可形成硬化性优异且硬涂性、透明性优异的硬化膜、以及带所述硬化膜的构件。因此,除了可适宜用于塑料光学零件、光盘、抗反射膜、触摸屏、膜型液晶元件以外,尤其还可适宜用作各种塑料层叠体的硬涂剂。

所述金属氧化物组合物可形成折射率高的硬化膜,在将其涂布于折射率为同等程度的基材上的情况下,所获得的层叠体不会产生反射干涉条纹,适宜用于光学用途。进而,可将包含金属氧化物的硬化物的折射率控制得高,因此也适宜作为光半导体元件密封材料。

在所述通式(1)中,R1为四价有机残基,包含苯基骨架、联苯基骨架、芴骨架、或亚丁基。这些中,更优选为作为包含芳香环的有机残基的苯基骨架、联苯基骨架、或芴骨架。

另外,化合物(A)所包含的化合物(A1)例如可为通过使具有羧基的化合物(X)与联苯缩水甘油醚反应而获得的化合物,所述化合物(X)是使下述通式(2)所表示的四羧酸的二酐(x1)、与选自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及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化合物(x2)反应而成。此处,就光硬化性与硬涂性的观点而言,所述化合物(x2)优选为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和/或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

通式(2)

[化5]

作为所述通式(2)所表示的四羧酸二酐(x1),可列举:1,2,4,5-苯四羧酸二酐、具有联苯基骨架的3,3′,4,4′-联苯四羧酸二酐、具有芴骨架的9,9-双(3,4-二羧基苯基)芴二酸酐(9,9-bis(3,4-dicarboxyphenyl)fluorene dianhydride)或9,9-双[4-(3,4-二羧基苯氧基)苯基]芴二酸酐(9,9-bis[4-(3,4-dicarboxyphenoxy)phenyl]fluorene dianhydride)、1,2,3,4-丁烷四羧酸二酐等。

通式(2)中,R1优选为通式(1)中所定义的R1

这些四羧酸二酐中,3,3′,4,4′-联苯四羧酸二酐具有联苯基骨架,且可将联苯基骨架效率良好的导入至化合物(A)的分子内,进而可兼具硬化膜的硬涂性与金属氧化物的良好的分散性,因此特别优选。

作为化合物(x2)的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及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的具体的市售品可列举:比斯克(Viscoat)#300(大阪有机化学工业(股)制造)、卡亚拉德(KYARAD)PET30(日本化药(股)制造)、派贴(PETIA)(大赛璐(Daicel)UCB(股)制造)、阿罗尼斯(Aronix)M305(东亚合成(股)制造)、NK酯(NK ester)A-TMM-3LMN(新中村化学工业(股)制造)、莱特丙烯酸酯(Light Acrylate)PE-3A(共荣社化学(股)制造)、SR-444(沙多玛(Sartomer)(股)制造)、莱特丙烯酸酯(Light Acrylate)DPE-6A(共荣社化学(股)制造)、卡亚拉德(KYARAD)DPHA(日本化药(股)制造)、阿罗尼斯(Aronix)M402(东亚合成(股)制造)等。

金属氧化物组合物中的金属氧化物(B)与化合物(A)的调配并无特别限制,相对于金属氧化物(B)100质量份,化合物(A1)的含量优选为9质量份以上且45质量份以下。就成膜性的观点而言,化合物(A1)优选为9质量份以上,就硬涂性等观点而言,化合物(A1)优选为45质量份以下。相对于金属氧化物(B)100质量份,化合物(A1)的含量更优选为12质量份以上,进而优选为14质量份以上,另外,更优选为32质量份以下,进而优选为27质量份以下。另外,化合物(A)的总质量中,化合物(A1)的含量优选为85质量%以上,更优选为90质量%以上,进而优选为95质量%以上。

此处,为简便起见,也可将金属氧化物(B)与“包含化合物(A)的反应物”的调配比设为金属氧化物(B)与化合物(A1)的调配的指标。其原因在于:化合物(x2)的市售品通常分别含有5质量%~15质量%左右的具有2个羟基的季戊四醇二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作为副成分,因此获得化合物(A1)的反应中,除了生成化合物(A1)以外,还同时生成源自副成分的反应物、化合物(A1)等高分子量化而成的树脂等,从而存在仅对化合物(A1)进行计算变得繁杂的情况。相对于金属氧化物(B)100质量份,包含化合物(A)的反应物优选为10质量份以上且5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10质量份以上且35质量份以下,进而优选为15质量份以上且30质量份以下。就抑制有机成分量少而导致的成膜性的劣化的观点而言,更优选为10质量份以上的情况。包含化合物(A)的反应物的含有量,可藉由如后述的实施例中记载的方法测定。

所述四羧酸二酐(x1)与化合物(x2)的反应为四羧酸二酐所具有的两个羧酸酐基与化合物(x2)所具有的羟基的反应,其自身在相关领域中已被人所知。例如可使四羧酸二酐(x1)与化合物(x2)在环己酮般的有机溶媒中、在1,8-二氮杂双环[5.4.0]-7-十一烯般的催化剂的存在下以50℃~120℃的温度反应。所述情况下,在反应系统中可添加甲基对苯二酚(2-METHYLHYDROQUINONE)般的聚合抑制剂。各成分的比率未特别限定,例如可设为(x1)∶(x2)(摩尔比)=1∶1.4~1∶4.0,优选为1∶1.6~1∶3.0,更优选为1∶1.8~1∶2.6,进而优选为1∶1.9~1∶2.4的范围。此处,(x2)的摩尔量为(x2)中包含具有多个羟基的副成分的摩尔量。

所述反应后,并不对作为反应产物的包含具有羧基的化合物(X)的反应物进行精制地使其与作为联苯缩水甘油醚的下述通式(3)所表示的化合物反应。

通式(3)

[化6]

化合物(X)与通式(3)所表示的联苯缩水甘油醚的反应为化合物(X)所具有的羧基与联苯缩水甘油醚所具有的环氧基的反应,其自身在相关领域中已被人所知。例如,所述反应可在二甲基苄基胺等般的胺催化剂的存在下以50℃~120℃的温度进行。各成分的比率未特别限定,例如可设为所述的(x1):联苯缩水甘油醚(摩尔比)=1∶1.4~1∶5.0,优选为1∶1.6~1∶4.0,更优选为1∶1.8~1∶3.0的范围。

这些反应可在无溶媒下进行,或在相对于反应而言为惰性的溶媒中进行。作为所述溶媒,例如可列举:正己烷、苯或甲苯等烃系溶媒;丙酮、甲基乙基酮或甲基异丁基酮等酮系溶媒;乙酸乙酯或乙酸丁酯等酯系溶媒;二乙基醚、四氢呋喃或二噁烷等醚系溶媒;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1,2-二氯乙烷或全氯乙烯(perchloroethylene)等卤素系溶媒;乙腈、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N-二甲基咪唑烷酮等极性溶媒等。这些溶媒可并用两种以上。

再者,在通过所述反应而获得化合物(A)的情况下,所谓“包含化合物(A)的反应物”是指包含化合物(x1)与化合物(x2)的反应产物即化合物(X)的反应物、与通式(3)所表示的化合物进行反应的反应产物的固体成分中的反应物(除去未反应成分以及与反应无关的成分)。在一实施方式中“包含化合物(A)的反应物”的85%以上,优选为90质量%以上,进而优选为95质量%以上以变成化合物(A)的方式进行反应。

在本实施方式中,化合物(A)的丙烯酰基为6个以上。在本发明中,可并用丙烯酰基的个数小于6个的化合物,但通过包含化合物(A),所获得的硬化膜的硬度更良好。

其次,对金属氧化物(B)进行说明。金属氧化物优选为D50粒径(分散后粒径)为0.005μm~0.200μm。金属氧化物的D50粒径(体积基准)例如可使用利用动态光散射法的日机装(股)制造的“纳诺崔克(Nanotrac)UPA”等进行测定。

在D50粒径过小的情况下,微粒子彼此的凝聚力非常大,因此有透明性高的一次粒子水平的分散性降低的倾向,故就一次粒子水平的分散性提高的观点而言,优选为D50粒径为0.005μm以上。另一方面,在D50粒径过大的情况下,粒径大,因此有容易对可见光等光产生散射且在硬化膜中产生混浊的倾向,故就进一步抑制硬化膜的混浊的观点而言,优选为D50粒径为0.200μm以下。D50粒径更优选为0.015μm以上,进而优选为0.025μm以上,另外,更优选为0.170μm以下,进而优选为小于0.150μm,特别优选为0.120μm以下。

作为金属氧化物(B),优选为含有选自由钛、锌、锆、锑、铟、锡、铝、硅、磷及氟所组成的群组中的至少一种元素。尤其更优选为含有钛、锌、锆、铟、锡、铝、硅及磷的任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的金属氧化物。

具体而言,可列举:五氧化锑、掺锑氧化锡(ATO)、掺锡氧化铟(ITO)、掺氟氧化锡(FTO)、掺磷氧化锡(PTO)、锑酸锌(AZO)、掺铟氧化锌(IZO)、氧化锡、ATO包覆氧化钛、掺铝氧化锌、氧化钛、氧化锌、氧化锆、氧化硅、氧化铝等。可利用有机物或无机物对这些金属氧化物的表面进行处理。另外,这些金属氧化物可并用两种以上。

作为金属氧化物的市售品,可列举:

日产化学工业(股)制造:圣艾泊科(San epoch)EFR-6N、圣艾泊科(San epoch)EFR-6NP(五氧化锑);

石原产业(股)制造:SN-100P(ATO)、FS-10P(ATO)、SN-102P(ATO)、FS-12P(ATO)、ET-300W(ATO包覆氧化钛)、TTO-55(A)(氧化钛)、TTO-55(B)(氧化钛)、TTO-55(C)(氧化钛)、TTO-55(D)(氧化钛)、TTO-55(S)(氧化钛)、TTO-55(N)(氧化钛)、TTO-51(A)(氧化钛)、TTO-51(C)(氧化钛)、TTO-S-1(氧化钛)、TTO-S-2(氧化钛)、TTO-S-3(氧化钛)、TTO-S-4(氧化钛)、TTO-F-1(含铁氧化钛)、TTO-F-2(含铁氧化钛)、TTO-F-3(含铁氧化钛)、TTO-F-11(含铁氧化钛)、ST-01(氧化钛)、ST-21(氧化钛)、ST-30L(氧化钛)、ST-31(氧化钛);

三菱材料(股)制造:T-1(ITO)、S-1200(氧化锡),EP SP-2(掺磷氧化锡);

三井金属工业(股)制造:帕斯特朗(Passtran)(ITO、ATO);

希爱化成(C.I.Kasei)(股)制造:耐诺达科(Nanotec)ITO、耐诺达科(Nanotec)SnO2、耐诺达科(Nanotec)TiO2、耐诺达科(Nanotec)SiO2、耐诺达科(Nanotec)Al2O3、耐诺达科(Nanotec)ZnO;

催化剂化成工业(股)制造:TL-20(ATO)、TL-30(ATO)、TL-30S(PTO)、TL-120(ITO)、TL-130(ITO);

哈库斯泰克(Hakusui Tech)(股)制造:怕热泰克(PazetCK)(掺铝氧化锌);

堺化学工业(股)制造:菲尼克斯(FINEX)-25(氧化锌)、菲尼克斯(FINEX)-25LP(氧化锌)、菲尼克斯(FINEX)-50(氧化锌)、菲尼克斯(FINEX)-50LP(氧化锌)、菲尼克斯(FINEX)-75(氧化锌)、纳诺凡(NANOFINE)-50A(氧化锌)、纳诺凡(NANOFINE)-50SD(氧化锌)、EZ-1(氧化锌)、STR-60C(氧化钛)、STR-60C-LP(氧化钛)、STR-100C(氧化钛)、STR-100C-LP(氧化钛)、STR-100A-LP(氧化钛)、STR-100W(氧化钛);

住友大阪水泥(Sumitomo Osaka Cement)(股)制造:OZC-3YC(氧化锆)、OZC-3YD(氧化锆)、OZC-3YFA(氧化锆)、OZC-SYC(氧化锆)、OZC-0S100(氧化锆);

日本电工(股)制造:PCS(氧化锆)、PCS-60(氧化锆)、PCS-90(氧化锆)、T-01(氧化锆);

帝化(Tayca)(股)制造:MT-100S(氧化钛)、MT-100HD(氧化钛)、MT-100SA(氧化钛)、MT-500HD(氧化钛)、MT-500SA(氧化钛)、MT-600SA(氧化钛)、MT-700HD(氧化钛)、MZ-303S(氧化锌)、MZY-303S(氧化锌)、MZ-303M(氧化锌)、MZ-505S(氧化锌)、MZY-505S(氧化锌)、MZ-505M(氧化锌);

日本艾罗希尔(Aerosil)(股)制造:氧化铝(Aluminium Oxide)C(氧化铝)、艾罗希尔(AEROSIL)130(氧化硅)、艾罗希尔(AEROSIL)200(氧化硅)、艾罗希尔(AEROSIL)200V(氧化硅)、艾罗希尔(AEROSIL)200CF(氧化硅)、艾罗希尔(AEROSIL)200FA(氧化硅)、艾罗希尔(AEROSIL)300(氧化硅)、艾罗希尔(AEROSIL)300CF(氧化硅)、艾罗希尔(AEROSIL)380(氧化硅)、艾罗希尔(AEROSIL)R972(氧化硅)、艾罗希尔(AEROSIL)R974(氧化硅)、艾罗希尔(AEROSIL)R976(氧化硅)、艾罗希尔(AEROSIL)R202(氧化硅)、艾罗希尔(AEROSIL)R805(氧化硅)、艾罗希尔(AEROSIL)R812(氧化硅)、艾罗希尔(AEROSIL)R812S(氧化硅)、艾罗希尔(AEROSIL)MOX50(氧化硅)、艾罗希尔(AEROSIL)TT600(氧化硅)、艾罗希尔(AEROSIL)MOX80(氧化硅/氧化铝)、艾罗希尔(AEROSIL)MOX170(氧化硅/氧化铝)、艾罗希尔(AEROSIL)COX84(氧化硅/氧化铝)等。

金属氧化物(B)的含量并无特别限定,优选为金属氧化物组合物的总质量的5质量%以上且50质量%以下。就硬涂性等观点而言,金属氧化物(B)的含量更优选为5质量%以上,就金属氧化物的分散性等观点而言,金属氧化物(B)的含量更优选为50质量%以下。金属氧化物(B)的含量并无特别限定,更优选为金属氧化物组合物的总质量的7质量%以上,进而优选为10质量%以上,另外,更优选为40质量%以下,进而优选为35质量%以下。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使微粒的金属氧化物(B)稳定地以一次粒子水平分散。作为微粒的金属氧化物(B),可列举平均粒径为100nm以下、优选为70nm以下、更优选为50nm以下者。再者,若可将分散粒径或硬化膜的特性维持为适宜的范围,则也可使用平均粒径超过100nm的金属氧化物(B)。

在添加溶剂的情况下,优选在使溶剂挥发后进行硬化处理。溶剂并无特别限制,可使用相关领域中已被人所知的各种有机溶剂。具体而言,例如可列举:环己酮、甲基异丁基酮、甲基乙基酮、丙酮、乙酰基丙酮、甲苯、二甲苯、正丁醇、异丁醇、叔丁醇、正丙醇、异丙醇、乙醇、甲醇、3-甲氧基-1-丁醇、3-甲氧基-2-丁醇、乙二醇单甲醚、乙二醇单正丁醚、2-乙氧基乙醇、1-甲氧基-2-丙醇、二丙酮醇、乳酸乙酯、乳酸丁酯、丙二醇单甲醚、乙二醇单丁醚乙酸酯、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2-乙氧基乙基乙酸酯、丁基乙酸酯、异戊基乙酸酯、己二酸二甲酯、丁二酸二甲酯、戊二酸二甲酯、四氢呋喃、甲基吡咯烷酮等。这些有机溶剂可并用两种以上。

其中,含羟基的溶剂对具有亲水性高的粒子表面物性的金属氧化物的润湿性良好,因此,通过含有于溶剂组成中,在提高金属氧化物的分散性及其涂料(金属氧化物组合物)的经时稳定性方面非常有效果,且涂敷步骤的流平性也得到提高,故而优选。所有溶剂组成中的含羟基的溶剂的含量优选为10质量%~100质量%。具体而言,作为含有羟基的溶剂,可列举:正丁醇、异丁醇、叔丁醇、正丙醇、异丙醇、乙醇、甲醇、3-甲氧基-1-丁醇、3-甲氧基-2-丁醇、乙二醇单甲醚、乙二醇单正丁醚、2-乙氧基乙醇、1-甲氧基-2-丙醇、二丙酮醇、乳酸乙酯、乳酸丁酯、丙二醇单甲醚等。尤其就金属氧化物的分散性与分散稳定性更良好的方面而言,优选为3-甲氧基-1-丁醇、丙二醇单甲醚、乙二醇单甲醚、乙二醇单正丁醚。

溶剂的含量并无特别限定,优选为金属氧化物组合物的总质量的30质量%以上,另外,优选为95质量%以下。若溶剂的含量为所述范围内,则就涂敷性等观点而言更优选。溶剂的含量更优选为金属氧化物组合物的总质量的35质量%以上,进而更优选为40质量%以上,另外,更优选为90质量%以下,进而更优选为85质量%以下。此处,在使用含有溶剂的反应产物作为含有化合物(A)的树脂清漆的情况下,所述溶剂的含量为也包含反应产物中的溶剂在内的值。

本发明的金属氧化物组合物即便仅将化合物(A)与金属氧化物粉末混合来制备,也可充分获得目标效果。其中,若利用捏合机、辊、磨碎机(attritor)、超磨机(super mill)、干式粉碎处理机等进行机械混合,或将包含化合物(A)的溶液添加至金属氧化物粉末与有机溶剂等形成的悬浮(suspension)体系中,而以使化合物(A)沉落于金属氧化物表面等的紧密的混合体系进行混合,则可进一步获得良好的效果。

所述金属氧化物组合物优选为使金属氧化物粉末均匀地分散而成的金属氧化物分散体。金属氧化物分散体可通过使用化合物(A)并使金属氧化物(B)在有机溶剂存在下分散而优选地制造。

作为分散程度,在通过利用动态光散射法的日机装(股)制造的“纳诺崔克(Nanotrac)UPA”进行测定的情况下,分散粒径D50优选为小于200nm,更优选为小于150nm。

在向有机溶剂等非水系媒液(vehicle)中分散、溶解化合物(A)、金属氧化物(B)、或金属氧化物组合物、及混合这些等时,可使用:涂料调节器(paint conditioner)(红魔鬼(Red Devil)公司制造),球磨机、砂磨机(新丸企业(Shinmaru Enterprises)公司制造的“戴诺磨(Dyno-Mill)”),磨碎机、珍珠磨机(Pearl Mill)(爱立许(eirich)公司制造的“DCP磨机”等),双锥型砂磨机(CoBall Mill)、均质混合机、均质机(M技术(M-technique)公司制造的“克莱尔混合机(clearmix)”等),湿式喷射磨机(Jet mill)(杰纳斯(Genus)公司制造的“杰纳斯(Genus)PY”),纳诺麦泽(Nanomizer)公司制造的“纳诺麦泽(Nanomizer)”,微小珠磨机(beads mill)(寿工业(股)制造的“斯帕爱派库斯磨机(Super Apex Mill)”、“乌鲁爱派库斯磨机(Ultra Apex Mill)”)等分散机。在分散机中使用介质(media)的情况下,优选使用玻璃珠粒、氧化锆(zirconia)珠粒、氧化铝(alumina)珠粒、磁性珠粒、苯乙烯珠粒等。关于分散,可分别使用两种以上的分散机或大小不同的两种以上的介质,并阶段性地使用这些来进行分散。

本发明的金属氧化物组合物至少含有化合物(A)、金属氧化物(B)、以及溶剂,且可在不损及本发明的目的及效果的范围内进而包含各种添加剂。具体而言,可列举:光聚合引发剂、光硬化性化合物、聚合抑制剂、光增感剂、流平剂、表面活性剂、抗菌剂、抗粘连剂、塑化剂、紫外线吸收剂、红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硅烷偶合剂、导电性聚合物、导电性表面活性剂、无机填充剂、颜料、染料等。

作为包含除了化合物(A)、金属氧化物(B)、以及溶剂以外的成分的金属氧化物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并无特别限制,可列举若干个方法。具体而言,可列举:最初,使化合物(A)及金属氧化物(B)在有机溶剂中混合分散,而获得稳定的金属氧化物分散体,然后添加其他各种添加剂进行制备来制造的方法;自最初起便在将化合物(A)、金属氧化物(B)、有机溶剂及其他添加剂全部混合的状态下,进行分散来制造的方法等。

本发明的金属氧化物组合物可进而包含光聚合引发剂。

作为光聚合引发剂,只要具有通过光激发而可使化合物(A)的丙烯酸基的乙烯基开始聚合的功能,则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可使用:单羰基化合物、二羰基化合物、苯乙酮化合物、安息香醚化合物、酰基氧化膦化合物、氨基羰基化合物等。

具体而言,作为单羰基化合物,可列举:二苯甲酮、4-甲基-二苯甲酮、2,4,6-三甲基二苯甲酮、邻苯甲酰基苯甲酸甲酯、4-苯基二苯甲酮、4-(4-甲基苯硫基)苯基-乙酮、3,3′-二甲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4-(1,3-丙烯酰基-1,3,3′-二甲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4-(1,3-丙烯酰基-1,4,7,10,13-五氧代十三烷基)二苯甲酮、3,3′,4,4′-四(叔丁基过氧化羰基)二苯甲酮、4-苯甲酰基-N,N,N-三甲基-1-丙胺盐酸盐、4-苯甲酰基-N,N-二甲基-N-2-(1-氧代-2-丙烯基氧基乙基)偏草酸铵盐、2-/4-异-丙基硫杂蒽酮、2,4-二乙基硫杂蒽酮、2,4-二氯硫杂蒽酮、1-氯-4-丙氧基硫杂蒽酮、2-羟基-3-(3,4-二甲基-9-氧代-9H硫杂蒽酮-2-基氧基)-N,N,N-三甲基-1-丙胺盐酸盐、苯甲酰基亚甲基-3-甲基萘并(1,2-d)噻唑啉等。

作为二羰基化合物,可列举:1,2,2-三甲基-双环[2.1.1]庚烷-2,3-二酮、偶苯酰(benzyl,别名:dibenzoyl)、2-乙基蒽醌、9,10-菲醌、α-氧代苯乙酸甲酯、4-苯基偶苯酰(4-phenyl-benzil)等。

作为苯乙酮化合物,可列举:2-羟基-2-甲基-1-苯基丙烷-1-酮、1-(4-异丙基苯基)-2-羟基-2-甲基-1-苯基丙烷-1-酮、1-(4-异丙基苯基)-2-羟基-二-2-甲基-1-苯基丙烷-1-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2-羟基-2-甲基-1-苯乙烯基丙烷-1-酮聚合物、二乙氧基苯乙酮、二丁氧基苯乙酮、2,2-二甲氧基-1,2-二苯基乙烷-1-酮、2,2-二乙氧基-1,2-二苯基乙烷-1-酮、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基丙烷-1-酮、2-苄基-2-二甲基氨基-1-(4-吗啉基苯基)丁烷-1-酮、1-苯基-1,2-丙二酮-2-(邻乙氧基羰基)肟、3,6-双(2-甲基-2-吗啉基-丙酰基)-9-丁基咔唑等。

作为安息香醚化合物,可列举:安息香、安息香甲醚、安息香乙醚、安息香异丙醚、安息香异丁醚、安息香正丁醚等。

作为酰基氧化膦化合物,可列举: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4-正丙基苯基-二(2,6-二氯苯甲酰基)氧化膦等。

作为氨基羰基化合物,可列举:4-(二甲氧基氨基)苯甲酸甲酯、4-(二甲基氨基)苯甲酸乙酯、4-(二甲基氨基)苯甲酸-2-正丁氧基乙酯、4-(二甲基氨基)苯甲酸异戊酯、苯甲酸-2-(二甲基氨基)乙酯、4,4′-双-4-二甲基氨基二苯甲酮、4,4′-双-4-二乙基氨基二苯甲酮、2,5′-双(4-二乙基氨基亚苄基)环戊酮等。

作为光聚合引发剂的市售品,可列举:汽巴精化(Ciba specialty chemicals)(股)制造的艳佳固(Irgacure)184、651、500、907、127、369、784、2959,巴斯夫(BASF)公司制造的路西林(LUCIRIN)TPO,日本华嘉(Nihon Siber Hegner)(股)制造的艾萨固旺(Esacure ONE)等。

光聚合引发剂并不限定于所述化合物,只要具有利用紫外线而使聚合开始的能力,则可为任意化合物。这些光聚合引发剂可使用一种,此外,可混合使用两种以上。

关于光聚合引发剂的使用量,并无特别限制,优选为相对于包含化合物(A)的光硬化性化合物的总量(在包含化合物(A)以外的光硬化性化合物的情况下,为化合物(A)与化合物(A)以外的光硬化性化合物的合计量)100质量份,而在1质量份~20质量份的范围内使用。

也可添加在相关技术领域中已被人所知的各种有机胺等作为增感剂。

进而,除了所述自由基聚合用引发剂以外,还可并用阳离子聚合用的引发剂。

金属氧化物组合物除了包含化合物(A)以外,还可包含其他的粘合剂树脂、或化合物(A)以外的光硬化性化合物。

作为粘合剂树脂,例如可列举:聚氨基甲酸酯树脂、聚脲树脂、聚氨基甲酸酯脲树脂、聚酯树脂(化合物(A)除外)、聚醚树脂、聚碳酸酯树脂、环氧树脂、氨基树脂、苯乙烯树脂、丙烯酸树脂、三聚氰胺树脂、聚酰胺树脂、苯酚树脂、乙烯基树脂等。这些树脂可使用一种,也可混合使用两种以上。优选为以金属氧化物组合物的固体成分(溶剂以外的成分。以下,相同)的总量为基准(100质量份)在20质量份以下的范围内使用粘合剂树脂。

作为光硬化性化合物,例如可使用(甲基)丙烯酸系化合物、脂肪酸乙烯基酯化合物、烷基乙烯基醚化合物、α-烯烃化合物、乙烯基化合物、乙炔基化合物等具有聚合性不饱和双键基的化合物。这些具有聚合性不饱和双键基的化合物可进而具有羟基、烷氧基、羧基、酰胺基、硅醇基等官能基。优选为以金属氧化物组合物的固体成分的总量为基准(100质量份)在小于50质量份的范围内、尤其5质量份~40质量份的范围内使用所述光硬化性化合物。

(甲基)丙烯酸系化合物有(甲基)丙烯酸苄基酯、烷基系(甲基)丙烯酸酯、烷二醇系(甲基)丙烯酸酯、具有羧基与聚合性不饱和双键的化合物、具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系化合物、含氮的(甲基)丙烯酸系化合物等。另外,可适宜使用单官能化合物、多官能化合物(化合物(A)除外)。就光硬化性、涂膜的硬涂性的方面而言,优选为多官能化合物。

作为单官能的(甲基)丙烯酸系化合物,具体而言,烷基系(甲基)丙烯酸酯可列举:(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戊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庚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辛酯、(甲基)丙烯酸壬酯、(甲基)丙烯酸癸酯、(甲基)丙烯酸十一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三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四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五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六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七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九烷基酯、(甲基)丙烯酸二十烷基酯、(甲基)丙烯酸二十一烷基酯、(甲基)丙烯酸二十二烷基酯等碳数1~22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在以极性调整为目标的情况下,优选使用具有碳数2~10、进而优选碳数2~8的烷基的含有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另外,在以流平性的调节等为目标的情况下,优选使用具有碳数6以上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

烷二醇系(甲基)丙烯酸酯可列举:二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三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四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六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二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三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四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聚四亚甲基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等在末端具有羟基且具有聚氧亚烷基链的单(甲基)丙烯酸酯;甲氧基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甲氧基二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甲氧基三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甲氧基四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乙氧基四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丙氧基四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正丁氧基四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正戊氧基四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三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四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甲氧基三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甲氧基四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乙氧基四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丙氧基四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正丁氧基四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正戊氧基四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甲氧基聚四亚甲基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甲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乙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等在末端具有烷氧基且具有聚氧亚烷基链的单(甲基)丙烯酸酯;苯氧基二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苯氧基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苯氧基三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苯氧基四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苯氧基六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苯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苯氧基四亚丙基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等在末端具有苯氧基或芳基氧基的聚氧亚烷基系(甲基)丙烯酸酯。

具有羧基及聚合性不饱和双键的化合物可列举:马来酸、富马酸、衣康酸、柠康酸、或者这些的烷基单酯或烯基单酯、邻苯二甲酸β-(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单酯、间苯二甲酸β-(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单酯、丁二酸β-(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单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丁烯酸、肉桂酸等。

含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系化合物可列举:(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4-羟基丁酯、单(甲基)丙烯酸甘油酯、4-羟基乙烯基苯、(甲基)丙烯酸-2-羟基-3-苯氧基丙酯等。

含氮的(甲基)丙烯酸系化合物有:(甲基)丙烯酰胺、N-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甲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乙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丙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丁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戊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酰胺等单羟烷基(甲基)丙烯酰胺,N,N-二(羟甲基)丙烯酰胺、N-羟甲基-N-甲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乙氧基甲基-N-甲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N-二(乙氧基甲基)丙烯酰胺、N-乙氧基甲基-N-丙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N-二(丙氧基甲基)丙烯酰胺、N-丁氧基甲基-N-(丙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N-二(丁氧基甲基)丙烯酰胺、N-丁氧基甲基-N-(甲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N-二(戊氧基甲基)丙烯酰胺、N-甲氧基甲基-N-(戊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酰胺等二羟烷基(甲基)丙烯酰胺等丙烯酰胺系不饱和化合物;(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二乙基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甲基乙基氨基乙酯、二甲基氨基苯乙烯、二乙基氨基苯乙烯等具有二烷基氨基的不饱和化合物;及具有Cl-、Br-、I-等卤素离子或QSO3-(Q:碳数1~20的烷基)作为反荷离子的含有二烷基氨基的不饱和化合物的四级铵盐等。

其他不饱和化合物可列举:(甲基)丙烯酸全氟甲基甲酯、(甲基)丙烯酸全氟乙基甲酯、(甲基)丙烯酸-2-全氟丁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全氟己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全氟辛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全氟异壬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全氟壬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全氟癸基乙酯、(甲基)丙烯酸全氟丙基丙酯、(甲基)丙烯酸全氟辛基丙酯、(甲基)丙烯酸全氟辛基戊酯、(甲基)丙烯酸全氟辛基十一烷基酯等具有碳数1~20的全氟烷基的(甲基)丙烯酸全氟烷基烷基酯类。

进而可列举:全氟丁基乙烯、全氟己基乙烯、全氟辛基乙烯、全氟癸基乙烯等含有全氟烷基、亚烷基类等的全氟烷基的乙烯基单体;乙烯基三氯硅烷、乙烯基三(β-甲氧基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等含有烷氧基硅烷基的乙烯基化合物及其衍生物;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丙烯酸-3,4-环氧基环己酯等含有缩水甘油基的丙烯酸酯。

脂肪酸乙烯酯化合物可列举:乙酸乙烯酯、丁酸乙烯酯、丁烯酸乙烯酯、辛酸乙烯酯、月桂酸乙烯酯、氯乙酸乙烯酯、油酸乙烯酯、硬脂酸乙烯酯等。

烷基乙烯基醚化合物可列举:丁基乙烯基醚、乙基乙烯基醚等。

α-烯烃化合物可列举:1-己烯、1-辛烯、1-癸烯、1-十二烯、1-十四烯、1-十六烯等。

乙烯基化合物可列举:乙酸烯丙酯、烯丙基醇、烯丙基苯、氰化烯丙基等烯丙基化合物,氰化乙烯基、乙烯基环己烷、乙烯基甲基酮、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2-甲基苯乙烯、氯苯乙烯等。

乙炔基化合物可列举:乙炔、乙炔基苯、乙炔基甲苯、1-乙炔基-1-环己醇等。

这些可使用一种,也可混合使用两种以上。

这些中,就涂膜强度、耐擦伤性的观点而言,可适宜地使用至少具有三个官能基的聚(甲基)丙烯酸聚氨基甲酸酯、聚(甲基)丙烯酸聚环氧酯等聚(甲基)丙烯酸酯类、分子内具有3个以上的丙烯酰基的多官能丙烯酸酯类。

聚(甲基)丙烯酸聚环氧酯是以(甲基)丙烯酸对环氧树脂的环氧基进行酯化并将官能基设为(甲基)丙烯酰基而成的,有对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甲基)丙烯酸加成物、对酚醛清漆型环氧树脂的(甲基)丙烯酸加成物等。

聚(甲基)丙烯酸聚氨基甲酸酯例如有:使二异氰酸酯与具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类反应而得的,使多元醇与聚异氰酸酯在异氰酸酯基过剩的条件下反应而成的含异氰酸酯基的氨基甲酸酯预聚物、与具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类反应而得的。或者,也可使多元醇与聚异氰酸酯在羟基过剩的条件下反应而成的含有羟基的氨基甲酸酯预聚物、与具有异氰酸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类反应而获得。

作为多元醇,可列举:乙二醇、丙二醇、二乙二醇、二丙二醇、丁二醇、1,6-己二醇、3-甲基-1,5-戊二醇、新戊二醇、己三醇、三羟甲基丙烷、聚四亚甲基二醇、己二酸与乙二醇的缩聚物等。

作为聚异氰酸酯,可列举:甲苯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等。

作为具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类,可列举:(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4-羟基丁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二-三羟甲基丙烷四(甲基)丙烯酸酯等。

作为具有异氰酸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类,可列举:2-(甲基)丙烯酰基氧基乙基异氰酸酯、(甲基)丙烯酰基异氰酸酯等。

作为光硬化性化合物的市售品,可例示以下的产品。

东亚合成(股)制造:阿罗尼斯(Aronix)M-400、阿罗尼斯(Aronix)M-402、阿罗尼斯(Aronix)M-408、阿罗尼斯(Aronix)M-450、阿罗尼斯(Aronix)M-7100、阿罗尼斯(Aronix)M-8030、阿罗尼斯(Aronix)M-8060;

大阪有机化学工业(股)制造:比斯克(Viscoat)#400;

化药沙多玛(Sartomer)(股)制造:SR-295;

大赛璐(Daicel)UCB(股)制造:DPHA、艾巴克力(Ebecryl)220、艾巴克力(Ebecryl)1290K、艾巴克力(Ebecryl)5129、艾巴克力(Ebecryl)2220、艾巴克力(Ebecryl)6602;

新中村化学工业(股)制造:NK酯(NK ester)A-TMMT、NK酯(NK ester)A-BPEF、NK寡聚(NK oligo)EA-1020、NK寡聚(NK oligo)EMA-1020、NK寡聚(NK oligo)EA-6310、NK寡聚(NK oligo)EA-6320、NK寡聚(NK oligo)EA-6340、NK寡聚(NK oligo)MA-6、NK寡聚(NK oligo)U-4HA、NK寡聚(NK oligo)U-6HA、NK寡聚(NK oligo)U-324A;

巴斯夫(BASF)公司制造:拉鲁莫(Laromer)EA81;

圣诺普科(Sannopco)公司制造:伏托马(Photomer)3016;

荒川化学工业(股)制造:比木赛特(Beam set)371、比木赛特(Beam set)575、比木赛特(Beam set)577、比木赛特(Beam set)700、比木赛特(beam set)710;

根上工业(股)制造:亚特来津(Art resin)UN-3320HA、亚特来津(Art resin)UN-3320HB、亚特来津(Art resin)UN-3320HC、亚特来津(Art resin)UN-3320HS、亚特来津(Art resin)UN-9000H、亚特来津(Art resin)UN-901T、亚特来津(Art resin)HDP、亚特来津(Art resin)HDP-3、亚特来津(Art resin)H61;

日本合成化学工业(股)制造:紫光UV-7600B、紫光UV-7610B、紫光UV-7620EA、紫光UV-7630B、紫光UV-1400B、紫光UV-1700B、紫光UV-6300B;

共荣社化学(股)制造:莱特丙烯酸酯(Light Acrylate)PE-4A、莱特丙烯酸酯(Light Acrylate)DPE-6A、UA-306H、UA-306T、UA-306I;

日本化药(股)制造:卡亚拉德(KAYARAD)DPHA、卡亚拉德(KAYARAD)DPHA2C、卡亚拉德(KAYARAD)DPHA-40H、卡亚拉德(KAYARAD)D-310、卡亚拉德(KAYARAD)D-330;

大阪气体化学(股)制造:奥索璐(OGSOL)EA-2000、奥索璐(OGSOL)EA-3000、奥索璐(OGSOL)GA-5000。

其次,对硬化膜与带所述硬化膜的构件进行说明。

硬化膜是使本发明的金属氧化物组合物硬化而成的膜。其制造方法例如可包括:将金属氧化物组合物涂布于任意的基材上、及照射活性能量线而使基材上的金属氧化物组合物硬化。

更具体而言,可通过以下方式形成:在将该金属氧化物组合物以干燥后的膜厚成为优选为0.03μm~30μm、更优选为0.03μm~20μm的方式涂敷于任意的基材上后,进行硬化处理。

在形成时,可将硬化膜直接涂敷于基材上,也可在硬化膜与基材之间存在一层以上的底层。

作为所述基材,可列举金属、陶瓷、玻璃、塑料、木材、板岩(slate)、纸等,并无特别限制。作为具体的塑料的种类,可列举:聚酯、聚烯烃、聚碳酸酯、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三乙酰纤维素树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ABS树脂)、丙烯腈-苯乙烯树脂(AS树脂)、聚酰胺、环氧树脂、三聚氰胺树脂等。另外,基材的形状可列举膜片材、板状面板、透镜形状、圆盘形状、纤维状的基材,并无特别限制。

视需要可对基材的一部分或全部进行表面处理或形成功能层(粘着层或信息记录层等)。

作为涂敷方法,可使用相关技术领域中已被人所知的各种方法,例如可使用利用杆或线棒等的方法、微凹版、凹版、模具、帘幕、唇口、狭缝或旋转等各种涂布方法。

硬化处理可使用相关技术领域中已被人所知的各种技术,例如可通过照射紫外线、电子束、波长400nm~500nm的可见光线等活性能量线来进行。紫外线及波长400nm~500nm的可见光线的线源(光源)例如可使用高压水银灯、超高压水银灯、金属卤化物灯、镓灯、氙灯、碳弧灯等。电子束源可使用热电子放射枪、电解放射枪等。

所照射的活性能量线量优选为5mJ/cm2~2000mJ/cm2的范围内,进而就工程方面容易管理的方面而言,优选为50mJ/cm2~1000mJ/cm2的范围内。

照射这些活性能量线时可并用利用红外线、远红外线、热风、高频加热等的热处理。

硬化膜可在将金属氧化物组合物涂敷于基材上并加以自然或强制干燥后进行硬化处理来形成,也可在将金属氧化物组合物涂敷于基材上并进行硬化处理后加以自然或强制干燥,但更优选在加以自然或强制干燥后进行硬化处理。

尤其在以电子束进行硬化的情况下,为了防止水导致的硬化阻碍或有机溶剂的残留导致的涂膜的硬度降低,而更优选在加以自然或强制干燥后进行硬化处理。

硬化处理的时序可与涂敷为同时,也可为涂敷后。

所获得的硬化膜的硬涂性、透明性、高折射率性优异,因此可适宜地用作光学材料。因此,硬化膜也可作为层叠体而用于阴极射线管、平板显示器面板(液晶显示器、等离子体显示器、电致变色显示器、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等)等各种显示装置的前面板或这些的输入装置。

此外,所述硬化膜可广泛地用于光学用透镜、眼镜用透镜、光记录光盘(压缩光盘(compact disc)、DVD光盘、蓝光光盘(blu ray disc)等)、灯箱等中。

硬化膜的表面电阻值优选为1×1012Ω/□以下。

硬化膜的厚度优选为0.03μm以上,更优选为0.1μm~30μm,进而优选为20μm以下。

进而,硬化膜的折射率优选为1.4~2.0的范围,更优选为1.5~1.9的范围。

本发明的带硬化膜的构件包含硬化膜与基材。基材可任意地使用所述例示的基材,尤其优选为塑料基材。基材的形状优选为膜形状、透镜形状、或圆盘形状。

除了这些以外,所述带硬化膜的构件优选包含一层以上的折射率不同的膜、粘着层或信息记录层等。

带硬化膜的构件例如可设为下述(I)~(IX)等的层构成。

(I)基材/(M)/硬化膜

(II)基材/硬化膜/(M)

(III)基材/(M)/硬化膜/(M)

(IV)(M)/基材/硬化膜

(V)(M)/基材/(M)/硬化膜

(VI)(M)/基材/硬化膜/(M)

(VII)(M)/基材/(M)/硬化膜/(M)

(VIII)(M)/硬化膜/基材/硬化膜

(IX)硬化膜/(M)/基材/硬化膜

其中,(M)包含折射率不同的膜、粘着膜、或信息记录层的任一层或两层以上,优选包含任一层。

折射率不同的膜或信息记录层具有本发明的硬化物所具有的功能以外的功能。其形成方法并无特别限定,可利用公知的方法来形成。例如可使用:蒸镀、溅射等干式涂布法,利用杆、线棒的方法,或微凹版、凹版、模具、帘幕、唇口、狭缝或旋转等湿式涂布方法。所使用的材料也无限定,视需要可使用能够对层叠体赋予信息记录功能、防炫功能、牛顿环(Newton′s rings)防止功能、粘着功能、特定波长的遮断、密接提高、色调修正等一种以上功能的任意的材料。

信息记录层只要是利用激光光等而发生一些化学变化并根据所述变化记录信息的即可,材料并无特别限定。例如,作为有机系的材料,可列举聚次甲基色素、萘酞菁系、酞菁系、方酸内鎓盐系、蒽醌系、氧杂蒽系、三苯基甲烷系金属络合物化合物,可使用所述染料的一种或将两种以上组合使用。作为无机系的记录层,可使用Te、Ge、Se、In、Sb、Sn、Zn、Au、Al、Cu、Pt等金属、半金属的一种或将两种以上组合物使用。信息记录层可为层叠体等,光化学变化的形态可为相变化、泡、开孔类型的任一种。进而,可为以Fe、Tb、Co为主体的光磁记录层,也可为螺吡喃、俘精酸酐系的光致变色材料。

就抗反射的观点而言,高折射率的硬化膜也优选在表层设置低折射率的包覆硬化膜而用作赋予了抗反射功能的带硬化膜的构件。即,优选为在膜等基材上形成硬化膜,进而在其表层优选形成包覆硬化膜而将所获得的带硬化膜的构件用作抗反射膜。

在反射干涉条纹成为问题的带硬化膜的构件中,优选为调整本发明的金属氧化物组合物中的金属氧化物的调配量,并将所述硬化膜与基材的折射率的差、或在硬化膜与基材之间存在任意层的情况下为硬化膜与和硬化膜相接的底层的折射率的差设为±0.02以内。

本发明的金属氧化物组合物可通过控制金属氧化物的种类或添加量来制造作为高折射率的硬化物的硬化膜。因此,为了提高光半导体元件的光出射效率,可优选地用作要求自光半导体元件侧向最外层依次减小硬化膜的折射率的光半导体元件密封材料。

作为光半导体元件,可列举氮化镓(GaN:折射率为2.5)、镓磷(GaP:折射率为2.9)、镓砷(GaAs:折射率为3.5)等,为折射率非常高的原材料。因此,就提高光出射效率的观点而言,成为光半导体元件密封材料的硬化物的折射率优选为1.5以上,更优选为1.5~2.1,进而优选为1.7~2.1。

作为达成硬化物的最优选的折射率的方法,优选使用氧化钛(折射率为2.5~2.7)、氧化锆(折射率为2.4)、氧化锌(折射率为1.95)等作为金属氧化物。另外,对分散剂也要求高折射率性,因此优选使用具有芳香族骨架的化合物(A)。

本发明也涉及以下事项。

[1]一种金属氧化物组合物,其含有:具有6个以上的丙烯酰基的化合物(A)、金属氧化物(B)、以及溶剂,

所述化合物(A)包含使具有羧基的化合物(X)与联苯缩水甘油醚反应而成的化合物,

所述化合物(X)是使选自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及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化合物(x2)、以及选自1,2,4,5-苯四羧酸二酐、3,3′,4,4′-联苯四羧酸二酐、9,9-双(3,4-二羧基苯基)芴二酸酐、及1,2,3,4-丁烷四羧酸二酐中的化合物(x1)反应而成。

[2]一种金属氧化物组合物,其含有:具有6个以上的丙烯酰基的化合物(A)、金属氧化物(B)、以及溶剂,

所述化合物(A)包含下述通式(1)所表示的具有6个以上的丙烯酰基的化合物(A1),

通式(1)

[化1]

(通式(1)中,R1表示下述任意的四价有机残基;

[化2]

通式(1)中,R2表示下述任意的一价有机残基;

[化3]

通式(1)中,R3表示下述的一价有机残基)

[化4]

[3]根据所述[1]或[2]所述的金属氧化物组合物,其中R1为包含芳香环的有机残基。

[4]根据所述[3]所述的金属氧化物组合物,其中芳香环为联苯环。

[5]根据所述[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金属氧化物组合物,其中金属氧化物(B)含有选自由钛、锌、锆、铟、锡、铝、硅及磷所组成的群组中的至少一种元素。

[6]根据所述[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金属氧化物组合物,其中金属氧化物(B)的D50粒径为0.005μm~0.200μm。

[7]一种硬化膜,其是使根据所述[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金属氧化物组合物硬化而成。

[8]一种带硬化膜的构件,其是在基材的至少一部分上设置根据所述[7]所述的硬化膜而成。

本发明与2015年5月18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编号2015-100973号的主题相关,并通过参照将其全部公开内容并入至本说明书中。

[实施例]

以下,基于制造例、实施例进而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制造例、实施例中,份及%分别表示质量份及质量%。

所使用的化学品,如以下所示。

<羧酸酐>

3,3′,4,4′-联苯四羧酸二酐(三菱化学(股)制造,商品名:BPDA)

9,9-双(3,4-二羧基苯基)芴二酸酐(JFE化学(股)制造,商品名:BPAF)

1,2,3,4-丁烷四羧酸二酐(新日本理化(股)制造,商品名:李卡西德(Rikacid)BT-100)

1,2,4,5-苯四羧酸二酐(大赛璐(Daicel)(股)制造,商品名: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

邻苯二甲酸酐(和光纯药工业(股)制造)

<化合物(x2)>

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1)(日本化药(股)制造,商品名:卡亚拉德(KAYARAD)PET-30,还包含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作为副产物)

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2)(新中村化学工业(股)制造,商品名:A-TMM-3LM-N(三酯57%),还包含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作为副产物)

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DPPA)(新中村化学工业(股)制造,商品名:A-9570W,还包含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作为副产物)

<丙烯酸酯化合物>

丙烯酸-2-羟基乙酯(日本催化剂(股)制造,HEA)

<聚合抑制剂>

甲基对苯二酚(和光纯药工业(股)制造)

<催化剂>

1,8-二氮杂双环[5.4.0]-7-十一烯(东京化成工业(股)制造)

二甲基苄基胺(和光纯药工业(股)制造)

<含环氧基的化合物>

缩水甘油甲基丙烯酸酯(日本陶氏化学(DOW Chemical)(股)制造,glycidyl methacrylate,GMA)

4-羟基丁基丙烯酸酯缩水甘油醚(日本化成(股)制造,商品名:4-羟基丁基丙烯酸酯缩水甘油醚)

联苯缩水甘油醚(2-苯基苯基缩水甘油醚)(三光(股)制造,商品名:OPP-G)

(制造例)

(合成例1:分散剂(1))

在具备搅拌机、回流冷却管、干燥空气导入管、温度计的四口烧瓶中投入80.0份的3,3′,4,4′-联苯四羧酸二酐、250.0份的羟基价为122mgKOH/g的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1)、0.24份的甲基对苯二酚、217.8份的环己酮,升温至60℃。继而,添加1.65份的1,8-二氮杂双环[5.4.0]-7-十一烯作为催化剂,在90℃下搅拌8小时。确认到反应物的利用IR测定而获得的酸酐基的峰值、即1780cm-1及1850cm-1附近的峰值消失后,加以冷却并停止反应。在所述时间点利用惯用的方法即JIS K0070(1992年)的滴定法对反应物的酸价进行测定,结果为94mgKOH/g。

接着,向所述溶液中添加140.0份的联苯缩水甘油醚、91.0份的环己酮,继而添加2.65份的二甲基苄基胺作为催化剂,在100℃下搅拌6小时,并使其反应。一边继续反应一边定期测定反应物的酸价,在酸价成为5.0mgKOH/g以下时,冷却至室温并停止反应。所获得的树脂清漆为淡黄色且透明,固体成分为60%,且最终的酸价为3.0mgKOH/g,因此所获得的树脂清漆的反应物固体成分中的包含化合物(A)的反应物为79%。

再者,在本说明书中,除了所述的化合物(A)以外,包含化合物(A)的反应物还表示包含源自化合物(x2)中包含多个羟基的副产物的高分子量反应物的反应物。如上所述,包含化合物(A)的反应物的比例可利用树脂清漆的最终酸价算出。剩余的是表示反应中所使用的化合物(x2)中不具有羟基的化合物或未反应原料。表1中将包含化合物(A)的反应物简称为“反应物”。在以下的合成例2~合成例5中也相同。

(合成例2:分散剂(2))

在具备搅拌机、回流冷却管、干燥空气导入管、温度计的四口烧瓶中投入80.0份的1,2,3,4-丁烷四羧酸二酐、402.0份的羟基价为113mgKOH/g的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2)、0.33份的甲基对苯二酚、318.0份的环己酮,升温至60℃。继而,添加2.41份的1,8-二氮杂双环[5.4.0]-7-十一烯作为催化剂,在90℃下搅拌8小时。确认到反应物的利用IR测定而获得的酸酐基的峰值、即1780cm-1及1850cm-1附近的峰值消失后,加以冷却并停止反应。在所述时间点利用惯用的方法对反应物的酸价进行测定,结果为95mgKOH/g。

接着,向所述溶液中添加182.9份的联苯缩水甘油醚、118.0份的环己酮,继而添加3.88份的二甲基苄基胺作为催化剂,在100℃下搅拌6小时。一边继续反应一边定期测定反应物的酸价,在酸价成为5.0mgKOH/g以下时,冷却至室温并停止反应。所获得的树脂清漆为淡黄色且透明,固体成分为60%,最终的酸价为3.0mgKOH/g,因此所获得的反应物固体成分中的包含化合物(A)的反应物为73%。

(合成例3:分散剂(3))

在具备搅拌机、回流冷却管、干燥空气导入管、温度计的四口烧瓶中投入80.0份的1,2,4,5-苯四羧酸二酐、364.9份的羟基价为113mgKOH/g的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2)、0.31份的甲基对苯二酚、294.1份的环己酮,升温至60℃。继而,添加2.22份的1,8-二氮杂双环[5.4.0]-7-十一烯作为催化剂,在90℃下搅拌8小时。确认到反应物的利用IR测定而获得的酸酐基的峰值、即1780cm-1及1850cm-1附近的峰值消失后,加以冷却并停止反应。在所述时间点利用惯用的方法对反应物的酸价进行测定,结果为93mgKOH/g。

接着,向所述溶液中添加166.0份的联苯缩水甘油醚、107.1份的环己酮,继而添加3.58份的二甲基苄基胺作为催化剂,在100℃下搅拌6小时,一边继续反应一边定期测定反应物的酸价,在酸价成为5.0mgKOH/g以下时,冷却至室温并停止反应。所获得的树脂清漆为淡黄色且透明,固体成分为60%,最终的酸价为3.0mgKOH/g,因此所获得的反应物固体成分中的包含化合物(A)的反应物为74%。

(合成例4:分散剂(4))

在具备搅拌机、回流冷却管、干燥空气导入管、温度计的四口烧瓶中投入80.0份的3,3′,4,4′-联苯四羧酸二酐、359.0份的羟基价为85mgKOH/g的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0.29份的甲基对苯二酚、290.1份的环己酮,升温至60℃。继而,添加2.19份的1,8-二氮杂双环[5.4.0]-7-十一烯作为催化剂,在90℃下搅拌8小时。确认到反应物的利用IR测定而获得的酸酐基的峰值、即1780cm-1及1850cm-1附近的峰值消失后,加以冷却并停止反应。在所述时间点利用惯用的方法对反应物的酸价进行测定,结果为74mgKOH/g。其后,添加123.1份的联苯缩水甘油醚、78.5份的环己酮,继而添加3.53份的二甲基苄基胺作为催化剂,在100℃下搅拌6小时,一边继续反应一边定期测定反应物的酸价,在酸价成为5.0mgKOH/g以下时,冷却至室温并停止反应。所获得的树脂清漆为淡黄色且透明,固体成分为60%,最终的酸价为3.0mgKOH/g,因此所获得的树脂清漆的固体成分中的包含化合物(A)的反应物为83%。

(合成例5:分散剂(5))

在具备搅拌机、回流冷却管、干燥空气导入管、温度计的四口烧瓶中投入80.0份的9,9-双(3,4-二羧基苯基)芴二酸酐、160.2份的羟基价为122mgKOH/g的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1)、0.16份的甲基对苯二酚、158.8份的环己酮,升温至60℃。继而,添加1.20份的1,8-二氮杂双环[5.4.0]-7-十一烯作为催化剂,在90℃下搅拌8小时。确认到反应物的利用IR测定而获得的酸酐基的峰值、即1780cm-1及1850cm-1附近的峰值消失后,加以冷却并停止反应。在所述时间点利用惯用的方法对反应物的酸价进行测定,结果为82mgKOH/g。

其后,添加79.0份的联苯缩水甘油醚、50.7份的环己酮,继而添加1.93份的二甲基苄基胺作为催化剂,在100℃下搅拌6小时,一边继续反应一边定期测定反应物的酸价,在酸价成为5.0mgKOH/g以下时,冷却至室温并停止反应。所获得的树脂清漆为淡黄色且透明,固体成分为60%,最终的酸价为3.0mgKOH/g,因此所获得的树脂清漆的固体成分中的包含化合物(A)的反应物为79%。

(合成例6:分散剂(6))

在具备搅拌机、回流冷却管、干燥空气导入管、温度计的四口烧瓶中投入80.0份的3,3′,4,4′-联苯四羧酸二酐、250.0份的羟基价为122mgKOH/g的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1)、0.24份的甲基对苯二酚、217.8份的环己酮,升温至60℃。继而,添加1.65份的1,8-二氮杂双环[5.4.0]-7-十一烯作为催化剂,在90℃下搅拌8小时。确认到反应物的利用IR测定而获得的酸酐基的峰值、即1780cm-1及1850cm-1附近的峰值消失后,加以冷却并停止反应。在所述时间点利用惯用的方法对反应物的酸价进行测定,结果为94mgKOH/g。

其后,添加78.3份的缩水甘油甲基丙烯酸酯、54.0份的环己酮,继而添加2.65份的二甲基苄基胺作为催化剂,在100℃下搅拌6小时,一边继续反应一边定期测定反应物的酸价,在酸价成为5.0mgKOH/g以下时,冷却至室温并停止反应。所获得的树脂清漆为淡黄色且透明,固体成分为60%,最终的酸价为3.0mgKOH/g,因此所获得的树脂清漆的固体成分中的反应物为76%。再者,反应物不包含化合物(A)。以下的合成例7~合成例17中也相同。

(合成例7:分散剂(7))

在具备搅拌机、回流冷却管、干燥空气导入管、温度计的四口烧瓶中投入80.0份的1,2,3,4-丁烷四羧酸二酐、402.0份的羟基价为113mgKOH/g的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2)、0.34份的甲基对苯二酚、203.8份的环己酮,升温至60℃。继而,添加1.75份的1,8-二氮杂双环[5.4.0]-7-十一烯作为催化剂,在90℃下搅拌8小时。确认到反应物的利用IR测定而获得的酸酐基的峰值、即1780cm-1及1850cm-1附近的峰值消失后,加以冷却并停止反应。在所述时间点利用惯用的方法对反应物的酸价进行测定,结果为95mgKOH/g。

其后,添加116.4份的缩水甘油甲基丙烯酸酯、188.5份的环己酮,继而添加3.88份的二甲基苄基胺作为催化剂,在100℃下搅拌6小时,一边继续反应一边定期测定反应物的酸价,在酸价成为5.0mgKOH/g以下时,冷却至室温并停止反应。所获得的树脂清漆为淡黄色且透明,固体成分为60%,最终的酸价为3.0mgKOH/g,因此所获得的树脂清漆的固体成分中的反应物为71%。

(合成例8:分散剂(8))

在具备搅拌机、回流冷却管、干燥空气导入管、温度计的四口烧瓶中投入80.0份的邻苯二甲酸酐、268.7份的羟基价为113mgKOH/g的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2)、0.25份的甲基对苯二酚、230.4份的环己酮,升温至60℃。继而,添加1.74份的1,8-二氮杂双环[5.4.0]-7-十一烯作为催化剂,在90℃下搅拌8小时。确认到反应物的利用IR测定而获得的酸酐基的峰值、即1780cm-1及1850cm-1附近的峰值消失后,加以冷却并停止反应。在所述时间点利用惯用的方法对反应物的酸价进行测定,结果为88mgKOH/g。

其后,添加122.2份的联苯缩水甘油醚、78.7份的环己酮,继而添加2.81份的二甲基苄基胺作为催化剂,在100℃下搅拌6小时,一边继续反应一边定期测定反应物的酸价,在酸价成为5.0mgKOH/g以下时,冷却至室温并停止反应。所获得的树脂清漆为淡黄色且透明,固体成分为60%,最终的酸价为3.0mgKOH/g,因此所获得的树脂清漆的固体成分中的反应物为75%。

(合成例9:分散剂(9))

在具备搅拌机、回流冷却管、干燥空气导入管、温度计的四口烧瓶中投入80.0份的邻苯二甲酸酐、268.7份的羟基价为113mgKOH/g的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2)、0.25份的甲基对苯二酚、230.4份的环己酮,升温至60℃。继而,添加1.74份的1,8-二氮杂双环[5.4.0]-7-十一烯作为催化剂,在90℃下搅拌8小时。确认到反应物的利用IR测定而获得的酸酐基的峰值、即1780cm-1及1850cm-1附近的峰值消失后,加以冷却并停止反应。在所述时间点利用惯用的方法对反应物的酸价进行测定,结果为88mgKOH/g。

其后,添加77.8份的缩水甘油甲基丙烯酸酯、49.1份的环己酮,继而添加2.80份的二甲基苄基胺作为催化剂,在100℃下搅拌6小时,一边继续反应一边定期测定反应物的酸价,在酸价成为5.0mgKOH/g以下时,冷却至室温并停止反应。所获得的树脂清漆为淡黄色且透明,固体成分为60%,最终的酸价为3.0mgKOH/g,因此所获得的树脂清漆的固体成分中的反应物为72%。

(合成例10:分散剂(10))

在具备搅拌机、回流冷却管、干燥空气导入管、温度计的四口烧瓶中投入80.0份的1,2,4,5-苯四羧酸二酐、364.9份的羟基价为113mgKOH/g的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2)、0.31份的甲基对苯二酚、293.9份的环己酮,升温至60℃。继而,添加2.22份的1,8-二氮杂双环[5.4.0]-7-十一烯作为催化剂,在90℃下搅拌8小时。确认到反应物的利用IR测定而获得的酸酐基的峰值、即1780cm-1及1850cm-1附近的峰值消失后,加以冷却并停止反应。在所述时间点利用惯用的方法对反应物的酸价进行测定,结果为93mgKOH/g。

其后,添加105.6份的缩水甘油甲基丙烯酸酯、66.9份的环己酮,继而添加3.58份的二甲基苄基胺作为催化剂,在100℃下搅拌6小时,一边继续反应一边定期测定反应物的酸价,在酸价成为5.0mgKOH/g以下时,冷却至室温并停止反应。所获得的树脂清漆为淡黄色且透明,固体成分为60%,最终的酸价为3.0mgKOH/g,因此所获得的树脂清漆的固体成分中的反应物为71%。

(合成例11:分散剂(11))

在具备搅拌机、回流冷却管、干燥空气导入管、温度计的四口烧瓶中投入80.0份的9,9-双(3,4-二羧基苯基)芴二酸酐、160.2份的羟基价为122mgKOH/g的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1)、0.16份的甲基对苯二酚、158.8份的环己酮,升温至60℃。继而,添加1.20份的1,8-二氮杂双环[5.4.0]-7-十一烯作为催化剂,在90℃下搅拌8小时。确认到反应物的利用IR测定而获得的酸酐基的峰值、即1780cm-1及1850cm-1附近的峰值消失后,加以冷却并停止反应。在所述时间点利用惯用的方法对反应物的酸价进行测定,结果为82mgKOH/g。

其后,添加50.3份的缩水甘油甲基丙烯酸酯、31.6份的环己酮,继而添加1.94份的二甲基苄基胺作为催化剂,在100℃下搅拌6小时,一边继续反应一边定期测定反应物的酸价,在酸价成为5.0mgKOH/g以下时,冷却至室温并停止反应。所获得的树脂清漆为淡黄色且透明,固体成分为60%,最终的酸价为3.0mgKOH/g,因此所获得的树脂清漆的固体成分中的反应物为75%。

(合成例12:分散剂(12))

在具备搅拌机、回流冷却管、干燥空气导入管、温度计的四口烧瓶中投入80.0份的3,3′,4,4′-联苯四羧酸二酐、359.0份的羟基价为85mgKOH/g的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0.29份的甲基对苯二酚、290.1份的环己酮,升温至60℃。继而,添加2.19份的1,8-二氮杂双环[5.4.0]-7-十一烯作为催化剂,在90℃下搅拌8小时。确认到反应物的利用IR测定而获得的酸酐基的峰值、即1780cm-1及1850cm-1附近的峰值消失后,加以冷却并停止反应。在所述时间点利用惯用的方法对反应物的酸价进行测定,结果为74mgKOH/g。其后,添加78.3份的缩水甘油甲基丙烯酸酯、48.7份的环己酮,继而添加3.53份的二甲基苄基胺作为催化剂,在100℃下搅拌6小时,一边继续反应一边定期测定反应物的酸价,在酸价成为5.0mgKOH/g以下时,冷却至室温并停止反应。所获得的树脂清漆为淡黄色且透明,固体成分为60%,最终的酸价为3.0mgKOH/g,因此所获得的树脂清漆的固体成分中的反应物为69%。

(合成例13:分散剂(13))

在具备搅拌机、回流冷却管、干燥空气导入管、温度计的四口烧瓶中投入80.0份的3,3′,4,4′-联苯四羧酸二酐、63.1份的羟基价为483mgKOH/g的丙烯酸-2-羟基乙酯、0.11份的甲基对苯二酚、94.6份的环己酮,升温至60℃。继而,添加0.72份的1,8-二氮杂双环[5.4.0]-7-十一烯作为催化剂,在90℃下搅拌8小时。确认到反应物的利用IR测定而获得的酸酐基的峰值、即1780cm-1及1850cm-1附近的峰值消失后,加以冷却并停止反应。在所述时间点利用惯用的方法对反应物的酸价进行测定,结果为215mgKOH/g。其后,添加78.3份的缩水甘油甲基丙烯酸酯、51.1份的环己酮,继而添加1.15份的二甲基苄基胺作为催化剂,在100℃下搅拌6小时,一边继续反应一边定期测定反应物的酸价,在酸价成为5.0mgKOH/g以下时,冷却至室温并停止反应。所获得的树脂清漆为淡黄色且透明,固体成分为60%,最终的酸价为3.0mgKOH/g,因此所获得的树脂清漆的固体成分中的反应物为87%。

(合成例14:分散剂(14))

在具备搅拌机、回流冷却管、干燥空气导入管、温度计的四口烧瓶中投入80.0份的1,2,3,4-丁烷四羧酸二酐、533.3份的羟基价为85mgKOH/g的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0.37份的甲基对苯二酚、405.5份的环己酮,升温至60℃。继而,添加3.07份的1,8-二氮杂双环[5.4.0]-7-十一烯作为催化剂,在90℃下搅拌8小时。确认到反应物的利用IR测定而获得的酸酐基的峰值、即1780cm-1及1850cm-1附近的峰值消失后,加以冷却并停止反应。在所述时间点利用惯用的方法对反应物的酸价进行测定,结果为75mgKOH/g。其后,添加116.4份的缩水甘油甲基丙烯酸酯、72.6份的环己酮,继而添加4.93份的二甲基苄基胺作为催化剂,在100℃下搅拌6小时,一边继续反应一边定期测定反应物的酸价,在酸价成为5.0mgKOH/g以下时,冷却至室温并停止反应。所获得的树脂清漆为淡黄色且透明,固体成分为60%,最终的酸价为3.0mgKOH/g,因此所获得的树脂清漆的固体成分中的反应物为68%。

(合成例15:分散剂(15))

在具备搅拌机、回流冷却管、干燥空气导入管、温度计的四口烧瓶中投入80.0份的1,2,3,4-丁烷四羧酸二酐、93.7份的羟基价为483mgKOH/g的丙烯酸-2-羟基乙酯、0.15份的甲基对苯二酚、114.8份的环己酮,升温至60℃。继而,添加0.87份的1,8-二氮杂双环[5.4.0]-7-十一烯作为催化剂,在90℃下搅拌8小时。确认到反应物的利用IR测定而获得的酸酐基的峰值、即1780cm-1及1850cm-1附近的峰值消失后,加以冷却并停止反应。在所述时间点利用惯用的方法对反应物的酸价进行测定,结果为264mgKOH/g。其后,添加116.4份的缩水甘油甲基丙烯酸酯、76.2份的环己酮,继而添加1.4份的二甲基苄基胺作为催化剂,在100℃下搅拌6小时,一边继续反应一边定期测定反应物的酸价,在酸价成为5.0mgKOH/g以下时,冷却至室温并停止反应。所获得的树脂清漆为淡黄色且透明,固体成分为60%,最终的酸价为3.0mgKOH/g,因此所获得的树脂清漆的固体成分中的反应物为86%。

(合成例16:分散剂(16))

在具备搅拌机、回流冷却管、干燥空气导入管、温度计的四口烧瓶中投入80.0份的3,3′,4,4′-联苯四羧酸二酐、63.1份的羟基价为483mgKOH/g的丙烯酸-2-羟基乙酯、0.11份的甲基对苯二酚、94.6份的环己酮,升温至60℃。继而,添加0.72份的1,8-二氮杂双环[5.4.0]-7-十一烯作为催化剂,在90℃下搅拌8小时。确认到反应物的利用IR测定而获得的酸酐基的峰值、即1780cm-1及1850cm-1附近的峰值消失后,加以冷却并停止反应。在所述时间点利用惯用的方法对反应物的酸价进行测定,结果为215mgKOH/g。其后,添加123.1份的联苯缩水甘油醚、80.9份的环己酮,继而添加1.15份的二甲基苄基胺作为催化剂,在100℃下搅拌6小时,一边继续反应一边定期测定反应物的酸价,在酸价成为5.0mgKOH/g以下时,冷却至室温并停止反应。所获得的树脂清漆为淡黄色且透明,固体成分为60%,最终的酸价为3.0mgKOH/g,因此所获得的树脂清漆的固体成分中的反应物为89%。

(合成例17:分散剂(17))

在具备搅拌机、回流冷却管、干燥空气导入管、温度计的四口烧瓶中投入80.0份的3,3′,4,4′-联苯四羧酸二酐、63.1份的羟基价为483mgKOH/g的丙烯酸-2-羟基乙酯、0.11份的甲基对苯二酚、94.6份的环己酮,升温至60℃。继而,添加0.72份的1,8-二氮杂双环[5.4.0]-7-十一烯作为催化剂,在90℃下搅拌8小时。确认到反应物的利用IR测定而获得的酸酐基的峰值、即1780cm-1及1850cm-1附近的峰值消失后,加以冷却并停止反应。在所述时间点利用惯用的方法对反应物的酸价进行测定,结果为215mgKOH/g。其后,添加108.8份的4-羟基丁基丙烯酸酯缩水甘油醚、71.4份的环己酮,继而添加1.15份的二甲基苄基胺作为催化剂,在100℃下搅拌6小时,一边继续反应一边定期测定反应物的酸价,在酸价成为5.0mgKOH/g以下时,冷却至室温并停止反应。所获得的树脂清漆为淡黄色且透明,固体成分为60%,最终的酸价为3.0mgKOH/g,因此所获得的树脂清漆的固体成分中的反应物为89%。

表1中表示合成的汇总。

表1中表示合成例中所获得的反应物的概要。

[表1]

(金属氧化物糊的制作)

使用由所述制造例制作的各含有化合物(A)的树脂清漆,通过表2中示出份数的调配,进行金属氧化物(B)的分散,制作金属氧化物分散糊(表2中,反应物相对于金属氧化物(B)100重量份的比率表示固体成分量)。分散方法是以预分散(使用氧化锆珠粒(0.5mm)作为介质,并利用涂料搅拌器(paint shaker)分散1小时)、与正式分散(使用氧化锆珠粒(0.1mm)作为介质,并利用寿工业(股)制造的分散机UAM-015进行分散)两个阶段来进行。

[表2]

金属氧化物一览

在表2中,

ZrO2:日本电工(股)制造的“PCS-60”(平均一次粒径:20nm)

TiO2:帝化(Tayca)(股)制造的“MT-05”(平均一次粒径:10nm)

Sb2O5:日产化学工业(股)制造的“圣艾泊科(San epoch)EFR-6N”(平均一次粒径:20nm)

ATO:石原产业(股)制造的“SN-100P”(平均一次粒径:20nm)

ITO:希爱化成(C.I.Kasei)(股)制造的“耐诺达科(Nanotec)ITO”(平均一次粒径:30nm)

PTO:三菱材料(股)制造的“EP SP-2”(平均一次粒径:15nm)

ZnO:堺化学工业(股)制造的“菲尼克斯(FINEX)-50”(平均一次粒径:20nm)

SiO2:日本艾罗希尔(Aerosil)(股)制造的“艾罗希尔(AEROSIL)50”(平均一次粒径:50nm)

Al2O5:日本艾罗希尔(Aerosil)(股)制造的“氧化铝(Aluminium Oxide)C”(平均一次粒径:13nm)

MEK:甲基乙基酮

麦拓部塔(Metobuta):3-甲氧基-1-丁醇

(评价方法)

(1)分散性

<刚分散后的状态>

以目视观察所获得的金属氧化物分散糊的状态。

A:具有流动性。

B:虽已固化,但如果剧烈地摇晃仍可确认到流动性。

C:已固化。

<D50粒径>

使用日机装(股)制造的“纳诺崔克(Nanotrac)”测定所获得的金属氧化物糊的D50粒径。在实用方面优选为200nm以下。

<涂料化及硬化膜评价:实施例1~实施例19、比较例1~比较例12>

使用所述制备的金属氧化物糊,制备表3中示出份数的组成的金属氧化物组合物。利用棒涂机以干燥后的膜厚成为3μm的方式将所获得的金属氧化物组合物涂敷于100μm厚的易接着处理PET膜(东洋纺(股)制造的“考斯莫夏(cosmoshine)A-4100”)上后,利用高压水银灯照射400mJ/cm2的紫外线,形成硬化膜(硬涂层)。对于所获得的硬化膜,以下述方法评价耐擦伤性、铅笔硬度、透明性(雾度)。将评价结果示于表3中。

[表3]

在表3中,

光聚合引发剂:汽巴精化(Ciba specialty chemicals)(股)制造的“艳佳固(Irgacure)184”

溶剂:PGME(丙二醇单甲醚)

*1:金属氧化物糊的分散不良,故未进行测定

(评价方法)

(1)透明性(Haze(雾度)值)

使用Haze计对所获得的涂敷物中的浊度(Haze值)进行测定。在实用方面优选为浊度为1.0%以下。

(2)铅笔硬度

依据JIS-K5600,使用铅笔硬度试验机(新东(HEIDON)公司制造的划痕试验机(Scratching Tester)新东(HEIDON)-14),并变更多种铅笔芯的硬度,以负载750g进行5次试验。将5次中1次也未划伤、或仅1次划伤时的芯的硬度设为所述硬化膜的铅笔硬度。考虑到实用性的要求物性,将硬化膜的铅笔硬度判定为:

2H以上:A

1H以上:B

低于1H:D。

(3)耐擦伤性

将涂敷物设置于学振试验机上,使用No.0000的钢丝绒以负载250g学振10次。对于取出的涂敷物,依照目视评价以以下的5个阶段对划伤情况进行判断。数值越大,表示硬化膜的耐擦伤性越良好。

5:完全没有伤痕

4:轻微划伤

3:虽划伤,但未看到基材

2:划伤,且一部分硬化膜剥离

1:硬化膜已剥离,而为基材露出的状态

根据表3的结果判明,关于使用实施例1~实施例16的硬化性组合物的带硬化膜的构件,透明性·铅笔硬度·耐擦伤性优异且平衡性良好。因此,这些带硬化涂膜的构件可适宜地用于显示器、触摸屏、建筑材料等需要硬涂性与透明性的用途。

相对于此,使用树脂结构不同的分散剂的金属氧化物糊(17)及金属氧化物糊(20)~金属氧化物糊(23)无法制作金属氧化物糊,比较例1及比较例4~比较例7无法对带硬化膜的构件进行评价。

使用利用树脂结构不同的分散剂的金属氧化物糊的比较例2及比较例3、比较例9的硬化性组合物的带硬化膜的构件的透明性不足。

使用利用树脂结构不同的分散剂的金属氧化物糊的比较例8及比较例10~比较例12的硬化性组合物的带硬化膜的构件的透明性及铅笔硬度、耐擦伤性均不足。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金属氧化物组合物不仅可适宜地用于光学膜构件,也可用于对各种塑料成型品、照相机的最表面部的透镜、眼镜的透镜、建筑物或车辆等的窗玻璃及各种印刷物的各自的表面赋予相同的功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