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茶复合改性脲醛胶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44925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脲醛胶的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竹茶复合改性脲醛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脲醛胶主要用于制造人造板,而人造板主要用于制造家具和室内装修。游离甲醛从人造板中挥发出来的速度较慢。使室内空气中甲醛含量长期超标,对人的健康不利。高游离甲醛含量的脲醛胶是造成“装修病”的主要原因,也是室内装修的主要污染源,脲醛树脂胶粘剂具有生产成本低,原料来源充足,生产工艺简单,使用方便,胶层固化后无色,胶接性能优良,耐水性较好,耐湿性能较好,用途范围广等优点。迄今为止,在人造板用胶粘剂中,脲醛树脂胶粘剂的成本和价格之低,是其他胶粘剂无法相比的,其地位和作用也是其他胶粘剂无法取代的。这些优点使脲醛胶成为人造板材用胶粘剂的主要品种,占人造板用胶量的90%左右。脲醛树脂胶粘剂可广泛用于生产纤维板、刨花板、胶合板等人造板。目前国内部分人造板材尚达不到E0级标准,开发满足这一标准的低甲醛释放技术,对于提高我国的人造板材的总体水平非常重要。

由于使用脲醛树脂胶粘剂制造的产品会连续不断地释放出甲醛,甲醛是具有强烈刺激性的有毒气体,它不仅污染环境,而且对人的眼、鼻、喉等器官有强烈的刺激性,造成肺功能、肝功能、免疫功能异常,并被认为是致癌物质,这将危害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因此,脲醛树脂胶粘剂游离甲醛的污染和危害问题备受关注。

竹粉是竹材生产剩余物,是一种纯天然、无毒的生物质材料,其木质素含量相当高。木质素是重要的天然多酚类高分子,木质素分子中含有大量的酚羟基,既可以与羟甲基脲很好的结合反应,又可以与未反应完全的甲醛反应。将竹粉在适当时间、按一定量添加到脲醛树脂胶中,可以替代相等量的胶粘剂,起到节约用胶、降低甲醛的作用,还可以提高人造板的质量,使其不发生龟裂。并且,用竹粉替代部分脲醛胶粘剂,不用改变施胶、热压等人造板生产工艺,生产的人造板经检测质量符合国家标准,游离醛释放量可大幅度降低。

茶粉最大限度地保持了茶叶营养、药理成分,有很强的表面吸附力及亲和力、固香性及良好的悬浮稳定性等有机特性,可作为添加物在食品中加以应用,其作为一种天然健康的新型食品添加剂,茶叶中富含多种活性物质,如茶多酚、茶胺酸、咖啡因、茶多糖等。近年来人们在对茶叶中活性物质的提取和深加工等方面展开研究,拓展了茶叶在食品加工、化工、医药、建材、生产等许多新领域的应用。茶叶的活性物质例如聚酚类,可与甲醛发生化学作用,再结合茶叶自身的物理吸附作用,茶叶有很强的捕获甲醛能力。将茶粉用于脲醛胶的生产中,可以降低甲醛的释放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脲醛胶甲醛释放量高等不足,提供一种竹茶复合改性脲醛胶及其制备方法。该改性方法简单,所制得竹茶复合改性脲醛胶满足E0级标准,甲醛释放量低,环保实用。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竹茶复合改性脲醛胶,由甲醛、尿素、三聚氰胺、竹粉、茶粉、面粉、氨水、助剂和聚乙烯醇组成;甲醛和尿素的摩尔比为1.35:1;以甲醛和尿素的总质量为基准,竹粉的加入量为甲醛和尿素总质量的5-10%,茶粉的加入量为甲醛和尿素总质量的0.3-0.5%,三聚氰胺的用量为:0.5-0.8%,聚乙烯醇的用量为:0.6-0.9%,氨水的用量为:3.5-5%,面粉的用量为:22-28%,助剂的用量为:0.2-0.3%。

脲醛胶中茶粉和竹粉的加入量、相互配比,直接关系到脲醛胶的性能。

所述的竹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竹子或者竹产品下脚料在50-80℃、50wt%双氧水中消毒8-16h,置于清洗槽中清洗干净;

2)将清洗后的物料自然晾干48h后,采用破碎机进行破碎;

3)然后采用锤式粉碎机进行粉碎,得到含水率在8-9wt%的粉碎料;

4)将粉碎料过筛,制得细度为280-350μm的竹粉。

所述的茶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除湿:以新鲜茶叶下脚料为原料,平摊在装有鼓风机的平板上,在鼓风机的吹动下,通过面板上的孔眼,对新采的茶叶进行除湿;

2)蒸青:把除湿后的叶片输入蒸青机中,在120℃下,进行蒸青10-15分钟;该步骤的优点在于:在蒸汽室、蒸青室、金属网筒的作用下,抑制了鲜叶中酶的活性,保持了绿茶特有的鲜绿色泽,散发鲜叶的青臭气,并保留茶香,增进叶子的柔软性;

3)冷却:将蒸青后的蒸青叶自动排入冷却机中,排入时的温度为60-80℃;通过冷却机吹入冷风,使其急速冷却;该步骤的优点在于:急速冷却可以保持绿茶良好的色、香味,同时经冷风的作用降低了茶叶的粘稠性;

4)粗揉:冷却后的叶片进入粗揉机,揉搓(延长恒率失水的持续时间,防止茶叶叶温上升),挤压出茶叶的内部水分,并干燥叶片,使茶叶的含水率从70wt%降至50wt%;

5)精揉:将精揉机的弧形锅加热至120-150℃,用簸箕把粗揉后的茶叶倒进精揉机内,进行来回搓揉,降低含水率至15wt%;该步骤的优点在于:精揉机会使茶叶呈加压状态,在弧形的热锅中来回搓揉,茶叶受热揉锅的传导热作用,在整形过程中不断蒸发水份,在形成圆形针状外形的同时降低含水率;

6)烘干:使用烘干机将茶叶的含水率从15wt%降低至4-5wt%,然后于阴凉处摊晾5个小时;

7)切碎:把阴凉后的茶叶,通过切碎机进行切碎;

8)研磨:将切碎后的沫茶加入粉碎机中,在19 ℃的恒温中,以160 r/min的速度,瞬间碾碎物料;

9)过筛:过300-500目筛;

10)包装。

一种制备如上所述的竹茶复合改性脲醛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不锈钢反应釜中,按配方投入全量的甲醛,开动搅拌,加入第1批尿素,加入量为尿素总质量的48-52%;并且加入氨水,然后打开蒸汽阀缓慢均匀升温至75℃,关闭蒸汽阀,让反应物自动升温至92±1℃,保温30min;

2)然后降温至85±1℃,加入三聚氰胺,在80±1℃保温30min后,加入第2批尿素,加入量为尿素总质量的26-29%;

3)降温至75℃,保温30~40min后,加入聚乙烯醇、剩余的尿素,降温至69±1℃,保温15-20min;

4)降温冷却至40℃后,加入面粉、助剂、竹粉、茶粉填料,搅拌均匀冷却至35℃后出料。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比较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将茶叶加工过程中以及竹产品加工过程中的下脚料分别制成茶粉和竹粉,通过在脲醛胶的制备过程中以填料的形式加入,显著改进了脲醛胶的性能,使其满足E0级标准,甲醛释放量低,环保实用;

2)本发明针对脲醛胶的生产特点,对茶粉和竹粉进行了特殊处理,使茶粉和竹粉更适合于添加于脲醛胶中,相容性更好,改性效果更显著;

3)本发明改性脲醛胶的制备方法简便,易于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公开而不是限制本发明,以下结合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竹茶复合改性脲醛胶,由甲醛、尿素、三聚氰胺、竹粉、茶粉、面粉、氨水、助剂和聚乙烯醇组成;甲醛和尿素的摩尔比为1.35:1;以甲醛和尿素的总质量为基准,竹粉的加入量为甲醛和尿素总质量的5%,茶粉的加入量为甲醛和尿素总质量的0.5%,三聚氰胺的用量为:0.5%,聚乙烯醇的用量为:0.9%,氨水的用量为:3.5%,面粉的用量为:28%,助剂的用量为:0.2%。

所述的竹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竹产品下脚料在50℃、50wt%双氧水中消毒16h;置于清洗槽中清洗干净;

2)将清洗后的物料自然晾干48h后,采用破碎机进行破碎;

3)然后采用锤式粉碎机进行粉碎,得到含水率在8-9wt%的粉碎料;

4)将粉碎料过筛,制得细度为280μm的竹粉。

所述的茶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除湿:以新鲜茶叶下脚料为原料,平摊在装有鼓风机的平板上,在鼓风机的吹动下,通过面板上的孔眼,对新采的茶叶进行除湿;

2)蒸青:把除湿后的叶片输入蒸青机中,在120℃下,进行蒸青10分钟;

3)冷却:将蒸青后的蒸青叶自动排入冷却机中,排入时的温度为60℃;通过冷却机吹入冷风,使其急速冷却;

4)粗揉:冷却后的叶片进入粗揉机,揉搓,挤压出茶叶的内部水分,并干燥叶片,使茶叶的含水率从70wt%降至50wt%;

5)精揉:将精揉机的弧形锅加热至120℃,用簸箕把粗揉后的茶叶倒进精揉机内,进行来回搓揉,降低含水率至15wt%;

6)烘干:使用烘干机将茶叶的含水率从15wt%降低至4-5wt%,然后于阴凉处摊晾5个小时;

7)切碎:把阴凉后的茶叶,通过切碎机进行切碎;

8)研磨:将切碎后的沫茶加入粉碎机中,在19 ℃的恒温中,以160 r/min的速度,瞬间碾碎物料;

9)过筛:过300目筛;

10)包装。

一种制备如上所述的竹茶复合改性脲醛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不锈钢反应釜中,按配方投入全量的甲醛,开动搅拌,加入第1批尿素,加入量为尿素总质量的48%;并且加入氨水,然后打开蒸汽阀缓慢均匀升温至75℃,关闭蒸汽阀,让反应物自动升温至92±1℃,保温30min;

2)然后降温至85±1℃,加入三聚氰胺,在80±1℃保温30min后,加入第2批尿素,加入量为尿素总质量的29%;

3)降温至75℃,保温40min后,加入剩余的尿素、聚乙烯醇,降温至69±1℃,保温15min;

4)稍降温冷却至40℃后,加入面粉、助剂、竹粉、茶粉填料,搅拌均匀冷却至35℃后出料。

实施例2

一种竹茶复合改性脲醛胶,由甲醛、尿素、三聚氰胺、竹粉、茶粉、面粉、氨水、助剂和聚乙烯醇组成;甲醛和尿素的摩尔比为1.35:1;以甲醛和尿素的总质量为基准,竹粉的加入量为甲醛和尿素总质量的10%,茶粉的加入量为甲醛和尿素总质量的0.3%,三聚氰胺的用量为:0.8%,聚乙烯醇的用量为:0.6%,氨水的用量为:5%,面粉的用量为:22%,助剂的用量为:0.3%。

所述的竹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竹子或者竹产品下脚料在80℃、50wt%双氧水中消毒8h;置于清洗槽中清洗干净;

2)将清洗后的物料自然晾干48h后,采用破碎机进行破碎;

3)然后采用锤式粉碎机进行粉碎,得到含水率在8-9wt%的粉碎料;

4)将粉碎料过筛,制得细度为350μm的竹粉。

所述的茶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除湿:以新鲜茶叶下脚料为原料,平摊在装有鼓风机的平板上,在鼓风机的吹动下,通过面板上的孔眼,对新采的茶叶进行除湿;

2)蒸青:把除湿后的叶片输入蒸青机中,在120℃下,进行蒸青12分钟;

3)冷却:将蒸青后的蒸青叶自动排入冷却机中,排入时的温度为80℃;通过冷却机吹入冷风,使其急速冷却;

4)粗揉:冷却后的叶片进入粗揉机,揉搓,挤压出茶叶的内部水分,并干燥叶片,使茶叶的含水率从70wt%降至50wt%;

5)精揉:将精揉机的弧形锅加热至150℃,用簸箕把粗揉后的茶叶倒进精揉机内,进行来回搓揉,降低含水率至15wt%;

6)烘干:使用烘干机将茶叶的含水率从15wt%降低至4-5wt%,然后于阴凉处摊晾5个小时;

7)切碎:把阴凉后的茶叶,通过切碎机进行切碎;

8)研磨:将切碎后的沫茶加入粉碎机中,在19 ℃的恒温中,以160 r/min的速度,瞬间碾碎物料;

9)过筛:过500目筛;

10)包装。

一种制备如上所述的竹茶复合改性脲醛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不锈钢反应釜中,按配方投入全量的甲醛,开动搅拌,加入第1批尿素,加入量为尿素总质量的48%;并且加入氨水,然后打开蒸汽阀缓慢均匀升温至75℃,关闭蒸汽阀,让反应物自动升温至92±1℃,保温30min;

2)然后降温至85±1℃,加入三聚氰胺,在80±1℃保温30min后,加入第2批尿素,加入量为尿素总质量的26%;

3)降温至75℃,保温30min后,加入剩余的尿素、聚乙烯醇,降温至69±1℃,保温20min;

4)稍降温冷却至40℃后,加入面粉、助剂、竹粉、茶粉填料,搅拌均匀冷却至35℃后出料。

实施例3

一种竹茶复合改性脲醛胶,由甲醛、尿素、三聚氰胺、竹粉、茶粉、面粉、氨水、助剂和聚乙烯醇组成;甲醛和尿素的摩尔比为1.35:1;以甲醛和尿素的总质量为基准,竹粉的加入量为甲醛和尿素总质量的8%,茶粉的加入量为甲醛和尿素总质量的0.4%,三聚氰胺的用量为:0.7%,聚乙烯醇的用量为:0.8%,氨水的用量为:4.5%,面粉的用量为:26%,助剂的用量为:0.2%。

所述的竹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竹子或者竹产品下脚料在60℃、50wt%双氧水中消毒12h;置于清洗槽中清洗干净;

2)将清洗后的物料自然晾干48h后,采用破碎机进行破碎;

3)然后采用锤式粉碎机进行粉碎,得到含水率在8-9wt%的粉碎料;

4)将粉碎料过筛,制得细度为320μm的竹粉。

所述的茶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除湿:以新鲜茶叶下脚料为原料,平摊在装有鼓风机的平板上,在鼓风机的吹动下,通过面板上的孔眼,对新采的茶叶进行除湿;

2)蒸青:把除湿后的叶片输入蒸青机中,在120℃下,进行蒸青15分钟;

3)冷却:将蒸青后的蒸青叶自动排入冷却机中,排入时的温度为70℃;通过冷却机吹入冷风,使其急速冷却;

4)粗揉:冷却后的叶片进入粗揉机,揉搓,挤压出茶叶的内部水分,并干燥叶片,使茶叶的含水率从70wt%降至50wt%;

5)精揉:将精揉机的弧形锅加热至135℃,用簸箕把粗揉后的茶叶倒进精揉机内,进行来回搓揉,降低含水率至15wt%;

6)烘干:使用烘干机将茶叶的含水率从15wt%降低至4-5wt%,然后于阴凉处摊晾5个小时;

7)切碎:把阴凉后的茶叶,通过切碎机进行切碎;

8)研磨:将切碎后的沫茶加入粉碎机中,在19 ℃的恒温中,以160 r/min的速度,瞬间碾碎物料;

9)过筛:过300目筛;

10)包装。

一种制备如上所述的竹茶复合改性脲醛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不锈钢反应釜中,按配方投入全量的甲醛,开动搅拌,加入第1批尿素,加入量为尿素总质量的50%;并且加入氨水,然后打开蒸汽阀缓慢均匀升温至75℃,关闭蒸汽阀,让反应物自动升温至92±1℃,保温30min;

2)然后降温至85±1℃,加入三聚氰胺,在80±1℃保温30min后,加入第2批尿素,加入量为尿素总质量的27%;

3)降温至75℃,保温35min后,加入剩余的尿素、聚乙烯醇,降温至69±1℃,保温7min;

4)稍降温冷却至40℃后,加入面粉、助剂、竹粉、茶粉填料,搅拌均匀冷却至35℃后出料。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