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地形车的驱动切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95732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全地形车的驱动切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全地形车的驱动切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切换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全地形车的驱动切换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国民收入的日渐提升,人们对于各式休闲器材、
特殊工具的需求也是与日遽增,使得全地形车(All Terrain Vehicle, ATV)成为许多行业及现代化休闲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项用具,特别是四 面环海的台湾,沿岸的沙滩上更处处可见到全地形车的踪迹。
全地形车一般除具有一般车辆常见的二轮驱动与四轮驱动模式外, 为满足行驶于不同地形时需求,现有全地行车更具有前轮锁定同轴驱动的 驱动模式,使得全地形车行驶于一般路面时可以选择二轮驱动或四轮驱动 模式,当全地形车陷于泥沼时,则可利用前轮锁定同轴驱动模式使车辆脱 离泥沼。
参阅图1,日本特开2002-87087专利申请案揭露一种用于全地形车 的驱动切换装置1,该驱动切换装置1包括一固设于该全地形车(图未示) 的手把10处的固定座11、 一可按压的突设于该固定座11上的驱动开关 12、 一与该驱动开关12相间隔且可按压的设置于该固定座11上的锁定开 关13,及一枢设于该固定座11上的挡板14,其中,该挡板14可以在一 个遮蔽该锁定开关13的第一位置,及一个如图1中假想线所示,遮蔽该 驱动开关12的第二位置间转动。
借由按压该驱动开关12,方便骑士视所需情况使该全地形车于二轮 驱动与四轮驱动模式间变换,但是,当该全地形车需变换至前轮锁定同轴 驱动模式时,骑士则需先按压该驱动开关12,将该全地形车自二轮驱动模 式转换至四轮驱动模式,才能将该挡板14自该第一位置转动至该第二位 置,使该锁定开关13显露于外,再按压该锁定开关13使全地形车变换至前轮锁定同轴驱动模式,操作方式过于繁杂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方便骑士改变全地形车的驱动模式的 全地形车的驱动切换装置。
于是,本发明全地形车的驱动切换装置适用于使该全地形车于四轮 驱动、二轮驱动,及前轮锁定同轴驱动模式间切换,该驱动切换装置包含 一中空状壳座、 一第一切换单元、 一第二切换单元、及一控制基板。
该第一切换单元包括一可转动地容置于该壳座内的切换件,及一设 置于该切换件上的连接结构。该第二切换单元包括一与该切换件相互结合 且突伸于该壳座的主动件,及一突伸于该主动件的锁定控制件,该锁定控 制件可输出讯号以控制该全地形车处于前轮锁定同轴驱动模式。
该控制基板包括一设置于壳座内的板体,该板体具有一邻近该切换 件的接触面、 一形成于该接触面上的第一连接部,及一与该第一连接部相 间隔且形成于该接触面上的第二连接部,其中,该第一连接部是用以控制 该全地形车处于二轮驱动模式,而该第二连接部是用以控制该全地形车处 于四轮驱动模式。
借由操作该第二切换单元的主动件可驱使该第一切换单元的切换件 相对于该控制基板在一个二轮驱动位置及一个四轮驱动位置间移动,当在 二轮驱动位置时,该第一切换单元的连接结构是触抵于该第一连接部,使 该全地形车处于二轮驱动模式,而当在该四轮驱动位置时,该第一切换单 元的连接结构是触抵于该第二连接部,使该全地形车处于四轮驱动模式, 而借由操作该第二切换单元的锁定控制件,即可使该全地形车是处于前轮 锁定同轴驱动模式。
本发明的功效在于将该第二切换单元的主动件与该第一切换单元的 切换件相互结合,方便利用该主动件使全地形车于二轮驱动模式该四轮驱 动模式间变换,再配合该第二切换单元的锁定控制件是突伸于该主动件 上,方便操作该锁定控制件使全地形车切换至前轮锁定同轴驱动模式。


图1是一正视图,说明日本特开第2002-87087专利申请案「四轮驱动车的驱动方式切换装置」的态样;
图2是一俯视图,说明本发明全地形车的驱动切换装置的较佳实施 例设置于一全地形车上的态样;
图3是一立体分解图,辅助说明图2;
图4是一剖视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的锁定控制件位于非压按位
置;
图5是一正视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位于二轮驱动位置,其中,省 略了部份元件;
图6是一局部剖视图,辅助说明图5,其中,省略了部份元件; 图7是一正视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位于四轮驱动位置,其中,省 略了部份元件;
图8是一局部剖视图,辅助说明图7,其中,省略了部份元件;及 图9是一剖视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的锁定控制件位于压按位置。
2驱动切换装置
3 壳座
31 座体
311 嵌合部
312 定位凸柱
32 外壳 33第一防水件 34第二防水件
4 控制基板 41 板体
411 接触面
412 定位孔 413第一连接部 414第二连接部
415卡合槽
5第—切换单元
51切换件
511第一表面
512第二表面
513贯穿孔
514设置部
515卡制块
516安装部
52连接结构
521第一弹性元件
522连接件
523突出部
53卡抵结构
531第二弹性元件 532 卡抵件 6第二切换单元 61 主动件
611 扳动部
612 卡合部 62锁定控制件
621 本体部
622 压按部
623 顶制部 624第三防水件 7 9 箭头
100 全地形车
101 车把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
参阅图2,本发明的驱动切换装置2是装设于一全地形车100的车把 101上,适用于使该全地形车100于四轮驱动、二轮驱动,及前轮锁定同
轴驱动模式间切换。
参阅图2、 3、 4该驱动切换装置2包含一中空状壳座3、 一控制基板 4、 一第一切换单元5,及一第二切换单元6。
该壳座3包括一固设于该全地形车100的车把101上的座体31、 一 盖设于该座体31上的外壳32、 一设置于该座体31上的第一防水件33, 及一设置外壳32与该一第二切换单元6间的第二防水件34,其中,该座 体31具有一嵌合部311、 一突伸于该嵌合部311中的定位凸柱312,而该 第一防水件33是设置于该嵌合部311的周缘。于本较佳实施例中,该第 一、二防水件33、 34皆是以橡胶材质所制成。
,参阅图3、 4,该控制基板4包括一设置于壳座3内的板体41,该板 体41具有一接触面411、 一自该接触面411向该壳座3的座体31方向延 伸的定位孔412、 一形成于该接触面411上的第一连接部413、 一与该第 一连接部413相间隔且形成于该接触面411上的第二连接部414,及一形 成于该接触面411上且概呈弧状的卡合槽415,其中,该第一连接部413 是用以控制该全地形车100处于二轮驱动模式,而该第二连接部414是用 以控制该全地形车100处于四轮驱动模式。
该第一切换单元5包括一可转动地容置于该壳座3内的切换件51、 一设置于该切换件51上的连接结构52,及一可卡抵于该卡合槽415中的 卡抵结构53,其中,该切换件51具有一邻近该板体41的接触面411的第 一表面511、 一相反于该第一表面511的第二表面512、 一轴向形成的贯 穿孔513、 一与该板体41的第一连接部413对应形成于该第一表面511上 的设置部514、多个自该第二表面512朝相反于该第一表面511方向延伸 的卡制块515,及一对应该板体41的卡合槽415而形成于该第一表面511 上的安装部516。而该连接结构52包括一设置于该设置部514中的第一弹 性元件521,及一连结于该第一弹性元件521的一端的连接件522,该连 接件522具有多个向外突伸而可触抵于该板体41的第一连接部413上的 突出部523。而该卡抵结构53具有一容置于该安装部516中的第二弹性元 件531,及一为该第二弹性元件531所推抵而卡抵于该卡合槽415中的卡抵件532。
于本较佳实施例中,该连接结构52的第一弹性元件521与该卡抵结 构53的第二弹性元件531皆是压縮弹簧,而该连接结构52的连接件522 是一导电铜片,而该卡抵结构53的卡抵件532则是一钢珠,当然该第 一、二弹性元件521、 531也可以是其他型态的弹性元件,只要该第一弹 性元件521可以使该连接件522触抵于该与第一连接部413上,而该第二 弹性元件531可使该卡抵件532卡抵于该卡合槽415中,即可达成相同的 功效,并不应为本实施例的揭露所囿限。
该第二切换单元6包括一与该切换件51相互结合且突伸于该壳座3 的外壳32的主动件61,及一突伸于该主动件61的锁定控制件62,该锁 定控制件62可输出讯号以控制该全地形车100 (显示于图2)处于前轮锁 定同轴驱动模式。其中,该主动件61包括一可转动地突伸于该壳座3的 外壳32上的扳动部611,及多个自该扳动部611向外延伸的卡合部612, 每一卡合部612是对应卡制于该切换件51的每两卡制块515中,而该壳 座3的第二防水件34是设置于该扳动部611与该外壳32之间。该锁定控 制件62包括一位于该切换件51的贯穿孔513中的本体部621、 一自该本 体部621向外突伸于该主动件61的扳动部611的压按部622、 一自该本体 部621朝相反于该压按部622方向延伸的顶制部623,及一设置于该本体 部621与压按部622间的第三防水件624,其中,该顶制部623是穿设于 该板体41的定位孔412并顶抵于该座体31的定位凸柱312上,使该板体 41卡设于该顶制部623上,并将该锁定控制件62的本体部621定位于该 切换件51的贯穿孔513中。于本较佳实施例中,该锁定控制件62是一压 按开关,当然该锁定控制件62也可以是其他型态的元件,只要是突伸于 该主动件61,且可输出讯号以控制图2中所示的全地形车100处于前轮锁 定同轴驱动模式,即可达成相同的功效,并不应为本实施例的揭露所囿 限。
参阅图5、 6,在此要特别说明的是,为方便说明图5、图6中省略 了部份元件,当该主动件61的扳动部611位于图5所示位置时,该切换 件51相对于该控制基板4的板体41在一个如图6所示的二轮驱动位置, 此时,该连接结构52的连接件522的突出部523 (显示于图3)是触抵于 该板体41的第一连接部413,使该全地形车100(显示于图2)处于二轮驱动模式,而该卡抵结构53的卡抵件532则卡抵于该卡合槽415的一端缘 中。
参阅图7、 8并一并回顾图4,在此要特别说明的是,为方便说明图 7、 8中省略了部份元件,当骑士依据图5箭头9所示方向,将该主动件 61的扳动部611扳动至图7所示位置时,利用该主动件61卡制于该切换 件51的每两相间隔的卡制块515中的卡合部612,即可驱动该切换件51 自图6的二轮驱动位置移动至图8所示的四轮驱动位置,此时,该连接结 构52的连接件522的突出部523 (显示于图3)是触抵于该板体41的第 二连接部414,使一控制器(图未示)控制该全地形车100(显示于图2)变 换至四轮驱动模式,同时,该卡抵结构53的卡抵件532则卡抵于该卡合 槽415邻近该第一连接部413的端缘中。
在此需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利用该卡合槽415与该卡抵结构53的 卡抵件532的相互配合,可以限制该主动件61的扳动部611所能转动的 范围,有效避免扳动部611的转动超出范围,而失去该切换装置2用以切 换驱动模式的功能。
参阅图2、 4、 9,而当要使该全地形车100处于前轮锁定同轴驱动模 式时,骑士仅需依据图4箭头7所式方向压按该锁定控制件62突伸于该 主动件61的扳动部611的压按部622,使该压按部622自图4所示非压按 位置移动至图9所示的压按位置,即可使该全地形车100处于前轮锁定同 轴驱动模式,当要解除前轮锁定同轴驱动模式时,仅需再次依据图9箭头 8所式方向压按该压按部622,使该压按部622自图9所示压按位置移动 至图4所示的非压按位置,即可解除该全地形车100的前轮锁定同轴驱动 模式。
在此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使该全地形车100于不同驱动模式中相互 切换的电路设计,是该全地形车100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所熟 知的技术,在此不与多加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全地形车的驱动切换装置2,借由将该第二切换 单元6的主动件61与该第一切换单元5的切换件51相互结合,使得骑士 仅需扳动该第二切换单元6的主动件61即可驱动该切换件51相对于该控 制基板4在二轮驱动位置,及四轮驱动位置间移动,件使该全地形车100 于二轮驱动模式与四轮驱动模式间变换,再配合该第二切换单元6的锁定控制件62是突伸于该主动件61上,方便骑士操作该锁定控制件62使该 全地形车100切换至前轮锁定同轴驱动模式,故确实能达成本发明的目 的。
权利要求
1.一种全地形车的驱动切换装置,适用于使该全地形车于四轮驱动、二轮驱动及前轮锁定同轴驱动模式间切换,该驱动切换装置包含一中空状壳座;一第一切换单元,包括一可转动地容置于该壳座内的切换件,及一设置于该切换件上的连接结构;一第二切换单元,包括一与该切换件相互结合且突伸于该壳座的主动件,及一突伸于该主动件的锁定控制件,该锁定控制件可输出讯号以控制该全地形车处于前轮锁定同轴驱动模式;以及一控制基板,包括一设置于壳座内的板体,该板体具有一邻近该切换件的接触面、一形成于该接触面上的第一连接部,及一与该第一连接部相间隔且形成于该接触面上的第二连接部,其中,该第一连接部是用以控制该全地形车处于二轮驱动驱动模式,而该第二连接部是用以控制该全地形车处于四轮驱动驱动模式;借由操作该第二切换单元的主动件可驱使该第一切换单元的切换件相对于该控制基板在一个二轮驱动位置及一个四轮驱动位置间移动,当在二轮驱动位置时,该第一切换单元的连接结构是触抵于该第一连接部,使该全地形车处于二轮驱动模式,而当在该四轮驱动位置时,该第一切换单元的连接结构是触抵于该第二连接部,使该全地形车处于四轮驱动模式,而借由操作该第二切换单元的锁定控制件,即可使该全地形车是处于前轮锁定同轴驱动模式。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的驱动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 第一切换单元的切换件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形成于该第一表面上的设置部,该第一表面是邻近该控制基板的板体的接触面,该设置部是与该控制 基板的板体的第一连接部对应形成于该第一表面上,而该连接结构包括一 设置于该设置部中的第一弹性元件,及一连结于该第一弹性元件的一端的 连接件,该连接件具有多个向外突伸而可触抵于该第一连接部上的突出 部。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地形车的驱动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 第一切换单元的切换件还具有一相反于该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 一轴向形成的贯穿孔,及多个间隔自该第二表面朝相反于该第一表面方向延伸的卡 制块,而该第二切换单元的主动件包括一突伸于该壳座上的扳动部,及多 个自该扳动部向外延伸的卡合部,每一卡合部是对应卡制于所述两相间隔 的卡制块中。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地形车的驱动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 第二切换单元的锁定控制件包括一位于该切换件的贯穿孔中的本体部,及一自该本体部向外突伸于该主动件的扳动部的压按部,该压按部可相对于 该本体部在一压按位置与一非压按位置间移动,当在压按位置时,该全地 形车处于前轮锁定同轴驱动模式,而当在非压按位置时,侧解除该全地形 车的前轮锁定同轴驱动模式。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地形车的驱动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 壳座包括一可固设于该全地形车手把上的座体,及一盖设于该座体上的外 壳,该座体具有一嵌合部、 一突伸于该嵌合部中的定位凸柱,该第二切换 单元的主动件的扳动部是可转动地突伸于该外壳上。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地形车的驱动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 第二切换单元的锁定控制件还包括一 自该本体部朝相反于该压按部方向延 伸的顶制部,而该控制基板的板体还具有一自该接触面向该壳座的座体方 向延伸的定位孔,该顶制部是穿设于该控制基板的板体的定位孔并顶抵于 该座体的定位凸柱上,使该控制基板的板体卡设于该顶制部,并将该锁定 控制件的本体部定位于该切换件的贯穿孔中。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地形车的驱动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 控制基板的板体还具有一形成于该接触面上且概呈弧状的卡合槽,该第一 切换单元的切换件还具有一对应该卡合槽而形成于该第一表面上的安装 部,而该第一切换单元还包括一可卡抵于该卡合槽中的卡抵结构,该卡抵 结构具有一容置于该安装部中的第二弹性元件,及一为该第二弹性元件所推抵而卡抵于该卡合槽中的卡抵件。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地形车的驱动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 壳座还包括一设置于该座体的嵌合部周缘的第一防水件,及一设置位于该 外壳与该主动件的扳动部间的第二防水件。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全地形车的驱动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 第二切换单元还包括一设置于该本体部与压按部间的第三防水件。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全地形车的驱动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 第二切换单元的锁定控制件是一压按开关,而该连接结构的第一弹性元件 与该卡抵结构的第二弹性元件皆是压缩弹簧,而该连接结构的连接件是一 导电铜片,而该卡抵结构的卡抵件则是一钢珠。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全地形车的驱动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二,及第三防水件皆是以橡胶材质所制成。
全文摘要
一种全地形车的驱动切换装置包含一中空状壳座、一第一切换单元、一第二切换单元、及一控制基板。该第一切换单元包括一可转动地容置于该壳座内的切换件。该第二切换单元包括一与该切换件相互结合且突伸于该壳座的主动件,及一突伸于该主动件的锁定控制件,利用该主动件驱动该切换件相对于该控制基板在一个二轮驱动位置于一个四轮驱动位置间移动,使全地形车于二轮驱动模式与四轮驱动模式间变换,再配合该第二切换单元的锁定控制件是突伸于该主动件上,方便操作该锁定控制件使全地形车切换至前轮锁定同轴驱动模式。
文档编号B60K17/34GK101628547SQ20081013579
公开日2010年1月20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14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14日
发明者陈明元 申请人: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