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条以及使用该密封条的电池托盘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89115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密封条以及使用该密封条的电池托盘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封条以及使用该密封条的电池托盘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现在汽车的发展方向朝着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以及纯电动汽 车方向发展。此类的混合动力汽车的主要动力源是动力电池,因此对电池的性能要求非常 高,特别是在平常使用时对电池的保护也显得非常重要。为了增加车内的空间,混合动力汽 车或纯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一般布置在车身地板的下部,具体结构是,将动力电池装在电 池托盘中,然后将电池托盘连接在车身地板下部,使得电池位于托盘与车身地板之间限定 的空间内,托盘与车身地板之间用螺栓相互紧固连接在一起。 因为电池托盘位于车辆的最下端,且离地面很近,所以底面的一些水或其它杂质 很容易进入到电池托盘内,从而对电池造成一定的破坏。为了防止有水从托盘与车身地板 的接触面之间渗入到托盘中对电池造成损害,一般在托盘与车身地板的接触面之间还设有 相应的电池托盘密封结构,如图1所示,为采用防水密封条的电池托盘密封结构示意图,防 水密封条20的横截面为圆形,托盘21上设有放置密封条20的圆弧凹槽22,安装时通过拧 紧连接托盘21与车身地板23的螺栓而使得车身地板23将防水密封条20紧紧压在托盘21 的圆弧凹槽内,从而对车身地板23与托盘21之间进行密封,防止有水进入到托盘内去。但 是,此种圆形截面的防水密封条20与车身地板23之间的接触面很窄,而且车身地板对密封 条的压紧力对整个密封结构的密封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若车辆在运行过程中若有稍微的 振动,密封条与车身底部23之间的接触便可能发生松动,从而使得密封性能得不到稳定的 保证,因此在车辆运行过程中,路面的积水便可能渗入到电池托盘内;实践也证明,此种结 构的防水装置效果并不好,仍然有部分水能够渗入到托盘内,从而对电池的安全造成很大 的威胁。因此上述的横截面为圆形的密封条以及将该圆形截面的密封条简单的压紧设置在 车身地板与电池托盘之间是不能形成密封性很好的电池托盘密封结构的。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电池托盘与车身地板之间的密封 条容易松动而引起密封结构的密封性能不好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能实现面接触的密封条 和使用该密封条实现面密封的密封性好的电池托盘密封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种密封条,该密封条包括主体部分,所述主体部分具有一为平面的顶面,主体部 分的与顶面相对的底面具有一凸出部,所述顶面的两边缘具有向主体部分两侧延伸的翼 部。 作为优选,将所述密封条底部的凸出部的外缘设为圆弧形。 作为优选,所述密封条顶面的中部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沿密封条的纵向 延伸,凸出部的外缘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沿密封条的纵向延伸。
3[0009] 作为优选,所述密封条凸出部设有一中心孔,所述中心孔沿密封条的纵向延伸,且 中心孔使得凸出部的两侧形成为薄壁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中心孔内设有连接中心孔的顶壁与底壁的中间壁,所述中间壁将 中心孔分为相互独立的两个空间。 —种电池托盘密封结构,包括托盘、车身地板以及密封条,所述托盘上表面边缘部 分设有放置密封条的凹槽,且托盘固连于车身地板的下表面,所述密封条包括主体部分,所 述主体部分具有一为平面的顶面,主体部分的与顶面相对的底面具有一凸出部,所述顶面 的两边缘具有向主体部分两侧延伸的翼部,所述密封条底面的凸出部与托盘上表面的凹槽 紧密配合,所述翼部被紧压于车身地板下表面与托盘上表面之间。 密封条的顶面以及两翼部与车身地板的下表面之间为面接触,在压紧力的作用下 形成面密封,两翼部下表面与电池托盘边缘上表面也形成面接触从而形成面密封,另外还 有密封条的凸出部与电池托盘边缘上的凹槽配合,使得密封条与电池托盘之间的密封更加 良好,从而为电池托盘内的电池提供了良好的密封保护,使得一般液体(比如水)不会进入 到电池托盘内对电池的安全造成威胁,因密封条与车身地板和托盘表面都为面接触并形成 面密封,因此即使车身发生振动,密封条与车身地板和电池托盘之间仍能形成良好的面密 封,从而形成稳定性良好的密封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凸出部的外缘为圆弧。如此使得密封条的凸出部与电池托盘上的 凹槽配合得更紧密。 作为优选,所述密封条顶面的中部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沿密封条的纵向 延伸,凸出部的外缘中部也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沿密封条的纵向延伸,密封条的所有表 面涂胶后与托盘和车身地板配合。如此通过在密封条表面涂胶使得密封条与车身地板下表 面以及密封条与电池托盘上表面之间密封的更彻底,所述第一、第二凹槽用于收集多于的 胶以免使得车身地板与电池托盘直接粘结到一起。 作为优选,所述密封条凸出部设有一中心孔,所述中心孔沿密封条的纵向延伸,且 中心孔使得凸出部的两侧形成为薄壁结构。对于在将密封条涂胶后安装的电池托盘密封 结构,在后续拆下电池托盘时会因涂胶的粘性作用而使得拆除很不方便,通过在密封条的 凸出部设置中心孔,使得可以在拆除电池托盘时直接用刀子将密封条从中心孔部切开,从 而使得电池托盘的拆除变得简单易行;所述中心孔的存在使得凸出部的两侧形成了薄壁结 构,从而相对来说切开薄壁很容易。 作为优选,所述中心孔内设有连接中心孔的顶壁与底壁的中间壁,所述中间壁将 中心孔分为相互独立的两个空间。通过增加中间壁可以防止密封条的中心孔以上的部分向 下坠落影响顶面与车身地板下表面之间的接触密封。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电池托盘密封结构横截面示意图; 图2为电池托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密封条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池托盘密封结构一种实施例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密封条的横截面示意图;[0022]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池托盘密封结构另一种实施例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电池托盘密封结构中的密封条涂胶后处于密封状态下的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 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 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种密封条,该密封条包括主体部分,所述主体部分具有一为平面的顶面,主体部 分的与顶面相对的底面具有一凸出部,所述顶面的两边缘具有向主体部分两侧延伸的翼 部。 —种电池托盘密封结构,包括托盘、车身地板以及密封条,所述托盘上表面边缘部
分设有放置密封条的凹槽,且托盘固连于车身地板的下表面,所述密封条包括主体部分,所
述主体部分具有一为平面的顶面,主体部分的与顶面相对的底面具有一凸出部,所述顶面
的两边缘具有向主体部分两侧延伸的翼部,所述密封条底面的凸出部与托盘上表面的凹槽
紧密配合,所述翼部被紧压于车身地板下表面与托盘上表面之间。 对于上述电池托盘密封结构,优选所述凸出部的外缘为圆弧。 对于上述电池托盘密封结构,优选所述密封条顶面的中部设有第一凹槽,对于上
述电池托盘密封结构,所述第一凹槽沿密封条的纵向延伸,凸出部的外缘设有第二凹槽,第
二凹槽沿密封条的纵向延伸,密封条的所有表面涂胶后与托盘和车身地板配合。 对于上述电池托盘密封结构,优选所述密封条凸出部设有一中心孔,所述中心孔
沿密封条的纵向延伸,且中心孔使得凸出部的两侧形成为薄壁结构。 对于上述电池托盘密封结构,优选所述中心孔内设有连接中心孔的顶壁与底壁的 中间壁,所述中间壁将中心孔分为相互独立的两个空间。 如图2所示,为电池托盘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所述电池托盘1具有一矩形腔体2, 该矩形腔体2用于放置电池(图中未示出),所述矩形腔体2上缘的四周具有向四周外侧延 伸的边缘部3,所述边缘部3上表面设置有周向延伸的凹槽4,该凹槽4用于与密封条配合, 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种密封条5的横截面示意图,该密封条5具有一主体部 51,所述主体部51具有一顶面6,优选该顶面6为平面,所述主体部51的与该顶面6相对 的底面具有一凸出部7,该凸出部7与电池托盘1边缘部3上表面的凹槽4相配合,优选电 池托盘1边缘部3的凹槽4为圆弧槽,优选凸出部7的外缘也为圆弧,从而使得凸出部7与 电池托盘边缘部3的凹槽4配合的更加紧密、密封效果更好,所述主体部51的顶面6的两 边缘分别具有向两侧延伸的翼部8,从而使得密封条5的横截面外形大致为一个倒"几"字 型;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电池托盘密封结构一种实施例的横截面示意图,在该密封结 构中采用了图3所示的密封条5,密封条5的凸出部7放置于电池托盘的凹槽4中,密封条 5两侧的翼部8分别置于凹槽4两侧的电池托盘上表面,安装电池托盘1时,用螺栓(图中 未示出)将电池托盘1连接到车身地板9下表面,通过拧紧螺栓,使得电池托盘1与车身地 板9紧密连接,从而使得密封条5被紧压于电池托盘1与车身地板9之间,并使得密封条5 的顶面6以及密封条两侧的翼部8的顶面与车身地板9下表面形成紧密的面接触从而形成密封,密封条5两侧翼部8的下表面与电池托盘1的边缘部3的表面形成紧密接触形成面 密封,在强大压力作用下密封条5的凸出部7与托盘的凹槽4也形成紧密接触并形成面密 封。如此,密封条5与车身地板9下表面以及密封条5与电池托盘1的表面都形成了面接 触,从而形成密封性能很好的面密封,另外密封条5的凸出部7与托盘边缘部3的凹槽4之 间的配合能够形成密封性更好的配合,从而使得水等液体不会进入到电池托盘内对电池的 安全造成威胁。 作为优选,如图5、图6、图7所示,图5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另一种密封条的横截 面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池托盘密封结构另一种优选的实施例的横截面示意图,图7 为图6所示密封结构中的密封条涂胶后处于密封状态下的横截面示意图,在密封条5的顶 面设置一凹槽,即第一凹槽10,优选该第一凹槽10位于顶面6的靠中间部分,且该第一凹槽 10在顶面6沿密封条5的纵向延伸;在密封条5的凸出部7的底面外缘设置第二凹槽11, 优选该凹槽11大致位于凸出部7的外缘的最低处,且该第二凹槽11在凸出部7上沿密封 条5的纵向延伸;然后在安装密封条5时,在密封条5的上、下表面都涂上一层粘性胶,这样 当密封条5与车身地板9下表面和电池托盘1的表面接触时,接触面之间便被粘性胶给密 封住了,从而提供了更好的密封,所以外部的液体很难进入到电池托盘内去,从而很好的保 护了托盘内电池的安全。密封条顶面6的第一凹槽10以及凸出部7外缘的第二凹槽11的 作用是用来储存密封条5表面多于的粘性胶52 (如图7所示),以防止多于的粘性胶将车身 地板9下表面与托盘1的上表面直接粘结到一起从而使得从车身地板9下部拆下电池托盘 1时很不方便。 作为优选,如图5所示,更进一步地在密封条5的凸出部7设有一中心孔12,且该 中心孔12 —直沿密封条5的纵向延伸,因为该中心孔12的存在,所以使得密封条5凸出部 7的两侧分别形成薄壁13,该薄壁13的厚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确定,但是必须得保证该 中心孔12具有一定的尺寸大小以便能够制作出来,二是要保证薄壁13具有一定的强度以 便不会使得薄壁13以上部分的密封条自行下坠。如此,在拆除电池托盘1时,对于在装配 密封条5时在密封条的表面涂胶的密封结构来说,可以在拧下相关螺栓后直接用刀子将密 封条5从其薄壁13处切破,从而使得电池托盘1的拆除变得很简单容易。 作为优选,如图6、图7所示,更进一步的在密封条5凸出部7的中心孔12中设有 连接中心孔12的顶壁14与底壁15的中间壁16,该中间壁16将中心孔12分为相互独立的 两个空间,相当于在制作中心孔12时制作了两个中心?L该两个中心孔之间以一中间壁隔 16开。所述中间壁16能够防止中心孔12上方部分的密封条结构从中心孔12内下坠从而 破坏密封条顶面6与车身地板9下表面之间的接触密封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 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一种密封条,其特征在于,该密封条包括主体部分,所述主体部分具有一为平面的顶面,主体部分的与顶面相对的底面具有一凸出部,所述顶面的两边缘具有向主体部分两侧延伸的翼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的外缘为圆弧。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条顶面的中部设有第一凹槽, 所述第一凹槽沿密封条的纵向延伸,所述凸出部的外缘设有第二凹槽,该第二凹槽沿密封 条的纵向延伸。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封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条凸出部设有一中心孔,所述 中心孔沿密封条的纵向延伸,且中心孔使得凸出部的两侧形成为薄壁结构。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密封条,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孔内设有连接中心孔的顶壁 与底壁的中间壁,所述中间壁将中心孔分为相互独立的两个空间。
6. —种电池托盘密封结构,包括托盘、车身地板以及密封条,所述托盘上表面边缘部分 设有放置密封条的凹槽,且托盘固连于车身地板的下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条包括主 体部分,所述主体部分具有一为平面的顶面,主体部分的与顶面相对的底面具有一凸出部, 所述顶面的两边缘具有向主体部分两侧延伸的翼部,所述密封条底面的凸出部与托盘上表 面的凹槽紧密配合,所述翼部被紧压于车身地板下表面与托盘上表面之间。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托盘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的外缘为圆弧。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托盘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条顶面的中部设 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沿密封条的纵向延伸,凸出部的外缘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沿 密封条的纵向延伸,密封条的所有表面涂胶后与托盘和车身地板配合。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托盘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条凸出部设有一 中心孔,所述中心孔沿密封条的纵向延伸,且中心孔使得凸出部的两侧形成为薄壁结构。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托盘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孔内设有连接中 心孔的顶壁与底壁的中间壁,所述中间壁将中心孔分为相互独立的两个空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封条及使用该密封条的电池托盘密封结构,所述密封条包括主体部分,该主体部分具有一平顶面,主体部分的与顶面相对的底面具有一凸出部,所述顶面的两边缘具有向主体部分两侧延伸的翼部;所述电池托盘密封结构包括托盘、车身地板以及密封条,所述托盘上表面边缘部分设有放置密封条的凹槽,托盘固连于车身地板的下表面,密封条的翼部被紧压于车身地板与托盘之间。密封条与车身地板之间为面接触,且两翼部与车身地板和电池托盘表面以及密封条凸出部与电池托盘的凹槽之间都为面接触,从而形成面密封,从而使得整个密封结构的密封性能得到大大提升,能够很好地防止水等液体进入到电池托盘内,从而保证了电池托盘内电池的安全。
文档编号B60K1/04GK201544763SQ20092020560
公开日2010年8月11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30日
发明者卿明浩, 李跃进 申请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