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二轮车用蓄电池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94397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动二轮车用蓄电池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二轮车用蓄电池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混合电动二轮车等电动二轮车而提出有将蓄电池配置于脚踏部下方的结构。通过将作为重物的蓄电池配置于脚踏部的下方,从而可以谋求车辆的低重心化 (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5-139942号公报但是,由于上述蓄电池装置用于二轮车,因此,例如与用于四轮车的情况相比,容 易受到振动的影响。特别是,由于轴距短,故在车辆行进方向上前后移动时的振动变得显 著。另外,由于如上所述的蓄电池通常将称为单电池的最小单位的多个蓄电池连接而构成, 因此,来自外部的、作用于车辆的力的影响容易对单电池彼此的连接部分产生影响。因此, 期待一种能够将对单电池之间的连接状况产生的影响抑制在最小限度的蓄电池安装结构。

发明内容
于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将对构成蓄电池的单电池之间的连接状态 产生的影响抑制在最小限度的电动二轮车用蓄电池安装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发明的电动二轮车用蓄电池安装结构,具有连接多 个将单电池(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单电池54)彼此连接而构成的单组件(例如,实施方式中 的单组件37T)的蓄电池(例如,实施方式中的蓄电池组件37)、基于自所述蓄电池供给的 电力产生车辆的驱动力的电动机(例如,实施方式中的电动马达50)、控制所述电动机的驱 动的控制部(例如,实施方式中的控制装置34),该电动二轮车用蓄电池安装结构的特征在 于,将所述多个组件接合的端子部分(例如,实施方式中的阳极连接端子67、阴极连接端子 68)汇集于车辆宽度方向的一侧而设置。第二方面发明的电动二轮车用蓄电池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单电池在 上下方向配置有多层,对各单电池的电压等进行监视的单元(例如,实施方式中的电压/温 度监视基板64)设置于单组件的下侧。第三方面发明的电动二轮车用蓄电池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设置于与 所述端子部分同侧且设置为下侧。第四方面发明的电动二轮车用蓄电池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用于在所述组件之 间彼此进行通信的连接器(例如,实施方式中的通信连接器75),设置于所述单元和所述端 子部分之间。 第五方面发明的电动二轮车用蓄电池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单电池设置 有内压释放阀(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内压释放阀59),在单组件设置有将经由所述内压释放 阀而聚集的电解液聚集的电解液排出部(例如,实施方式中的电解液排出部62),所述电解液排出部(62)汇集于车辆宽度方向的一侧而设置。第六方面发明的电动二轮车用蓄电池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彼此利用网线(日文網線)电连接。第七方面发明的电动二轮车用蓄电池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彼此的物 理接合构成为,在一侧的凹部(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凹部81、83、85)插入有另一侧的凸部 (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凸部80、82、84)而固定。根据第一方面记载的发明,即便在对车辆作用大的外力而导致在车辆行进方向上 前后移动时的情况下,由于设置有将设置于与车辆行进方向不同的车宽方向的组件之间连 接的端子部分,因此,不会受到因前后振动而引起的振幅的影响,可以将外力的影响抑制在 最小限度。根据第二、第三方面记载的发明,可以谋求低重心化且节省配置空间。根据第四方面记载的发明,可以有效使用空间。根据第五方面记载的发明,容易进行维护。根据第六方面记载的发明,由于采用由网线进行连接的结构,因此,即便因振动而 导致组件彼此的相对距离变化,也能够灵活地应对该情况。根据第七方面记载的发明,在包含电连接状态的情况下可以切实地将组件彼此接
I=I O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动二轮车的侧视图;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动二轮车拆下外装部件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3是高电压蓄电池周围的构架的侧视图;图4是图3的立体图;图5是图3的俯视图;图6是沿图5的A-A线的剖面图;图7是沿图5的B-B线的剖面图;图8是单组件的分解立体图;图9是蓄电池组件的立体图;图10是其他实施方式的示意性立体图。附图标记说明34控制装置(控制部)37蓄电池组件(组件)37T单组件(组件)50电动马达54单电池59内压释放阀62电解液排出部64电压/温度监视基板(单元)67阳极连接端子(端子部分)68阴极连接端子(端子部分)75通信连接器81、83、85 凹部 80、82、84 凸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基于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以下的说明中,FR表示车辆前侧,L表示车辆左侧。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动二轮车的侧视图。另外,图2是表示电动二轮车1拆下外装部件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如图1、图2所示,电动二轮车1是具有脚踏部F的小型机动二轮车,利用内装于 摇臂12的行驶驱动用的电动马达50的旋转驱动力来驱动后轮WR。另外,将电力供给到电 动马达50的高电压蓄电池31通过将外部电源与设置于车体的未图示的充电口连接而被充 H1^ ο在主架2的前方侧端部,接合有旋转自如地轴支承转向柱7a的头管3。在转向柱 7a的上部安装有转向手柄7,在下部安装有左右一对前叉4。在前叉4的下端部,旋转自如 地轴支承有前轮WF。在主架2的上下方向大致中央部,连结有左右一对侧架5、5的上端部,侧架5从 该主架2的上下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向斜下方延伸并弯曲后沿水平方向延伸,并且以被该左 右侧架5的水平部分夹持的方式配设有将电力供给到电动马达50的72V的高电压蓄电池 31。侧架5的水平部分向斜后方立起并向车体上方弯曲,与支承物品收纳室17等的后架6连结。在侧架5、5之间,在前侧安装有低横撑架24,在低横撑架24的中央部连结有主架 2的下端部。在低横撑架24的后方,在侧架5、5之间安装有低横撑后架25。利用低横撑架 24和低横撑后架25前后夹持高电压蓄电池31。S卩,利用左右的侧架5、5、低横撑架24和低 横撑后架25包围高电压蓄电池31的周围,并将其牢固地安装于车辆侧。在此,在各侧架5上,在高电压蓄电池31的侧部安装有截面为二形状的侧托架23, 并以横跨于各侧托架23的方式安装有自车宽方向将高电压蓄电池31固定于侧架5的固定 板22。在侧架5的后部安装有形成有摇臂枢轴11的枢轴板20。悬臂式摇臂12的前端部 摇动自如地轴支承于摇臂枢轴11,该悬臂式摇臂12仅通过车宽方向左侧的臂支承后轮WR。 后轮WR利用车轴19旋转自如地轴支承于摇臂12的后部,摇臂12的后端部利用后缓冲单 元13悬吊于后架6。在摇臂12的下部,将自高电压蓄电池31供给的直流电流转换为交流电流并向电 动马达50供给的动力驱动单元35被罩部件21收纳。自该动力驱动单元35经由配线L向 马达50供给电力,由此,动力自马达50依次经由第一减速齿轮G1、第二减速齿轮G2,向车 轴19、后轮WR传递。另外,附图标记H表示平滑电容器。在转向手柄7的车体前方侧,设有作为外装部件的前罩9,在前罩9的上部,安装有 包含速度计等仪表单元8。在前罩9的车体前方侧设有前照灯10。另外,在高电压蓄电池31的上部,形成有 乘员放脚的脚踏部F,在后架6的外侧设有座位罩15。在座位罩15的上部,安装有利用车 体前方侧的铰链进行开闭的座位14。另外,在座位罩15的后端部安装有尾灯装置16。在 枢轴板20上安装有中心支架18,该中心支架18具有沿车宽方向分开的两个支脚部。在头管3的车宽方向右侧,将电力供给至前照灯10等辅助机构类或控制装置34 等的12V低电压蓄电池30载置于蓄电池盒30a,并利用按压板30b固定于蓄电池盒30a。低 电压蓄电池30利用高电压蓄电池31的电力被充电。在座位罩15的内侧,在物品收纳室17的前方,配设有将高电压蓄电池31的72V电压转换为12V的DC-DC转换器32、和收纳保险 丝、继电器等的接触器盒33。并且,在车宽方向右侧的后架6的外侧,配设有经由动力驱动 单元35等控制电动马达50的控制装置(E⑶)34。图3是高电压蓄电池周围的构架的侧视图,图4是图3的立体图,图5是图3的俯视图,图6是沿图5的A-A线的剖面图,图7是沿图5的B-B线的剖面图。如图3 图5所示,高电压蓄电池31由设置于脚踏部F下方的蓄电池盒36、和配 置于该蓄电池盒36内部的蓄电池组件37构成。在低横撑后架25后方的上部,以横跨于侧 架5、5之间的方式安装有中间横撑架26。在此,在低横撑架24和低横撑后架25上,以将各个横撑架的两端部连结的方式设 有倾倒或越过高低不平路面时用于保护高电压蓄电池31的防护板27。横跨于低横撑架24 和低横撑后架25而安装有沿前后方向的一对下防护件28 (参照图6),其保护蓄电池盒36 的底壁36t。在侧托架23上,在蓄电池盒36侧部设置的凸缘部36f以避开固定板22的方式而 形成。该凸缘部36f利用螺栓29固定于与侧架5焊接固定的侧托架23的顶面。在此,如 图6所示,在凸缘部36f的、螺栓29的紧固部位安装有橡胶制的缓冲部件38。如图6、图7所示,蓄电池盒36由有底箱形的盒本体39和覆盖盒本体39的上部 开口部40的盖41构成。盒本体39在底壁36t的底面具有用于提高刚性的肋361,在底壁 36t顶面的两侧缘形成有槽42。在盒本体39的上部开口部40的两侧缘形成有前述的凸缘 部36f。在盒本体39的上部开口部40的周缘形成有嵌合槽43,在盖41的开口周缘形成有 与嵌合槽43嵌合的嵌合部44,使这些盒本体39的嵌合槽43和盖41的嵌合部44嵌合,防 止自盒本体39与盖41连接的连接部浸水,确保不透水性。另外,如图7所示,在蓄电池盒36的盒本体39的前面,具体而言在前侧的纵向壁 36k的下部,形成有左右一对吸入口 47。在构成蓄电池盒36上部的盖41的后部顶面、即在 上壁41z的后部,设有开口部41h,在该开口部41h安装有作为具有排出口 48的吸引风扇的 西洛克风扇49。如图3 图5所示,在蓄电池盒36的各吸入口 47连接有弯曲且向上方延伸的吸 入管51,该吸入管51的上端开口部51k相比脚踏部F位于上方且相比侧架5与主架2连接 的连接部在下方开口。另外,在西洛克风扇49的排出口 48连接有弯曲且向上方延伸的排出管52,该排 出管52同样地使上端开口部52k处于脚踏部F的上方且在与吸入管51相同的高度开口。 在此,吸入管51的开口部51k在前罩9内开口,排出管52的开口部52k在侧罩15内开口。 另外,吸入管51的开口部51k形成为截面为圆形,排出管52的开口部52k形成为截面为四 边形。图8、图9表示在蓄电池盒36的内部设置的单电池54、单电池单元54u、单组件37T 的配置装置。如图6 图8所示,蓄电池组件37将单组件37T沿车辆前后方向配置三组而构成。 从物理结构方面来看,将单电池54上下排列两层而形成单电池单元54u,将该单电池单元 54u留出间隔地沿车宽方向排列15组,并利用后述的单组件37T的前后壁37f、37r前后夹 持并支承这15组单电池单元54u,从而构成单组件37T。
在此,单组件37T除具有前后壁37f、37r之外,还具有上下壁37u、371、侧壁37s, 在上下壁37u、371,沿车辆前后方向形成有细缝S。在上下壁37u、371设有沿车辆前后方向 延伸的加强肋63,细缝S形成于这些加强肋63之间。另外,在前壁37f之前设有罩56。在使电极D朝向前侧而排列的单电池54的电极D之间设有内压释放阀59,在前壁37f上,在对应内压释放阀59的位置,上下分成两层且呈 水平地设有电解液弓丨导路径61,并与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电解液排出部62连通地连接。该电 解液排出部62汇集于车辆宽度方向的一侧,在该实施方式中汇集于左侧,从而容易进行维 护。在下壁371的角落部设有与蓄电池盒36的底壁36t抵接的突起部53。该突起部 53形成于与角部36d接触的位置,具体而言形成于底壁36t的四个角,上述角部36d为蓄电 池盒36的底壁36t与前后壁37f、37r、侧壁36s (仅右侧壁)之间的角部。利用突起部53, 在盒本体39的底壁36t和蓄电池组件37的下壁371之间形成有间隙60。由于在邻接的单组件37T之间隔着前壁37f、后壁37r,故在单组件37T之间可以 确保间隙58,而在该间隙58处,在前壁37f、后壁37r的上下方向中央部和盒本体39的内 壁,设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肋57。因此,利用该肋57,空气不会自间隙58向上方逃离,而是自蓄电池盒36的盒本体 39下部的间隙60朝各单组件37T的下壁371下侧均勻地分配。接着,该空气自单组件37T 的下壁371的细缝S沿单电池单元54u向上方均勻流动。在此,肋57设置于吸入口 47的 上侧,被吸入的空气首先朝蓄电池盒36的下部流动。而且,在如上所述构成的单组件37T的车辆宽度方向的一侧,具体而言为车辆宽 度方向的左侧,配置有阳极连接端子67、阴极连接端子68、阳极电缆65、阴极电缆66、电压 /温度监视基板64、通信连接器75、电缆导管69、69。具体而言,在单组件37T的侧壁37s外侧且在上下方向下半部,配置有树脂模制的 电压/温度监视基板64。另外,在单组件37T左侧的侧壁37s的上下方向上半部,在电压/ 温度监视基板64的后部顶面安装有防水型通信连接器75,并且,布置有阳极电缆65、阴极 电缆66。在此,阳极电缆65、阴极电缆66的芯线79由网线(日文網線)构成。在与配置有电压/温度监视基板64的一侧相同的一侧的上部、即在左侧的侧壁 37s的上部,设有阳极连接端子67、阴极连接端子68。阳极电缆65、阴极电缆66与该阳极 连接端子67、阴极连接端子68连接。阳极电缆65、阴极电缆66被设置于侧壁37s的截面 为C字形的电缆导管69、69夹持。因此,通信连接器75被设置于电压/温度监视基板64 和阳极连接端子67、阴极连接端子68之间,从而有效利用空间。在此,单电池54在车宽方向上三个并联地电连接,由此构成的单元串联连接有10 组。在图8中,各单电池54曲折地连接,其表示车宽方向的连接线将三个并联连接的状态, 且表示上下方向的连接线表示串联连接将三个作为一组而构成的单元的状态。这样,上下连接10组而构成的单元的阳极侧和阴极侧的连接线,与阳极连接端子 67、阴极连接端子68连接,前述的电压/温度监视基板64对该10组单元即以单组件37T 为单位进行监视。图9表示单组件37T沿车辆前后方向配置三组的状态。与前侧的单组件37T的阴 极连接端子68连接的阴极电缆66,穿过单组件37T的一个电缆导管69而被保持,与前侧的单组件37T的阳极连接端子67连接的阳极电缆65,与邻接的中央部的单组件37T的阴极连 接端子68连接,并与后侧的单组件37T也同样地电连接。另外,各电压/温度监视基板64利用呈弯曲状态的电气配线72连接在一起。在 此,在后侧的单组件37T的上壁37u的上面,在右侧设有以单组件37T为单位进行充电/放 电管理的均衡单元70,均衡单元70的电气配线71与电压/温度监视基板64连接。在均衡 单元70上一并设置有将设定电流测定的基准的分流基板和保险丝构成一体的充电/放电 电流测定单元73。另外,电气配线71、72的芯线也优选使用网线。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由于将配置于车辆前后方向的三个单组件37T电气接合的阳 极连接端子67、阴极连接端子68,此外还有电解液排出部62,汇集于车辆宽度方向的一侧 而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汇集于左侧而设置,因此,即便在电动二轮车的前后方向上作用有 大的外力,也可以将外力对阳极连接端子67、阴极连接端子68的影响抑制在最小限定,该 阳极连接端子67、阴极连接端子68将设置于与车辆行进方向不同的车辆宽度方向的单组 件37T之间连接。另外,由于单电池54作为上下两层配置的单电池单元54u而构成,因此,与配置成 一层的情况相比,可以减小俯视时的配置空间,另外,由于对各单电池54的电压等进行监 视的电压/温度监视基板64在单组件37T左侧的侧壁37s的上下方向设置于下侧的下半 部,因此,可以谋求低重心化且可以节省配置空间。而且,由于将单组件37T彼此连接的阳极电缆65、阴极电缆66的芯线由网线构成, 因此,即便因振动而导致组件彼此之间的相对距离变化,也能够灵活地应对上述情况。因 此,即便相对于振动,也能够灵活地应对,适用于电动二轮车。但是,在电动二轮车1行驶时,当驱动西洛克风扇49时,如图7的箭头所示,空气 自蓄电池盒36的吸入管51的开口部51k强行吸入。被吸入的空气,被蓄电池盒36的底壁 36t和蓄电池组件37之间的间隙60、准确地说是蓄电池盒36的底壁36t和单组件37T的 下壁371之间的间隙60引导。在此,由于在设置于前后方向的三个各单组件37T之间及其与蓄电池盒36的纵向 壁36k之间的间隙58处设有肋57 (也可以由海绵之类的部件构成),故空气不会自间隙58 向上方流动,被导入的空气自单组件37T的下壁371的细缝S均勻地遍及各单组件37T的 下部,并自各单组件37T的下部在被保持部55支承的各单电池54的周围向上侧流动,从而 冷却单电池54。之后,利用西洛克风扇49,自蓄电池盒36的盖41上壁41z的开口部41h 通过排出管52自开口部52k排出。因此,可以切实地冷却蓄电池组件37。另外,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也可以采用图10所示的结构。S卩,可 以在前侧单组件37T的后壁37r的中央部设置凸部80,并在车辆前后方向的中央部的单组 件37T上,在前壁37f上设置与该凸部80物理连接且电连接的凹部81,在车辆前后方向的 中央部的单组件37T的后壁37r上设置凸部82,在后侧的单组件37T的前壁37f上,设置与 中央部的单组件37T的凸部82物理连接且电连接的凹部83,进而,在前侧的电压/温度监 视基板64的后端部设置凸部84,在车辆前后方向的中央部的电压/温度监视基板64的前 端部设置与凸部84物理连接且电连接的凹部85,在车辆前后方向的中央部的电压/温度监 视基板64的后端部设置凸部86,在后侧的电压/温度监视基板64的前端部设置与凸部86 物理连接且电连接的凹部87。
通过如上所述构成,可以将邻接的单组件37T彼此物理连接且电插入而固定,并可以将电压/温度监视基板64彼此物理连接且电插入而固定,因此,可以可靠地将单组件 37T彼此接合,也可以简单地进行接合作业。另外,凸部80、82、84及凹部81、83、85的设定, 只要通过彼此嵌合而物理连接且电连接即可,可以自由设定在某一侧设置凸部或凹部。另外,虽然对在单组件37T的左侧设置电压/温度监视基板64等的情况进行了说 明,但也可以在右侧设置。
权利要求
一种电动二轮车用蓄电池安装结构,其具有连接多个将单电池(54)彼此连接而构成的单组件(37T)的蓄电池(37)、基于自所述蓄电池供给的电力产生车辆的驱动力的电动机(50)、控制所述电动机的驱动的控制部(34),该电动二轮车用蓄电池安装结构的特征在于,将所述多个组件接合的端子部分(67、68)汇集于所述车宽方向的一侧而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二轮车用蓄电池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单电池 在上下方向配置有多层,对各单电池的电压等进行监视的单元(64)设置于单组件的下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二轮车用蓄电池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64)设 置于与所述端子部分(67、68)同侧且为下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二轮车用蓄电池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用于在所述组件 之间彼此进行通信的连接器(75),设置于所述单元(64)和所述端子部分(67、68)之间。
5.如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二轮车用蓄电池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 述单电池(54)设置有内压释放阀(59),在单组件(37T)设置有将经由所述内压释放阀而聚 集的电解液聚集的电解液排出部(62),所述电解液排出部(62)汇集于车辆宽度方向的一 侧而设置。
6.如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二轮车用蓄电池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组件彼此利用网线电连接。
7.如权利要求1 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二轮车用蓄电池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组件彼此的物理接合构成为,在一侧的凹部(81、83、85)插入有另一侧的凸部(80、82、84) 而固定。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将对构成蓄电池的单电池之间的连接状态产生的影响抑制在最小限度的电动二轮车用蓄电池安装结构。该蓄电池安装结构具有连接三个将单电池彼此连接而构成的单组件(37T)的蓄电池组件(37)、由此产生车辆的驱动力的电动马达、控制电动马达的驱动的控制装置,其中,将所述三个单组件(37T)接合的阳极连接端子(67)、阴极连接端子(68)汇集于车辆宽度方向的一侧而设置。
文档编号B60K1/04GK101844508SQ20101013652
公开日2010年9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27日
发明者中泽祥浩, 曾根崇史 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