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限位橡胶支座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39540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限位橡胶支座总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悬架橡胶支座总成,特别涉及一种重型汽车悬架用自限位橡胶支座总成。
背景技术
现代重型汽车基于减振的需求,悬架一般匹配橡胶支座结构,橡胶支座能够承受较大的垂直载荷,起到减振缓冲、保护桥壳的作用。但目前橡胶支座和板簧之间大多采用夹板式固定连接,使得橡胶支座在承受垂直载荷的同时,还要承受板簧对其扭转和剪切的作用力,橡胶支座过大的横向变形易导致自身的损坏,而橡胶支座的损坏会导致整个悬架系统的失效,从而严重影响整车的安全行驶性能。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减震效果好、更加安全可靠的自限位橡胶支座总成。为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限位橡胶支座总成,包括自限位上板、上橡胶层、上衬板、中间橡胶层、下衬板、下橡胶层和自限位底座,所述自限位上板和自限位底座两侧分别设有限位壁,所述自限位上板、上橡胶层、上衬板、中间橡胶层、下衬板、下橡胶层和自限位底座自上而下依次硫化成一整体,所述的自限位上板的上表面硫化
一层橡胶。所述自限位底座两侧限位壁表面硫化一层橡胶。所述自限位上板两侧限位壁表面硫化一层橡胶。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承受冲击载荷或载荷较大而产生横向或垂直方向较大的变形时,自限位上板限位壁会与自限位下座限位壁接触限位,有效的避免了橡胶支座较大的横向变形和横向剪切,降低了橡胶支座的损坏率,提高了安全可靠性。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结构图。图中1表面橡胶层、2自限位上板、3上橡胶层、4上衬板、5中间橡胶层、6下衬板、 7下橡胶层、8自限位底座、9板簧。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表面橡胶层1、自限位上板2、上橡胶层3、上衬板4、 中间橡胶层5、下衬板6、下橡胶层7和自限位底座8。所述的自限位上板2两侧设有限位壁,其表面硫化一层橡胶。所述的自限位底座8两侧设有限位壁,其表面硫化一层橡胶。所述自限位上板2、上橡胶层3、上衬板4、中间橡胶层5、下衬板6、下橡胶层7和自限位底座8自上而下硫化成一体。[0018]自限位上板2的上表面硫化一层表面橡胶层1,该表面与板簧9直接接触,有效的避免了板簧9在橡胶支座表面滑动时产生较大的噪声。所述的自限位底座8两侧限位壁表面硫化一层橡胶,目的是在与自限位上板2限位壁碰撞限位时减小噪音。本实用新型通过自身结构实现自限位功能。如图2所示,板簧9末端直接压在橡胶支座的上表面,当路况比较恶劣时,板簧9 相对橡胶支座滑动,此时橡胶支座既承受垂直方向的载荷,又承受板簧9对其的横向冲击, 当横向冲击较大时,自限位上板2限位壁与自限位底座8限位壁碰撞限位,有效的避免了橡胶支座较大的横向变形。
权利要求1.一种自限位橡胶支座总成,包括自限位上板(2)、上橡胶层(3)、上衬板(4)、中间橡胶层(5 )、下衬板(6 )、下橡胶层(7 )和自限位底座(8 ),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限位上板(2)两侧设有限位壁; 所述自限位底座(8)两侧设有限位壁;所述自限位上板(2)、上橡胶层(3)、上衬板(4)、中间橡胶层(5)、下衬板(6)、下橡胶层 (7 )和自限位底座(8 )自上而下依次硫化成一整体,所述的自限位上板(2 )的上表面硫化一层表面橡胶层(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限位橡胶支座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限位底座(8)两侧限位壁表面硫化一层橡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自限位橡胶支座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限位上板(2)两侧限位壁表面硫化一层橡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限位橡胶支座总成,包括自限位上板、上橡胶层、上衬板、中间橡胶层、下衬板、下橡胶层和自限位底座,所述自限位上板和自限位底座两侧分别设有限位壁,所述自限位上板、上橡胶层、上衬板、中间橡胶层、下衬板、下橡胶层和自限位底座自上而下依次硫化成一整体,所述的自限位上板的上表面硫化一层橡胶。本实用新型在承受冲击载荷或载荷较大产生横向或垂直方向较大的变形时,自限位上板限位壁会与自限位底座限位壁接触限位,有效的避免了橡胶支座较大的横向变形和横向剪切,降低了橡胶支座的损坏率,提高了安全性及可靠性。
文档编号B60G11/10GK202192957SQ20112029276
公开日2012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2日
发明者孙长春, 张付增, 李自杨, 杨永祥, 葛方舟, 陈立付, 高蕊 申请人: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