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式叉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42502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池式叉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装载在车身上的电池来行驶的电池式叉车。
背景技术
在通过设置在车身前部的车叉来装卸、移动货物的叉车中,有的叉车通过装载在车身上的电池进行行驶。这种电池式叉车与通过发动机行驶的叉车相比,不存在噪声和尾气的问题,因此在室内进行装卸作业时是有利的。另一方面,电池式叉车无法像通过发动机行驶的叉车那样通过补充燃料而连续地使用,当电池的电量减少了时,需要更换为充满电的电池。由于在叉车的车身后部设置有配重,因此通常从车身的侧面来装卸电池(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日本专利特开2002-308582号公报。为了充分地确保叉车的工作时间,需要更大型的电池。但是,在叉车的后部设置有后支柱等构成车身的部件。因此,在装载大型电池的情况下,必须在避免与后支柱等车身构成部件发生干涉的同时从车身的侧面装卸电池,因此作业变得非常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式叉车,该电池式叉车即使在装载大型电池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进行装卸电池时的作业。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电池式叉车具有设置在车身的前部的车叉和设置在所述车身的后部的配重,并通过装载在所述车身上的电池的电力来行驶,所述电池式叉车的特征在于,在所述配重的上表面形成有向前后方向敞开的凹部,在至少所述电池的一部分与所述配重相重合的状态下将电池装载在所述车身的比后轮靠上方的位置,并且所述电池能够通过所述配重的凹部向所述车身的后方取出。另外,本发明在上述电池式叉车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式叉车具有天花板,所述天花板经由一对后立柱被支承在覆盖驾驶席的上方区域的位置,所述一对后立柱从所述车身的后部两侧向上方延伸,在所述天花板上沿所述车身的前后方向形成有向后端开口的狭槽。另外,本发明在上述电池式叉车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当从车身后方观察时,所述一对后立柱的至少下方侧以相互平行且沿着铅垂方向的方式形成,由此形成拆卸所述电池时的电池的通过区域。另外,本发明在上述电池式叉车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立柱在比所述电池的通过区域靠上方的部位以相互接近的方式改变延伸方向,之后与所述天花板的后端角部连接。另外,本发明在上述电池式叉车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立柱的上端部以相互接近的方式弯折。另外,本发明在上述电池式叉车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立柱的上端部以相互接近的方式弯曲。另外,本发明在上述电池式叉车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当从车身后方观察时,所述一对后立柱构成为至少下方侧以相互平行且沿铅垂方向的方式形成的部位之间的间隔比所述配重的凹部的横向宽度大,并且当从车身后方观察时,所述间隔不与配重的凹部重
口 o另外,本发明在上述电池式叉车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后立柱在比所述配重的前端面靠前方的位置固定在所述车身上。另外,本发明在上述电池式叉车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池的上方部以能够朝向所述车身的前方倾倒的方式设置有电池罩,并且在所述电池罩的上表面设置有驾驶席用座椅,在所述后立柱之间构成所述电池的通过区域,使得当使所述电池罩向前方倾倒时,所述电池罩及所述驾驶席用座椅不会与所述一对后立柱发生干涉。发明效果根据本发明,由于在配重的上表面形成有向前后方向敞开的凹部,电池能够通过配重的凹部朝向车身的后方取出,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电池的装卸作业。并且,由于电池装载在比后轮靠上方的位置,因此能够采用大小跨车身整体宽度的电池。故,即使在装载重量相同的电池的情况下,电池沿前后方向的尺寸也会变小,能够将电池配置在车身的更靠后方的位置,从而能够更有效地将电池用作平衡用的重体。其结果是,能够大幅减轻配重的重量,从而能够减轻车身的重量,实现节能。


图1是作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一的电池式叉车的侧视图;图2是在图1所示的电池式叉车中进行电池的装卸作业的状态的侧视图;图3是在图1所示的电池式叉车中吊起电池的状态的后视图;图4是从后方观察图1所示的电池式叉车的立体图;图5是从后方观察使图1所示的电池式叉车的电池罩偏斜而使电池露出的状态的立体图;图6是从后方观察吊起图1所示的电池式叉车的电池的状态的立体图;图7是从后方观察将图1所示的电池式叉车的电池向车身后方取出的状态的立体图;图8是作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二的电池式叉车的后视图;图9是作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三的电池式叉车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来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电池式叉车的优选实施方式。图1、图2和图4表示了作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一的电池式叉车。这里所例示的电池式叉车在车身10的前端角部分别具有前轮11,同时在车身10的后端角部分别具有后轮12,并且通过未图示的电动机的驱动而将前轮I作为驱动轮进行行驶。
在车身10的前部,设置有用于装卸或移动货物的车叉13。车叉13由沿上下方向设置的桅杆(mast) 14支承,并且能够通过设置在其自身与桅杆14之间的桅杆工作缸15的驱动而沿着桅杆14升降。虽然在图中没有明示,但是桅杆14按照在其下端部能够围绕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水平轴进行旋转的方式安装在车身10上,并且在该桅杆14与车身10之间具有倾斜工作缸(未图示),能够通过倾斜工作缸(未图示)的驱动而相对于车身处于前倾或后倾的姿势在车身10的后端部设置有配重20。配重20是在通过车叉13支承货物时用于获得平衡的金属制的重体,在车身10上设置在从位于后轮12上方的部位到后端的部位。根据图3可知,该配重20形成为在上表面具有向前后方向敞开的凹部。具体地说,通过在上表面平坦的重体主体21的两侧向上方突出设置一对柱状部件22,构成了在上表面具有凹部的配重20。柱状部件22是在重体21的两侧从相对的部位向上方和车身10的前方突出,并且具有沿车身10的前后方向相互平行的引导面22a的凸状部分,该柱状部件22与重体主体21成形为一体。需要说明的是,图4、图5中的标号23是覆盖配重20的后表面的树脂制的重体罩。如图1、图2和图5所示,在车身10的中央部装载有作为电源的电池30。电池30通过在上表面开口的呈长方体形状的电池箱31的内部容纳多个电池单元32而构成。如图3所示,电池箱31的沿车身10的左右方向的尺寸被设定为比形成在柱状部件22上的引导面22a的相互之间的距离稍小,从而能够在柱状部件22之间通过。如图1、图2、图5和图7所示,该电池30装载在电池载置面16(图7)上,该电池载置面16设定为在车身10中比重体主体21的前表面更靠前方,并且比重体主体21的上表面21a更靠下方。电池载置面16的位置设定为在其上表面装载有电池30的情况下,电池30的后端上部介于柱状部件22之间,并处于与配重20相重合的状态。在装载在电池载置面16上的电池30的上方,设置有电池罩33,而且在电池罩33的上表面还设置有驾驶席用座椅34。电池罩33具有足够覆盖电池箱31的上表面的大小,其前端边缘部经由沿车身10的左右方向延伸的支承轴33a以能够倾倒的方式由车身10的支承架35支承。该电池罩33通过绕支承轴33a的轴心旋转,能够如图1所示那样移动到覆盖电池30的上方的水平位置,而且能够如图2所示那样移动到将后端边缘向上方抬起而使电池30的上方区域敞开的前倾位置。在使电池罩33移动到前倾位置的情况下,如图2和图6所示,不会导致出现电池罩33与电池箱31发生相互干涉的情况,能够使电池30升至电池箱31的底面比重体主体21的上表面21a稍高的位置(以下称为“电池转移位置”)。如图2、图6和图7所示,支承电池罩33的支承架35从位于电池载置面16前端的部位向上方竖立设置,在该支承架35的位于车身10后方的面上设置有缓冲件35a。缓冲件35a由橡胶等富有弹性的材料形成为长方体形状,并按照上下方向为长度方向的方式粘贴。该缓冲件35a按照以下方式设置成上下方向为长度方向在电池载置面16上装载有电池30的情况下,能够与电池箱31的前表面上方部抵接,并且在使电池30升至电池转移位置的情况下能够与电池箱31的前表面抵接。另一方面,如图1-图4所示,在车身10的上方区域设置有天花板40。天花板40通过在近似矩形的框体41上配置多个横梁(栈)42而构成,所述框体41具有覆盖驾驶席用座椅34的上方区域的大小。该天花板40的沿车身10的左右方向的尺寸小于车身10。该天花板40通过一对前立柱43和一对后立柱44安装在车身10上。如图1和图3所示,前立柱43从天花板40的前端的角部朝向下方向前方倾斜地延伸,各下端部固定在车身10的前端部上。前立柱43的相互之间的间隔(图3中的a)在全长范围内都是大致相同的。与此相对,后立柱44具有立柱主体部44b和扩展部44a,所述立柱主体部44b从车身10的后部的两侧相互平行地大致沿铅垂方向向上方延伸,所述扩展部44a从立柱主体部44b的上端部开始以朝向上方逐渐相互接近的方式改变延伸方向,然后与天花板40的后端的角部连接。在后立柱44中,相互平行地设置的立柱主体部44b的相互之间的间隔(图3中的b)比配重20的凹部的横向宽度大,即比设置在柱状部件22上的导向面22a的相互之间的间隔大,并且从车身10的后方观察时,与柱状部件22的相互之间的间隔不重合,从而能够使电池箱31和电池罩33通过(电池的通过区域)。立柱主体部44b和扩展部44a的接合位置设定在满足以下条件的尽可能高的位置即使在使处于水平位置的电池罩33移动到前倾位置时也不会与后立柱44发生干涉,并且即使在将电池30配置到电池转移位置上时也不会与电池箱31发生干涉。立柱主体部44b在比配重20的前端面(柱状部件的前端面22b)靠前方的位置固定在车身10上。如图5所示,在天花板40上形成有狭槽45。狭槽45从天花板40的后端沿车身10的前后方向朝向前方形成,并且设置成其前端部与电池30的前后方向上的尺寸的中点相比位于前方。如上构成的电池式叉车在通过电池罩33覆盖装载在电池载置面16上的电池30、并通过重体罩23覆盖配重20的后表面的状态下进行装卸作业。即,通过坐在驾驶席用座椅34上的操作者的操作,利用未图示的电动机,通过前轮11和后轮12进行行驶,并能够通过适当升降车叉13来进行期望的装卸作业。这里,根据上述电池式叉车,电池30的一部分超过支承天花板40的后立柱44而位于后方,在与配重20相重合的状态下装载在车身10上。因此,电池30的重量会作为用于平衡的重体有效地发挥功能,从而能够在大幅减轻配重20自身重量的情况下形成车身10。由此,能够减轻车身10的重量,并减小电池30的消耗功率等,从而能够实现节能。并且,由于在比后轮12靠上方的位置装载电池30,因此能够确保电池30沿左右方向具有大的尺寸。因此,即使在装载重量相同的电池30的情况下,电池30沿前后方向的尺寸也会变小,从而能够将电池30配置在车身10的更靠后方的位置,能够更有效地将电池30用作平衡用的重体。另外,在配重20的上表面形成电池箱31能够在前后方向上通过的凹部,并且支承天花板40的后立柱44的相互之间的间隔也形成为电池箱31能够通过的尺寸。另外,在天花板40上形成沿前后方向延伸并且后端开口的狭槽45。从而,如图5所示,取下重体罩23,同时使电池罩33移动到前倾位置,如果如图6所示那样从该状态通过吊绳W吊起电池30,则能够使电池30升至电池转移位置,如果如图7所示那样直接使电池30向后方平行移动,则能够将电池30从车身10的后方取出并放下。当要将电池30装载到车身10上时,进行相反的作业即可。在此期间,当使电池30在车身10的前后方向上移动时,配置在车身10的侧面的后立柱44不会成为障碍,也不会产生拆装后立柱44等附带的作业,因此不会损害装卸电池30时的作业性。并且,由于构成为在后立柱44中相互平行地设置的立柱主体部44b的相互之间的间隔比设置在柱状部件22上的引导面22a的相互之间的间隔稍大,并且当从车身10的后方观察时不与柱状部件22的相互之间的间隔重合,且后立柱44的立柱主体部44b在比配重20的前端更靠前方的位置固定在车身10上,因此,在装卸电池30时不会损伤到后立柱44。除此之外,由于在配重20的重体主体21的上表面21a的两侧设置柱状部件22,因此,形成在各个柱状部件22上的引导面22a会成为使电池30在车身10的前后方向上移动时的引导部件。因此,不会产生正在移动的电池30发生摆动而与其他部件碰撞或者造成双方损伤等问题。同样,由于在支承电池罩33的支承架35上设置有缓冲件35a,因此,即使由于装载电池30时的施力而导致电池箱31与支承架35发生碰撞,也不会对双方造成损伤。这样,根据上述电池式叉车,在车身10的装载位置吊起电池30后,能够使该电池30通过配重20的上方并从车身10的后方将其取出,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电池30的装卸作业。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一中,设置有从后立柱44的上端部朝向下方按照逐渐相互远离的方式向侧面呈直线状突出的扩展部44a,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在图8所示的实施方式二中,设置有后立柱144的上端部朝向上方按照逐渐相互接近的方式变为弯曲状的扩展部144a。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二中,当使电池罩33从水平位置移动到前倾位置时、或者当使电池30在车身10的前后方向上移动时,后立柱144的立柱主体部144b也不会限制电池罩33或电池30的移动,而且也不会产生拆装后立柱144等的附带作业,因此不会损害装卸电池30时的作业性。同样,在图9所示的实施方式三中,在后立柱244的上端部设置有以相互接近的方式弯折的扩展部244a。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三中,当使电池罩33从水平位置移动到前倾位置时、或者当使电池30在车身10的前后方向上移动时,后立柱244的立柱主体部244b也不会限制电池罩33或电池30的移动,而且也不会产生拆装后立柱244等的附带作业,因此不会损害装卸电池30时的作业性。需要说明的是,在实施方式二和实施方式三中,对于与实施方式一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对它们的详细说明。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一至三中,均例示了在电池箱31中容纳多个电池单元32而构成的电池30,但是电池的结构不限于此。[标号说明]10 车身12 后轮13 车叉16电池载置面20 配重21重体主体21a上表面22柱状部件
22a引导面30 电池33 电池罩34驾驶席用座椅40天花板44、144、244 后立柱45 狭槽
权利要求
1.一种电池式叉车,具有设置在车身的前部的车叉和设置在所述车身的后部的配重,并通过装载在所述车身上的电池的电力来行驶,所述电池式叉车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配重的上表面形成有向前后方向敞开的凹部, 在至少所述电池的一部分与所述配重相重合的状态下将电池装载在所述车身的比后轮靠上方的位置, 并且所述电池能够通过所述配重的凹部向所述车身的后方取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式叉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式叉车具有天花板,所述天花板经由一对后立柱被支承在覆盖驾驶席的上方区域的位置,所述一对后立柱从所述车身的后部两侧向上方延伸, 在所述天花板上沿所述车身的前后方向形成有向后端开口的狭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式叉车,其特征在于, 当从车身后方观察时,所述一对后立柱的至少下方侧以相互平行且沿着铅垂方向的方式形成,由此形成拆卸所述电池时的电池的通过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式叉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立柱在比所述电池的通过区域靠上方的部位以相互接近的方式改变延伸方向,之后与所述天花板的后端角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式叉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立柱的上端部以相互接近的方式弯折。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式叉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立柱的上端部以相互接近的方式弯曲。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式叉车,其特征在于, 当从车身后方观察时,所述一对后立柱构成为至少下方侧以相互平行且沿铅垂方向的方式形成的部位之间的间隔比所述配重的凹部的横向宽度大,并且当从车身后方观察时,所述间隔不与配重的凹部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式叉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后立柱在比所述配重的前端面靠前方的位置固定在所述车身上。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式叉车,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池的上方部以能够朝向所述车身的前方倾倒的方式设置有电池罩,并且在所述电池罩的上表面设置有驾驶席用座椅, 在所述后立柱之间构成所述电池的通过区域,使得当使所述电池罩向前方倾倒时,所述电池罩及所述驾驶席用座椅不会与所述一对后立柱发生干涉。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式叉车。为了在装载了大型电池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进行装卸电池时的作业,电池式叉车具有设置在车身(10)的前部的车叉(13);设置在车身(10)的后部的配重(20);经由一对后立柱(44)被支承在覆盖驾驶席的上方区域的位置的天花板(40),其中一对后立柱(44)从车身(10)的后部两侧向上方延伸。该电池式叉车通过装载在车身(10)上的电池(30)的电力来行驶。在车身(10)的比后轮(12)靠上方的位置,以至少电池(30)的一部分与配重(20)相重合的状态装载有电池(30),并且该电池(30)能够朝向车身(10)的后方取出。
文档编号B60K1/04GK103068717SQ201280002405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8日
发明者西山浩司, 栗原一浩, 奥山哲也 申请人: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