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适应前照灯系统控制执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46045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自适应前照灯系统控制执行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前照灯系统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适应前照灯系统控制执行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车辆前照灯系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在弯道、高速、乡村、城市以及不利天气等情况下存在照明暗区,车辆安全驾驶性能较低。例如,车辆在弯道行驶中,传统前照灯的光线与车辆行驶方向保持一致,所以不可避免的存在照明暗区;车辆雨天行驶时,地面积水可能反射前照灯的光线从而使驾驶者产生反射眩光;在环境照明不好的乡村道路上行驶时,需要前照灯具有较远较宽的照明距离,而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因为车辆处在极高的车速下需要前照灯比乡村道路照得更远更宽;当车辆行驶在复杂、狭窄的城市道路上,因为光型比较狭长,不能有效地避免与岔路中突然出现的行人和/或车辆发生碰撞的可能。而传统的前照灯系统不能根据照明环境的变化对前照灯的照明效果进行适当的调整。现有技术中,AFS(Adaptive Front Lighting System,自适应前照灯系统)和 ALS(Auto Leveling System,自动水平调节系统)可实现车辆前大灯照射方向的随动调节。具体的在AFS中,车辆前大灯的照射光线可根据实际行驶路况进行调整,其照射方向不再与车辆行驶方向始终保持一致,这样增强了车辆前大灯的照明效果,从而提高了车辆安全驾驶性能。在自适应前照灯系统AFS工作过程中,可参照车辆运行状态的多个信号输入,包括方向盘转角信号、车速信号、远光灯信号、近光灯信号、倒挡信号和AFS控制信号等,以上述信息作为参考并按照预设的控制策略发出电机控制指令以控制电机的动作,由AFS角度控制执行机构带动前照灯作相应角度的调整。在现有技术中,AFS角度控制执行机构在带动前照灯作角度调整时,由于其机构较复杂,具有较多的机械传动副,造成前照灯角度调整中其运转行程不平滑,往往出现角度跳跃等不平稳现象,从而使得AFS角度调整的准确性无法保证。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自适应前照灯系统控制执行装置,其动作平稳可靠。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自适应前照灯系统控制执行装置,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内的动力源以及用于驱动前照灯系统作摆向动作的执行单元,所述执行单元与动力源间设置传动单元;传动单元包括同轴设置的蜗轮以及第一齿轮,所述动 力源输出端与蜗轮间构成蜗轮蜗杆配合,执行单元包括用于固接前照灯系统的转轴以及与转轴同轴设置的第二齿轮,第一、第二齿轮间啮合设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蜗轮蜗杆结构本身的高传动比特性,从而使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更为紧凑可靠,占用空间小;同时,其自身的多齿啮合传动特点,也使其在在前照灯角度调整过程中运转更为平稳,避免了老式的采用大量机械传动副而导致的出现跳跃等运转不平滑现象;此外,其反转自锁性能更是使前照灯系统的工作可靠性得到保证;通过作为第一级减速的蜗轮蜗杆以及作为第二级减速的的齿轮传动的双重配合,最终确保了本实用新型整体的正常可靠工作。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执行单元以及传感器单元的结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自适应前照灯系统控制执行装置,包括壳体50、设置于壳体50内的动力源10以及用于驱动前照灯系统作摆向动作的执行单元a,所述执行单元与动力源10间设置传动单元b ;传动单元包括同轴设置的蜗轮21以及第一齿轮22,所述动力源10输出端与蜗轮21间构成蜗轮蜗杆配合,执行单元包括用于固接前照灯系统的转轴31以及与转轴31同轴设置的第二齿轮32,第一、第二齿轮22、32间啮合设置,如图1所示。在实际使用时,利用位于动力源10输出端处的蜗杆c转动并带动传动单元的蜗轮21转动,从而实现对动力源10输出力矩的减速增矩作用;此时,蜗轮21转动带动同轴设置的第一齿轮22联动, 由于第一、第二齿轮22、32间哨合设置,第一齿轮22转动再带动第二齿轮32转动,从而带动设置在第二齿轮32上的转轴31转动并输出力矩;自适应前照灯系统安装在转轴31上,最终实现前照灯的角度调整功能。为了实现对于前照灯角度调整的精确控制,可以安装传感器对转轴31的转动角度进行监测,并反馈至自适应前照灯控制单元以实现对于动力源10动作的闭环控制,其具体为:第二齿轮32为扇形齿轮,其控制执行装置还包括设置于第二齿轮32处的用于监测其转动角度的传感器单元;传感器单元包括角度传感器41以及与第二齿轮32轴线平行或重合设置的第三齿轮42,角度传感器41的输入端与第三齿轮42间构成齿轮配合,实际结构参照图2所示。也就是说,当第二齿轮32在动力源10作用下左右转动而带动自适应前照灯系统动作时,由于第三齿轮42与第二齿轮32轴线平行或重合设置,此时第三齿轮42即随第二齿轮32转过相同的角度,而第三齿轮42又与角度传感器41的输入端构成啮合配合,这样,角度传感器41即可获取转轴31以及第二齿轮32转动的角度,并将第二齿轮32转动角度反馈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进行运算处理后,确认是否需要输出信号至动力源10处以实现其角度补偿,最终完整实现对整个系统的精确控制,精确度极高。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第三齿轮42与第二齿轮32轴线重合设置,第三齿轮42外形呈弧形齿条状,其弧形齿条的两端均垂直其端面设置有销轴结构42a,所述第二齿轮32端面相应位置处开设销轴孔32a,两者间构成插接配合;所述动力源10为电机。实际操作时,可如图2所示,将其角度传感器41的的输入端d布置为插榫结构,以保证其便捷安装及维护更换需要。
权利要求1.一种自适应前照灯系统控制执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50)、设置于壳体(50)内的动力源(10)以及用于驱动前照灯系统作摆向动作的执行单元,所述执行单元与动力源(10)间设置传动单元;传动单元包括同轴设置的蜗轮(21)以及第一齿轮(22),所述动力源(10)输出端与蜗轮(21)间构成蜗轮蜗杆配合,执行单元包括用于固接前照灯系统的转轴(31)以及与转轴(31)同轴设置的第二齿轮(32),第一、第二齿轮(22、32)间啮合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执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轮(32)为扇形齿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控制执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执行装置还包括设置于第二齿轮(32)处的用于监测其转动角度的传感器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执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单元包括角度传感器(41)以及与第二齿轮(32)轴线平行或重合设置的第三齿轮(42),角度传感器(41)的输入端与第三齿轮(42)间构成齿轮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执行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三齿轮(42)与第二齿轮(32)轴线重合设置,第三齿轮(42)外形呈弧形齿条状,其弧形齿条的两端均垂直其端面设置有销轴结构(42a),所述第二齿轮(32)端面相应位置处开设销轴孔(32a),两者间构成插接配口 ο
6.根据权利 要求1或2所述的控制执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源(10)为电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前照灯系统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适应前照灯系统控制执行装置。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内的动力源以及用于驱动前照灯系统作摆向动作的执行单元,所述执行单元与动力源间设置传动单元;传动单元包括同轴设置的蜗轮以及第一齿轮,所述动力源输出端与蜗轮间构成蜗轮蜗杆配合,执行单元包括用于固接前照灯系统的转轴以及与转轴同轴设置的第二齿轮,第一、第二齿轮间啮合设置。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在前照灯角度调整过程中运转更为平稳,最终为本实用新型的正常可靠工作提供了保证。
文档编号B60Q1/06GK203111021SQ201320079740
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8日
发明者张亮, 李济林, 杨波, 蒋海波 申请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