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铁座椅靠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97815阅读:1273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铁座椅靠背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铁座椅靠背,具有靠背本体,靠背本体的下端穿设有可供靠背本体旋转调节的转轴;所述靠背本体的内部设有缓冲装置,缓冲装置包括钢板和弹簧;所述钢板包括板体和拉钩,拉钩固定设置在板体的下端,板体位于拉钩的下方与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上设有与拉钩配合的凹槽,板体上的拉钩滑动扣装在凹槽内;所述拉钩与凹槽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所述板体上位于拉钩上方均布有弹簧,弹簧作用于靠背本体和板体。本实用新型具有很好的缓冲效果,能有效提高乘坐的舒适度,提高紧急情况下的安全性。
【专利说明】一种高铁座椅靠背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座椅部件,特别涉及一种高铁座椅靠背。

【背景技术】
[0002]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和大众化交通工具,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铁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一票难求、一车难求”现象仍然十分突出。加快高铁建设已经成为解决此瓶颈的主要途径。而随着人们出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于高铁的乘坐舒适度和安全性也饱受人们关注。目前,传统的高铁座椅一般都是利用坐垫本身的弹性来体现乘坐的舒适度,但是其缓冲效果很差,也不能从座椅本身来提高紧急情况下的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有效增加乘坐舒适度,提高缓冲效果的高铁座椅靠背。
[0004]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具有靠背本体,靠背本体的下端穿设有可供靠背本体旋转调节的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本体的内部设有缓冲装置,缓冲装置包括钢板和弹簧;所述钢板包括板体和拉钩,拉钩固定设置在板体的下端,板体位于拉钩的下方与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上设有与拉钩配合的凹槽,板体上的拉钩滑动扣装在凹槽内;所述拉钩与凹槽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所述板体上位于拉钩上方均布有弹簧,弹簧作用于靠背本体和板体。
[0005]上述凹槽设置在转轴的中间,拉钩也设置在板体的中间。
[0006]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I)本实用新型通过钢板和弹簧能很好的起到缓冲作用,提高乘坐的舒适度;(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钢板上的拉钩,转轴上的凹槽和复位弹簧,能进一步提高缓冲效果,并且在久坐后,能适当的进行摇晃,减少乘坐疲劳度,进一步增加乘坐舒适度;(3)本实用新型通过两次缓冲,能进一步提高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缓冲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0010]图3为本实用新型总缓冲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具有靠背本体1,靠背本体I的下端穿设有可供靠背本体I旋转调节的转轴2 ;所述靠背本体I的内部设有缓冲装置3,缓冲装置3包括钢板31和弹簧32 ;所述钢板31包括板体31-1和拉钩31-2,拉钩31_2固定设置在板体31_1的下端且位于板体31-1的中间,板体31-1位于拉钩31-2的下方与转轴2转动连接;所述转轴2的中间位置设有与拉钩31-2配合的凹槽4,板体31-1上的拉钩31-2滑动扣装在凹槽4内;所述拉钩31-2与凹槽4之间设有复位弹簧5 ;所述板体31-1上位于拉钩31-2上方均布有弹簧32,弹簧32作用于靠背本体I和板体31-1。
[0012]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高铁座椅靠背,具有靠背本体(I),靠背本体(I)的下端穿设有可供靠背本体(1)旋转调节的转轴(2);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本体(I)的内部设有缓冲装置(3),缓冲装置⑶包括钢板(31)和弹簧(32);所述钢板(31)包括板体(31-1)和拉钩(31_2),拉钩(31-2)固定设置在板体(31-1)的下端,板体(31-1)位于拉钩(31-2)的下方与转轴(2)转动连接;所述转轴(2)上设有与拉钩(31-2)配合的凹槽(4),板体(31-1)上的拉钩(31-2)滑动扣装在凹槽(4)内;所述拉钩(31-2)与凹槽(4)之间设有复位弹簧(5);所述板体(31-1)上位于拉钩(31-2)上方均布有弹簧(32),弹簧(32)作用于靠背本体(I)和板体(3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铁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4)设置在转轴(2)的中间,拉钩(31-2)也设置在板体(31-1)的中间。
【文档编号】B60N2/64GK203946102SQ201420413565
【公开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4日
【发明者】丁峰, 王宜凡 申请人:常州卓奇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