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系统、ABS/ESP控制器、车身控制器及对应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40637阅读:855来源:国知局
控制系统、ABS/ESP控制器、车身控制器及对应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动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控制系统、ABS/ESP控制器、车身控制器及对应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汽车驾驶安全要求的日益提高,配置ABS/ESP系统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和标准。目前,在ABS/ESP系统中已开始应用主动式制动助力器技术,但应用该技术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由于该技术是由ABS/ESP系统根据当前车辆运行情况,在驾驶员未踩下制动踏板时,自动控制主动式制动助力器,提前建立制动压力,在达到ABS/ESP系统干预条件时对车辆进行制动输出。因此,在启用主动式制动助力器后,可能会使制动踏板在驾驶员未操作的情况下产生少许位移,进而使制动灯在车辆未进行制动时点亮,造成一定错误,干扰其它车辆正常行驶。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些技术会对制动踏板的位置进行提前标定设置,当制动踏板被踩下一定行程时才认为是有效,并进行制动灯点亮输出。

目前的技术是通过对制动踏板的位置进行提前标定设置,尽可能缩小制动踏板有效范围,以防止其有效值落在误判行程区域,但这样无法解决制动灯精确点亮的问题,降低了制动踏板对制动灯的控制灵敏度。由于主动式制动助力器的压力大小是动态变化的,造成制动踏板产生的位移的多少也是变化的,所以即使进行了有效范围标定,也不能根本排除误判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控制系统、ABS/ESP控制器、车身控制器及对 应的方法,解决在启用主动式制动助力器时,在驾驶员未操作制动踏板的情况下而使制动踏板产生少许位移,使制动灯误点亮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ABS/ESP控制器,包括:

判断模块,被配置为判断主动式制动助力器是否处于提前建立制动压力状态。ABS/ESP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在主动式制动助力器处于提前建立制动压力状态时,控制制动踏板开关与车身控制器的连接断开和/或发送抑制制动灯控制信号至车身控制器。其中,所述抑制制动灯控制信号,用于使所述车身控制器在接收到所述抑制制动灯控制信号时,控制制动灯不亮。

可选地,所述抑制制动灯控制信号,用于使所述车身控制器在控制制动踏板开关与车身控制器的连接断开,且接收到所述抑制制动灯控制信号时,控制制动灯不亮。

可选地,所述ABS/ESP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在主动式制动助力器未处于提前建立制动压力状态时,控制制动踏板开关与车身控制器的连接闭合。

可选地,所述ABS/ESP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在主动式制动助力器处于提前建立制动压力状态时,控制抑制继电器断开,在主动式制动助力器未处于提前建立制动压力状态时,控制抑制继电器闭合,其中,所述抑制继电器一端与制动踏板开关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车身控制器连接。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ABS/ESP控制器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判断主动式制动助力器是否处于提前建立制动压力状态;在主动式制动助力器处于提前建立制动压力状态时,控制制动踏板开关与车身控制器的连接断开和/或发送抑制制动灯控制信号至车身控制器。其中,所述抑制制动灯控制信号,用于使所述车身控制器在接收到所述抑制制动灯控制信号时,控制制动灯不亮。

可选地,抑制制动灯控制信号用于使所述车身控制器在控制制动踏板开 关与车身控制器的连接断开,且接收到所述抑制制动灯控制信号时,控制制动灯不亮。

可选地,在主动式制动助力器未处于提前建立制动压力状态时,控制制动踏板开关与车身控制器的连接闭合。

可选地,在主动式制动助力器处于提前建立制动压力状态时,控制抑制继电器断开,在主动式制动助力器未处于提前建立制动压力状态时,控制抑制继电器闭合,其中,所述抑制继电器一端与制动踏板开关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车身控制器连接。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身控制器,包括:

接收模块,被配置为从ABS/ESP控制器接收抑制制动灯控制信号;其中,所述抑制制动灯控制信号由所述ABS/ESP控制器在判定主动式制动助力器处于提前建立制动压力状态时发出。车身控制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接收到所述抑制制动灯控制信号,控制制动灯不亮。

可选地,所述车身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车身控制器与控制制动踏板开关连接断开,且接收到所述抑制制动灯控制信号时,控制制动灯不亮;其中,所述车身控制器与控制制动踏板开关连接由所述ABS/ESP控制器在判定主动式制动助力器处于提前建立制动压力状态时控制断开。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车身控制器的控制方法,包括:

从ABS/ESP控制器接收抑制制动灯控制信号;根据接收到所述抑制制动灯控制信号,控制制动灯不亮;其中,所述抑制制动灯控制信号由所述ABS/ESP控制器在判定主动式制动助力器处于提前建立制动压力状态时发出。

可选地,在所述车身控制器与控制制动踏板开关连接断开,且接收到所述抑制制动灯控制信号时,控制制动灯不亮;其中,所述车身控制器与控制 制动踏板开关连接在判定主动式制动助力器处于提前建立制动压力状态时控制断开。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系统,包括第一方面任何一种ABS/ESP控制器和第三方面任何一种车身控制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在启用主动式制动助力器时,在驾驶员未操作制动踏板的情况下而使制动踏板产生少许位移,从而使制动灯误点亮的问题,提高了制动灯的精确度、灵敏度,有效的减少了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可靠性高,成本低。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二、三、四实施例提供的ABS/ESP控制器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五、第六实施例提供的车身控制器的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ABS/ESP控制器的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八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ABS/ESP控制器的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九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ABS/ESP控制器的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十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ABS/ESP控制器的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第十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车身控制器的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第十二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车身控制器的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第十三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系统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ABS/ESP控制器,包括:判断模块,被配置为判断主动式制动助力器是否处于提前建立制动压力状态;ABS/ESP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在主动式制动助力器处于提前建立制动压力状态时,控制制动踏板开关与车身控制器的连接断开和/或发送抑制制动灯控制信号至车身控制器;其中,所述抑制制动灯控制信号,用于使所述车身控制器在接收到所述抑制制动灯控制信号时,控制制动灯不亮。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应用于ABS/ESP控制器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判断主动式制动助力器是否处于提前建立制动压力状态;在主动式制动助力器处于提前建立制动压力状态时,控制制动踏板开关与车身控制器的连接断开和/或发送抑制制动灯控制信号至车身控制器;其中,所述抑制制动灯控制信号,用于使所述车身控制器在接收到所述抑制制动灯控制信号时,控制制动灯不亮。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车身控制器,包括:接收模块,被配置为从ABS/ESP控制器接收抑制制动灯控制信号;其中,所述抑制制动灯控制信号由所述ABS/ESP控制器在判定主动式制动助力器处于提前建立制动压力状态时发出;车身控制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接收到所述抑制制动灯控制信号,控制制 动灯不亮。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应用于车身控制器的控制方法,包括:从ABS/ESP控制器接收抑制制动灯控制信号;根据接收到所述抑制制动灯控制信号,控制制动灯不亮;其中,所述抑制制动灯控制信号由所述ABS/ESP控制器在判定主动式制动助力器处于提前建立制动压力状态时发出。

根据本发明的提供一种控制系统,包括本发明提供的任何一种ABS/ESP控制器和任何一种车身控制器。

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主动式制动助力器提前建立制动压力时,通过断开制动踏板与车身控制器的物理连接,和/或,向车身控制发送使其控制制动灯不亮的抑制制动灯控制信号,从而能避免制动灯误点亮,提高了制动灯的精确度、灵敏度,有效的减少了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可靠性高,成本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二、三、四实施例提供的ABS/ESP控制器的框图。如图1所示,ABS/ESP控制器10包括判断模块101以及ABS/ESP控制模块102。

在第一种实施例中,判断模块101被配置为判断主动式制动助力器是否处于提前建立制动压力状态。ABS/ESP控制模块102被配置为在主动式制动助力器处于提前建立制动压力状态时,发送抑制制动灯控制信号至车身控制器。其中,所述抑制制动灯控制信号,用于使所述车身控制器在接收到所述抑制制动灯控制信号时,控制制动灯不亮。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发送抑制制动灯控制信号至车身控制器,使车身控制器在接收到所述抑制制动灯控制信号时,控制制动灯不亮,从而能避免制动灯误点亮,提高了制动灯的精确度、灵敏度,有效的减少了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可靠性高,成本低。

在第二种实施例中,判断模块101被配置为判断主动式制动助力器是否 处于提前建立制动压力状态。ABS/ESP控制模块102被配置为在主动式制动助力器处于提前建立制动压力状态时,控制制动踏板开关与车身控制器的连接断开。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控制制动踏板开关与车身控制器的连接断开,使车身控制器在动式制动助力器处于提前建立制动压力状态时,不会感应到制动踏板的位移,从而能避免制动灯误点亮,提高了制动灯的精确度、灵敏度,有效的减少了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可靠性高,成本低。而且,相对于上述第一种实施例仅发送抑制制动灯控制信号至车身控制器的实施例来说,断开物理连接的方式,可以避免抑制制动灯控制信号传输延迟所带来的误判。

在第三种实施例中,判断模块101被配置为判断主动式制动助力器是否处于提前建立制动压力状态。ABS/ESP控制模块102被配置为在主动式制动助力器处于提前建立制动压力状态时,控制制动踏板开关与车身控制器的连接断开,且发送抑制制动灯控制信号至车身控制器。其中,所述抑制制动灯控制信号,用于使所述车身控制器在接收到所述抑制制动灯控制信号时,控制制动灯不亮。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控制制动踏板开关与车身控制器的连接断开,使车身控制器在动式制动助力器处于提前建立制动压力状态时,不会感应到制动踏板的位移,从而能避免制动灯误点亮,提高了制动灯的精确度、灵敏度,有效的减少了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可靠性高,成本低。而且,将断开车身控制器与制动踏板的物理连接与发送抑制制动灯控制信号两种方式结合,既可以避免抑制制动灯控制信号传输延迟所带来的误判,又使得车身控制器可以准确掌握车辆目前的真实运行状态。

在第四种实施例中,所述ABS/ESP控制模块102被配置为在主动式制动助力器未处于提前建立制动压力状态时,控制制动踏板开关与车身控制器的连接闭合。

例如,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ABS/ESP控制模块102可以通过断开用于连接制动踏板开关与车身控制器的抑制继电器来实现断开制动踏板开关与车身控制器的连接。具体地,所述ABS/ESP控制模块102可以被配置为在主动式制动助力器处于提前建立制动压力状态时,控制抑制继电器断开,在主动式制动助力器未处于提前建立制动压力状态时,控制抑制继电器闭合,其中,所述抑制继电器一端与制动踏板开关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车身控制器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ABS/ESP控制器通过控制抑制继电器闭合/断开,从而控制制动踏板开关与车身控制器连接/断开,有效防止了制动灯的误亮,且不影响车身控制器在非提前建立制动压力状态下正常感应制动踏板开关踩下,保证了制动灯在非提前建立制动压力状态下的准确点亮。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五、第六实施例提供的车身控制器的框图。如图2所示,车身控制器20包括接收模块201以及车身控制模块202。

在第五种实施例中,接收模块201被配置为从ABS/ESP控制器接收抑制制动灯控制信号。其中,所述抑制制动灯控制信号由所述ABS/ESP控制器在判定主动式制动助力器处于提前建立制动压力状态时发出。车身控制模块202被配置为根据接收到所述抑制制动灯控制信号,控制制动灯不亮。

该实施例解决了启动主动式助力制动器时,在驾驶员未操作制动踏板的情况下而使制动踏板产生少许位移,从而使制动灯误点亮的问题,提高了制动灯的精确度、灵敏度。

在第六种实施例中,所述车身控制模块202被配置为在所述车身控制器与控制制动踏板开关连接断开,且接收到所述抑制制动灯控制信号时,控制制动灯不亮。其中,所述车身控制器与控制制动踏板开关连接由所述ABS/ESP控制器在判定主动式制动助力器处于提前建立制动压力状态时控制断开。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控制制动踏板开关与车身控制器的连接断开,使车身控制器在动式制动助力器处于提前建立制动压力状态时,不会感应到制动踏板的位移,从而能避免制动灯误点亮,提高了制动灯的精确度、灵敏度,有效的减少了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可靠性高,成本低。而且,将断开车身控制器与制动踏板的物理连接与发送抑制制动灯控制信号两种方式结合,既可以避免抑制制动灯控制信号传输延迟所带来的误判,又使得车身控制器可以准确掌握车辆目前的真实运行状态。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ABS/ESP控制器的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301、判断主动式制动助力器是否处于提前建立制动压力状态。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判断主动式制动助力器未处于提前建立制动压力状态时,可以继续判断主动式制动助力器未处于提前建立制动压力状态。

步骤302、在主动式制动助力器处于提前建立制动压力状态时,控制制动踏板开关与车身控制器的连接断开。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控制制动踏板开关与车身控制器的连接断开,使车身控制器在动式制动助力器处于提前建立制动压力状态时,不会感应到制动踏板的位移,从而能避免制动灯误点亮,提高了制动灯的精确度、灵敏度,有效的减少了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可靠性高,成本低。而且,相对于上述第一种实施例仅发送抑制制动灯控制信号至车身控制器的实施例来说,断开物理连接的方式,可以避免抑制制动灯控制信号传输延迟所带来的误判。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八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ABS/ESP控制器的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401、判断主动式制动助力器是否处于提前建立制动压力状态。

步骤402、在主动式制动助力器处于提前建立制动压力状态时,发送抑制制动灯控制信号至车身控制器。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发送抑制制动灯控制信号至车身控制器,使车身控制器在接收到所述抑制制动灯控制信号时,控制制动灯不亮,从而能避免制动灯误点亮,提高了制动灯的精确度、灵敏度,有效的减少了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可靠性高,成本低。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九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ABS/ESP控制器的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501、判断主动式制动助力器是否处于提前建立制动压力状态。

步骤502、在主动式制动助力器处于提前建立制动压力状态时,控制制动踏板开关与车身控制器的连接断开,且发送抑制制动灯控制信号至车身控制器。

如图4、5所示,第八种实施例与第九种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在第2个步骤中,第八实施例仅发送抑制制动灯控制信号至车身控制器,而第九实施例既控制制动踏板开关与车身控制器的连接断开又发送抑制制动灯控制信号至车身控制器。在第九种实施例中,所述抑制制动灯控制信号,用于使所述车身控制器在控制制动踏板开关与车身控制器的连接断开,且接收到所述抑制制动灯控制信号时,控制制动灯不亮。在第八种实施例中,将断开车身控制器与制动踏板的物理连接与发送抑制制动灯控制信号两种方式结合,既可以避免抑制制动灯控制信号传输延迟所带来的误判,又使得车身控制器可以准确掌握车辆目前的真实运行状态。

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十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ABS/ESP控制器的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601、判断主动式制动助力器是否处于提前建立制动压力状态。

步骤602、在主动式制动助力器处于提前建立制动压力状态时,控制制动踏板开关与车身控制器的连接断开,且发送抑制制动灯控制信号至车身控制器。

可以理解的是,根据上述实施例,该步骤602也可以仅为在主动式制动助力器处于提前建立制动压力状态时,控制制动踏板开关与车身控制器的连接断开,或者,可以仅为在主动式制动助力器处于提前建立制动压力状态时,发送抑制制动灯控制信号至车身控制器。

步骤603、继续判断主动式制动助力器是否处于提前建立制动压力状态。

步骤604、在主动式制动助力器未处于提前建立制动压力状态时,控制制动踏板开关与车身控制器的连接闭合。

在该实施例中,ABS/ESP控制器通过控制抑制继电器闭合/断开,从而控制制动踏板开关与车身控制器连接/断开,有效防止了制动灯的误亮,且不影响车身控制器在非提前建立制动压力状态下正常感应制动踏板开关踩下,保证了制动灯在非提前建立制动压力状态下的准确点亮。

图7是根据本发明第十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车身控制器的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701、从ABS/ESP控制器接收抑制制动灯控制信号。

步骤702、根据接收到所述抑制制动灯控制信号,控制制动灯不亮。其中,所述抑制制动灯控制信号由所述ABS/ESP控制器在判定主动式制动助力器处于提前建立制动压力状态时发出。

在该实施例中,车身控制器在接收到所述抑制制动灯控制信号时,控制制动灯不亮,从而能避免制动灯误点亮,提高了制动灯的精确度、灵敏度,有效的减少了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可靠性高,成本低。

图8是根据本发明第十二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车身控制器的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801、从ABS/ESP控制器接收抑制制动灯控制信号。

步骤802、在所述车身控制器与控制制动踏板开关连接断开,且接收到所述抑制制动灯控制信号时,控制制动灯不亮。其中,所述车身控制器与控 制制动踏板开关连接由所述ABS/ESP控制器在判定主动式制动助力器处于提前建立制动压力状态时控制断开。

图9是根据本发明第十三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系统框图。如图9所示,该系统包括:根据本发明任意实施例的ABS/ESP控制器10,以及,根据本发明任意实施例的车身控制器20。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对于ABS/ESP控制器10控制车身控制器20与制动踏板开关断开连接的具体实现方式不限。例如,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可以通过控制抑制继电器40断开来实现。其中,抑制继电器40的输出端一端与制动踏板开关50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车身控制器20连接。ABS/ESP控制器10,在判定主动式制动助力器提前建立制动压力时,控制抑制继电器40断开和/或发送抑制制动灯控制信号至车身控制器20,从而当车身控制器20检测不到踏板开关闭合信号时,或,接收到抑制制动灯控制信号时,或,检测不到踏板开关闭合信号且接收到抑制制动灯控制信号时,制动灯30不会误亮。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车身控制器20可以为制动灯提供电源,通过电源的切换来实现对制动灯照明的控制。ABS/ESP控制器10可以通过CAN总线传输抑制制动灯控制信号至车身控制器20。与其他总线相比,CAN总线具有通信速率高、容易实现等优点,有助于更迅速地传送抑制制动灯控制信号。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可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