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方向盘组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1781681阅读:413来源:国知局
汽车方向盘组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方向盘组件。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设置有安全气囊组件的汽车方向盘组件。

背景技术:
汽车方向盘组件中通常包括方向盘本体以及设置在方向盘本体的容室中的安全气囊组件。通常,需要在安全气囊组件的外周边缘(靠近方向盘本体的一对轮辐)与方向盘本体的容室侧壁之间设置间隙,以允许安全气囊组件能够实现其预期功能。由于外观的需求,通常要求间隙是对称的。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销孔配合或键槽配合的方式来实现安全气囊组件的底部与方向盘本体之间的固定。由于需要使间隙对称,对销孔或键槽的设计、制造和安装精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此外,由于销孔之间或键槽之间即使在制造精度和安装精度很高的情况下依然会存在误差,因此,很难确保安全气囊组件与方向盘本体的容室侧壁之间的间隙完全对称。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结构相对简单且能够使安全气囊组件与方向盘本体的容室侧壁之间的间隙对称的定位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汽车方向盘组件的安全气囊组件的定位装置,其能够在降低对安全气囊组件的其他定位结构的制造和安装精度要求的情况下,使安全气囊组件与方向盘本体的容室侧壁之间的两侧间隙保持对称。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汽车方向盘组件的安全气囊组件的定位装置,其结构简单,能够降低制造和安装成本。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方向盘组件,其包括方向盘本体和设置在所述方向盘本体的容室中的安全气囊组件,所述汽车 方向盘组件的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设置在所述安全气囊组件和所述方向盘本体的容室侧壁之间的相对表面上,所述定位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安全气囊组件上的弹性元件和设置在所述方向盘本体的容室侧壁上的配合件,当所述安全气囊组件装入到所述方向盘本体中时,所述弹性元件和所述配合件挤压接触从而形成无间隙配合。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弹性元件包括弹性部分和用于将所述弹性元件固定到所述安全气囊组件的固定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固定部包括卡扣部,所述卡扣部设置在所述弹性元件沿长度方向延伸的一个侧面上,并且所述弹性部分朝向与所述卡扣部所在的侧面相反的一侧延伸。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安全气囊组件上形成有与所述卡扣部配合的卡扣配合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卡扣配合部形成在所述安全气囊组件的壳体上,所述壳体的内侧表面上形成有凸台,所述凸台构造成在所述弹性元件固定到所述壳体的状态下包围所述卡扣部,并且所述凸台的高度设置成大于等于所述卡扣部从所述壳体的内侧表面突出的高度。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弹性臂包括朝向与所述卡扣部所在的侧面相反的一侧突出的凸出部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配合件从所述方向盘本体的容室侧壁突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多个所述配合件相对于所述汽车方向盘组件的旋转轴线对称分布,并且多个所述弹性元件在与所述多个配合件对应的位置处布置在所述安全气囊组件上。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汽车方向盘组件的安全气囊组件的定位装置,可以使得安全气囊组件与方向盘本体的容室侧壁之间的两侧间隙保持对称,降低对定位销孔等其他定位装置的制造精度和安装精度等要求。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汽车方向盘组件的安全气囊组件的定位装置结构简单,可以降低制造和安装成本。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和技术效果进行描述,附图中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似的元件,其中:图1A和图1B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包括安全气囊组件和定位装置的汽车方向盘组件沿方向盘的旋转轴线方向所取的截面图,其中图1A示出了安全气囊组件尚未安装到方向盘本体中的状态,并且图1B示出了安全气囊组件已经安装到方向盘本体中的状态;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定位装置的弹性元件的具体结构的示意图;图3A和图3B分别示出了在弹性元件安装到安全气囊组件的状态下罩盖外侧和气囊容室内侧的示意性视图;以及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方向盘本体上的配合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文中,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下面的详细描述和附图用于示例性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此外,下文中所述的调整方向是安全气囊组件在垂直于方向盘的旋转轴线的某个平面内的移动方向,其中安全气囊组件沿该调整方向移动以使得安全气囊组件与方向盘本体的容室侧壁之间的两侧间隙对称。图1A和图1B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包括安全气囊组件和定位装置的汽车方向盘组件的沿方向盘的旋转轴线方向所取的截面图,其中图1A示出了安全气囊组件尚未安装到方向盘本体中的状态,并且图1B示出了安全气囊组件已经安装到方向盘本体中的状态。如图1A和1B所示,汽车方向盘组件1至少包括方向盘本体2、安装在方向盘本体2的容室中的安全气囊组件3、以及设置在安全气囊组件3和方向盘本体2的容室侧壁之间的相对表面上的多个定位装置4。其中,方向盘本体2的容室由方向盘的轮辐包围而成,并且轮辐上可以包裹有发泡体。 定位装置4可以包括设置在安全气囊组件3上的弹性元件41和设置在方向盘本体2的容室侧壁上的配合件42。当安全气囊组件3装入到方向盘本体2的容室中时,弹性元件41和配合件42挤压接触从而形成无间隙配合。此外,多个配合件42相对于方向盘本体2的旋转轴线对称地布置在方向盘本体2的容室侧壁上。多个弹性元件41在与多个配合件42大致对应的位置处布置在安全气囊组件3上。定位装置4例如可以包括三个或三个以上。如图1A和1B所示,安全气囊组件3至少包括气囊罩盖31和容纳气袋的气囊容器32,其中气囊罩盖31位于气囊容器32外侧并且覆盖气囊容器3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弹性元件41可以安装到气囊容器32上。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弹性元件41的结构。弹性元件41可以包括弹性部分和用于将弹性元件41固定到安全气囊组件3的安装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该安装部形成为包括卡扣部。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弹性元件的具体结构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卡扣部412设置在弹性元件41的一端,并且从弹性元件41的沿长度方向延伸的一个侧面向外突出。卡扣部412形成为方形,并且其末端形成为倒钩形部4121。图3A和图3B分别示出了在弹性元件安装到安全气囊组件的状态下从安全气囊组件的罩盖外侧和气囊容室的内侧可见的弹性元件的示意性视图。如图3A所示,安全气囊组件3的气囊罩盖31上设置有用于容纳弹性元件41的开口部分,并且弹性元件41在该开口部分内安装到气囊容器32上。气囊容器32上形成有与卡扣部412相配合的通孔321(如图1所示)。卡扣部412可以穿过通孔321,通过倒钩形部4121卡在气囊容器32的内侧表面上,从而将弹性元件41固定到气囊容器32上,即,固定到安全气囊组件3上。此外,由于卡扣部412具有方形结构,还可以防止弹性元件41相对于气囊容器32旋转。如图3B所示,在气囊容器32的内部,弹性元件41的卡扣部412的倒钩形部4121卡在气囊容器32的内侧表面上。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 施例,气囊容器32的内侧表面上突出地设置有凸台322。凸台322被设置成在弹性元件412安装到安全气囊组件3的状态下环绕卡扣部412的倒钩形部4121,并且凸台322从气囊容器32的内侧表面突出的高度等于或大于卡扣部412的倒钩形部4121从气囊容器32的内侧表面突出的高度。由于安全气囊组件3的气囊容器32内容纳有气袋(图中未示出),凸台322的设置可以防止卡扣部412的倒钩形部4121在气袋膨胀且展开时刮擦气袋。下面,将继续描述弹性元件41的结构。如前所述,弹性元件41还包括弹性部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该弹性部分可以形成为弹性臂。如图2所示,弹性臂411沿弹性元件41的长度方向从弹性元件41的卡扣部412端朝向另一端延伸,同时朝向与卡扣部412所在的沿弹性元件4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一个侧面相反的一侧弯曲。该弹性臂411在受力状态下能够产生弹性形变,而不发生断裂。此外,弹性臂411的末端还形成有朝向与卡扣部412所在的沿弹性元件4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侧面相反的一侧突出的凸出部分413。该凸出部分413可以形成为部分球形。当弹性元件41安装到安全气囊组件3的气囊容器上时,弹性臂411从气囊容器32的外表面向外延伸超出气囊罩盖31。凸出部分413相对于弹性臂411进一步向外突出。当安装有弹性元件41的安全气囊组件3装入到方向盘本体2的容室中时,凸出部分413与方向盘本体2的容室侧壁上的配合件42相接触。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方向盘本体上的配合件的立体图。配合件42例如可以形成在方向盘本体2的容室侧壁21上,例如包裹方向盘本体的金属骨架的发泡体上。配合件42形成为从容室侧壁21向外突出的锲形结构,并且包括一直向面421。所述直向面是指与方向盘本体2的旋转轴线方向基本平行的表面。当安全气囊组件3安装在方向盘本体2的容室中时,该直向面421与固定到安全气囊组件3的弹性元件41的凸出部分413相接触。下面,将详细描述定位结构4的工作原理。当安全气囊组件3尚未装入方向盘本体2的容室中时,安装到安全气 囊组件3的弹性元件41处于非工作状态(如图1A所示);此时,弹性臂411处于自由释放状态(即,未受力)。当安全气囊组件3装入到方向盘本体2的容室中后,弹性元件41处于工作状态(如图1B所示);此时,弹性臂411受力并且发生弹性变形。具体地,在非工作状态下,安装到安全气囊组件3的弹性元件41的弹性臂411从安全气囊组件3(即气囊容器32的外表面)向外伸出,并且凸出部分413相对于弹性臂411进一步向外突出(从图3A可见)。此外,从图1A中可以看出,在非工作状态下,弹性元件41的凸出部分413和配合件42的直向面421沿调整方向的部分区域重叠。因此,当安装有弹性元件41的安全气囊组件3装入到方向盘本体2的容室中时,配合件42的直向面421将朝向安全气囊组件3的气囊容器32的方向挤压凸出部分413。弹性臂411因此受压而朝向气囊容器32的方向绕弹性元件41的安装部转过一定的角度(如图1B所示)。随着弹性臂411朝气囊容器32方向的转动,凸出部分413也朝向气囊容器32移动。其结果是,配合件42的直向面421朝向安全气囊组件3的气囊容器32的方向挤压凸出部分413,从而经由弹性元件41向安全气囊组件3施加一定的力,使得安全气囊组件3在调整方向上移动。这样,由于多个配合件42相对于方向盘本体2的旋转轴线对称地布置,并且多个弹性元件41在与多个配合件42对应的位置处布置在安全气囊组件3上,安全气囊组件3同时受到来自多个配合件42的直向面421的多个方向的力,使得安全气囊组件3在调整方向上的位置得到调整。这样,可以使得安全气囊组件与方向盘本体的容室侧壁之间的两侧间隙保持对称。即使在安全气囊组件与方向盘本体底部之间的定位装置(定位销孔等)设计、制造和安装精度降低的情况下,也能满足对上述间隙的要求。此外,根据上述实施例的定位装置结构简单,可以降低制造和安装成本。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弹性元件41的卡扣部412形成为方形,并且形成有倒钩形部。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不限于此,卡扣部412也可以形成为其他形状,只要可以将弹性元件稳定地固定在安全气囊组件上即 可。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弹性元件41的安装部形成为包括卡扣部412,通过卡扣部412与通孔321的配合固定到安全气囊组件3上。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不限于此,安装部也可以包括其他固定结构。例如,安装部还可以包括螺纹孔并且通过螺栓等紧固件连接到安全气囊组件上。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弹性元件41的弹性部分411的延伸方向与卡扣部412的安装方向(即通孔321的方向)大致垂直。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不限于此,例如,弹性元件的弹性部分的延伸方向也可以与安装部的安装方向大致平行。此外,虽然上述实施例描述了弹性元件41固定到安全气囊组件3的气囊容器32上,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不限于此,例如弹性元件也可以固定到安全气囊组件3的罩盖31上。尽管已经参考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是应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的构造和方法。相反,本实用新型意在覆盖各种修改例和等同配置。另外,尽管在各种示例性结合体和构造中示出了所公开实用新型的各种元件和方法步骤,但是包括更多、更少的元件或方法的其它组合也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