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具座椅框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21586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交通工具座椅框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交通工具座椅框架。



背景技术:

一些交通工具座椅设有被构造成调节座垫高度的升降装置。如在图4和图5中所示,在未审查的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2012-254777号(JP 2012-254777 A)中描述的升降装置中,座垫的侧框架11、前连杆12、滑动轨道61的上轨道62和后连杆13构成四连杆机构。右后升降机构包括套管14,该套管(14)具有圆筒状部分14a和凸缘14b。套管14的圆筒状部分14a穿过后连杆13的通孔并通过焊接固定到后连杆13。套管14的圆筒状部分14a的一部分(该部分从后连杆13的通孔突出)的外周表面与限定侧框架11的孔的周表面滑动接触,并且通过推动式螺母15而防止脱离,使得后连杆13被保持为能够相对于侧框架11旋转。具有比套管14的内径稍小的外径的后管17的一个端部被插入到套管14的通孔中,并且后管17的外周表面和套管14通过焊接彼此固定。旋转地附接到侧框架11的小齿轮16与设置在后连杆13中的扇形齿轮啮合。随着小齿轮16旋转,后连杆13绕附接到上轨道62的轴63在前后方向上枢转,使得侧框架11经由套管14上下移动。此时,前连杆12根据后连杆13的移动而移动,使得侧框架11上下移动,同时保持侧框架11大致平行于滑动轨道61。

在JP 2012-254777 A中描述的技术中,将右套管和左套管14彼此联接的后管17的外径小于每一个套管14的外径。为了避免在套管14和后管17通过焊接彼此固定的位置处的焊点的抗扭强度不足并且避免后管17的抗弯强度不足,后管17需要具有大的壁厚。这增大了后管17的重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包括质量轻且强度大的升降机构的交通工具座椅框架。

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涉及一种交通工具座椅框架,该座椅框架包括一对侧框架、一对套管构件、一对连杆构件和管构件。侧框架构成座垫框架的侧部。套管构件具有圆筒状。套管构件能旋转地附接到相应的侧框架。连杆构件中的每一个连杆构件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该第一端部固定到套管构件中的对应的一个套管构件,第二端部能枢转地附接到交通工具本体。管构件在相应的端部处同轴地固定到套管构件。套管构件中的至少一个套管构件具有与管构件的外径大致相等的外径。具有减小的外径的接触面部形成在第一构件的端部中。第一构件的端部与第二构件形成接触。第一构件是管构件和在外径方面与所述管构件大致相等的套管构件中的一个,并且第二构件是管构件和在外径方面与所述管构件大致相等的套管构件中的另一个。在所述接触面部被保持与所述第二构件的内周部分相接触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构件和所述第二构件通过焊接彼此固定。

根据上述方面,管构件被联接到套管构件,该套管构件中的至少一个套管构件具有与管构件的外径大致相等的外径。因此,在管构件和在外径方面与管构件大致相等的套管构件彼此固定的位置处的焊接部,被设置在套管构件的外周部分和管构件的外周部分附近,并且与管构件的中心轴线分开。这有助于抗扭强度的增大。而且,通过将管构件的外径设定成等于套管构件的外径而增大了抗弯强度。因此,能够防止管构件的壁厚的增大,同时维持升降机构的强度,从而实现重量减少。

在上述方面,接触面部可以是具有逐渐减小的外径的倾斜面部。

因为接触面部是具有逐渐减小的外径的倾斜面部,所以接触面部易于与第二构件的内周部分进行接触。

在上述方面,第一构件的倾斜面部可与第二构件的内周部分形成接触,并且第二构件的内周部分的末端角部可被倒角。

倾斜面部与倒角部分可彼此形成接触,即,套管构件的接触部分与管构件的接触部分彼此大致形成表面接触。因此,实现了高焊接强度。

在上述方面,第二构件的内周部分的末端角部可以大约45度的倒角角度被倒角,并且在沿着沿管构件的中心轴线延伸的平面截取的截面中,倾斜面部以相对于管构件的中心轴线倾斜大约45度的角度。

倒角部分和倾斜面部中的每一个相对于套管构件和管构件中的每一个的中心轴线倾斜大约45度的角度。因此,管构件和套管构件彼此形成表面接触。因此,实现较高的焊接强度。

附图说明

下文将参照附图描述本装置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工业意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并且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车辆座椅框架的透视图;

图2是该实施例中的升降机构的侧视图;

图3是沿着图2中的线III-III截取的截面图;

图4是现有技术的座垫框架的侧视图;

图5是沿着图4中的线V-V截取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车辆座椅框架。图1至图3示出了安装在车辆中的车辆座椅框架,并且附图中的箭头表示相对于包括车辆座椅框架的车辆的方向。在本说明书中,将参照附图中的方向提供关于方向的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车辆座椅框架1包括座垫框架20和椅背框架3。头枕框架被配合至椅背框架3的上部,但省略了头枕框架的说明。椅背框架3和头枕框架具有已知的构造,并因此省略了其描述。将在下文详细描述座垫框架20。车辆座椅框架1是“交通工具座椅框架”的实例。

如在图1中所示,座垫框架20包括本体20a、一对滑动轨道50和升降机构40。缓冲垫被设置在本体20a上。滑动轨道50被固定到底板F,以便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升降装置40被构造成使本体20a相对于滑动轨道50上下移动。

本体20包括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一对侧框架21。侧框架21位于本体20a的右侧和左侧。具有圆筒状的前套管22可旋转地附接到每一个侧框架21的前侧部分,并且具有圆筒状的后套管23可旋转地附接到每一个侧框架21的后侧部分。在座椅框架内,右前套管和左前套管22通过与前套管22同轴的前管24而彼此联接。而且,在座椅框架内,右后套管和左后套管23通过与后套管23同轴的后管26而彼此联接。前板25被附接到侧框架21的前侧部分。因此,右侧框架和左侧框架21彼此联接成在预定距离处彼此面向。这样,设置了从上方观察时具有总体矩形形状的本体20a。后套管23是“套管构件”的实例,并且后管26是“管构件”的实例。

Z字形弹簧27被附接到前管24和后管26,以便在前管与后管之间延伸。Z字型弹簧27从下方支撑缓冲垫的中央和后部。Z字形弹簧27是由将通过弯曲线材获得的弹簧与树脂一起局部一体化形成的构件。Z字形弹簧27通过树脂构件钩在前管24和后管26上,从而被保持为能相对于前管24和后管26旋转。因此,即使在前管24和后管26由于由升降机构40执行座垫框架20的高度调节而旋转时,也维持Z字形弹簧27与前管24和后管26的接合以稳定地支撑缓冲垫。

倾斜板21a通过螺栓和螺母附接到每一个侧框架21的后侧部分。椅背框架3的右下端部和左下端部通过倾斜器(未示出)附接到倾斜板21a。通过操作该倾斜器来调节椅背框架3相对于座垫框架20的角度。

每一个滑动轨道50包括下轨道51和上轨道52。下轨道51被固定到底板F以便在前后方向上延伸。上轨道52被可滑动地组装到下轨道51。滑动轨道50具有调节座垫框架20相对于底板F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置的功能。前支架53被附接到每一个上轨道52的前端部。前框架53支撑前连杆41的下端部(后文详细描述),使得前连杆41能在上下方向上枢转。而且,后支架54被附接到每一个上轨道52的后端部。后支架54支撑后连杆42的下端部(后文详细描述),使得后连杆可在上下方向上枢转。后连杆42是“连杆构件”的实例。

如在图1和图2中所示,升降机构40包括一对右前连杆和左前连杆41、一对右后连杆和左后连杆42、与右侧框架21操作地附接的小齿轮43和升降杆44以及扇形齿轮45。右前连杆和左前连杆41中的每一个在其上端部固定到前套管22,并且在其下端部被前支架53支撑,从而能在上下方向上旋转。而且,右后连杆和左后连杆42中的每一个在其上端部固定到后套管23,并且在其下端部被后支架54支撑,从而能在上下方向上旋转。如在图3中所示,扇形齿轮45被固定到右套管23的左端部(即,右套管23在座椅横向方向上的内端部)。扇形齿轮45由具有总体扇形形状的钢片制成。扇形齿轮45具有:带齿的弧形部分;和主要部分,该主要部分具有供后套管23穿过的孔。扇形齿轮45被设置成与可操作地附接到右侧框架21的小齿轮43啮合。随着在上下方向上操作附接到右侧框架你21的升降杆44,小齿轮43旋转。响应于小齿轮43的旋转,右后套管经由扇形齿轮45而旋转,并且右后连杆42在上下方向上相对于附接到上轨道52的后支架54枢转。同时,右后套管23的旋转通过后管26被传递到左后套管23,使得左后连杆42在上下方向上相对于附接到上轨道52的后支架54枢转。此时,右前连杆和左前连杆41根据右后连杆和左后连杆42的移动而在上下方向上枢转。这是因为侧框架21、前连杆41、上轨道52和后连杆42在右侧和左侧中的每一侧上构成四连杆机构。因此,座垫框架20上下移动,同时保持座垫框架大致平行于底板F。

参考图3,将详细描述用于将后连杆42、侧框架21、扇形齿轮45和后管26附接到右后套管23的结构。后套管23是由钢制成的圆筒状构件。而且,后套管23的每一个端部的外周部分和内周部分以大约45°的倒角角度倒角。后套管23的每一个外周部分以大约45°的倒角角度倒角,从而具有后套管23的圆筒状部分的大约四分之一壁厚的倒角尺寸。这样,后套管23的每一个外周部分变成外周倒角部分23a。而且,后套管23的每一个内周部分以大约45°的倒角角度倒角,从而具有后套管23的圆筒状部分的大约一半壁厚的倒角尺寸。这样,后套管23的每一个内周部分变成内周倒角部分23b。在后套管23的右端部和左端部两者(即,后套管23在座椅横向方向上的外端部和内端部两者)上进行这种倒角。后套管23的接近其右端的一部分被配合在后连杆42的上端部中的孔中,并且通过焊接固定到后连杆42。后套管23的接近其左端的一部分被配合在扇形齿轮45的后端部中的孔中,并且通过焊接固定到扇形齿轮45。侧框架21的冲缘部分(凸缘)21b被设置在后套管23上且被设置在后连杆42被附接到的部分与扇形齿轮45被附接到的部分之间的位置处,这种冲缘部分21b设有衬套21c,该衬套具有经受低摩擦工艺诸如氟树脂涂覆工艺的表面。间隔物23d被设置在侧框架21的冲缘部分21b与扇形齿轮45之间。比间隔物23d长的间隔物23c被设置在侧框架21的冲缘部分21b与后连杆42之间。因此,后套管23能相对于侧框架21旋转。衬套21c通过使薄金属片的一侧经受低摩擦工艺诸如氟树脂涂覆工艺而形成,使得冲缘部分21b覆盖有衬套21c。衬套21c被形成为使得已经受低摩擦工艺诸如氟树脂涂覆工艺的一侧与后套管23、间隔物23c和间隔物23d接触。衬套23c允许侧框架21相对于后套管23、间隔物23c和间隔物23d顺滑地枢转。

后管26的右端部,即后管26在座位横向方向上的外端部通过焊接而对接到后套管23的左端部,即后套管23在座椅横向方向上的内端部。后管26为圆筒状钢构件,该圆筒状钢构件具有与后套管23的外径大致相等的外径且具有后套管23的壁厚的大约三分之二的壁厚。直径减少部分26a通过挤锻形成在后管26的右端部中。直径减少部分26a具有三个部分,即,第一直径减少部分26b、第二直径减少部分26c和第三直径减少部分26d,这三个部分从后管的中央侧朝向后管的在纵向方向上的右端部按这个顺序布置。第一直径减少部分26b是具有如下外径的部分,该外径从后管26的主要部分的外径逐渐减少至与后套管23的内径大致相等的外径。第一直径减少部分26b的外径逐渐减少成使得,在沿着穿过后管26的中心轴线延伸的平面截取的截面(即,图3中示出的截面)中,第一直径减少部分26b的外周表面相对于后管26的主要部分的外周表面以大约45°的角度倾斜。第二直径减少部分26c是从第一直径减少部分26b的右端部向右延伸并且具有与后套管23的内径大致相等的外径的部分。第三直径减少部分26d是从第二直径减少部分26c的右端部向右延伸的部分。第三直径减少部分26d的外径逐渐减少成使得,第三直径减少部分26d的外周表面相对于第二直径减少部分26c的外周表面以与第一直径减少部分26b的外周表面相对于后管26的主要部分的外周表面倾斜的角度大致相同的角度(即,以大约45°的角度)倾斜。当后管26的直径减少部分26a与后套管23接触时,第三直径减少部分26d用作允许后管26与后套管23同轴地形成接触的引导部分。第一直径减少部分26b是“接触面部”的实例,并且也是“倾斜面部”的实例。

当后管26的右端部中的直径减少部分26a与后套管23的左端部接触时,后管26相对于后套管23定位成保持后管26的第一直径减少部分26b的外周部分与后套管23的内周倒角部分23b接触。在这种情况下,焊接部26e通过焊接形成在后套管23的左端部与后管26的第一直径减少部分26b的外周部分之间。因此,后套管23与后管26彼此固定。后管26是“第一构件”的实例,而后套管23是“第二构件”的实例。

用于将后连杆42、侧框架21和后管26附接到左后套管23的结构与右侧上的附接结构基本相同,除了在左侧上不存在扇形齿轮45,并且后连杆42和侧框架21在左侧上的布置与在右侧上不同。这是因为仅设置一个扇形齿轮45即右侧上的扇形齿轮45就足以满足作为扇形齿轮的功能,并且没有必要在左侧设置扇形齿轮45。而且,后连接杆42和侧框架21的布置在右侧与左侧之间不同,因为滑动轨道50相对于座垫框架20的布置在右侧与左侧之间不同。也就是说,用于将左后套管23与后管26的左端部联接在一起的结构与用于将右后套管23与后管26的右端部联接在一起的结构相同。

前述实施例产生了如下有益效果。右后套管23和左后套管23通过具有与每一个后套管23的外径大致相等的外径的后管26而联接在一起。而且,直径减少部分26a形成在后管26的每一个端部中,并且在直径减少部分26a的第一直径减少部分26b的外周部分保持与后套管23的内周部分的端部接触的情况下,后套管23的端部与第一直径减少部分26b的外周部分通过焊接彼此固定。由此,后套管23和后管26在与后套管23和后管26中的每一个的中心轴线分开的位置处彼此联接。因此,增大了抗扭强度和在上下方向上的抗弯强度。通过增大抗扭强度而增大升降机构的强度,并且通过增大在上下方向上的抗弯强度而使缓冲垫通过Z字形弹簧27被更可靠地支撑。因此,能够防止后管26的壁厚的增大,从而提供质量轻且强度高的座垫框架20。

而且,内周倒角部分23b形成在后套管23的每一个端部中,并且第一直径减少部分26b形成在后管26的每一个端部中。然后,在内周倒角部分23b与第一直径减少部分26b保持彼此接触的情况下进行焊接。该内周倒角部分23b通过将后套管23的内周部分以大约45°的倒角角度倒角而形成。因此,在沿着延伸穿过后管26的中心轴线的平面截取的截面中,第一直径减少部分26b的外径逐渐减少成使得第一直径减少部分26b的外周表面相对于后管26的主要部分的外周表面以大约45°的角度倾斜。因此,内周倒角部分23b与第一直径减少部分26b彼此形成表面接触,使得它们通过焊接更牢固地彼此固定。

虽然上文描述了本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但在本装置的范围内可以对前述实施例进行各种变化和修改。例如,可对前述实施进行如下变化和修改。

在前述实施中,后管26的直径减少部分26a具有三个部分,即,第一直径减少部分26b、第二直径减少部分26c和第三直径减少部分26d。可替换地,直径减少部分26a可仅具有第一直径减少部分26b,或者可仅具有第一直径减少部分26b和第二直径减少部分26c。另外可替换地,后管26的直径减少部分26a可具有通过以第一直径减少部分26b的相同倾斜角使第一直径减少部分26b的外端部(第一直径减少部分26b在座椅横向方向上的外端部)朝向后管26的中心轴线延伸而获得的形状。

在前述实施中,内周倒角部分23b通过将后套管23的内周部分以大约45°的倒角角度倒角而形成。可替换地,该倒角可改变。另外可替换地,无需执行倒角。为了增大焊接强度,优选地将后管26的第一直径减少部分的倒角和倾斜角设定成彼此相等,从而允许后套管23的端部与后管26的端部彼此表面接触。

在前述实施中,右前连杆和左前连杆41以及右后连杆和左后连杆42分别通过右滑动轨道和左滑动轨道50附接到底板F。可替换地,右前连杆和左前连杆41以及右后连杆和左后连杆42可直接附接到底板F。

在前述实施中,直径减少部分26a形成在后管26中,并且内周倒角部分23b形成在后套管23中。可替换地,直径减少部分形成在后套管23中,并且内周倒角部分形成在后管26中。

在前述实施中,本实用新型应用于车辆座椅。可替换地,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安装在飞行器、船舶、列车等中的座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