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杆衬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23766阅读:561来源:国知局
一种稳定杆衬套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衬套限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稳定杆衬套。



背景技术:

稳定杆总成系统由稳定杆、稳定杆支架、稳定杆衬套及稳定杆拉杆组成,其中稳定杆衬套的主要作用是约束稳定杆以及使稳定杆与周边件柔性连接。

目前常用的稳定杆衬套,主要通过衬套内孔与稳定杆过盈配合实现锁紧。衬套轴向一端贴接稳定杆卡箍,径向通过螺栓装配,产生径向力,从而使橡胶变形,实现锁紧效果。此类稳定杆衬套是利用轴向力锁紧和橡胶变形传统方式使稳定杆与稳定杆衬套相连接。此类稳定杆衬套仅仅解决了稳定杆衬套装配问题,其轴向未能很好限制稳定杆衬套运动,稳定杆衬套会产生窜动异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稳定杆衬套。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稳定杆衬套,其包括:

衬套中间部;所述衬套中间部的截面呈n字形,且所述衬套中间部的截面上端为半圆形;

衬套前端、衬套后端;所述衬套前端的截面呈n字形,且所述衬套前端的截面上端为半圆形;所述衬套前端的截面比所述衬套中间部的截面大;所述衬套前端和衬套后端对称;

其中,所述衬套设有贯通衬套前端至衬套后端的圆形通槽;所述衬套左上端设有沿所述圆形通槽径向向里延伸并与所述圆形通槽连通的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衬套中间部的底面、所衬套前端的底面和所述衬套后端的底面处于同一平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开口从所述衬套前端贯通至所述衬套后端。

进一步的,所述圆形通槽的内壁边沿设有倒角。

本实用新型可有效地限制衬套轴向运动,减少窜动异响,降低了噪音,避免衬套过度磨损;并且结构简单,方便装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请参照图1-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稳定杆衬套,其包括衬套中间部100、衬套前端200和衬套后端300;所述衬套中间部100的截面呈n字形,且所述衬套中间部100的截面上端为半圆形;所述衬套前端200的截面呈n字形,且所述衬套前端200的截面上端为半圆形;所述衬套前端200的截面比所述衬套中间部100的截面大;所述衬套前端200和衬套后端300对称;其中,所述衬套设有贯通衬套前端200至衬套后端300的圆形通槽400;所述衬套左上端设有沿所述圆形通槽400径向向里延伸并与所述圆形通槽400连通的开口500。

所述稳定杆衬套的材料为聚氨脂;所述衬套呈鞍型,所述衬套中间部100连接衬套前端200和衬套后端300。

所述衬套前端200与所述衬套后端300前后对称,所述衬套中间部100的截面n形,所述衬套中间部100的截面上端为半圆形,所述衬套前端200的截面也为n形,所述衬套前端200的截面上端艺为半圆形,所述衬套前端200的截面比衬套中间部100的截面小;所述衬套的两端比所述衬套中间部100粗大;所述衬套前端200、所述衬套后端300以及衬套中间部100的底面处于同一平面面上。

所述衬套设有贯穿衬套前端200至衬套后端300的圆形通槽400,所述圆形通槽400的轴垂直于所述衬套前端200端面以及所述衬套后端300端面;所述圆形通槽400的内壁边沿设有倒角,方便稳定杆伸入所述衬套中。

所述衬套和稳定杆为过盈配合,所述衬套左上端还设有沿所述圆形通槽400径向向里延伸并与所述圆形通槽400连通的开口500,所述开口500和稳定杆上支架配合。

衬套前端200端面与稳定杆贴合,当稳定杆受到轴向力,稳定杆轴向位移并使得衬套变形,所述衬套的圆形通槽400内部与稳定杆贴合更紧密,此时所衬套限制稳定杆的位移,减少窜动异响,降低了噪音,避免衬套过度磨损。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