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式增力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07181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负压式增力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负压式增力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负压式增力装置的一个形式,已知专利文献1中示出的形式。如专利文献1的图4所示,在负压式增力装置中,控制阀由通过弹簧60朝着阀柱塞42施力的调节阀61、动力活塞151的阀座面151e以及设置在第一阀柱塞421的后端的大气控制用阀座部421a构成。大气控制用阀座部421a为大致半球状,大致半球状大气控制用阀座部421a的中心相对于阀柱塞42的轴线在直角方向上偏心,通过大致半球状大气控制用阀座部421a的中心的偏心,在非动作状态下密封面611下部与阀座面151e下部接触。

由此,通过大致半球状大气控制用阀座部421a,缩短从负压式增力装置的非动作状态到动作状态的、相对于动力活塞151的推杆41向纸面左方的移动量,从而实现制动感的提升。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8-268265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上述负压式增力装置中,不易在阀柱塞42上高精度地加工出相对于阀柱塞42的轴线在直角方向上偏心的大致半球状大气控制用阀座部421a。即,如果大致半球状大气控制用阀座部421a的尺寸波动较大,则在制动操作时(负压式增力装置动作时)流入变压室的大气的流量(气流)中有可能会产生波动,有可能会导致制动感下降。另外,在成形出大气阀座之后,需要进行用于使大致半球状大气控制用阀座部421a的中心偏心的工序,因此有可能会导致生产效率下降。

因此,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会导致生产效率下降而进一步提高制动感的负压式增力装置。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第一项技术方案所涉及的发明的结构上的特征在于,负压式增力装置具备:可动隔壁部件,将机壳内划分为负压室和变压室;阀身,以可进退的方式组装于机壳,并在机壳内连接于可动隔壁部件;气阀,设置在形成于阀身的轴孔内,能够相对于阀身沿着轴孔的轴方向进退,并且与输入部件一体地移动;以及阀机构,具备负压阀和大气阀,所述负压阀与气阀相对于阀身的进退相应地使负压室与变压室之间连通、遮断,所述大气阀使变压室与大气之间连通、遮断;阀机构具有设置于阀身的负压阀座、设置于气阀的大气阀座以及阀体,所述阀体设置有负压阀部以及大气阀部,由所述负压阀部与负压阀座构成负压阀,由所述大气阀部与大气阀座构成大气阀;具备偏斜部,该偏斜部形成于阀身以及阀体中的至少任意一者,使大气阀部相对于在负压阀部与负压阀座接触从而将负压阀设置为遮断状态时所形成的第一平面相对倾斜。

发明的效果

由此,通过偏斜部,大气阀的大气阀部相对于在将负压阀设置成遮断状态(关闭状态)时所形成的第一平面相对偏斜。另一方面,在负压式增力装置非动作时的过程中,在负压阀部与负压阀座接触、并且大气阀部与大气阀座分离之前,大气阀的大气阀部在弹性变形的状态下与大气阀座接触。当负压式增力装置动作时,尤其是当大气阀从关闭状态变为打开状态时,通过偏斜部逐渐解除大气阀部的弹性变形,由此大气阀部能够逐渐离开大气阀座。此时,能够抑制在经过大气阀流入变压室的大气的流动中产生的波动(紊乱),从而能够抑制制动感下降。另外,由于偏斜部形成于阀身以及阀体中的至少任意一者,因此,在加工阀身或者阀体时能够通过比较少的工序来形成偏斜部。即,与以往技术相比,能够抑制生产效率的下降。因此,能够提供一种不会导致生产效率下降而进一步提高制动感的负压式增力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负压式增力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2是以图1所示的第一密封部为主示出的放大剖视图。

图3是以图1所示的阀身为主示出的放大剖视图,示出了负压阀以及大气阀两者为关闭状态的情况。

图4是从后方观察图1所示的阀身的图。

图5是沿着图4所示的A-A线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负压式增力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所涉及的阀身(偏斜部)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负压式增力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所涉及的阀身(偏斜部)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负压式增力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所涉及的阀体(偏斜部)的放大剖视图。

图9是本发明的负压式增力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所涉及的阀身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负压式增力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四变形例的以第一密封部为主示出的放大剖视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负压式增力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五变形例的以第一密封部为主示出的放大剖视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负压式增力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六变形例的以第一密封部为主示出的放大剖视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负压式增力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七变形例的以第一密封部为主并示出的放大剖视图。

图14是示出本发明的负压式增力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15是示出本发明的负压式增力装置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16是以图15所示的第二密封部为主示出的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负压式增力装置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在负压式增力装置1中,具备可动隔壁部件21和阀身22的动力活塞20以可在前后方向(图1的左右方向)上移动的方式组装于机壳10,机壳10内通过可动隔壁部件21被划分为前方的负压室R1和后方的变压室R2。

机壳10由金属材料形成为中空筒状,具有侧板部11以及设置于其两侧的两个底板部12、13。侧板部11形成为筒状。后底板部12形成为板状,其外周端部一体地固定在侧板部11的后端。通过侧板部11和底板部12形成大致有底筒状的本体机壳。前底板部13形成为板状,其外周端部组装并固定在侧板部11的前端。在本实施方式中,前底板部13铆接在侧板部11上。在前底板部13具备负压导入管13b,该负压导入管13b用于使负压室R1始终与负压源13a(例如,省略图示的发动机的进气歧管)连通。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机壳10优选形成为圆筒状。另外,机壳10也可以形成为方形筒状。另外,机壳10还可以形成为壳状。

后底板部12通过气密地贯通后底板部12的多个安装螺栓12a、12b固定于静止部件、即车辆的安装目标部件55。由此,机壳10被固定于车辆的安装目标部件55。前底板部13构成为,通过气密地贯通前底板部13的多个安装螺栓13c支承制动主缸(省略图示)。

制动主缸是公知的,通过其缸本体(省略图示)的后端部气密地组装于前底板部13。另外,制动主缸的活塞(省略图示)从缸本体向后方突出并突入到负压室R1内,并且构成为被输出轴35的顶端部35a向前方推动,将在后面对输出轴35进行说明。

可动隔壁部件21将机壳10内划分为负压室R1和变压室R2,并沿着机壳10的中心线C(柱塞32的中心线(轴线))的延伸方向往复运动。

可动隔壁部件21形成为环状,并与筒状的侧板部11同轴配置。可动隔壁部件21是独立于阀身22的部件,由金属材料形成。此外,可动隔壁部件21也可以与阀身22同样地由树脂材料形成。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动隔壁部件21优选形成为圆环状。可动隔壁部件21的外周端的轮廓形成为圆形,可动隔壁部件21被设置成,能够与形成为圆筒状的侧板部11的内壁面隔开规定间隙沿着机壳10的中心线C的延伸方向往复运动。

可动隔壁部件21并非平板状,而具有折弯部21a。通过折弯部21a能够提高强度。

在可动隔壁部件21的外周缘部设置有遮断负压室R1与变压室R2之间的连通的第一密封部23。

如图1以及图2所示,第一密封部23包括第一环状凹部24d和环状的第一杯形密封件25。

主要如图2所示,第一环状凹部24d遍及可动隔壁部件21的外周缘部的全周形成,并朝着机壳10的侧板部11的内壁面开口。第一环状凹部24d形成于剖面为U字状的保持部24,遍及可动隔壁部件21的外周缘部的全周形成该保持部24。

保持部24包括环状的基座部24a、环状的后突出部24b以及环状的前突出部24c,该基座部24a沿着机壳10的中心线C的延伸方向延伸设置,该后突出部24b从基座部24a的后侧端部朝着机壳10的径方向外侧延伸设置,该前突出部24c从基座部24a的前侧端部朝着机壳10的径方向外侧延伸设置。第一环状凹部24d是由基座部24a、后突出部24b以及前突出部24c形成的凹部。基座部24a一体地设置在可动隔壁部件21的外周端部。

此外,后突出部24b设定得比前突出部24c短,后突出部24b与侧板部11的内壁面之间的空隙设定得比其与前突出部24c之间的空隙大。另外,后突出部24b被设定为不会妨碍第一杯形密封件25的内部空间25d与变压室R2之间的连通的长度。

第一杯形密封件25被收容并保持在第一环状凹部24d内,剖面形成为U字状并朝着变压室R2侧开口,内部空间25d与变压室R2连通。第一杯形密封件25由橡胶材料或者硅材料(具有弹性的材料)等的弹性材料形成。

如图2所示,第一杯形密封件25包括环状的第一基座部25a、环状的第一外唇部25b、环状的第一内唇部25c以及内部空间25d,该第一基座部25a沿着机壳10的径方向延伸设置,该第一外唇部25b从第一基座部25a的外周侧端部朝着变压室R2侧延伸设置,并气密地且可滑动地与侧板部11的内壁面接触,该第一内唇部25c从第一基座部25a的内周侧端部朝着变压室R2侧延伸设置,该内部空间25d由第一基座部25a、第一外唇部25b以及第一内唇部25c形成。

另外,如图1所示,可动隔壁部件21的内周缘部通过固定部件26气密地固定在阀身22的外周部,该固定部件26由弹性材料(例如橡胶材料)形成为环状。

动力活塞20的阀身22以可进退的方式组装于机壳10,并在机壳10内连接于可动隔壁部件21。

如图1所示,阀身22是连接于可动隔壁部件21的内周部的、树脂制成的中空体,通过形成为圆筒状的中间部位,气密地且可向前后方向(动力活塞20的轴方向)移动地组装在机壳10的后底板部12。阀身22被复位弹簧27向后方施力,该复位弹簧27安装在阀身22与机壳10的前底板部13之间。此外,通过在后端具有多个通气孔19a的保护罩19覆盖保护阀身22的向机壳10外突出的部位。此外,通过成型(例如注塑成型)的方式制造阀身22。

另外,如图1以及图3所示,阀身22形成有在前后方向上贯通的带台阶的轴孔22a。阀身22形成有一对负压连通路径22b1、22b2,该一对负压连通路径22b1、22b2在后端连通至轴孔22a的中间段部,并在前端连通至负压室R1。阀身22形成有键安装孔22c,该键安装孔22c与轴孔22a的前方部分大致正交,并能够从外周插通键部件39。

一对负压连通路径22b中的一个负压连通路径22b1在图3以及图4中位于纸面上方,另一个负压连通路径22b2在图3以及图4中位于纸面下方。一对负压连通路径22b1、22b2形成为剖面呈圆弧状且形成为相同形状,并以阀身22的中心线(与中心线C相同)为中心对称地配设。

再有,如图5所示,负压连通路径22b1的右端面、即形成有负压阀座22d(22d1)的端面相对于与阀身22的中心线正交的平面AP0倾斜规定角度θ而形成。包含负压连通路径22b1的右端面的平面是AP1。另外,负压连通路径22b2的右端面、即形成有负压阀座22d(22d2)的端面也相对于平面AP0倾斜规定角度θ,即形成在平面AP1上。此外,在图4中,平面AP1(形成有负压阀座22d的端面)相对于纸面在上下方向上倾斜。平面AP1以上侧高、下侧低的方式形成为锥状。也就是说,偏斜部50形成为相对于平面AP0(第二平面)倾斜的锥状。

换言之,由于在负压连通路径22b1的右端面形成有负压阀座22d1(将在后面进行说明),因此,负压阀座22d1形成在相对于平面AP0倾斜规定角度θ而形成的平面AP1上。另外,由于在负压连通路径22b2的右端面也形成有负压阀座22d2,因此,负压阀座22d2形成在相对于平面AP0倾斜规定角度θ而形成的平面AP1上。再有,两个负压阀座22d形成在同一平面AP1上。这样,通过设置成使负压阀座22d相对于平面AP0倾斜规定角度θ的结构,从而构成了偏斜部50。偏斜部50使大气阀部41b2相对于在负压阀部41b1与负压阀座22d接触从而将负压阀V1设置为遮断状态时所形成的第一平面、即平面AP1相对倾斜(偏斜)。此外,偏斜部50也可以在负压阀部41b1与负压阀座22d接触时,使大气阀部41b2与所述接触前相比相对于与大气阀座32d中的大气阀部41b2接触的平面AP2(是形成于大气阀座32d并与大气阀部41b2接触的平面。将在后面进行说明。)偏斜。

在上述轴孔22a中同轴地组装有输入轴31和柱塞32(相当于气阀),并同轴地组装有阀机构V和过滤器51、52。另外,在上述轴孔22a中,在柱塞32的前方同轴地组装有连接部件33、反动部件34以及输出轴(输出部件)35。

输入轴31能够相对于阀身22进退,通过球状顶端部31a呈关节状地连接于柱塞32的承受连接部32c。输入轴31通过后端螺钉部(省略图示)借助架体与制动踏板(均省略图示)连接,并构成为,作为输入而朝前方承受作用于制动踏板的踩踏力。输入轴31是用于向主缸输入所述踩踏力的输入部件。另外,输入轴31借助卡止于其中间段部的轴承保持架36,与复位弹簧37卡合,并被复位弹簧37向后方施力。另外,与输入轴31连接的柱塞32也被复位弹簧37向后方施力。

柱塞32在其顶端部32a借助连接部件33能够与反动部件34的后表面的中央部位抵接。顶端部32a是部分承受从反动部件34经由连接部件33输出的反作用力的部分。柱塞32通过在其中间部形成的环状沟槽部32b,能够与键部件39卡合。另外,在柱塞32的后端形成有阀机构V中的环状的大气阀座32d。

如图3所示,大气阀座32d包括环状且形成为平面状的平端面32d1、以及形成在平端面32d1的外周的倾斜面32d2。平端面32d1是形成于大气阀座32d并与大气阀部41b2接触的平面,并包含在平面AP2中。平面AP2与和阀身22的中心线正交的平面AP0平行或者为同一面。

反动部件34的后表面的中央部位能够向后方膨出变形,在被收容于输出轴35的后方圆筒部35b内并通过整个前表面与输出轴35的后端部后表面卡合(抵接)的状态下,与输出轴35的后方圆筒部35b一起被组装在阀身22的前端部。反动部件34在其后表面能够借助连接部件33抵接到柱塞32的顶端部32a前表面,并抵接到阀身22的圆环状前端面。

输出轴35以能够向前后方向移动的方式,与反动部件34一并组装在阀身22的轴孔22a的前端部内。输出轴35通过顶端部35a以可推动的方式抵接于制动主缸中的活塞的卡合部(凹部),在制动动作时,将从制动主缸的活塞受到的反作用力传递至反动部件34。

键部件39能够相对于阀身22、柱塞32以及机壳10抵接和脱离,并规定相对于阀身22的柱塞32沿着轴方向的移动量。键部件39具有规定动力活塞20相对于阀身22在柱塞32的前后方向上移动的功能,以及规定相对于机壳10的动力活塞20向后方移动的移动界限位置(阀身22的后方恢复位置)的功能。沿着动力活塞20的轴方向,以能够相对于阀身22和柱塞32各自相对移动期望量的方式组装键部件39。

阀机构V具备:负压阀V1,与柱塞32相对于阀身22的进退相应地使负压室R1与变压室R2之间连通、遮断;以及大气阀V2,使变压室R2与大气之间连通、遮断。阀机构V具备设置于阀身22的负压阀座22d。负压阀座22d一体地形成在阀身22中的负压阀连通路径22b的后端部。负压阀座22d形成为圆弧形状或者圆形状。

阀机构V具备设置于柱塞32的大气阀座32d。大气阀座32d一体地、呈环状地形成在柱塞32的后端部。

阀机构V具备阀体41。阀体41设置有负压阀部41b1和大气阀部41b2,并且由弹性材料(例如橡胶材料、硅材料(具有弹性))形成,由该负压阀部41b1与负压阀座22d构成负压阀V1,由该大气阀部41b2与大气阀座32d构成大气阀V2。

阀体41具有:环状的安装部41a,安装于阀身22;以及筒状的可动部41b,一体地形成于安装部41a并能够在轴方向上移动。

安装部41a气密地组装在阀身22的轴孔22a内,并通过轴承保持架42固定保持在阀身22中的轴孔22a的规定位置(台阶部)。此外,轴承保持架42被复位弹簧37向前方施力,并被固定在阀身22中的轴孔22a的台阶部。

可动部41b借助连接部41c与安装部41a连接,并能够相对于安装部41a相对移动。可动部41b具有负压阀部41b1,该负压阀部41b1能够相对于负压阀座22d落座、离座,由其与负压阀座22d构成能够使负压室R1与变压室R2之间连通、遮断的负压阀V1。可动部41b具有环状的大气阀部41b2,该大气阀部41b2能够相对于大气阀座32d落座、离座,由其与大气阀座32d构成能够使变压室R2与大气之间连通、遮断的大气阀V2。可动部41b被压缩弹簧43向前方施力。

另外,可动部41b包括弹性可动部41e和金属可动部41f,该弹性可动部41e由弹性材料构成,该金属可动部41f由固定在弹性可动部41e的后表面的金属材料构成,且形成为环状板状。弹性可动部41e一体地连接在连接部41c。可动部41b(以及阀体41)通过加硫成型等方式一体地形成。

弹性可动部41e是形成为环状的弹性板部件,厚度大致固定。在弹性可动部41e的与大气阀座32d接触的一侧形成有环状的突出部41e1。弹性可动部41e的厚度形成为,突出部41e1的内侧的厚度比外侧薄。至少包含突出部41e1的内侧在内的范围是与大气阀座32d接触的部分(大气阀部41b2)。突出部41e1的外侧的范围是与负压阀座22d接触的部分(负压阀部41b1)。

金属可动部41f是形成为环状的金属制成的板部件,厚度是固定的。在金属可动部41f形成有用于连接弹性可动部41e和连接部41c的多个贯通孔。

对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负压式增力装置1的动作(尤其是阀机构V)进行说明。通过上述阀机构V的结构,变压室R2能够与输入轴31以及柱塞32相对于阀身22在前后方向上的移动相应地,与负压室R1或者大气连通。即,输入轴31以及柱塞32相对于阀身22从原位置(恢复位置)向前方移动,从而使负压阀部41b1落座到负压阀座22d。

详细而言,负压阀部41b1落座到一个负压阀座22d1以及另一个负压阀座22d2。此时,由于一个负压阀座22d1以及另一个负压阀座22d2相对于平面AP0倾斜规定角度θ而形成,因此,通过偏斜部50使负压阀部41b1、大气阀部41b2以及可动部41b偏斜。

直至负压阀部41b1落座到一个负压阀座22d1为止,大气阀座32d和大气阀部41b2保持落座的状态不变。此时,大气阀座32d和可动部41b均等落座,大气阀座32d所接触的弹性可动部41e的部分(大气阀部41b2)的变形量均等。

负压阀部41b1在落座于一个负压阀座22d1(上侧的负压阀座22d1)之后,直至落座到另一个负压阀座22d2(下侧的负压阀座22d2)为止的过程中,另一个负压阀座22d2侧的弹性可动部41e被压缩弹簧43施力,从而向前方移动。此时,维持大气阀座32d与大气阀部41b2之间的落座。进一步,由于可动部41b(弹性可动部41e)偏斜,因此,如图3以及图5所示,与一个负压阀座22d1侧相比,另一个负压阀座22d2侧的弹性可动部41e的部分(大气阀部41b2)的变形量变大。换言之,另一个负压阀座22d2侧的弹性可动部41e的厚度弹性变形,与一个负压阀座22d1侧相比变薄。因为大气阀部41b2弹性变形,所以柱塞32不会发生轴抖动,大气阀座32d不会偏斜。

再有,当输入轴31以及柱塞32相对于阀身22向前方移动时,大气阀座32d从大气阀部41b2离座。

详细而言,大气阀座32d自一个负压阀座22d1侧逐渐从大气阀部41b2离座。其结果是,能够抑制在经过大气阀V2流入变压室R2的大气的气流中产生的波动(紊乱),从而能够抑制制动感下降。换言之,在负压阀部41b1与负压阀座22d接触时,相对于形成在大气阀座32d上并与大气阀部41b2接触的平面AP2,与大气阀部41b2的大气阀座32d接触的平面AP1通过偏斜部50偏斜。

当大气阀座32d从大气阀部41b2完全离座时,变压室R2与负压室R1之间的连通被遮断,并与大气连通。此外,弹性可动部41e、即大气阀部41b2恢复到未被按压的原本的形状。另外,负压阀V1关闭,大气阀部41b2变为与平面AP1平行或者同一。此时,经过罩体19的通气孔19a、过滤器51、52、阀体41的内部、大气阀座32d与大气阀部41b2之间的空隙、设置于阀身22的连通路径等,大气流入到变压室R2中。

另外,在输入轴31以及柱塞32相对于阀身22返回到恢复位置(原位置),大气阀座32d落座于大气阀部41b2,负压阀部41b1从负压阀座22d离座的状态(即,大气阀V2关闭,变压室R2与大气之间的连通被遮断,并且,负压阀V1打开,负压室R1与变压室R2连通的状态)下,变压室R2与大气之间的连通被遮断,并与负压室R1连通。此外,负压室V1打开并且大气阀V2关闭,大气阀部41b2变为与平面AP0平行。此时,经过设置于阀身22的连通路径、负压阀部41b1与负压阀座22d之间的空隙、负压连通路径22b等,空气被吸引并从变压室R2流入到负压室R1中。

进一步对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负压式增力装置1的动作(尤其是可动隔壁部件21)进行说明。制动踏板被踩踏,通过该踩踏力使阀身22以及动力活塞20向前方移动。进一步,变压室R2与大气连通,与负压室R1相比变压室R2变为高压,因此,可动隔壁部件21以及动力活塞20被进一步向前方按压移动。

此时,由于与负压室R1相比变压室R2为高压,因此,与变压室R2连通的第一杯形密封件25朝着外侧膨胀。其结果是,使第一基座部25a与前突出部24c之间的贴合性提高,使第一外唇部25b与侧板部11之间的贴合性提高,并使提高第一内唇部25c与基座部24a之间的贴合性提高。因此,由于提高了第一密封部23的密封性,因此可动隔壁部件21能够一边确保较高的密封性一边向前方移动。

再有,上述的结果是,可动隔壁部件21相对于机壳10的轴抖动被抑制,进而使连接着可动隔壁部件21的阀身22相对于机壳10的轴抖动也被抑制。其结果是,当大气阀V2开阀时,能够更可靠地抑制因在经过大气阀V2流入变压室R2的大气的气流中产生的波动(紊乱)而引起的阀身22的振动、以及因轴抖动而引起的大气流入量的变动。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负压式增力装置1的制动感。

另一方面,当解除制动踏板的踩踏时,变压室R2与负压室R1连通,而与大气遮断。在该状态下,通过复位弹簧27的施力,可动隔壁部件21以及动力活塞20被向后方按压移动。

此时,由于负压室R1与变压室R2为负压且压力相同,因此,与变压室R2连通的第一杯形密封件25的朝向外侧的膨胀减少或者不存在朝向外侧的膨胀。其结果是,使第一基座部25a与前突出部24c之间的贴合性减小,使第一外唇部25b与侧板部11之间的贴合性减小,并使第一内唇部25c与基座部24a之间的贴合性减小。因此,由于减少了第一密封部23的密封性,因此能够容易地使可动隔壁部件21向后方移动。

由上述说明可知,本第一实施方式的负压式增力装置1为如下的负压式增力装置,即其具备:可动隔壁部件21,将机壳10内划分为负压室R1和变压室R2;阀身22,以可进退的方式组装于机壳10,并在机壳10内连接于可动隔壁部件21;气阀(柱塞32),设置在形成于阀身22的轴孔22a内,能够相对于阀身22沿着轴孔22a的轴方向进退,并且与输入部件(输入轴31)一体地移动;以及阀机构V,具备负压阀V1和大气阀V2,该负压阀V1与柱塞32相对于阀身22的进退相应地使负压室R1与变压室R2之间连通、遮断,该大气阀V2使变压室R2与大气之间连通、遮断。阀机构V具有设置于阀身22的负压阀座22d、设置于柱塞32的大气阀座32d以及阀体41,该阀体41设置有负压阀部41b1以及大气阀部41b2,由所述负压阀部41b1与负压阀座22d构成负压阀V1,由所述大气阀部41b2与大气阀座32d构成大气阀V2,并且具备偏斜部50,该偏斜部50形成于阀身22以及阀体41中的至少任意一者,使大气阀部41b2相对于在负压阀部41b1与负压阀座22d接触从而将负压阀V1设置为遮断状态时所形成的第一平面(AP1)相对倾斜。

由此,大气阀V2的大气阀部41b2通过偏斜部50,相对于在将负压阀V1设置为遮断状态(关闭状态)时所形成的第一平面(AP1)相对偏斜。另一方面,在负压式增力装置1的非动作时的过程中,在负压阀部41b1与负压阀座22d接触、并且大气阀部41b2与大气阀座32d分离之前,大气阀V2的大气阀部41b2在弹性变形的状态下与大气阀座32d接触。当负压式增力装置1动作时,尤其是当大气阀V2从关闭状态变为打开状态时,通过偏斜部50逐渐解除大气阀部41b2的弹性变形,由此大气阀部41b2逐渐离开大气阀座32d。此时,能够抑制在经过大气阀V2流入变压室R2的大气的气流中产生的波动(紊乱),从而能够抑制制动感下降。另外,由于偏斜部50形成于阀身22,因此,在加工阀身22时能够通过比较少的工序(例如成型加工的工序)来形成偏斜部50。即,与以往技术相比,能够抑制生产效率的下降。因此,能够提供一种不会导致生产效率下降而进一步提高制动感的负压式增力装置1。

另外,偏斜部50形成为相对于与轴孔22a的轴方向正交的第二平面、即平面AP0(即平面AP2)倾斜的锥状。

由此,能够更简便地形成偏斜部50。

另外,在可动隔壁部件21的外周缘部设置有遮断负压室R1与变压室R2之间的连通的第一密封部23。第一密封部23包括第一环状凹部24d和环状的第一杯形密封件25,该第一环状凹部24d遍及可动隔壁部件21的外周缘部的全周形成,并朝着机壳10的侧板部11的内壁面开口,该第一杯形密封件25被收容并保持于第一环状凹部24d,剖面形成为U字状并朝着变压室R2侧开口,且与变压室R2连通。第一杯形密封件25包括环状的第一基座部25a、环状的第一外唇部25b以及环状的第一内唇部25c,该第一基座部25a沿着机壳10的径方向延伸设置,该第一外唇部25b从第一基座部25a的外周侧端部朝着变压室R2侧延伸设置,并气密地且可滑动地与侧板部11的内壁面接触,该第一内唇部25c从第一基座部25a的内周侧端部朝着变压室R2侧延伸设置。

由此,当负压式增力装置1动作时,即当可动隔壁部件21沿着机壳10的中心线C移动时,设置在可动隔壁部件21的外周缘部的第一密封部23追随可动隔壁部件21的移动,沿着机壳10的侧板部11的内壁面滑动。详细而言,在保持于可动隔壁部件21的第一环状凹部24d的第一杯形密封件25中,第一杯形密封件25的第一外唇部25b一边与机壳10的侧板部11的内壁面气密地接触,一边追随可动隔壁部件21的移动而移动。由此,在可动隔壁部件21移动时,不会使可动隔壁部件21的形状发生较大变化,进而能够抑制发生应力集中的现象。其结果是,能够提高负压式增力装置1的耐久性。

在此基础上,可动隔壁部件21相对于机壳10的轴抖动被抑制,连接着可动隔壁部件21的阀身22相对于机壳10的轴抖动也被抑制。其结果是,能够抑制因大气阀V2开阀时发生的轴抖动而引起的流入量的变动。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负压式增力装置1的制动感。

进一步对偏斜部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第一变形例>

如图6所示,本第一变形例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负压连通路径22b1的右端面、即形成有负压阀座22d的端面沿着负压连通路径22b1的开口的延伸方向倾斜。负压连通路径22b1的右端面、即形成有负压阀座22d的端面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相对于与阀身22的中心线正交的平面AP0倾斜规定角度θ而形成。此外,在图4中,平面AP1(形成有负压阀座22d的端面)相对于纸面在左右方向上倾斜。平面AP1以右侧高、左侧低的方式形成为锥状。在图6中,平面AP1相对于纸面在前后方向上倾斜。平面AP1以远侧向右侧、近侧向左侧倾斜的方式形成为锥状。也就是说,偏斜部50形成为相对于平面AP0倾斜的锥状。

由此,能够更简便地形成偏斜部50。另外,能够分别以相同的方式逐渐开闭各个负压连通路径22b。

<第二变形例>

如图7所示,本第二变形例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存在多个负压阀座22d的情况下,通过使多个负压阀座22d中的至少一个负压阀座22d(例如一个负压连通路径22b1侧的负压阀座22d1)的轴方向的位置与多个负压阀座22d中的其他的负压阀座22d(例如另一个负压连通路径22b2侧的负压阀座22d2)不同,从而构成偏斜部50。

偏斜部50使大气阀部41b2相对于在负压阀部41b1与负压阀座22d接触从而将负压阀V1设置为遮断状态时所形成的第一平面(AP1:参照图5)相对倾斜。

由此,能够更简便地形成偏斜部50。

<第三变形例>

如图8所示,本第三变形例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将偏斜部150形成在阀体141上。阀体141具有安装部41a、以及与安装部41a一体地形成并能够在轴方向上移动的筒状的可动部141b。可动部141b包括弹性可动部141e和金属可动部41f,该弹性可动部141e由弹性材料构成,该金属可动部41f由固定在弹性可动部141e的后表面的金属材料构成,且形成为环状板状。

弹性可动部141e是形成为环状的弹性板部件。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弹性可动部41e同样地构成弹性可动部141e中的形成有负压阀部41b1的部分。弹性可动部141e中的大气阀部141b2形成为环状的平面状。如上所述,该平面相对于与阀身22的中心线正交的平面AP0倾斜规定角度θ而形成(即,是与平面AP1平行的平面)。也就是说,弹性可动部141e中的形成有大气阀部141b2的部分形成为,使另一个负压连通路径22b2侧(图8中的下侧)的厚度比一个负压连通路径22b1侧(图8中的上侧)厚。该弹性可动部141e的锥部分就是偏斜部150。即,偏斜部150形成为相对于平面AP0(第二平面)倾斜的锥状。

再有,如图9所示,一个负压连通路径22b1的负压阀座22d1的轴方向的位置形成为与另一个负压连通路径22b2的负压阀座22d2相同。也就是说,两个负压阀座22d1、22d2位于同一平面(AP0)上。

这样,偏斜部150形成于阀体141,使大气阀部141b2相对于在负压阀部41b1与负压阀座22d接触从而将负压阀V1设置为遮断状态时所形成的第一平面、即平面AP0相对倾斜。即,负压阀座22的平面AP0相对于大气阀部141b2的平面AP2倾斜规定角度θ。此外,偏斜部150也可以设置成,形成于阀体141,在负压阀部41b1与负压阀座22d接触时,使大气阀部141b2与所述接触前相比相对于与大气阀座32d中的大气阀部141b2接触的平面AP2偏斜。

由此,大气阀V2的大气阀部141b2通过偏斜部150,相对于在将负压阀V1设置为遮断状态(关闭状态)时所形成的第一平面(AP0)相对偏斜。另一方面,在负压式增力装置1的非动作时的过程中,在负压阀部41b1与负压阀座22d接触、并且大气阀部141b2与大气阀座32d分离之前,大气阀V2的大气阀部141b2在弹性变形的状态下与大气阀座32d接触。当负压式增力装置1动作时,尤其是当大气阀V2从关闭状态变为打开状态时,通过偏斜部150逐渐解除大气阀部141b2的弹性变形,由此大气阀部141b2逐渐离开大气阀座32d。此时,能够抑制在经过大气阀V2流入变压室R2的大气的气流中产生的波动(紊乱),从而能够抑制制动感下降。另外,由于偏斜部150形成于阀体41,因此,在加工阀体41时能够通过比较少的工序(例如成型加工的工序)来形成偏斜部150。即,与以往技术相比,能够抑制生产效率的下降。因此,能够提供一种不会导致生产效率下降而进一步提高制动感的负压式增力装置1。

此外,偏斜部可以形成于阀身22以及阀体41中的至少任意一者。偏斜部使大气阀部41b2相对于在负压阀部41b1与负压阀座22d接触从而将负压阀V1设置为遮断状态时所形成的第一平面相对倾斜。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仅设置了两个负压阀座22d(即负压连通路径22b),但是也可以设置三个以上的负压阀座22d(即负压连通路径22b)。

进一步对杯形密封件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第四变形例>

如图10所示,本第四变形例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外唇部25b的自由端部具有朝着径方向的内侧倾斜的倾斜部25b1。

由此,当可动隔壁部件21向前方移动时,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与变压室R2连通的第一杯形密封件25朝着外侧膨胀。即,倾斜部25b1的外侧面也与机壳10的侧板部11接触。其结果是,由于提高了第一密封部23的密封性,因此,可动隔壁部件21能够一边确保较高的密封性一边向前方移动。

另一方面,当可动隔壁部件21向后方移动时,由于负压室R1与变压室R2为负压且压力相同,因此,第一外唇部25b的自由端部返回到原本的倾斜形状。因此,当可动隔壁部件21向变压室R2侧移动时,能够抑制自由端部刮到机壳10的侧板部11的内壁面。其结果是,能够抑制第一外唇部25b翻卷。

<第五变形例>

如图11所示,本第五变形例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外唇部25b的内周壁面设置有沿着机壳10的中心线C的延伸方向延伸并凸出设置的厚壁部25b2。此外,厚壁部25b2优选具有比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外唇部25b厚的厚度。另外,厚壁部25b2优选具有比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基座部25a或者第一内唇部25c厚的厚度。另外,厚壁部25b2优选形成为顶端较细,也可以是相同厚度。另外,厚壁部25b2既可以遍及第一外唇部25b的内壁全周设置,也可以在第一外唇部25b的内周壁上隔开规定间隔局部性地(肋状地)设置。

由此,通过厚壁部25b2,能够提高第一外唇部25b对于皱折变形(尤其是向外侧的皱折变形)的强度。因此,当可动隔壁部件21向变压室R2侧移动时,能够抑制第一外唇部25b翻卷。

<第六变形例>

如图12所示,本第六变形例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在第一环状凹部24d中,第一卡合凹部24a1形成于基座部24a,在第一内唇部25c中,与第一环状凹部24d的第一卡合凹部24a1卡合的第二卡合凸部25c1形成于第一内唇部25c。此外,在第一环状凹部24d中,可以代替第一卡合凹部24a1而形成第一卡合凸部(省略图示),并且,在第一内唇部25c中,可以代替第二卡合凸部25c1而形成与第一环状凹部24d的第一卡合凸部卡合的第二卡合凹部(省略图示)。

由此,通过使第一卡合凹部24a1与第二卡合凸部25c1卡合(或者通过使第一卡合凸部与第二卡合凹部卡合),能够相对于第一环状凹部24d可靠地定位第一内唇部25c以及第一杯形密封件25。

<第七变形例>

如图13所示,本第七变形例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进一步具备倾斜部24b1,该倾斜部24b1形成于作为保持部24的开口端外侧壁面的后突出部24b,当在第一环状凹部24d上安装第一杯形密封件25时对第一杯形密封件25进行引导。倾斜部24b1以如下方式倾斜:即、使后突出部24b的长度从后突出部24b的内侧面至外侧面(图13中从左向右)变短。

由此,当在第一环状凹部24d上安装第一杯形密封件25时,通过倾斜部24b1引导第一杯形密封件25。即,通过一边扩开第一杯形密封件25,一边使其在倾斜部24b1滑动,从而能够在第一环状凹部24d上安装第一杯形密封件25。因此,能够提高第一杯形密封件25的组装性。

<第二实施方式>

进一步,对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负压式增力装置1进行说明。如图14所示,本第二实施方式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可动隔壁部件121与阀身22一体地形成。

优选为,可动隔壁部件121通过树脂材料与阀身22一体成型。可动隔壁部件121为大致平板状,且形成为圆环状。可动隔壁部件21的内周缘部被固定在阀身22的外周部前端部。不再需要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固定部件26。在可动隔壁部件121的外周缘部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设置有第一密封部23。

<第三实施方式>

进一步,对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负压式增力装置1进行说明。如图15所示,本第三实施方式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具备系杆螺栓60。本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负压式增力装置1进一步具备系杆螺栓60,该系杆螺栓60气密地贯通机壳10和可动隔壁部件221,其将机壳10安装到车辆的安装目标部件55。

设置有一对系杆螺栓60(在图15中示出了一根),该系杆螺栓60气密地贯通机壳10和可动隔壁部件221。系杆螺栓60具备:本体部61,形成为棒状(例如圆柱状);前端部62,从本体部61的前端沿着轴方向延伸形成;以及后端部63,从本体部61的后端沿着轴方向延伸形成。

在系杆螺栓60所贯通的可动隔壁部件221的贯通孔部221a,设置有遮断负压室R1与变压室R2之间的连通的第二密封部223。

主要如图16所示,第二密封部223包括第二环状凹部224d和环状的第二杯形密封件225,该第二环状凹部224d遍及贯通孔部221a的内周形成,并朝着系杆螺栓60的外壁面开口,该第二杯形密封件225被收容并保持于第二环状凹部224d,剖面形成为U字状并朝着变压室R2侧开口,且与变压室R2连通;

第二环状凹部224d形成于剖面为U字状的保持部224,遍及可动隔壁部件221的贯通孔部221a的内周全周形成该保持部224。

保持部224包括环状的基座部224a、环状的后突出部224b以及环状的前突出部224c,该基座部224a沿着机壳10的中心线C的延伸方向延伸设置,该后突出部224b从基座部224a的后侧端部朝着贯通孔部221a的径方向内侧延伸设置,该前突出部224c从基座部224a的前侧端部朝着贯通孔部221a的径方向内侧延伸设置。第二环状凹部224d是由基座部224a、后突出部224b以及前突出部224c形成的凹部。基座部224a一体地设置在可动隔壁部件221的贯通孔部221a。

第二杯形密封件225包括环状的第二基座部225a、环状的第二外唇部225b、环状的第二内唇部225c以及内部空间225d,该第二基座部225a沿着机壳10的径方向(贯通孔部221a的径方向)延伸设置,该第二外唇部225b从第二基座部225a的外周侧端部朝着变压室R2侧延伸设置,该第二内唇部225c从第二基座部225a的内周侧端部朝着变压室R2侧延伸设置,并气密地且可滑动地与系杆螺栓60(系杆螺栓60的本体部61)的外壁面接触,该内部空间225d由第二基座部225a、第二外唇部225b以及第二内唇部225c形成。

由此,当具有系杆螺栓60的类型的负压式增力装置1动作时,即当可动隔壁部件221沿着机壳10的中心线C的延伸方向移动时,设置在可动隔壁部件221的贯通孔部221a的第二密封部223追随可动隔壁部件221的移动,沿着系杆螺栓60的外壁面滑动。详细而言,在保持于可动隔壁部件221的第二环状凹部224d的第二杯形密封件225中,第二杯形密封件225的第二内唇部225c一边与系杆螺栓60的外壁面气密地接触,一边追随可动隔壁部件221的移动而移动。由此,当可动隔壁部件221移动时,不会使可动隔壁部件221的形状发生较大变化,进而能够抑制发生应力集中的现象。其结果是,能够提高具有系杆螺栓60的类型的负压式增力装置1的耐久性。

此外,在第三实施方式中,虽然是系杆螺栓60贯通与阀身22一体地形成的可动隔壁部件221的结构,但是,也可以设置成系杆螺栓60贯通像上述第一实施方式那样独立于阀身22构成的可动隔壁部件21的结构。

附图标记说明

1:负压式增力装置;10:机壳;11:侧板部;12:后底板部;13:前底板部;13a:负压源;20:动力活塞;21、121、221:可动隔壁部件;22:阀身;22a:轴孔;22b:负压连通路径;22d:负压阀座;23:第一密封部;24:保持部;24d:第一环状凹部;25:第一杯形密封件;25a:第一基座部;25b:第一外唇部;25c:第一内唇部;25b1:倾斜部;25b2:厚壁部;24a1:第一卡合凹部;25c1:第二卡合凸部;24b1:倾斜部;31:输入轴(输入部件);32:柱塞(气阀);32d:大气阀座;41、141:阀体;41b1:负压阀部;41b2、141b2:大气阀部;50、150:偏斜部;55:安装目标部件;60:系杆螺栓;221a:贯通孔部;223:第二密封部;224:保持部;224d:第二环状凹部;225:第二杯形密封件;R1:负压室;R2:变压室;V:阀机构;V1:负压阀;V2:大气阀。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