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汽车头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17411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汽车头枕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汽车头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作为一种快捷的代步工具,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众所周知,每个汽车里面都有设置有座椅,为了增加人们舒适性以及安全性能,汽车的座椅上都配置了头枕,驾乘人员通过把脖子靠在头枕上来减轻脖子承受的压力,从而得到较好的解乏效果。此外,随着车辆在每个家庭中的普及,其数量急剧增加,而车祸发生的次数也越来越多;因此,头枕的安全性能也愈加重要。

目前,相关技术人员已经对头枕做了许多改进,使汽车的头枕具有更佳的舒适性以及更加优良的安全通过性。然而,每个不同的驾乘人员的身体骨骼各不相同,对于头枕高度和角度的需求也不尽相同。但是,一般的汽车头枕都需要驾乘人员自己通过手动调节来达到适合自己的高度,过程中需要反复调试,非常废时间;而且不能实现角度上的调节,降低了头枕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汽车头枕,可实现纵向的升降以及角度的调节,使得头枕更加符合不同驾乘人员的需要,提高了头枕的实用性。

一种多功能汽车头枕,包括左升降缸、右升降缸、左支柱、右支柱、后框架、前框架、伸缩缸、升降调节开关和角度调节开关;所述后框架下端的左右两侧分别与所述左支柱和所述右支柱连接,左支柱的下端与所述左升降缸的活塞杆同中心轴连接,右支柱的下端与所述右升降缸的活塞杆同中心轴连接;所述前框架的下端与后框架的下端铰接,后框架上端的中部与所述伸缩缸铰接,前框架上端的中部与伸缩缸的活塞杆铰接;左升降缸和右升降缸分别与所述升降调节开关连接,伸缩缸与所述角度调节开关连接。

通过启动升降调节开关,可实现左升降缸和右升降缸的同步上升或者下降,从而可使头枕调节到适合驾乘人员的高度位置,避免了手动的往复调节,节约了时间,提高了调节效率;通过启动角度调节开关,伸缩缸可伸长或缩短,从而实现前框架的角度调整,使得驾乘人员根据个人所需,可保证脖子与头枕的贴靠,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前框架、后框架和伸缩缸的连接设计,可以保证前框架的角度调整不受连接方式的约束,进一步提高了实用性。

优选地,所述后框架上端的中部向后凹陷形成中凹部,所述中凹部的中部与伸缩缸铰接。中凹部的设计,可实现后框架与前框架的贴合,使得后框架的布局更加合理。

优选地,所述左升降缸、右升降缸和伸缩缸均采用液压缸或者气缸。

优选地,所述后框架与前框架上端的两个角部均采用弧形管过渡,提高了安装过程中的安全性。

优选地,多功能汽车头枕还包括后枕套和前枕套,所述后枕套内部设置有与后框架适配的后框槽,后枕套套装在后框架上;所述前枕套内部设置有与前框架适配的前框槽,前枕套套装在前框架上。前枕套和后枕套的设计便于安装,以及更好地对驾乘人员的脖子进行保护。

优选地,所述前枕套呈L形,前枕套倒扣在后枕套上,使得前枕套和后枕套的配合更加合理。

优选地,所述后枕套和前枕套的外表面均采用皮质材料包裹,后枕套和前枕套的内部均采用高密度聚酯海绵填充,可以使得头枕在汽车事故过程中的吸能效果表现得更加优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装配方便,通过升降调节开关可以对头枕进行纵向升降,通过启动角度调节开关可对前框架的角度进行调整,从而使得驾乘人员根据个人所需进行调整,保证脖子与头枕的贴靠,使得头枕更加符合不同驾乘人员的需要,进一步提高了头枕安全性以及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附图中,1-后框架,11-左支柱,12-右支柱,13-左升降缸,14-右升降缸,15-中凹部,2-前框架,3-伸缩缸,4-后枕套,5-前枕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汽车头枕,包括左升降缸13、右升降缸14、左支柱11、右支柱12、后框架1、前框架2、伸缩缸3、升降调节开关和角度调节开关;本实施例中,左升降缸13、右升降缸14和伸缩缸3均采用液压缸。后框架1下端的左右两侧分别与左支柱11和右支柱12连接,左支柱11的下端与左升降缸13的活塞杆同中心轴连接,右支柱12的下端与右升降缸14的活塞杆同中心轴连接。前框架2的下端与后框架1的下端铰接,后框架1上端的中部向后凹陷形成中凹部15,中凹部15的中部与伸缩缸3铰接,前框架2上端的中部与伸缩缸3的活塞杆铰接。后框架1与前框架2上端的两个角部均采用弧形管过渡,提高了安装过程中的安全性。前框架2、后框架1和伸缩缸3的连接设计,可以保证前框架2的角度调整不受连接方式的约束,进一步提高了实用性。中凹部15的设计,可实现后框架1与前框架2的贴合,使得后框架1的布局更加合理。左升降缸13和右升降缸14分别与升降调节开关连接,伸缩缸3与角度调节开关连接。

多功能汽车头枕还包括后枕套4和前枕套5,后枕套4内部设置有与后框架1适配的后框槽,后枕套4套装在后框架1上;前枕套5内部设置有与前框架2适配的前框槽,前枕套5套装在前框架2上。前枕套5呈L形,前枕套5倒扣在后枕套4上,使得前枕套5和后枕套4的配合更加合理。前枕套5和后枕套4的设计便于安装,以及更好地对驾乘人员的脖子进行保护。后枕套4和前枕套5的外表面均采用皮质材料包裹,后枕套4和前枕套5的内部均采用高密度聚酯海绵填充,可以使得头枕在汽车事故过程中的吸能效果表现得更加优秀。

通过启动升降调节开关,可实现左升降缸13和右升降缸14的同步上升或者下降,从而可使头枕调节到适合驾乘人员的高度位置,避免了手动的往复调节,节约了时间,提高了调节效率;通过启动角度调节开关,伸缩缸3可伸长或缩短,从而实现前框架2的角度调整,使得驾乘人员根据个人所需,可保证脖子与头枕的贴靠,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