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A柱盲区辅助驾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40889阅读:41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辅助驾驶装置,具体是一种汽车A柱盲区辅助驾驶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A柱是指挡风玻璃和左、右前车门之间的柱。汽车的A柱使车身结构具有较高强度,但是会明显遮挡驾驶员左右两侧的部分视线。基本上每辆车都会存在盲区,盲区的大小,取决于车辆A柱的粗细。A柱粗细一直存在两难选择。过细的A柱会导致车身强度不足,发生车祸时难以保护车厢内人员的安全,太粗的话又会影响驾驶员视野。为此,左转弯A柱视野盲区就在所难免。以国内车辆的驾驶座在左侧为例,A柱对左侧视线影响更大,相比右侧形成盲区的角度会更宽一些。一般情况下,车辆A柱宽度为8厘米左右,这小小的8厘米,给司机造成的左侧盲区域的夹角有6°、右侧盲区有2°,如果距离凑巧,极有可能挡住左边的行人,甚至是车辆。停车时,司机视线范围可达210度左右,但随着车速递增,司机视角随之缩小,盲区对驾驶员视物的影响就越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A柱盲区辅助驾驶装置,该装置用于消除A柱盲区。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汽车A柱盲区辅助驾驶装置,包括摄像头和显示屏,所述摄像头通过位置调整装置安装在汽车A柱外侧,所述摄像头用于取得A柱外侧的图像信号并输出,所述位置调整装置用于调整摄像头的视角;所述显示屏安装在A柱内侧,和所述摄像头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摄像头输出的图像信号。在A柱外侧安装的摄像头,让A柱外图像实时在A柱内侧的显示屏上输出,从而消除A柱盲区。

为了消除显示屏亮度所造成视觉障碍,所述A柱外侧上安装有光线感应器,所述光线感应器与控制板连接,所述控制板与显示屏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光线感应器为光敏二极管。所述控制板包括光线感应电路、模数转换模块和PWM模块,所述光线感应电路、模数转换模块和PWM模块依次连接,所述光线感应器与光线感应电路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消除A柱盲区,在确保车身强度的基础上,实现A柱“透明化”,提高车辆驾驶的安全性。所述位置调整装置使得显示屏显示的图像与挡风玻璃、车窗玻璃外的环境图像完美衔接。光敏二极管、控制板的调节、控制,实现了显示屏显示的图像与挡风玻璃、车窗玻璃外的环境图像的协调统一,减少视觉误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汽车A柱盲区辅助驾驶装置,包括摄像头和显示屏2,所述摄像头通过位置调整装置安装在汽车A柱1外侧,所述摄像头用于取得A柱1外侧的图像信号并输出,所述位置调整装置用于调整摄像头的视角,实现显示屏2显示的图像与挡风玻璃、车窗玻璃外的环境图像完美衔接,避免了重叠或出现“空挡区”。

为了消除显示屏2亮度所造成视觉障碍,所述A柱外侧上安装有光线感应器,所述光线感应器与控制板连接,所述控制板与显示屏2连接。具体地,所述光线感应器为光敏二极管。所述控制板包括光线感应电路、模数转换模块和PWM模块,所述光线感应电路、模数转换模块和PWM模块依次连接,所述光线感应器与光线感应电路连接。光线感应器用来识别环境的光线强度,控制板与光线感应器连接,实现模/数转换,通过调节PWM占空比调整显示屏亮度。

光敏二极管、控制板的调节、控制,实现了显示屏2显示的图像与挡风玻璃、车窗玻璃外的环境图像的协调统一,减少视觉误差,避免“消除A柱盲区,却带来其他类似视觉盲区”的问题。例如,当显示屏2显示较暗时,挡风玻璃、车窗玻璃外的环境图像与显示屏2显示的图像无法协调,驾驶人员无法快速、及时、有效地观察到A柱外情况,带来类似视觉盲区的问题。

使用时,所述显示屏2安装在A柱内侧,和所述摄像头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摄像头输出的图像信号。在A柱外侧安装的摄像头,让A柱外图像实时在A柱内侧的显示屏2上输出,从而消除A柱盲区。

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