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固定结构以及后窗台板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90594阅读:1414来源:国知局
用于车辆的固定结构以及后窗台板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车辆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固定结构以及后窗台板组件。



背景技术:

在许多车辆中,后排座椅的后方设置有后窗台板,用于承载一些物品和遮挡乘客厢和后备厢之间的视线。后窗台板通常可跟随后备厢提升式车门一起枢转一定角度,以方便用户取放物品。后窗台板的后侧通常设置有缓冲器,以对后窗台板落下时起到缓冲作用和支撑后窗台板的重量。在现有技术中,缓冲器通过类似铆钉的固定件固定至后窗台板的侧面。

由此,一方面,在后窗台板频繁的使用中,缓冲器在频繁撞击和大负荷承重的情况下,固定件会承受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双重的作用力,因而固定件会从缓冲器中脱出,从而导致缓冲器容易从后窗台板松动脱落,失去其应有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固定件上有多个类似齿的锁定位置,在装配过程中,缓冲器可能会未装配到位而出厂,这也增加了缓冲器松动脱落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第二部件从第一部件松动脱落的固定结构。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固定结构,包括:第一部件,具有相对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以及从第一侧面向第二侧面延伸的收容槽;第二部件,具有从第一侧面嵌入收容槽的凸出部;固定件,具有抵靠在第二侧面的基部和从基部延伸而出并嵌入凸出部的夹部。

根据本申请,收容槽的延伸方向垂直于重力方向。

根据本申请,基部在第二侧面内的投影面积大于收容槽在第二侧面内的投影面积。

根据本申请,收容槽与凸出部无间隙配合。

根据本申请,夹部具有一个卡位,凸出部具有一个齿部,当齿部卡合在卡位时,基部抵靠在第一部件的第二侧面。

根据本申请,收容槽构造为从第一侧面贯穿到第二侧面的通孔。

根据本申请,第二部件还包括主体部,凸出部与主体部一体成型。

根据本申请,主体部构造为橡胶部件。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后窗台板结构,包括:后窗台板,具有主体部和从主体部延伸的侧部,侧部具有相对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缓冲器,通过固定件固定至后窗台板的侧部;其中,后窗台板具有收容槽,缓冲器具有从第一侧面嵌入所述收容槽的凸出部,固定件从第二侧面将凸出部固定在收容槽中。

本申请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本申请的固定结构通过收容槽与凸出部的配合来使第二部件承载第一部件的重量,以及通过固定件将凸出部件固定在收容槽中,固定件只承受水平方向的作用力,不再承受竖直方向的作用力。因此,固定件不容易从第二部件中脱出,因而第二部件也就不会从第一部件松动脱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固定结构第一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固定结构第二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的后窗台板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固定结构,包括:第一部件10、第二部件20和固定件30。第一部件10具有相对的第一侧面11和第二侧面12,以及从第一侧面11向第二侧面12延伸的收容槽13;第二部件20具有从第一侧面11嵌入收容槽13的凸出部21;固定件30具有抵靠在第二侧面12的基部31和从基部31延伸而出并嵌入凸出部21的夹部32。具体而言,第一部件10可以具有主体部13和与主体部13成夹角地设置在所述主体部13上的侧部14,第一侧面11和第二侧面12可以是侧部14的相对的两个侧面。通常来讲,第一侧面11和第二侧面12的延伸方向与重力方向G相同,但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与重力方向G成一锐角夹角。优选地,第二部件20固定在第一部件10的侧部,用于承担第一部件10及其上的物品的全部或部分重量。本申请的固定结构通过收容槽13与凸出部21的配合来使第二部件20承载第一部件10的重量,以及通过固定件30将凸出部21件固定在收容槽13中,固定件30只承受水平方向的作用力,不再承受竖直方向的作用力。因此,固定件30不容易从第二部件20中脱出,因而第二部件20也就不会从第一部件10松动脱落。

优选地,收容槽13的延伸方向垂直于重力方向G。因此,凸出部21能够很好地支撑收容槽13,以由此很好地承担从收容槽13传递过来的第一部件10及其上物品的重量,分担固定件30在竖直方向上承受的作用力。从而有利于整个固定结构的牢固性。

优选地,收容槽13与凸出部21无间隙配合。也就是说,凸出部21容纳在收容槽13中时,由于例如凸出部21和/或收容槽13的表面可以由弹性材料制成等原因,凸出部21与收容槽13可以过盈配合,凸出部21的外表面与收容槽13的内表面之间没有间隙,这进一步防止第二部件20的松动,改善车辆的噪音问题。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收容槽13构造为从第一侧面11贯穿到第二侧面12的通孔。这样可使得容易在第一部件10上形成收容槽13,例如通过冲孔即可形成收容槽13。在该实施例中,优选地,基部31在第二侧面12内的投影面积大于收容槽13在第二侧面12内的投影面积。通过这样的尺寸配置可防止固定件30的基部31从收容槽13中脱出,从而防止固定件30失效及第二部件20从第一部件10脱落。

可以理解,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收容槽13可以构造为从第一侧面11凹陷下去的凹槽,该凹槽未贯穿到第二侧面12,而是固定件30的夹部32穿过凹槽的底部将凸出部21固定在收容槽13中。这样的配置可以使得固定件30更牢固地固定第二部件20至第一部件10,防止固定件30的基部31从收容槽13中脱出。

参照图1,第二部件20还包括主体部23,凸出部21与主体部23一体成型。一体成型使得凸出部21与主体部23结合更牢固。主体部23构造为橡胶部件,由于橡胶部件具有弹性,因而第二部件20具有阻尼减震的作用。

参照图3,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固定件30的夹部32具有一个卡位33,凸出部21具有一个齿部22,当齿部22卡合在卡位33时,基部31抵靠在第一部件10的第二侧面12。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通过在夹部32的适当位置设置一个卡位33,并在凸出部21的适当位置对应设置一个齿部22,当夹部32嵌入凸出部21过程中,基部31抵靠在第二侧面12时,齿部22正好卡合在卡位33,使得固定件30在与第二部件20装配时一步到位,第二部件20不会相对于第一部件10松动。

参照图1至图3,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后窗台板结构,包括:后窗台板10和缓冲器20;后窗台板10具有主体部13和从主体部14延伸的侧部14,优选地,侧部14与主体部13可以基本垂直地设置,例如侧部14与主体部可以成80°至110°的夹角;侧部14具有相对的第一侧面11和第二侧面12;缓冲器20通过固定件30固定至所述后窗台板10的侧部14;其中,后窗台板10具有收容槽13,缓冲器20具有从第一侧面11嵌入收容槽13的凸出部21,固定件30从后窗台板10的第二侧面12将凸出部21固定在收容槽13中。换言之,在以上关于固定结构的实施例中,第一部件10构造为车辆的后窗台板,第二部件20构造为缓冲器。由于在附图中,第一部件和后窗台板实际上为一个部件,故用标号10来指示;第二部件和缓冲器实际上为一个部件,故用标号20来指示。通过上述的固定结构,缓冲器可以牢固地固定在后窗台板上,不会由于后窗台板的频繁使用而松动脱落。优选地,固定件30具有抵靠在第二侧面12的基部31和从基部31延伸而出并嵌入凸出部21的夹部32。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