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外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43108发布日期:2019-01-28 13:12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车辆外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车辆的外装结构,尤其是涉及由车身外装板、窗玻璃、玻璃嵌条及装饰件构成的外装结构。



背景技术:

在将车顶板与窗玻璃沿车辆前后方向连接的车辆构造中,提出了在与车顶板的侧面相接的部分和与窗玻璃的侧面相接的部分熔敷有突部的截面形状不同的两种嵌条的车辆用嵌条(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4-136792号公报)。

专利文献1记载的车辆用嵌条在与车顶板相接的部分和与窗玻璃相接的部分之间存在熔敷线,因此存在美观性差的问题。而且,在与车顶板相接的部分和与窗玻璃相接的部分,突部的形状不同,因此沿着突部的气流紊乱而在车辆行驶期间有时会产生噪音。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美观性良好且噪音产生少的车辆外装结构。

本发明的车辆外装结构的特征在于,具备:车身外装板;板状的窗玻璃,被与所述车身外装板排列配置;侧边玻璃嵌条,配置于所述窗玻璃的侧边,且沿着所述车身外装板与所述窗玻璃的排列方向延伸至所述车身外装板;及恒定截面的装饰件,与所述车身外装板的侧面及所述侧边玻璃嵌条的侧面相对地配置,且沿着所述车身外装板与所述窗玻璃的排列方向通过,所述侧边玻璃嵌条的侧面是与所述装饰件相对的壁面,所述装饰件具有与所述车身外装板的侧面和所述侧边玻璃嵌条的所述壁面相接的突部。

这样,将侧边玻璃嵌条的侧面设为壁面,将装饰件的突部设为与车身外装板的侧面和侧边玻璃嵌条的壁面相接的恒定截面,装饰件沿着车身外装板与窗玻璃的排列方向通过,因此在装饰件未形成连接部分而美观性变得良好,并且沿着装饰件的突部的气流不会紊乱,能够抑制噪音的产生。

在本发明的车辆外装结构中,可以是,所述侧边玻璃嵌条的所述壁面的在所述车身外装板与所述窗玻璃的排列方向上的端面和与所述窗玻璃相对的所述车身外装板的相对面相接,所述壁面与所述车身外装板的侧面齐平。

由此,装饰件的突部相接的车身外装板的侧面和侧边玻璃嵌条的壁面没有高低差、间隙而平滑地相连,因此沿着装饰件的突部的气流不会紊乱,能够抑制噪音的产生。

在本发明的车辆外装结构中,可以是,具备上边玻璃嵌条,该上边玻璃嵌条配置于所述窗玻璃的与所述车身外装板相对的上边,沿着与所述车身外装板和所述窗玻璃的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且具有与所述车身外装板的相对面抵接的上边突部,所述上边玻璃嵌条的端部被与所述侧边玻璃嵌条的端部进行熔敷。

这样,在窗玻璃的上边配置具有上边突部的上边玻璃嵌条而对车身外装板与窗玻璃的上边之间进行密封,在窗玻璃的侧边配置具有与装饰件的突部相接的壁面的侧边玻璃嵌条而对装饰件与侧边玻璃嵌条之间进行密封,并对上边玻璃嵌条的端部与侧边玻璃嵌条的端部进行熔敷,因此能够抑制玻璃嵌条的突部与设于装饰件的突部重合,并能够对窗玻璃的周围良好地进行密封。

在本发明的车辆外装结构中,可以是,所述车身外装板是车顶板,所述窗玻璃是后窗玻璃。

在将本发明适用于车顶板与后窗玻璃的连接部分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美观性良好,并抑制噪音的产生。

发明效果

能够提供一种美观性良好且噪音产生少的车辆外装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从后斜上方观察应用了实施方式的车辆外装结构的汽车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车辆外装结构的放大立体图。

图3是图2所示的a-a截面。

图4是图2所示的b-b截面。

图5是图4的放大剖视图。

图6是图2所示的c-c截面。

图7是图6的放大剖视图。

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对比例的装饰件和玻璃嵌条的截面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实施方式的车辆外装结构80。如图1所示,应用了车辆外装结构80的汽车100的后部具备作为车身外装板的车顶板10、侧外板20、后窗玻璃30、上边玻璃嵌条40、侧边玻璃嵌条50、装饰件60及三角窗玻璃70。后窗玻璃30是在车顶板10的车辆前后方向的车辆后侧排列配置的板状的窗玻璃。上边玻璃嵌条40配置在后窗玻璃30的上边32,侧边玻璃嵌条50配置在后窗玻璃30的侧边33。车顶板10、后窗玻璃30、上边玻璃嵌条40、侧边玻璃嵌条50及装饰件60构成车辆外装结构80。

车顶板10是构成汽车100的车顶的对金属板进行成形而得到的板。侧外板20是与车顶板10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连接的对金属板进行成形而得到的板。后窗玻璃30经由上边玻璃嵌条40而与车顶板10连接,并经由侧边玻璃嵌条50而与侧外板20连接。装饰件60是配置在车顶板10与侧外板20之间及侧外板20与侧边玻璃嵌条50之间且横跨车顶板10和后窗玻璃30而沿车辆前后方向通过的连续部件。

参照图2、图3,说明车顶板10与后窗玻璃30的连接部分。图3是图2的a-a截面。如图3所示,在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车顶板10的板主体11的车辆后端面12形成有支承后窗玻璃30的l字型的支承凸缘13。在支承凸缘13的上侧安装由树脂或橡胶等构成的上边玻璃嵌条40,在上边玻璃嵌条40之上安装后窗玻璃30的上边32的周缘部。需要说明的是,车辆后端面12是车顶板10的与后窗玻璃30相对的相对面。

如图1所示,上边玻璃嵌条40是沿着车顶板10的车辆后端面12在与车辆前后方向交叉的方向即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的带状部件。如图3所示,上边玻璃嵌条40具有: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主体41;从主体41朝向车顶板10的车辆后端面12突出而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上边突部42;及从主体41的下表面朝向支承凸缘13的上表面突出而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腿部43。后窗玻璃30的下表面34通过双面胶带等粘接剂而安装于主体41上表面。而且,在腿部43的车辆后侧的支承凸缘13的上表面与后窗玻璃30的下表面34之间配置有防水用的聚氨酯带35。上边突部42与车顶板10的车辆后端面12抵接,被按压而对其与车辆后端面12之间进行密封,抑制水的侵入。

接下来,参照图2、图4、图5,说明车顶板10与侧外板20的连接部分。图4是图2的b-b截面,图5是图4所示的装饰件60的附近的放大剖视图。如图4所示,在车顶板10的车辆侧端面14形成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l字型的连接凸缘15。而且,在侧外板20的板主体21的车辆中央侧端面22形成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l字型的连接凸缘23。如图5所示,车顶板10的车辆侧端面14与侧外板20的车辆中央侧端面22彼此相对,连接凸缘15、23以使连接凸缘15成为车辆上下方向的上侧的方式重合并焊接。

如图4、图5所示,装饰件60是对树脂或橡胶等进行成形而构成的带状部件,具备:上侧的图案设计部61;从图案设计部61朝向下方向延伸的2个腿部62;从侧外板20侧的腿部62朝向侧外板20的车辆中央侧端面22突出的外侧突部64;及从车顶板10侧的腿部62朝向车顶板10的车辆侧端面14突出的内侧突部65。而且,各腿部62之间由横肋66连接,由图案设计部61、2个腿部62及横肋66围成的区域成为空腔63。图案设计部61、腿部62、外侧突部64、内侧突部65及腿部62都以恒定截面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

如图5所示,装饰件60以外侧突部64与车辆中央侧端面22相接而对装饰件60与侧外板20之间进行密封、且内侧突部65与车辆侧端面14相接而对装饰件60与车顶板10之间进行密封的方式,从上侧嵌入于车辆侧端面14与车辆中央侧端面22的间隙,各腿部62的下端安装成与连接凸缘15的上表面相接。

侧外板20的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向下方向弯曲而与汽车100的后部侧面相连。在侧外板20的后部侧面侧形成有凸缘24,在凸缘24的阶梯部经由密封件71而安装有三角窗玻璃70。

接下来,参照图2、图6、图7,说明侧外板20与后窗玻璃30的连接部分。图6是图2所示的c-c截面,图7是图6所示的装饰件60的附近的放大剖视图。

如图6所示,在侧外板20的板主体21的车辆中央侧端面22形成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而支承后窗玻璃30的l字型的支承凸缘25。支承凸缘25形成为与先前参照图5说明的连接凸缘23沿车辆前后方向连续。在支承凸缘25的上侧安装有由树脂或橡胶等构成的侧边玻璃嵌条50,在侧边玻璃嵌条50之上安装后窗玻璃30的侧边33的周缘部。

如图6所示,侧边玻璃嵌条50是沿着后窗玻璃30的侧边33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带状部件。如图7所示,侧边玻璃嵌条50具备: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主体51;从主体51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外端部向上方向立起而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壁部52;及向主体51的下侧突出而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腿部53。壁部52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壁面54是侧边玻璃嵌条50的侧面57,与侧外板20的车辆中央侧端面22相对。如图7所示,壁面54成为与图4、图5所示的车顶板10的车辆侧端面14齐平的面。而且,如图2所示,壁部52延伸至车顶板10的车辆后端面12,车辆前方侧的端面55与车顶板10的车辆后端面12相接。由此,壁面54与车辆后端面12相接。

另外,如图2所示,侧边玻璃嵌条50的车辆前方侧的端部56与上边玻璃嵌条40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端部46在后窗玻璃30的角部附近被熔敷而成为一体。

如图7所示,后窗玻璃30的下表面34通过双面胶带等粘接剂而安装于侧边玻璃嵌条50的主体51的上表面。而且,在腿部53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支承凸缘25的上侧与后窗玻璃30的下表面34之间配置有防水用的聚氨酯带35。

与先前参照图4、图5说明同样,图7所示的装饰件60由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图案设计部61、腿部62、外侧突部64、内侧突部65及腿部62构成,其截面形状与先前参照图4、图5说明的情况相同。

如图7所示,装饰件60以外侧突部64与车辆中央侧端面22相接而对装饰件60与侧外板20之间进行密封、且内侧突部65与侧边玻璃嵌条50的壁面54相接而对装饰件60与侧边玻璃嵌条50之间进行密封的方式,从上侧嵌入于车辆中央侧端面22与壁面54的间隙,各腿部62的下端安装成与支承凸缘25的上表面相接。

如以上说明所述,装饰件60是横跨车顶板10和后窗玻璃30而沿车辆前后方向通过的恒定截面的连续部件,因此外侧突部64也沿车辆前后方向通过。因此,图4至图7所示的由外侧突部64和侧外板20的车辆中央侧端面22形成的车辆前后方向的空气流路无论是在图2所示的截面b-b中还是在截面c-c中都相同,沿着外侧突部64的气流不会紊乱。

另外,壁面54是与图4、图5所示的车顶板10的车辆侧端面14齐平的面,因此图4、图5所示的由内侧突部65和车顶板10的车辆侧端面14形成的空气流路与图6、图7所示的由内侧突部65和侧边玻璃嵌条50的壁面54构成的空气流路无论是在图2所示的截面b-b中还是在截面c-c中都相同,两者之间没有高低差。而且,壁面54的端面55与车顶板10的车辆后端面12相接,因此在车顶板10的车辆侧端面14与壁面54之间没有间隙。因此,空气流路沿车辆前后方向平滑地连续,沿着内侧突部65的气流不会紊乱,能够抑制汽车100行驶时的噪音的产生。

另外,装饰件60是横跨车顶板10和后窗玻璃30而沿车辆前后方向通过的恒定截面的连续部件,在图案设计部61没有专利文献1记载的现有技术的车辆用嵌条那样的熔敷线,因此给人以沿车辆前后方向畅快地延伸的印象,美观性变得良好。

接下来,参照图8,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对比例。图8所示的对比例中,侧边玻璃嵌条50的截面形状与上边玻璃嵌条40的截面形状相同。如图8所示,侧边玻璃嵌条50具备: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主体51;及从主体51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突出的侧边突部58。因此,侧边玻璃嵌条50的侧边突部58与装饰件60的内侧突部65发生干涉,无法对装饰件60与侧边玻璃嵌条50之间有效地进行密封。

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外装结构80中,未设置图8所示的对比例那样的侧边突部58,而是配置具有与装饰件60的内侧突部65相接的壁面54的侧边玻璃嵌条50而对装饰件60与侧边玻璃嵌条50之间进行密封,因此能够抑制侧边玻璃嵌条50的侧边突部58与设于装饰件60的内侧突部65重合,并对装饰件60与侧边玻璃嵌条50之间有效地进行密封。而且,上边玻璃嵌条40的端部46与侧边玻璃嵌条50的端部56在后窗玻璃30的角部附近被熔敷而成为一体,因此能够对后窗玻璃30的周围良好地进行密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