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23516发布日期:2018-09-25 20:13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制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辆。



背景技术:

车辆在发生侧面碰撞时,车身侧围的变形侵入会给乘员造成伤害,目前常见的气囊系统,如侧面安全气囊、座椅侧安全气囊可以很好地保护乘员的头部、胸部、腹部以及臀部,但却忽略了乘员大小腿以及膝盖的保护。在实际的车辆侧面碰撞中,乘员左右大小腿、膝盖自身的撞击或者与内饰板、副仪表板等的撞击都有可能给乘员造成严重的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车辆,该车辆具有膝部气囊,可以很好的保护驾驶员的大小腿和膝盖不与车辆发生碰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车辆,包括:车辆本体,所述车辆本体包括主仪表板和副仪表板;膝部气囊,所述膝部气囊设置在所述主仪表板的底部,所述膝部气囊包括:气囊本体、外侧气囊、内侧气囊和气体发生器,所述外侧气囊和所述内侧气囊分别与所述气囊本体相连,所述外侧气囊在充气弹开后适于充填在车门与座椅之间,所述内侧气囊在充气弹开后适于填充在副仪表板与所述座椅之间;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气体发生器相连且用于控制所述气体发生器工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车辆,该车辆具有膝部气囊,可以很好的保护驾驶员的大小腿和膝盖不与车辆发生碰撞。

另外,根据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膝部气囊还包括:中间气囊,所述中间气囊与所述气囊本体相连,所述中间气囊在充气弹开后适于填充在座椅上乘客的双腿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外侧气囊、所述内侧气囊和所述中间气囊中厚度最大的为所述外侧气囊且厚度最薄的为所述内侧气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外侧气囊在水平面上的正投影的长度大于所述中间气囊在所述水平面上的正投影的长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内侧气囊在水平面上的正投影的长度大于所述中间气囊在所述水平面上的正投影的长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外侧气囊、所述中间气囊和所述内侧气囊中的每一个均包括:小腿弹开部分、膝关节弹开部分和大腿弹开部分,所述膝关节弹开部分连接在所述小腿弹开部分和所述大腿弹开部分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气囊本体的内端连接所述内侧气囊,所述气囊本体的外端连接所述外侧气囊,所述气囊本体的中部连接所述中间气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中间气囊的朝向座椅的端部呈收窄趋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车辆具有侧碰传感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侧碰传感器相连以控制所述气体发生器工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车辆具有正碰传感器,所述控制器还与所述正碰传感器相连以控制所述气体发生器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安全气囊的俯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安全气囊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

车辆本体1,主仪表板11,副仪表12,膝部气囊2,气囊本体21,外侧气囊22,内侧气囊23,车门3,座椅4,中间气囊25,小腿弹开部分201,膝关节弹开部分202,大腿弹开部分203,气囊本体的内端211,气囊本体的外端212,气囊本体的中部213,端部25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参考图1-图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可以包括:车辆本体1、膝部气囊2和控制器。

如图1和图2所示,车辆本体1包括主仪表板11和副仪表板12。主仪表板11位于驾驶室内驾驶员座椅4的正前方的仪表台上,副仪表板12位于驾驶室内驾驶员座椅4与副驾驶座椅之间,主仪表板11和副仪表板12一方面用于安装各种指示仪表(里程表、转速表、机油压力表等),便于驾驶员随时间接观察汽车内部机器的运行状态,另一方面主仪表板11和副仪表板12用来覆盖部分设备的控制中心和被装饰的对象,下文提到的膝部气囊2就在主仪表板11的覆盖下。

进一步,膝部气囊2设置在主仪表板11的底部,膝部气囊2包括:气囊本体21、外侧气囊22、内侧气囊23和气体发生器,外侧气囊22和内侧气囊23分别与气囊本体21相连,外侧气囊22在充气弹开后适于充填在车门3与座椅4之间,内侧气囊23在充气弹开后适于填充在副仪表板12与座椅4之间。在车辆发生碰撞时,气囊本体21可有效避免乘客的腿与主仪表板11发生碰撞,从而保护乘客的腿。

传统侧碰安全气囊可以很好地保护乘员的头部、胸部、腹部以及臀部,但却忽略了乘员大小腿以及膝盖的保护,在实际侧面碰撞中,乘员左右大小腿、膝盖自身的撞击或者与内饰板、副仪表板12等的撞击都会能给乘员造成严重的伤害。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膝部气囊2可以很好的保护乘客的大小腿以及膝盖,使在车辆发生侧面碰撞时,膝部气囊2很好的保护驾驶员的大小腿和膝盖,避免驾驶员的大小腿和膝盖与主仪表板11和副仪表板12发生碰撞而对驾驶员造成伤害。

当车辆发生侧面碰撞时,气囊本体21的内部发生反应,产生膨胀气体,气体进入外侧气囊22和内侧气囊23中,进而外侧气囊22和内侧气囊23弹出,外侧气囊22在充气弹开后充填在车门3与座椅4之间,可保护驾驶员的大小腿和膝盖不与车门3发生碰撞。同时,内侧气囊23在充气弹开后填充在副仪表板12与座椅4之间,可保护驾驶员的大小腿和膝盖不与副仪表板12发生碰撞,进而避免驾驶员的大小腿和膝盖与车门3和副仪表板12发生碰撞而伤害驾驶员。

控制器与气体发生器相连且用于控制气体发生器工作。当车辆发生碰撞时,控制器控制气体发生器工作产生气体,以驱使膝部气囊2膨胀、弹开,进而使外侧气囊22充填在车门3与座椅4之间,内侧气囊23填充在副仪表板12与座椅4之间,以保护驾驶员的大小腿与膝盖。

控制器还用来进行数据采集与数据处理、诊断安全气囊的可靠性,保证在达到预设的数值时及时发出点火信号,保证正时点火。

优选的,可选用双级气体烟火式气体发生器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气体发生器,由此,可使整体反应更快,产生气体更迅速,在碰撞的第一时间有效的保护驾驶员,使驾驶员免于伤害。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该车辆具有膝部气囊2,可以很好的保护驾驶员的大小腿和膝盖不与车辆发生碰撞。

进一步,参照图1,膝部气囊2还包括:中间气囊25,中间气囊25与气囊本体21相连,中间气囊25在充气弹开后适于填充在座椅4上乘客的双腿之间。具体地,中间气囊25设置在外侧气囊22和内侧气囊23之间,当汽车发生碰撞时,外侧气囊22和内侧气囊23充气弹开地同时,中间气囊25也被充气弹开,中间气囊25在充气弹开后填充在座椅4上乘客的双腿之间,以避免乘客的双腿发生相对碰撞,保护乘客的双腿。

优选的,可使外侧气囊22、中间气囊25和内侧气囊23之间互不通气,由此,在碰撞发生后,如其中一个气囊由于受到的压力过大而导致破裂,其他安装气囊还可正常工作,起到保护乘客的作用,避免任一安全气囊破裂而发生的连锁效应,使膝部气囊2失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外侧气囊22、内侧气囊23和中间气囊25中厚度最大的为外侧气囊22且厚度最薄的为内侧气囊23。这里的厚度是指气囊弹开后的充气厚度。

在发生侧面碰撞后,由于从车门3向内,力从外到内是逐渐递减的,因此,将气囊做成薄厚不均的状态,以使其更符合碰撞发生后保护乘客的条件,同时降低成本。

外侧气囊22由于与车门3最近,当发生侧面碰撞时,外侧气囊22首先受到压力,由于受到的压力是三个气囊中最大的,所以将外侧气囊22设置为最厚,由于力的逐渐递减,因此,中间气囊25和内部气囊所受的压力越来越小,因此,外侧气囊22的厚度大于中间气囊25的厚度且还大于内侧气囊23的厚度,由此,更合理的利用车内空间,使在发生侧面碰撞时,膝部气囊2能更好的保护乘客。

进一步,外侧气囊22在水平面上的正投影的长度大于中间气囊25在水平面上的正投影的长度,内侧气囊23在水平面上的正投影的长度大于中间气囊25在水平面上的正投影的长度。这里的正投影是指气囊弹开后的纵向长度(沿车辆纵向)。

由此可以看出,在发生碰撞时,中间气囊25弹开后的伸展长度是最短的。由于中间气囊25在弹开后填充在乘客的两腿之间,换句话说,中间气囊25正对着乘客的身体,在发生碰撞时,由于撞击力的作用,乘客的身体会撞向中间气囊25,如果中间气囊25过长会对乘客的身体造成伤害,因此,为了避免中间气囊25对乘客产生二次伤害将中间气囊25的伸展长度设置为最短。

如图2所示,外侧气囊22、中间气囊25和内侧气囊23中的每一个均包括:小腿弹开部分201、膝关节弹开部分202和大腿弹开部分203,膝关节弹开部分202连接在小腿弹开部分201和大腿弹开部分203之间。具体地,当车辆发生碰撞时,小腿弹开部分201可很好的保护乘客的小腿,膝关节弹开部分202可很好的保护乘客的膝盖,大腿弹开部分203可很好的保护乘客大腿,由此,通过小腿弹开部分201、膝关节弹开部分202和大腿弹开部分203的相互配合,可更好的保护乘客,使乘客免于撞击的伤害。

参照图1,气囊本体的内端211连接内侧气囊23,气囊本体的外端212连接外侧气囊22,气囊本体的中部213连接中间气囊25。由此,内侧气囊23、外侧气囊22和中间气囊25与气囊本体21连接在一起,便于在发生车辆碰撞时,气囊本体21内产生的膨胀气体能够迅速的传递到内侧气囊23、外侧气囊22和中间气囊25内,使内侧气囊23、外侧气囊22和中间气囊25与气囊本体21充气弹开并填充在乘客周围,有效的保护乘客。

具体地,中间气囊25的朝向座椅4的端部251呈收窄趋势。由此,可避免在车辆碰撞时中间气囊25对乘客造成二次伤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车辆具有侧碰传感器,控制器与侧碰传感器相连以控制气体发生器工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车辆具有正碰传感器,控制器还与正碰传感器相连以控制气体发生器工作。

具体地,当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发生碰撞时,首先由侧碰传感器或正碰传感器接收到撞击信号,当达到规定的强度时,传感器即产生动作并向控制器发出信号。控制器接收到信号后,与其原存储信号进行比较,如果达到膝部气囊2的展开条件,则由驱动电路向气囊本体21中的气体发生器送去起动信号。气体发生器接到信号后引燃气体发生剂,产生大量气体,经过滤并冷却后进入外侧气囊22、中间气囊25和内侧气囊23,使外侧气囊22、中间气囊25和内侧气囊23在极短的时间内突破衬垫迅速展开,使外侧气囊22在充气弹开后充填在车门3与座椅4之间,内侧气囊23在充气弹开后填充在副仪表板12与座椅4之间和中间气囊25在充气弹开后填充在座椅4上乘客的双腿之间,并及时泄漏、收缩,吸收冲击能量,从而有效地保护乘客的大小腿和膝盖,使之免于伤害或减轻伤害程度。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