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向拉伸车载遮阳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43848发布日期:2019-05-11 00:51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向拉伸车载遮阳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载遮阳领域,具体是一种多向拉伸车载遮阳板。



背景技术:

车载遮阳装置一般市面上常见的有遮阳布和遮阳罩,这种遮阳的方式都是直接套设覆盖在车顶上,一般套设和拆装十分不便,而且遇到强风暴雨容易掉落,时间长久还容易破损,而且收纳在车上放置需要占用很大的空间,而且遮阳的效果难以和遮阳棚相比。

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一些安装在车顶的遮阳板,有些设置有伸缩装置便于遮阳板伸出车顶,将前后挡板玻璃进行覆盖,但是这种遮阳板的一个弊端便是:由于板材没有遮阳布的延展性和弯折性,所以遮阳板虽然隔热照样效率大于遮阳布,但是只能前后伸缩遮住车顶上方,对于倾斜炙烤的阳光无法进行遮挡,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一种可以便于遮阳和可以提高遮阳效率的车载遮阳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向拉伸车载遮阳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向拉伸车载遮阳板,包括遮阳架、前遮阳板、后遮阳板、侧弧板、前弧板、玻璃护板,所述遮阳架固定在车顶两侧,所述遮阳架的内侧面不同高度上分别交错滑动卡设有前遮阳板和后遮阳板,所述后遮阳板位于前遮阳板底部,所述后遮阳板与车顶之间留有隔热空隙,所述前遮阳板和后遮阳板通过滑动机构卡设在遮阳架的内侧面,所述前遮阳板和后遮阳板位于车窗位置的两侧设有两块玻璃护板,所述前遮阳板位于车头的两侧设有两块侧弧板,所述后遮阳板位于车尾的两侧设有两块侧弧板,所述前遮阳板的车头端设有一块前弧板,所述后遮阳板的车尾端设有一块前弧板,所述侧弧板、前弧板和玻璃护板通过翻转装置盖分别盖设在前遮阳板和后遮阳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动机构包括前滑动推杆、后滑动推杆、后滑槽、前滑槽、滑块和转动连杆,所述后滑槽和前滑槽分别开设在遮阳架内侧面的底部左侧和顶部右侧,所述后滑槽和前滑槽内卡设着滑块,所述滑块的外侧面转动固定着转动连杆,所述转动连杆分别固定在前滑动推杆和后滑动推杆的两端,所述前滑动推杆固定在前遮阳板右侧壁上,所述后滑动推杆固定在后遮阳板的左侧壁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后滑槽和前滑槽为开口向外、截面为T型的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翻转装置包括一级转动座和二级转动座,所述一级转动座分别固定在前遮阳板和后遮阳板的侧边上,所述一级转动座内设有转动固定着一级转轴、所述一级转轴的杆壁上固定着二级转动座,所述二级转动座内转动固定着二级转轴,所述二级转轴的杆壁上固定着翻转连杆,所述翻转连杆分别与侧弧板、前弧板和玻璃护板的底边固定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一级转动座和二级转动座为U型槽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前遮阳板和后遮阳板由两块铰接的板材构成,前遮阳板的铰接连接处位于车头与前挡风玻璃连接处,后遮阳板的铰接处位于车尾与后挡风玻璃连接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前遮阳板和后遮阳板底面设有隔热层,所述前遮阳板和后遮阳板顶面设有反光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置的前遮阳板和后遮阳板配合侧弧板、前弧板和玻璃护板组成了一个全覆盖的遮阳板,不仅将车顶盖住,还将车侧身盖住,起到一个全封闭遮阳的效果,太阳斜照时,也不会对车身进行炙烤,从而起到了一个全面遮阳的效果,大大提升了遮阳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多向拉伸车载遮阳板安装在车顶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多向拉伸车载遮阳板中遮阳架的后滑槽和前滑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多向拉伸车载遮阳板中前遮阳板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多向拉伸车载遮阳板中翻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多向拉伸车载遮阳板中前遮阳板和后遮阳板收起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遮阳架1、前遮阳板2、后遮阳板3、侧弧板4、前弧板5、玻璃护板6、前滑动推杆7、后滑动推杆8、后滑槽9、前滑槽10、滑块11、转动连杆12、一级转动座13、一级转轴14、二级转动座14、二级转轴16、翻转连杆1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多向拉伸车载遮阳板,包括遮阳架1、前遮阳板2、后遮阳板3、侧弧板4、前弧板5、玻璃护板6,所述遮阳架1固定在车顶两侧,所述遮阳架1的内侧面不同高度上分别交错滑动卡设有前遮阳板2和后遮阳板3,所述后遮阳板3位于前遮阳板2底部,所述后遮阳板3与车顶之间留有隔热空隙,所述前遮阳板2和后遮阳板3通过滑动机构卡设在遮阳架1的内侧面,所述前遮阳板2和后遮阳板3位于车窗位置的两侧设有两块玻璃护板6,所述前遮阳板2位于车头的两侧设有两块侧弧板4,所述后遮阳板3位于车尾的两侧设有两块侧弧板4,所述前遮阳板2的车头端设有一块前弧板5,所述后遮阳板3的车尾端设有一块前弧板5,所述侧弧板4、前弧板5和玻璃护板6通过翻转装置盖分别盖设在前遮阳板2和后遮阳板3上;

所述滑动机构包括前滑动推杆7、后滑动推杆8、后滑槽9、前滑槽10、滑块11和转动连杆12,所述后滑槽9和前滑槽10分别开设在遮阳架1内侧面的底部左侧和顶部右侧,所述后滑槽9和前滑槽10内卡设着滑块11,所述滑块11的外侧面转动固定着转动连杆12,所述转动连杆12分别固定在前滑动推杆7和后滑动推杆8的两端,所述前滑动推杆7固定在前遮阳板2右侧壁上,所述后滑动推杆8固定在后遮阳板3的左侧壁上;

所述后滑槽9和前滑槽10为开口向外、截面为T型的凹槽;

所述翻转装置包括一级转动座13和二级转动座15,所述一级转动座13分别固定在前遮阳板2和后遮阳板3的侧边上,所述一级转动座13内设有转动固定着一级转轴14、所述一级转轴14的杆壁上固定着二级转动座15,所述二级转动座15内转动固定着二级转轴16,所述二级转轴16的杆壁上固定着翻转连杆17,所述翻转连杆17分别与侧弧板4、前弧板5和玻璃护板6的底边固定相连;

所述一级转动座13和二级转动座15为U型槽块;

所述前遮阳板2和后遮阳板3底面设有隔热层,所述前遮阳板2和后遮阳板3顶面设有反光层。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将前遮阳板2向车头方向拉,直到前遮阳板2两侧通过转动连杆12固定的滑块11滑动到前滑槽10的最左侧,然后将后遮阳板3向车尾方向拉,直到后遮阳板3两侧通过转动连杆12固定的滑块11滑动到后滑槽9的最右侧,则此时,前遮阳板2盖设在车头和前挡风玻璃处,后遮阳板3盖设在车尾和后挡风玻璃处,分别向外翻开侧弧板4、前弧板5和玻璃护板6,侧弧板4分别盖设住前后车胎,前弧板5盖设住车头和车尾,玻璃护板6翻盖住两侧的车窗,由此,前遮阳板2和后遮阳板3配合侧弧板4、前弧板5和玻璃护板6,不仅将车顶盖住,还将车侧身盖住,起到一个全封闭遮阳的效果,太阳斜照时,也不会对车身进行炙烤,从而起到了一个全面遮阳的效果,大大提升了遮阳的效率;

其中滑块11转动固定在转动连杆12上,可以保证前遮阳板2和后遮阳板3可以由车顶水平高度向下转动,从而使前遮阳板2和后遮阳板3以倾斜的方式盖设在车体上,其中侧弧板4、前弧板5和玻璃护板6通过一级转动座13和二级转动座15两级转动的方式,可以让侧弧板4、前弧板5和玻璃护板6很好的向外翻转,不会对车身照成刮伤。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所述前遮阳板2和后遮阳板3由两块铰接的板材构成,前遮阳板2的铰接连接处位于车头与前挡风玻璃连接处,后遮阳板3的铰接处位于车尾与后挡风玻璃连接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其中前遮阳板2和后遮阳板3设置的分段铰接拼装的形式,可以让前遮阳板2和后遮阳板3在挡风玻璃与车头和车尾连接弯折处随着车身的弯折,前遮阳板2和后遮阳板3也随之弯折,保证前遮阳板2和后遮阳板3很好的贴合车身,减少侧弧板4、前弧板5和玻璃护板6纵向宽度的设置,保证侧面与车身的悬空间隙最小化,提高车体侧面的遮阳防护效果。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