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门以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26055发布日期:2020-02-28 07:58阅读:548来源:国知局
车门以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车门以及汽车。



背景技术:

晴雨挡是一种常见的汽车用品,车辆在雨天行驶时,开启车窗能够防止车窗起雾以避免影响车窗的视野,然而开启车窗会导致雨水进入车厢,安装晴雨挡能够有效地避免雨水进入车厢;另外在大风天气下,晴雨挡也能够避免强风直接吹入车内。

目前晴雨挡大多是额外购置,然后粘贴在车门窗框上方,这种安装方式对粘胶和粘贴技术都有要求,稍有偏差,就有可能造成晴雨挡两端翘起的情况,不仅影响美观,更加会造成漏风、风噪过大的弊端,更为不便的是,由于晴雨挡粘贴之后除非彻底撕去,否则无论需要与否晴雨挡都会在固定位置。而这种情况在汽车的使用过程中存在三大弊端:一则晴雨挡由于需要遮挡风雨,因此其长度会超过车窗一部分,从而不可避免的会遮挡阳光,这一弊端在阴雨天不明显,但在晴朗天气则会使得车内人员感觉车内光线较暗,影响驾驶与乘坐的舒适度;二则晴雨挡安装后,必然会引起车辆风阻的变化,在车速较高时,会额外引起较大的风噪,进一步影响汽车的舒适度;三则额外增加的晴雨挡由于并非汽车原装配件,与汽车外形设计不能完全匹配,因而会影响汽车整体美观程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汽车的晴雨挡设计不合理的问题,提供一种车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车门,该车门包括门体以及安装于所述门体的晴雨挡组件,所述门体的门窗框上方形成有侧围空腔,所述晴雨挡组件包括第一转轴和雨搭部,所述雨搭部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所述侧围空腔形成有开口,所述第一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侧围空腔中,以使所述雨搭部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雨搭部至少部分凸出于所述开口,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雨搭部完全容纳在所述侧围空腔中。

可选地,所述雨搭部包括连接件和雨搭,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雨搭铰接于所述第二转轴,所述侧围空腔中设置有用于止挡所述雨搭的限位件以使所述雨搭能够保持在所述第一位置。

可选地,所述侧围空腔配置为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雨搭抵靠于所述侧围空腔的内壁面,以使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雨搭和所述连接件之间的夹角小于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雨搭和所述连接件之间的夹角。

可选地,限定所述雨搭和所述连接件之间的夹角为a,在所述第一位置:30°≤a≤50°,在所述第二位置:110°≤a≤130°。

可选地,所述晴雨挡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侧围空腔的内壁上的支架,所述第一转轴可转动地支撑于所述支架。

可选地,所述第一转轴通过轴承设置于所述支架。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位置,两个所述限位件分别设置在所述雨搭的上方和下方以夹持所述雨搭。

可选地,所述雨搭为塑料件或者树脂件。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车门。

优选地,该汽车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转轴转动的电机。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本申请提供的车门,由于雨搭部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雨搭部至少部分凸出于所述开口,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雨搭部完全容纳在所述侧围空腔中,在雨天车辆需要晴雨挡进行遮风挡雨时,可以将雨搭部移动到第一位置;在晴朗天气时可以将晴雨挡移动到第二位置,避免影响车内的光线,此外由于晴雨挡在第二位置完全容纳在侧围空腔中,不会影响汽车外观整体的美观程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车门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车门的晴雨挡组件安装在侧围空腔中的侧面示意图,其中示出了雨搭部分别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时的状态。

附图标记说明

10-门体20-第一转轴30-连接件40-雨搭

50-第二转轴60-限位件70-支架80-侧围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门,如图1和图2所示,该车门包括门体10以及安装于所述门体10的晴雨挡组件,所述门体10的门窗框上方形成有侧围空腔80,所述晴雨挡组件包括第一转轴20和雨搭部,所述雨搭部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20,所述侧围空腔形成有开口,所述第一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侧围空腔中,以使所述雨搭部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雨搭部至少部分凸出于所述开口,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雨搭部完全容纳在所述侧围空腔中。其中,晴雨挡组件沿门窗框的整个长度方向延伸以在雨天对整个车窗起到挡雨的作用,图2示出的是从截面方向(第一转轴20的轴向方向)查看晴雨挡组件的示意图。

利用本申请提供的车门,由于雨搭部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雨搭部至少部分凸出于所述开口,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雨搭部完全容纳在所述侧围空腔80中,在雨天车辆需要晴雨挡进行挡雨时,通过转动第一转轴20可以将雨搭部移动到第一位置,从而使得雨搭部凸出于侧围空腔中的部分起到挡雨的作用;在晴朗天气时,通过转动第一转轴20可以将雨搭部移动到第二位置,由于雨搭部在第二位置完全容纳在侧围空腔80中,从而不会影响车内的光线,且不会影响汽车外观整体的美观程度。

参考图2所示的结构,雨搭部包括连接件30和雨搭40,所述连接件30的第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20,所述连接件30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转轴50,所述雨搭40铰接于所述第二转轴50,当第一转轴20转动时,连接件30会跟随第一转轴20转动,当连接件30转动到第一位置时,雨搭40的至少部分凸出于侧围空腔80的开口,为了使得雨搭40能够保持在第一位置,所述侧围空腔80中设置有用于止挡所述雨搭40的限位件60,限位件60能够防止雨搭40由于重力而向下摆动的情况,从而将雨搭40保持在能够进行挡雨的第一位置。其中,连接件30可以为完整的板状件以设置第二转轴50,也可以为多根平行设置的杆件共同支撑第二转轴50,第二转轴50可以通过轴承设置在连接件30上;雨搭40可以选用塑料件或者树脂件,从而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且保证使用周期。

由于侧围空腔80的位置有限,为了在第二位置时能够完全收纳雨搭部,可选地,如图2所示,由于雨搭40和第二转轴50为铰接的关系,连接件30能够沿图2中的箭头方向绕第一转轴20从第一位置转动到第二位置,当雨搭部移动到第二位置时,雨搭40抵靠在侧围空腔80的内壁面上,从而使得雨搭40和连接件30之间的角度变小,保证雨搭40不会凸出于侧围空腔的开口。具体地,限定所述雨搭40和所述连接件30之间的夹角为a,在第一位置时,110°≤a≤130°,在这个范围内,雨搭40能够保持在能够有效进行挡雨的位置;在第二位置时,30°≤a≤50°,在这个范围内,雨搭40不会凸出于侧围空腔的开口。

为了使得第一转轴20能够设置在侧围空腔80中,如图2所示,晴雨挡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侧围空腔80的内壁上的支架70,具体地,支架70的一端固定在侧围空腔80的内壁上,另一端用于支撑第一转轴20,为了能够使得第一转轴20能够发生转动,第一转轴20通过轴承设置在支架70上,即支架70的另一端作为第一转轴20的轴承座结构。其中图2示出了两个支架70,分别支撑在侧围空腔80的内壁的不同位置上,两个支架70分别沿第一转轴20的轴向方向支撑在第一转轴20的不同位置上,但是本申请并不限定支架70的数量为两个。

另外,为了保证在雨天使用雨搭时,雨搭能够稳定地保持在第一位置,当雨搭位于第一位置时,两个限位件60分别设置在雨搭40的上方和下方从而形成对雨搭的夹持,具体地,在侧围空腔80的开口的两个端部位置,分别设置有两组夹持结构,每组夹持架构包括两个限位件60,限位件60采用具有一定柔性的结构,当雨搭40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转动时,雨搭的两个端部会压迫位于上方的限位件60,由于限位件60具有一定的柔性从而使得雨搭40移动到两个限位件60之间,而下方的限位件60的下方为开口的边缘是实体结构,雨搭40无法继续向下移动,使得雨搭40被两个限位件60所夹持,在雨搭40的两端均被夹持的情况下,雨搭40能够稳定地保持在第一位置。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车门。其中,为了驱动第一转轴20转动,该汽车包括用于驱动第一转轴20转动的电机,且在汽车的驾驶室内具有控制电机的操作机构,使得驾驶人坐在车内通过该操作机构能够控制雨搭部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从而能够根据需求使用雨搭或者收起雨搭。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具体技术特征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但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