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客车及其组合安装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29067发布日期:2020-10-23 19:42阅读:50来源:国知局
电动客车及其组合安装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电动汽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动客车及具组合安装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电动客车以其无污染、低噪声、舒适性好等特点慢慢替代传统燃油客车成为了城市公共交通的主力,各客车制造企业纷纷推出了各自的电动客车产品,比较通常的做法是在现有成熟的燃油客车基础上进行结构和技术的改进。

在电动客车的设计中,除了传统燃料客车有的散热器外,还新增了动力电池、多合一控制器、空气压缩机、水泵、充电座等核心零部件,所以在电动客车的底盘支架结构设计中需要承担更多其他零部件的有序、可靠布置。现有的电动客车为满足上述各零部件特别是体积及重量均较大的动力电池的布置,对车架尾部结构进行了大改造,重新开发的新车架结构非常复杂,这造成了整车生产成本提高,而且为多合一控制器、空气压缩机、水泵、充电座、散热器等零部件设置的支架也相互独立,存在结构复杂、强度较弱以及维修拆装不方便等缺点。

现有的电动客车为满足驱动电机、多合一控制器等零部件特别是体积及重量均较大的动力电池的布置,需要对车架尾部结构进行大改造,其他各零部件支架也往往相互独立,这样使得车架结构变得非常复杂,造成售后拆装不便及整车开发成本的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电动客车新车架结构复杂且各种零部件支架相互独立而导致的结构复杂、强度较弱及维修拆装不便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在现有车架上高度集成的强度高、维修性好、结构紧凑的电动客车组合安装支架及具有该支架的电动客车。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上述的电动客车组合安装支架,包括组合支架总成、可拆组合支架及空压机组合支架,组合支架总成包含上层支架、左侧支架、右侧支架;

所述上层支架包括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三横梁、三个第一纵梁、四个第二纵梁、管线支架、第三纵梁、第四纵梁、散热器后支架、散热器前支架、六个动力电池支架、多合一控制器后支架、多合一控制器后支架、两个多合一控制器前支架、四个连接支架、充电座支架;所述的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三横梁、第一纵梁、第二纵梁、动力电池支架、多合一控制器支架上部均在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一横梁为贯通梁,与车身的两侧侧围骨架连接;所述的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三横梁平行分布,与所述的第一纵梁、第二纵梁焊接为一体,所述的三个第一纵梁、四个第二纵梁平行分布;所述的六个动力电池支架沿所述的第一横梁、第三横梁横向均匀分布,其中四个与所述的第一横梁、第三横梁焊接,另外两个与所述的第一纵梁、第三纵梁焊接;所述四个多合一控制器支架沿所述的第一横梁、第一纵梁均匀布置,并与第一横梁、两个第一纵梁焊接;所述管线支架两端焊接于所述的第一横梁、第二横梁下部,位于所述的动力电池支架与多合一控制器支架中间;所述的散热器后支架、散热器前支架紧靠车身侧围进风口一侧,与所述的第一横梁、第三横梁焊接;所述充电座支架朝向车身侧围充电口一侧,与所述的第四纵梁、第二横梁焊接;所述左侧支架包括第四横梁、第一立柱、第一斜撑梁、第二立柱、加强梁、挂板、第二斜撑梁、压板、水泵支架;所述的第四横梁与第一横梁上下方向平行分布,并与所述的第一立柱、第二立柱连接为一个整体;所述挂板焊接于所述第二立柱上,上表面与所述第一横梁平行分布,所述挂板、压板通过紧固件装配在车架的腹面、上翼面;所述水泵支架焊接于所述第四横梁上,与所述第四横梁上部在同一平面上,且与所述散热器支架在车宽方向平行布置;所述右侧支架连接车架部分与所述左侧支架一致,此外还包括两个第三立柱、第五横梁、第二管线支架、第五纵梁、第四立柱、两个a可拆支架、b可拆支架;所述第五横梁与所述第三立柱垂直连接,并与所述第一横梁平行布置;所述第四立柱与第三立柱平行布置且两端分别焊接于第一横梁与第五横梁;所述两个a可拆支架与所述第五横梁上表面在同一平面上,焊接在所述第五横梁后端;所述的a可拆支架和b可拆支架上均设有安装孔;

所述可拆组合支架包括第四五立柱、两个c可拆支架、两个d可拆支架;所述第五立柱与所述第三立柱平行布置;所述两个c可拆支架呈左、右对称方位焊接于所述第五立柱上端,两个d可拆支架呈前后对称方位焊接于所述第五立柱下端;所述的c可拆支架、d可拆支架上设有安装孔;

所述空压机组合支架包括第六横梁、两个第六纵梁、四个e可拆支架、四个空压机支架、两个f可拆支架;所述两个第六纵梁平行分布并与所述第六横梁垂直焊接,所述两个第六纵梁间距离与所述两个a可拆支架间距离相同;所述四个空压机支架沿着所述两个第六纵梁均布,焊接所述第六纵梁与所述第六横梁的合件;所述f可拆支架焊接所述第六纵梁尾端,与所述第六纵梁平行向车架尾端伸出。

所述的电动客车组合安装支架,其中:所述组合支架的安装状态时:

所述f可拆支架跨过所述第五横梁上部,与所述a可拆支架的安装孔对应;所述f可拆支架下端与所述a可拆支架上端在同一平面上;

所述e可拆支架两两对称焊接于所述第六横梁前、后两侧,且分别与所述b可拆支架的安装孔及所述d可拆支架的安装孔对应;

所述四个连接支架两两焊接于所述第二横梁右端前、后两侧,且分别与所述c可拆支架的安装孔对应;

所述c可拆支架及所述d可拆支架下端与所述e可拆支架及所述第六纵梁上端均在同一平面上。

所述的电动客车组合安装支架,其中:所述两个第三立柱间增设有第五纵梁,提高框架强度。所述左侧支架设有第一斜撑梁、第二斜撑梁、加强梁;所述第一斜撑梁的两端分别焊接所述的第四横梁、第二立柱、第一立柱以及第一横梁;;所述第二斜撑梁的两端分别焊接所述第二横梁与第一纵梁;所述加强梁设置在所述挂板与所述第一横梁之间。

上述的电动客车,包括车架、驱动电机、车身及可拆卸安装于所述车架后端的如上述的组合安装支架。

有益效果:

本发明电动客车组合安装支架将动力电池、多合一控制器、空气压缩机、水泵、充电座、散热器等零部件安装支架进行了高度集成,支架强度高,结构设置上更加紧凑合理,可靠性提高;各零部件间安装空间大,维修性能好,各零部件及其管线能在底盘上完成同步完整装配,无需等待车身与底盘扣合。在保证支架强度且不改动车架结构的前提下,将各分支架进行集成,避免了更改车架,且在底盘上即可实现所有零部件装配及管线的连接,可有效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整车厂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电动客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电动客车组合安装支架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电动客车组合安装支架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电动客车组合安装支架的主视图;

图5是本发明电动客车组合支架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电动客车包括车架4、组合安装支架a、驱动电机5和车身6,组合安装支架a固定于车架4后端,与车架4采用螺栓连接,车架4中间为驱动电机5。

如图2至图5所示,本发明电动客车组合安装支架a包括:组合支架总成1、可拆组合支架2及空压机组合支架3,组合支架总成1包含上层支架100、左侧支架200、右侧支架300。

上层支架100包括第一横梁110、第二横梁120、第三横梁130、三个第一纵梁140、四个第二纵梁150、管线支架160、第三纵梁170、第四纵梁180、散热器后支架111、散热器前支架131、六个动力电池支架112、多合一控制器后支架113、多合一控制器后支架114、两个多合一控制器前支架114、四个连接支架121、充电座支架122;第一横梁110为贯通梁,可与车身两侧侧围骨架连接,提升支架整体强度。第一横梁110、第二横梁120、第三横梁130彼此以一定距离平行分布,这三个横梁通过焊接与第一纵梁140、第二纵梁150连接为一个整体,三个第一纵梁140、四个第二纵梁150也分别以一定距离平行分布;六个动力电池支架112用来固定动力电池,沿第一横梁110、第三横梁130横向均匀分布,其中四个分别通过焊接连接于第一横梁110、第三横梁130,另外两个通过焊接与第一横梁110、第三横梁130、第一纵梁140、第三纵梁170连接,;四个多合一控制器支架114用来固定多合一控制器,沿第一横梁110、第一纵梁140均匀布置,多合一控制器支架114均通过焊接与第一横梁110、两个第一纵梁140连接;第一横梁110、第二横梁120、第三横梁130、第一纵梁140、第二纵梁150、动力电池支架112、多合一控制器支架113上部均在同一平面上;管线支架160两端焊接于第一横梁110、第二横梁120下部,位于动力电池支架与多合一控制器支架中间,可用来固定动力电池出线端线束;散热器后支架111、散热器前支架131紧靠车身侧围进风口一侧,通过焊接与第一横梁110、第三横梁130连接;充电座支架122朝向车身侧围充电口一侧,通过第四纵梁180、第二横梁120焊接固定;

左侧支架200包括第四横梁210、第一立柱220、第一斜撑梁230、第二立柱240、加强梁250、四个挂板260、第二斜撑梁270、两个压板280、水泵支架231;第四横梁210与第一横梁110上下方向以一定距离平行分布,两个横梁通过第一立柱220、第二立柱240连接为一个整体;挂板260焊接于第二立柱240上,挂板260上表面与第一横梁110以一定距离平行分布,挂板260、压板280安装于车架4上,与车架4腹面、上翼面采用螺栓连接;为保证上部动力电池支架强度,增设第一斜撑梁230、第二斜撑梁270、加强梁250对结构进行加强,提高动力电池支架强度,第一斜撑梁230两端分别焊接第四横梁210、第二立柱240、第一立柱220以及第一横梁110,第二斜撑梁270两端分别焊接第二横梁120与第二立柱240,加强梁250设置在挂板260和第一横梁110之间;水泵支架231焊接于第四横梁210上,与第四横梁210上部在同一平面上,且与散热器支架在车宽方向平行呈一定距离布置。

右侧支架300连接车架部分与左侧支架200一致,除此之外还包括两个第三立柱310、第五横梁320、第二管线支架330、第五纵梁340、第四立柱350、两个a可拆支架321、b可拆支架341;第五横梁320与第三立柱310垂直连接,并与第一横梁110平行布置,第四立柱350与第三立柱310平行布置且两端分别焊接于第一横梁110与第五横梁320,两个第三立柱310间增加第五纵梁340提高框架强度,两个a可拆支架321与第五横梁320上表面在同一平面上,以一定间距焊接在第五横梁320后端;a可拆支架321和b可拆支架341上均设有安装孔。

可拆组合支架2包括第五立柱21、两个c可拆支架22、两个d可拆支架23;第五立柱21与第三立柱310平行布置;两个c可拆支架22呈左、右对称方位焊接于第五立柱21上端,两个d可拆支架23呈前后对称方位焊接于第五立柱21下端,c可拆支架22、d可拆支架23上设有安装孔。

空压机组合支架3包括第六横梁31、两个第六纵梁32、四个e可拆支架33、四个空压机支架34、两个f可拆支架35;两个第六纵梁32以一定距离平行分布并通过焊接与第六横梁31垂直连接,两个第六纵梁32间距离与两个a可拆支架321间距离相同;四个空压机支架34用来固定空气压缩机,沿着两个第六纵梁31以一定距离均匀分布,通过焊接与第六纵梁32与第六横梁31组成的结构连接;f可拆支架35焊接于第六纵梁31尾端,与第六纵梁31平行向车架尾端以一定距离伸出;

安装状态时:

f可拆支架35跨过第五横梁320上部,与a可拆支架321的安装孔对应;f可拆支架35下端与a可拆支架321上端在同一平面上;

e可拆支架33两两以一定距离对称焊接于第六横梁31前、后两侧,且分别与b可拆支架341的安装孔及d可拆支架23的安装孔对应;

四个连接支架121两两以一定距离焊接于第二横梁120右端前、后两侧,且分别与c可拆支架22的安装孔对应;

c可拆支架22及d可拆支架23下端与e可拆支架33及第六纵梁31上端均在同一平面上。

可拆组合支架2与空压机组合支架3通过紧固件的装配,实现与组合支架总成1的拆装,在保证固定可靠的同时实现空压机总成的拆装方便。在本实施例中是通过10组螺栓322、10组螺母323连接在一起,实现与组合支架总成1装配连接。

本组合安装支架安装于车架后端,四个挂板260、两个压板280与车架幅面、上翼面采用螺栓连接,可整体拆装。上层支架100安装动力电池、多合一控制器及充电口,上层支架与车架上翼面件留有空间,可在车架中部布置驱动电机,车架左侧安装散热器、水泵,车架右侧安装空气压缩机。

本发明在保证支架强度且不改动车架结构的前提下,将各分支架进行集成,避免了更改车架,且在底盘上即可实现所有零部件装配及管线的连接,可有效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整车厂生产成本;并且构设计合理、紧凑,强度高,能满足各类电动客车的布置及零部件安装需求,安装拆卸方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