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14740发布日期:2021-01-05 17:36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花鼓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范围广,长度可调的花鼓结构。



背景技术:

自行车花鼓是一种常见的自行车配件,经常用于自行车轮上,其是一种内外双层可以进行相对转动的结构,内部的轴体用于与自行车车轮轴连接,外部的花鼓主体用于与自行车辐条连接。现有技术中,花鼓主体通常是一次成型的,其长度固定,因此,只能适用于固定型号的自行车安装,无法通用于不同型号的自行车。

对于花鼓制造商而言,现有技术中,只能加工各种不同长度尺寸的花鼓主体以供应不同尺寸需求的客户。而对于一次成型的花鼓主体,一次成型加工,其效率较慢,当出现紧急订单时,根本无法批量生产出所需数量、所需长度的花鼓主体,进而无法装配出所需的花鼓。而且,固定长度的花鼓主体,无法适配于不同客户,每次都需要根据订单需求而重新生产,这样不仅容易造成库存积压,而且不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出货效率,其灵活性很差,难以满足实际所需。因此,现急需一种可灵活调整花鼓主体长度以提高适配度的花鼓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可灵活调整长度、通用性强的花鼓结构。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花鼓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内轴、外筒、第一花鼓体、第二花鼓体,所述外筒套设于所述内轴上,其两端敞口而形成第一对合端和第二对合端;所述第一花鼓体套设于所述内轴上并对合于所述外筒的第一对合端处;所述第二花鼓体套设于所述内轴上并对合于所述外筒的第二对合端处;其中,所述第一花鼓体、第二花鼓体、外筒三者相结合并可调节所述第一花鼓体与第二花鼓体之间的长度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花鼓体与所述第二花鼓体在所述外筒内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花鼓体包括第一花鼓耳部和第一筒部,所述第一花鼓耳部套设于所述内轴上并位于所述第一对合端外,所述第一筒部套设于所述内轴上并由所述第一对合端伸入至所述外筒内部;所述第二花鼓体包括第二花鼓耳部和第二筒部,所述第二花鼓耳部套设于所述内轴上并位于所述第二对合端外,所述第二筒部套设于所述内轴上并由第二对合端伸入至所述外筒内部。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筒部的端部上设有外螺纹,在所述第二筒部的端部上设有与所述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第一筒部与所述第二筒部的端部螺纹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其还包括垫圈,所述垫圈可设于所述第一花鼓体与所述第一对合端之间。

进一步地,其还包括垫圈,所述垫圈可设于所述第二花鼓体与所述第二对合端之间。

进一步地,其还包括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套设于所述内轴上并设于所述内轴与所述第一花鼓体之间;所述第二轴承套设于所述内轴上并位于所述内轴与所述第二花鼓体之间。

进一步地,其还包括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套设于所述内轴上,并位于所述第一花鼓体的端部外;所述第二端盖套设于所述内轴上,并位于所述第二花鼓体的端部外。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轴承位于所述第一花鼓体的端部内;所述第二轴承位于所述第二花鼓体的端部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花鼓耳部与所述第一筒部一体成型,在所述第一花鼓耳部上设有用于装设辐条的辐条孔;所述第二花鼓耳部与所述第二筒部一体成型,在所述第二花鼓耳部上设有用于装设辐条的辐条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贡献在于,其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花鼓结构的花鼓主体为分体式结构,其通过第一花鼓主体、第二花鼓主体及外筒装配在一起而形成,调整长度时,只需在第一花鼓主体、第二花鼓主体与外筒之间增加合适的垫圈即可,其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可满足各种不同尺寸的需求。对于本实用新型的花鼓结构,加工生产时,第一花鼓主体、第二花鼓主体及外筒可设计成通用尺寸进行加工,三个零件可并行生产,其相比于一次成型加工出整个花鼓主体,可大大提高加工效率。当不同客户订单需要不同长度尺寸的花鼓结构时,在装配过程中加入合适的垫圈即可调整花鼓主体的整体长度至所需值,其不需像现有技术一般需要重新整体加工;这样不仅可提高出货速度,而且可避免库存积压,并且大批量的加工固定尺寸的零部件时,还可大大降低工厂成本。本实用新型的花鼓结构,其长度调节灵活,其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并且易于加工、可提高加工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宜大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整体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是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是第一花鼓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第二花鼓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第一端盖或第二端盖的剖视图。

附图标识:内轴10、外筒20、第一对合端21、第二对合端22、第一花鼓体30、第一花鼓耳部31、第一轴承槽311、第一凸沿312、第一筒部32、第二花鼓体40、第二花鼓耳部41、第二筒部42、第二环状台阶43、垫圈50、第一轴承60、第二轴承70、第一端盖80、第一阶梯孔81、第二端盖90、第二阶梯孔91。

【具体实施方式】

下列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解释和补充,对本实用新型不构成任何限制。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花鼓结构的最大实用新型点在于,将原本一次成型的花鼓体结构设计成分体式的装配结构,从而可在不更改尺寸设计的情况下灵活的根据实际需求而调整长度,以适配不同尺寸的自行车辆的安装。本实用新型的花鼓结构,其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其不仅可满足各种不同尺寸的使用需求,而且易于加工和装配,可大大提高加工效率和零部件的复用。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花鼓结构包括内轴10、外筒20、第一花鼓体30、第二花鼓体40,其中,外筒20、第一花鼓体30、第二花鼓体40均套设于内轴10上并可相对内轴10转动;第一花鼓体30和第二花鼓体40对合于外筒20的两端,三者结合在一起形成长度可调的花鼓主体。进一步的,其还可包括垫圈50、第一轴承60、第二轴承70、第一端盖80、第二端盖90等部件。

如图1、图2所示,所述内轴10呈长圆筒状,其为空心轴,其两端敞口。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内轴10的两端端部内分别设有内螺纹,其用于方便安装。所述内轴10的制作材料可根据需要而选取,例如金属材料等。

如图1、图2所示,所述外筒20呈圆筒状,其套设于所述内轴10上。所述外筒20的长度,小于所述内轴10的长度。所述外筒20的内径,大于所述内轴10的外径。所述外筒20的两端分别敞口,其分别称为第一对合端21和第二对合端22,其用来对合设置第一花鼓体30和第二花鼓体40。

如图1、图2所示,所述第一花鼓体30和第二花鼓体40分别套设于所述内轴10外,并对合于所述外筒20的两端。所述第一花鼓体30、第二花鼓体40与外筒20结合在一起而形成花鼓主体。所述第一花鼓体30、第二花鼓体40、外筒20之间以螺纹连接,从而可方便通过旋紧到位与否而调节长度。

如图1、图2、图3所示,所述第一花鼓体30对合于所述外筒20的第一对合端21,其包括第一花鼓耳部31和第一筒部32。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花鼓耳部31与所述第一筒部32一体成型。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花鼓耳部31与所述第一筒部32也可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花鼓耳部31用于穿设自行车辐条,其上设有装设自行车辐条的辐条孔。所述第一花鼓耳部31套设于所述内轴10上,并位于所述第一对合端21外。所述第一花鼓耳部31的具体形状,可根据需要而设置,或可参考公知技术。所述第一筒部32呈圆筒状,其长度小于所述外筒20的长度,其内径大于所述内轴10的外径,其外径小于等于所述外筒20的内径。所述第一筒部32可穿过所述第一对合端21而伸入至所述外筒20内。

如图1、图2、图4所示,所述第二花鼓体40对合于所述外筒20的第二对合端22,其包括第二花鼓耳部41和第二筒部42。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花鼓耳部41与所述第二筒部42一体成型。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花鼓耳部41与所述第二筒部42也可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花鼓耳部41用于穿设自行车辐条,其上设有装设自行车辐条的辐条孔。所述第二花鼓耳部41套设于所述内轴10上,并位于所述第二对合端22外。所述第二花鼓耳部41的形状可根据需要而设置,或可参考公知技术。所述第二筒部42呈圆筒状,其长度小于所述外筒20的长度,其内径大于所述内轴10的外径,其外径小于等于所述外筒20的内径。所述第二筒部42可穿过所述第二对合端22而伸入至所述外筒20内。

如图2、图3、图4所示,为使得第一花鼓体30、第二花鼓体40、外筒20结合在一起,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筒部32的端部上设有外螺纹,在所述第二筒部42的端部上设有与第一筒部32上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从而使得所述第一筒部32与所述第二筒部42的端部可螺纹连接在一起。这样,通过旋紧旋松,便可调节第一花鼓体30、第二花鼓体40之间的距离。当完全旋紧时,第一花鼓体30与第二花鼓体40之间的距离最短;当旋松第一筒部32与第二筒部42时,第一花鼓体30与第二花鼓体40之间的距离便可增加,从而使得花鼓主体的长度增加。作为优选方案,当第一筒部32与第二筒部42完全旋紧时,第一花鼓体30与第二花鼓体40之间的距离,即第一筒部32与第二筒部42相对两端之间的距离,与所述外筒20的长度一致。其他实施例中,其长度关系也可根据需要而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使得第一花鼓体30、第二花鼓体40、外筒20结合在一起,也可在所述外筒20的中部设置内螺纹,在所述第一筒部32和/或第二筒部42的端部上设置相匹配的外螺纹,这样,第一筒部32、第二筒部42均可与外筒20螺纹连接在一起,并可通过旋松旋紧而调节第一筒部32和第二筒部42相对两端之间的距离,以调整花鼓主体的长度。

如图2所示,为方便第一花鼓体30、第二花鼓体40相对内轴10进行转动,在所述第一花鼓体30与内轴10之间设有第一轴承60,在所述第二花鼓体40与内轴10之间设有第二轴承70。

所述第一轴承60可选用公知的轴承,例如滚动轴承。所述第一轴承60套设于所述内轴10上,其内圈与所述内轴10同轴连接,其外圈与所述第一花鼓体30的第一花鼓耳部31同轴连接。为方便设置所述第一轴承60,在所述第一花鼓耳部31上设有第一轴承槽311。所述第一轴承槽311与所述第一筒部32同轴,并与所述第一筒部32的内部贯通。在所述第一轴承槽311的圆周内壁上设有第一凸沿312,其用于抵接所述第一轴承60,对第一轴承60进行限位。所述第一凸沿312可以是环状凸沿,也可以是间隔分布的凸起状结构。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沿312为环状凸沿。安装时,所述第一轴承60位于第一轴承槽311内,其外圈与第一轴承槽311的内壁相贴合,其端部与第一凸沿312抵接,其内圈与所述内轴10的外壁相贴合。

所述第二轴承70可选用公知的轴承,例如滚动轴承。所述第二轴承70套设于所述内轴10上,其内圈与所述内轴10同轴连接,其外圈与所述第二花鼓体40的第二花鼓耳部41同轴连接。为方便设置所述第二轴承70,在所述第二花鼓耳部41上设有第二轴承槽。所述第二轴承槽与所述第二筒部42同轴,并与所述第二筒部42的内部贯通。在所述第二轴承槽的圆周内壁上设有第二凸沿,其用于抵接所述第二轴承70,对第二轴承70进行限位。所述第二凸沿可以是环状凸沿,也可以是间隔分布的凸起状结构。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凸沿为环状凸沿。安装时,所述第二轴承70设于第二轴承槽内,其外圈与第二轴承槽的内壁相贴合,其端部与第二凸沿抵接,其内圈与所述内轴10的外壁相贴合。

此外,在所述第一花鼓体30和第二花鼓体40的端部外还设有第一端盖80和第二端盖90。

所述第一端盖80可套设于所述内轴10上,并抵接在所述第一花鼓体30和/或所述第一轴承60的端部外。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端盖80呈筒状,其外部形状可根据需要而设置,其设有第一阶梯孔81。所述第一阶梯孔81沿其轴向设置,并贯通两端。所述第一阶梯孔81使得所述第一端盖80可套设在所述内轴10的端部上,并使得所述内轴10的端部被限制在所述第一端盖80的内部而无法穿过所述第一阶梯孔81而伸出至第一端盖80外。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盖80的朝向所述第一花鼓体30的端部抵接于所述第一轴承60的端部外,从而不会影响所述第一花鼓体30的转动。

所述第二端盖90可套设于所述内轴10上,并抵接在所述第二花鼓体40和/或所述第二轴承70的端部外。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第二端盖90呈筒状,其具体形状可根据需要而设置。所述第二端盖90设有第二阶梯孔91。所述第二阶梯孔91沿其轴向设置,并贯通两端。该第二阶梯孔91使得所述第二端盖90可套设在所述内轴10的端部上,并使得所述内轴10的端部被限制在所述第二端盖90的内部而无法穿过所述第二阶梯孔91而伸出至第二端盖90外。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盖90的朝向所述第二花鼓体40的端部抵接于所述第二轴承70的端部外,从而不会影响所述第二花鼓体40的转动。

此外,如图2、图4所示,为保持第一花鼓体30、第二花鼓体40与外筒20结合的美观性,还可在所述第一花鼓耳部31与第一筒部32的结合处设置第一环状台阶(图中未示出),在所述第二花鼓耳部41与所述第二筒部42的结合处设置第二环状台阶43。当所述第一花鼓体30和第二花鼓体40分别对合于所述外筒20的两端时,所述外筒20的两端可分别抵接于所述第一环状台阶和第二环状台阶43处,从而使得第一花鼓耳部31、第二花鼓耳部41的外表面与所述外筒20的外表面衔接更自然。

由此,如图1、图2所示,便形成了本发明的花鼓结构:

外筒20套设于内轴10外;

第一花鼓体30套设于内轴10上,并对合于外筒20的第一对合端21处:第一花鼓耳部31位于外筒20的第一对合端21外,第一筒部32由第一对合端21伸入至外筒20的内部;

第二花鼓体40套设于内轴10上,并对合于外筒20的第二对合端22处:第二花鼓耳部41位于外筒20的第二对合端22外,第二筒部42由第二对合端22伸入至外筒20的内部,并与第一筒部32的端部螺纹连接在一起;

第一轴承60套设于内轴10上,并位于第一花鼓体30的第一轴承槽311内,其设于内轴10与第一花鼓体30之间以利于第一花鼓体30绕内轴10转动;

第二轴承70套设于内轴10上,并位于第二花鼓体40的第二轴承槽内,其设于内轴10与第二花鼓体40之间以利于第二花鼓体40绕内轴10转动;

第一端盖80和第二端盖90套设于内轴10的两端上,并分别抵接于第一轴承60与第二轴承70的端部上,其用于对第一花鼓体30、外筒20、第二花鼓体40进行限位。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花鼓结构还可包括垫圈50。所述垫圈50用于设置在第一花鼓体30与外筒20的第一对合端21之间,和/或第二花鼓体40与外筒20的第二对合端22之间,用于调节第一花鼓体30与第二花鼓体40之间的距离,即花鼓主体的长度。作为优选,本实施例的垫圈50,其内径与所述外筒20的内径一致,其外径与所述外筒20的外径一致,这样利于提高产品的外形美观。

当需要调节花鼓结构的整体长度时,可通过以下方式调节长度:

方式1:在将第一花鼓体30插入外筒20之前,将垫圈50套设在第一筒部32上,或者将垫圈50放置在第一对合端21处,然后将第一花鼓体30插入至外筒20内与第二花鼓体40的第二筒部42螺纹连接在一起,以使得垫圈50位于第一花鼓耳部31与第一对合端21之间。更具体的,以使得垫圈50位于第一环状台阶与第一对合端21之间。此时,由于在第一花鼓体30与外筒20之间增加了垫圈50,因此,第一花鼓体30与第二花鼓体40之间的距离将会增加,即花鼓主体的长度将会增加。根据实际需要,可增加一个垫圈50或多个垫圈50以调节花鼓主体的长度。

方式2:在将第二花鼓体40插入外筒20之前,将垫圈50套设在第二筒部42上,或者将垫圈50放置在第二对合端22处,然后将第二花鼓体40插入至外筒20内与第一花鼓体30的第一筒部32螺纹连接在一起,以使得垫圈50位于第二花鼓耳部41与第二对合端22之间。更具体的,以使得垫圈50位于第二环状台阶43与第二对合端22之间。此时,由于在第二花鼓体40与外筒20之间增加了垫圈50,因此,第一花鼓体30与第二花鼓体40之间的距离将会增加,即花鼓主体的长度将会增加。根据实际需要,可增加一个垫圈50或多个垫圈50以调节花鼓主体的长度。

方式:结合方式1和方式2,分别在第一花鼓体30与第一对合端21之间、第二花鼓体40与第二对合端22之间增加垫圈50,以调节花鼓主体的长度。

所述垫圈50的厚度,可根据需要而设置,对于本实用新型的花鼓结构,可通过选配不同厚度的垫圈50来调节长度,也可通过搭配合适数量的垫圈50来调节长度,其调节起来十分灵活,可满足各种不同长度尺寸的需求。并且,本实用新型的花鼓结构可在不更改部件尺寸的前提下,就能装配出花鼓主体长度不同的花鼓结构,因此,其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出货速度,并节约库存。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花鼓结构,其采用分体式的装配结构,加工生产时,第一花鼓体30、外筒20、第二花鼓体40可设计成通用尺寸进行加工,三个零件可并行生产,其相比于一次成型加工出整个花鼓主体,可大大提高加工效率。当不同客户订单需要不同长度尺寸的花鼓时,在装配过程中加入合适的垫圈50即可调整花鼓主体的整体长度至所需值,其不需像现有技术一般需要重新整体加工;这样不仅可提高出货速度,而且可避免库存积压,并且大批量的加工固定尺寸的零部件时,还可大大降低工厂成本。

尽管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揭示,但是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条件下,以上各构件可用所属技术领域人员了解的相似或等同元件来替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