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席用汽车安全气囊系统的氮气发生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56896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驾驶席用汽车安全气囊系统的氮气发生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驾驶席用汽车安全气囊系统的氮气发生器组件。
在汽车与障碍物高速碰撞时,常常使驾驶员撞及车辆方向盘而造成伤亡。为了防止这种伤亡事故,近几年来驾驶席用汽车安全气囊系统技术发展迅速,各国竞相研究。1993年7月21日公告的第92229132.2号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所公开的就是一种汽车驾驶员安全气囊装置,


图1是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由
图1可知,该装置的氮气发生器组件由电点火器(20)、壳体(25、24)、内过滤器(17)、外过滤器(18)、气袋(3)、变向圈(26)等部分组成。该装置与其已前的已有技术相比较,确有不少进步。但是,仍然存在一些有待改进之处。例如体积较大;变向圈在氮气发生器壳体之外,火焰从变向圈上部还能直接与气袋接触;没有考虑密封问题;没有确定燃烧室和外壳的排气孔最佳孔面积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更安全和可靠的驾驶席用汽车安全气囊系统的氮气发生器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目的在于,找出上述氮气发生器组件中燃烧室及外壳上的排气孔的最佳孔面积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驾驶席用汽车安全气囊系统的氮气发生器组件的结构方案为有氮气发生器壳体及装于该壳体中心部位的电点火管,所说壳体中有一个装有氮气发生剂的燃烧室,壳体中的燃烧室外设有两层筒壁,该两层筒壁内各设有一层过滤网,所说壳体之外有一个气袋与之密封性地连接,所说壳体外壁上有出气孔将壳体内部与该气袋内部连通,在壳体内部所说电点火管与装有氮气发生剂的燃烧室之间及所说内、外筒壁上均开有排气孔,其特征在于所说气袋密封于一个橡塑盖中,该橡塑盖顶部制有削弱槽,使气袋膨胀时能顶破此盖。该橡塑盖与一个支承盒连接,该支承盒与所说氮气发生器壳体连接,所说燃烧室排气孔上贴有密封防潮膜。所说安装电点火管的点火管座与壳体联成一体。
在所说外过滤器和内面上设有一个捕渣罩,其下留有出气口。
所说氮气发生器壳体的上、下两部分可以采用焊接或螺纹连接。
所说电点火管上可设15—25个直径为1—3毫米的传火孔,传火孔总面积为40—60毫米2,燃烧室壁上可设8—16个直径为5—12毫米的排气孔,其总面积为500—800毫米2,所说壳体外壁上可设15—30个直径为6—16毫米的排气孔,其总面积为2000—3000毫米2 。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驾驶席用汽车安全气囊系统的氮气发生器组件与已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下述优点结构紧凑、体积小,火焰不直接与气袋接触,更安全,由于贴有防潮膜,因而更加可靠,由于电点火管座与壳体联为一体,承受高压气体的强度大为增加,由于找出了最佳的传火孔和排气孔孔径和总面积,使得该装置更加可靠和实用。
下面参照附图所示的一个实施例来更加详细、具体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驾驶席用汽车安全气囊系统的氮气发生器组件的结构。各附图是
图1,第9229132.2号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汽车驾席用安全气囊装置的氮气发生器结构示意图;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
图1中2—氮气发生器,25和24—上、下壳体,20—电点火管,9—氮气发生剂,17—内过气袋,18—外过滤网,3—气袋,26—变向圈,12—排气孔。
图2的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2—氮气发生器,1—电点火管,21—氮气发生剂,22—内过滤网,24—外过滤网,33—气袋,34,橡塑盖,31—支承盒,27—防潮膜,23—捕渣罩,26—氮气发生器壳体,37—橡塑盖中的加强纤维层,25—螺钉,38—联接片,35—铆钉,32—压紧圈。
气袋33用压紧圈32、螺栓25和铆钉35与支承盒31、氮气发生器2固联,橡塑盖34与支承盒31用图示扣结并加拉带经联接片38用螺栓25联接。
氮气发生器2由氮气发生剂药片21、内过滤器22、捕渣罩23、外过滤器24、壳体26及防潮膜27等组成,捕渣罩23下留有出气口。
橡塑盖34用聚氨酯泡沫塑料制成,其中埋有纤维层37,顶部预制有削弱槽,用以气袋膨胀破盖。气袋33以聚酰胺布内涂氯丁橡胶为材料。用绵纶线或其他高强度线缝合。接缝处涂胶,袋口部位有穿螺栓和铆钉的小孔,并在气袋背面开有2个X25—X30的排气孔。支承盒31由铝板冲制而成。过滤器22、24以多层不锈钢网组成。外过滤器24内设置密质过滤层。捕渣罩23以钢板冲制而成。氮气发生剂21为产气药片,它的成份叠氮化钠50—75%,三氧化二铁为27—14%,二氧化锰为12—16%,高氯酸钾为6—3%,二氧化硅为5—2%,碳酸氢钠外加12—7%,聚四氟乙烯外加6—12%。壳体26以铝或钢板材料;上下壳体的联接用摩擦焊、隋性气体保护焊或螺纹联接等方式实现。防潮膜27为0.05—0.3毫米厚的铝箔。
权利要求1.驾驶席用汽车安全气囊系统的氮气发生器组件,它有氮气发生器壳体(26)及装于该壳体中心部位的电点火管(1),所说壳体(26)中有一个装有氮气发生剂(21)的燃烧室,燃烧室外有两层筒壁,其内面分别设有内过滤器(22)和外过滤器(24),一个气袋(33)与所说壳体(26)密封性地连接,所说壳体内、外筒壁上有排气孔,所说燃烧室筒壁上设有出气孔,其特征在于所说气袋(33)密封于一个橡塑盖(34)中,该橡塑盖顶部设有削弱槽,使气袋(33)膨胀时能顶破此盖(34),橡塑盖(34)与一个支承盒(31)连接,支承盒(31)与壳体(26)连接,所说燃烧室出气孔上贴有密封防潮膜(27),安装所说电点火管(1)的点火管座与壳体(26)联成一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气发生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说外过滤器(24)和内面上设有一个捕渣罩(23),其下留有出气口。
3.如权利要求1或2的氮气发生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说壳体(26)由上、下两部分焊接或螺纹连接而成。
4.如权利要求1或2的氮气发生器壳体,其特征在于安装所说电点火管的点火管座上可设15—25个直径为1—3毫米的传火孔,传火孔总面积为40—60毫米2;燃烧室壁上可设8—16个直径为5—12毫米的排气孔,其总面积为500—800毫米2,所说壳体外壁上可设15—30个直径为6—16毫米的排气孔,其总面积为2000—3000亳米2。
5.如权利要求3的氮气发生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安装所说电点火管的点火管座上可设15—25个直径为1—3毫米的传火孔,传火孔总面积为40—60毫米2;燃烧室壁上可设8—16个直径为5—12毫米的排气孔,其总面积为500—800毫米2,所说壳体外壁上可设15—30个直径为6—16毫米的排气孔,其总面积为2000—3000毫米2。
专利摘要一种驾驶员席使用的氮气发生器组件,包括橡塑盖、气袋、氮气发生器和支承架组成的组件。氮气发生器由电点火管、氮气发生剂过滤器、壳体等零部件组成。当汽车发生碰撞事故时,电点火管接到碰撞指令后立即点火,使氮气发生剂反应,产生氮气,这种氮气经过滤后进入气袋,形成缓冲气垫,保护驾驶员安全。
文档编号B60R21/26GK2236429SQ9522286
公开日1996年10月2日 申请日期1995年10月11日 优先权日1995年10月11日
发明者何顺录, 赵才 申请人:北京市赫达汽车安全技术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