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灯灯壳组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64854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灯灯壳组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照明设备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可将灯壳组合后更为紧密、防水效果更好的装置。
通常设在汽车的照明灯主要是由主壳体、上圈、反射器、玻璃灯罩、灯泡等元件所组构而成;如图5所示,其中,该上圈B设于主壳体A的前端,而反射器D则设于该上圈B的前端,且使反射器D的后端部分伸入主壳体A内,并将玻璃灯罩E设于反射器D前端;当上圈B套入主壳体A前端内缘后,再以螺丝C穿过设有主壳体A侧边的洞孔并螺入上圈B侧壁所设的螺孔(图中未示),据以将主壳体A与上圈B固定。
然而,由于上述传统为车灯灯壳的结构,是将洞孔与螺孔分别设在主壳体与上圈的侧边,故在制造时对洞孔与螺孔的位置要求必须十分精确,否则当上圈套入主壳体内时,该螺孔即无法和洞孔直线对应而锁入螺丝。另外,虽然一些车灯制造厂商可能会将主壳体侧壁的圆形洞孔改为长条形槽孔,使主壳体与上圈可完全对合后再将螺丝穿过槽孔而锁入螺孔以固定。但是,当车辆在行驶中所造成震动使得主壳体与上圈之间产生了轴向作用力时,在一段时间后便会让主壳体与上圈之间产生松驰而形成缝隙,因而遇到下雨天或洗车时,雨水或洗车的水便会从该缝隙渗入主壳体内,造成内部电子元件的故障。
再者,上述传统的车灯灯壳,是将后盖单独地固定在主壳体的后端,故在组合灯壳时,该后盖与主壳体之间的组合必须准备一道组装流程,而前述的上圈、反射器与主壳体之间的组合又必须另外准备一道组装流程,因此其组装效率较低,制造成本较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由主壳体、上圈、反射器、灯罩和后盖所组成的车灯灯壳组装结构,它不仅组装方便,而且密封防水效果好,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它包括有一主壳体、一上圈、一反射器、一灯罩和一后盖;其中该主壳体前端具有开口,并在该主壳体的开口设置所说的上圈,该上圈的前端再设置所说的反射器,并在反射器前端设置一玻璃灯罩,该主壳体的后端依序将灯泡与安定器接头设置后,最后再将后盖覆盖于该主壳体的后端,其特点在于,所说反射器的后端设有数个柱体,且这些柱体的端部均设有螺孔;所说的主壳体后端设有数个轴向对应于那些柱体位置的洞孔,当上述的上圈对合设于主壳体前端,该反射器再对合于该上圈前端时,是利用螺栓穿过主壳体后端的洞孔而锁入反射器的柱体的螺孔,藉以从中心轴方向将反射器、上圈与主壳体迫合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它是将上圈、反射器、主壳体与后盖做轴向地的组合后,再利用螺栓将其轴向地串接迫合固定,可使其具有更好的密封防水效果,且组装更为方便及具有更高的效率。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车灯上圈与反射器的组合关系,即其它车灯元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
图1的元件组合后的俯视平面剖视图。
图3为利用
图1的结构将车灯制成矩形的实施例立体分解图。
图4为图3的元件组合后的结构的俯视平面剖视图。
图5为常规的车灯立体图。
现在结合上述各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如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车灯灯壳包括有一主壳体10、一上圈12、一反射器13、一灯罩14与后盖18。其中,该主壳体10前端具有开口,该开口的内径形成有凹入内壁面的内缘102,另在该主壳体10的侧壁藉由螺丝枢设有一呈冂形的固定脚11,使该固定脚11可相对于主壳体10转动,该固定脚11是供装设在汽车上。该上圈12是为环状体,其后端环周具有可对合于所说内缘102的凸缘121,而其前端的内壁面则形成有环周的凹122。该反射器13的后端形成有可套入该凹缘122的环缘131,其后端并设有数个柱体132,该柱体132的端部设有螺孔1320,该玻璃灯罩14的轮廓形状是可套入该反射器13前端的环周内缘。该主壳体10后端设有数个轴向对应于该些柱体132位置的洞孔103。
如图2所示,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元件在组合时,是先在该主壳体10的内缘102置入一第一止泄环15后,再将上圈12的凸缘121套入该内缘102而接触到第一止泄环15,然后将一第二止泄环16置于该上圈12的凹缘122内,再将反射器13的环缘131套入该凹缘122而接触到第二止泄环16,同时使该些柱体132伸入主壳体10内,再利用螺栓17穿过主壳体10后端所设的洞孔103而锁入反射器13的柱体132端部的螺孔1320,藉以将反射器13及上圈12结合于主壳体10,由由螺栓17在锁合时,是在轴向方向利用反射器13与主壳体10将上圈12夹紧,故愈锁紧螺栓17会使各元件之间更形紧密,再配合设于其接缝处的止泄环可达到更良好的防渗效果。另外将玻璃灯罩14以粘合方式结合在该反射器13前端而予以覆盖。另外,灯泡2的头部在穿过一垫片32后再插置于一安定器3的接头31,并将灯泡2连同该垫片32与接头31配合于主壳体10的后端,最后将一止泄环19套于后盖18前端后,再将该后盖18覆盖于主壳体10的后端,藉由后盖18将该接头31覆盖住,且利用螺栓170穿过后盖18所设的洞孔181而锁入主壳体10后端所设的螺孔103而将后盖18固定于主壳体10。
另外,本实用新型除了可将主壳体10、上圈12、反射器13、玻璃灯罩14设计成
图1及图2所示的圆形状外,也可将其设计成如图3及图4所示的矩形状,但无论形状如何改变,均不改变本实用新型的结构。
以上所说的,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企图据以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于是,凡有在相同的创作精神下所作有本实用新型的任何修饰或变更,均仍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车灯灯壳组装结构,它包括有一主壳体、一上圈、一反射器、一灯罩和一后盖;该主壳体前端具有开口,并在该壳体的开口设置所说的上圈,该上圈的前端再设置所说的反射器,并在反射器前端设置一玻璃灯罩,该主壳体的后端依序将灯泡与安定器接头设置后,最后再将后盖覆盖于该主壳体的后端,其特征在于,所说反射器的后端设有数个柱体,且这些柱体的端部均设有螺孔;所说的主壳体后端设有数个轴向对应于那些柱体位置的洞孔,用螺栓穿过主壳体后端的洞孔而锁入反射器的柱体的螺孔,从中心轴方向将反射器、上圈与主壳体迫合固定。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说的车灯灯壳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反射器与上圈的对合接触面设有止泄环。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说的车灯灯壳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上圈与主壳体前端之间的对合接触面设有止泄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照明设备领域,它是在灯壳的主壳体前端设置一上圈后,再在该上圈前端设置一反射器,该反射器前端再覆设玻璃灯罩, 该反射器的后端则设有数个端部具有螺孔的柱体,该主壳体的后端则设有数个轴向对应于那些柱体的洞孔,以螺栓将上圈、反射器与主壳体迫合固定。本实用新型具有更好的密封防水效果,且组装更为方便及具有更高的效率。
文档编号B60Q1/04GK2383722SQ9924351
公开日2000年6月21日 申请日期1999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1999年8月20日
发明者钟李杏枝 申请人:钟李杏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