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辆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363533阅读:来源:国知局
的前空间SI。在发动机罩5的后方的车身前后方向中央附近设置有驾驶员以及同乘者就坐的在横方向上长的座椅6。在车身2上设置有分隔前空间SI与配置有座椅6的搭乘空间S2的仪表板7。在车身2上从发动机罩5的左右两侧至座椅6的斜后下方的底板框架11设置有包围配置有座椅6的搭乘空间S2的驾驶室框架8 (R0PS)。
[0028]驾驶室框架8是金属制的圆筒管,并且以开放搭乘空间S2的前后左右以及上部的形式形成。在车身2上,在搭乘空间S2的后方设置有载货台9。载货台9具有在俯视时四边形的底壁、和从底壁的四边向上方突出的侧壁,并且上方开放。可以手动或自动地使载货台9以后倾的形式倾斜。
[0029]图2是示出图1的多用途车辆I的俯视图。另外,图2示出拆卸座椅6以及载货台9 (参照图1)后的状态。如图2所示,车身2具有从下方支持座椅6 (参照图1)的座椅框架12。座椅框架12与前后延伸的左右一对的后框架13的前端部连接,后框架13从下方支持载货台9 (参照图1)。左右后框架13的后侧部分通过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的横梁14相互连接。后轮4与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的车轴16连接,并且将左右后轮4的轮毂15左右连接的连接构件17在车轴16的后方在车宽方向上延伸。
[0030]在左右后框架13的下表面分别设置有前后延伸的左右一对的片簧18。片簧18是板簧,并且配置在车身2的车宽方向外侧部分且向下方弯曲。片簧18其前后方向的两端部固定于后框架13,并且前后方向中央部(S卩,向下方弯曲的部分)与配置在后框架13的下方的轮毂15的外表面连接。像这样,左右后轮4通过轮毂15以及片簧18与车身2 (具体是后框架13)连接,并且从路面传递至后轮4的振动以及冲击被片簧18缓冲。
[0031]在车身2设置有:为了驱动后轮4 (在四轮驱动时还驱动前轮3)而产生驱动力的电动马达19 ;用于控制电动马达19的逆变器21 ;和储存向逆变器21供给的电力的第一电池单元22以及第二电池单元23。电池单元22、23在其左部的外表面(本示例中上表面)具有用于与外部充电连接器(未图示)连接的充电口 22a、23a。电动马达19、逆变器21、第一电池单元22以及第二电池单元23设置于与仪表板7相比靠近后方的位置上。
[0032]在它们之中除了第一电池单元22以外的电装品19、21、23配置于与驾驶室框架8相比靠近后方的位置且配置于被载货台9 (参照图1)覆盖的下方。第一电池单元22配置在被座椅6 (参照图1)的下方的座椅框架12包围的空间内。
[0033]电动马达19与动力传递机构25连接,动力传递机构25与第一差速装置26连接。动力传递机构25使电动马达19产生的驱动力变速,并且传递至第一差速装置26。动力传递机构25例如是CVT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1n ;无级变速器),也可以是除此以外的变速机构。又,动力传递机构25可以是仅仅将由电动马达19产生的驱动力以规定的减速比进行减速的减速器,也可以是变速机构与单纯的减速机构组合而成。又,动力传递机构25也可以为了切换车辆的行进方向而包括切换其输出轴(未图示)的旋转方向的前进后退切换机构。第一差速装置26在车宽方向上配置于左右后轮4之间,并且容纳差动齿轮(未图不)。差动齿轮的输入侧与动力传递机构25的输出轴连接。差动齿轮的输出侧左右成对,并且该一对输出侧与左右车轴16分别连接。
[0034]在上述结构的多用途车辆I中,储存在第一电池单元22以及第二电池单元23中的电力通过逆变器21转换为交流电,并且转换的交流电从逆变器21向电动马达19供给,电动马达19产生驱动力。由电动马达19产生的驱动力通过动力传递机构25、第一差速装置26以及左右车轴16传递至左右后轮4,借助于此后轮4被旋转驱动。
[0035]另一方面,在车宽方向上左右前轮3之间配置有第二差速装置27,左右前轮3分别通过左右一对车轴28与第二差速装置27连接。第二差速装置27容纳于前空间SI中,并且在俯视时位于车辆的车宽方向上的中心线(以下也称为“车宽中央WC”)上。
[0036]第一差速装置26与动力分配装置29连接,动力分配装置29通过驱动轴30与第二差速装置27连接。驱动轴30为了将前后隔开的第一差速装置26以及第二差速装置27相互连接,而前后延伸。借助于此,试图从动力传递机构25向第一差速装置26输入的驱动力通过动力分配装置29、驱动轴30、第二差速装置26以及左右车轴27还分配至前轮3。另夕卜,动力分配装置29包括对于是否将驱动力还分配至前轮3进行切换的离合器(未图示),并且可以通过离合器的动作在仅驱动后轮4的状态和驱动四轮3、4的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0037]以下,参照图2说明第一差速装置26、动力传递机构25、电动马达19和其周围的设备以及装置的配置。在以后的说明中,将由第一差速装置26、动力传递机构25以及电动马达19构成的单元称为“动力单元”。
[0038]如图2所示,第一差速装置26在车宽方向上配置在左右后轮3之间,并且位于车宽中央WC上。第一差速装置26具有在俯视时与车轴16相比向前侧突出的部分,该部分的车宽方向一侧(本示例中左侧)与动力传递机构25连接。动力传递机构25的车宽方向一侧(本示例中左侧)与电动马达19连接。
[0039]像这样,第一差速装置26、动力传递机构25以及电动马达19在车宽方向上以直线状排列,并且以该顺序从车宽中央WC向车宽方向一侧(本示例中左侧)延伸。因此,动力单元在前后方向以及上下方向上紧凑地集中。动力传递机构25以及电动马达19配置在左侧的车轴16的前侧,并且与该车轴16在前后方向上相邻。
[0040]第一差速装置26位于车宽中央WC上。电动马达19以在车宽方向上与该第一差速装置26之间夹着动力传递机构25的形式配置,并且与第一差速装置26在车宽方向上相隔开。因此,电动马达19位于相对于车宽中央WC偏向车宽方向一侧(本示例中左侧)的位置上。
[0041]为了实现偏向配置,电动马达19的输出轴(未图示)朝向车宽方向,并且向车宽方向另一侧(本示例中右侧)突出且与动力传递机构25的输入侧连接。通过这样的轴配置,以此容易以使动力单元的长度方向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的形式配置。如上所述,在本实施形态中,后轮4的缓冲装置采用片簧18。片簧18配置在车身2的车宽方向外侧部分并前后延伸。在本实施形态中,片簧18与后框架13在俯视时重叠并前后延伸,并且从后框架13向车宽方向的突出量小。因此,可以在与片簧18相比靠近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上确保较大的空间。尤其是,与在缓冲装置中应用螺旋弹簧的情况相比,可以在后轮4的周围区域、尤其是左右后轮3之间的区域和与后轮3相比靠近上方的区域等上确保较宽的空间。因此,可以使在车宽方向上以直线状排列动力单元或者使电动马达19位于偏向车宽方向一侧的位置等的布局容易实现,可以使电动马达19靠近后框架13。
[0042]而且,逆变器21位于相对于车宽中央WC偏向车宽方向一侧(本示例中左侧)、即与电动马达19相同的一侧的位置。在本实施形态中,逆变器21配置在与电动马达19相比靠近前侧的位置,并且与电动马达19在前后方向上相邻。逆变器21配置在与后轮4相比靠近前侧的位置上。因此,可以缩短连接逆变器21与电动马达19的配线31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