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座位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307842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用于车辆的座位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用于车辆的座位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车辆上用的这类座位装置通常都具有一个被固定在座部上的靠背,在该靠背的正面安置了一个装置有软垫的头靠,该头靠的作用是在例如出现急刹车的情况下或在发生事故时保护座位使用者的头部。为了将头靠固定在靠背上,通常在头靠上固定安置两个保持杆,两个保持杆嵌置在靠背上侧上的筒状套体中。保持杆例如可以手动或电动机操作地在套件中实现移位,从而可对头靠的高度进行调节。
[0003]为了提高舒适感,这类座位装置还可配有一个具有软垫的颈靠,该颈靠支撑着使用者的颈部。为了使颈靠适配于使用者,颈靠是设计得能够活动的,并配有一个调节机构,该调节机构可以由使用者进行简单地调节颈靠。
[0004]在EP 1134114A2中公开了这样一种座位装置。其中设定:在一个其高度可调节的头靠的前侧上安置一个软垫部件,该软垫部件可以调节倾斜度并且具有一个与人体相适配的构形,该构形是仿效人的后脑勺和颈靠的走向而设计的。为了使软垫部件能够适配于相应的使用者和车辆座位的倾斜度,头靠配有一个回转装置,借此便可调节软垫部件的倾斜度。
[0005]就该座位装置而言不利的是:用于颈部和头部的软垫部件设计成一体式的。因此,软垫部件总是贴靠在使用者的颈背部位中,不能独立地从头部件“翻转开”。
[0006]在EP 1580067 BI中公开了另一种这类座位装置。其中设定:将一个配有软垫的颈靠经由转臂固定在座位装置的头靠上。转臂分别在头靠的侧面可旋转地安装在一个穿过头靠延伸的横柄上并且从此处出发向下朝使用者的颈背延伸。在两个转臂之间,配有软垫的颈靠设置在在转臂的端部上,该颈靠可以随同转臂从一个收藏位置旋转到不同的使用位置,其中颈靠在收藏位置安置在靠背和头靠之间并且在此形成头部支承面的一部分。在此情况下,颈靠的旋转可以由使用者手动执行。由头靠和和颈靠构成的整个装置是经过保持杆可调节高度地固定在座位装置的靠背上。
[0007]上述解决方案的缺点在于:颈靠和头靠必须分别操作,以实现调节。

【发明内容】

[0008]因此,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座位装置,该装置可以操作极方便地保证颈靠和头靠的灵活且可靠的调节。
[0009]上述任务是通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位装置加以解决的。各项从属权利要求描述一些优选的发展。
[0010]根据本发明的方案规定:用于调节保持在靠背上的头靠的高度调节机构以及同样固定在该靠背上的颈靠的调节机构可以耦联和可以脱耦。在耦联时,头靠和颈靠只能一起调节;在脱耦时只有头靠是可调节的,而颈靠则仍保持在收藏位置上。在此作为高度调节,优选指的是头靠的基本上平行于靠背的支承面的调节。颈靠则在调节时优选从靠背前侧偏转出来。
[0011]头靠和颈靠二者的耦联可以由使用者设定,从而根据使用者的希望之不同,例如在调节头靠时,要么只调节该头靠,要么将头靠和颈靠一起加以调节。
[0012]头靠为了实现高度调节优选具有至少一个保持杆,该保持杆优选可移动地接纳在处于靠背上侧上的筒状套体中,从而使得头靠可在通过该套体引导的情况下进行调节。该至少一个保持杆在此穿过筒状套体伸入到靠背的内腔中。
[0013]用于调节颈靠的调节机构优选设计成耦联传动机构。该耦联传动机构如此地与颈靠处于作用连接,使得在操作调节机构时可以将颈靠从收藏位置转换到多个不同的使用位置中,在这些使用位置上颈靠得到可靠支撑,从而使颈靠在使用者贴靠时不会往回偏转。
[0014]颈靠的调节装置优选在靠背的内腔中可以耦联到头靠的高度调节装置上而且可以脱耦,其中,例如耦联传动机构的调节元件可以与保持杆或与固定在保持杆上的头靠元件相连接,从而使头靠的运动可以直接传递到耦联传动机构上,并可反向执行之。为了头靠或颈靠的高度调节,优选设置电动驱动装置。
[0015]由此获得的优点是:头靠和颈靠分别按使用要求,既可彼此相关联地又可彼此独立地调节,从而可提高灵活性。在下述情况下进行独立调节是有利的:使用者只需要保护自己的头部,为此只想将头靠向上或向下调节。相反,愿意进行相关联的调节,其目的是为了将头靠和颈靠的位置彼此对应调节,借以例如能获得一个舒适的、原先确定的休息位置。头靠和颈靠二者彼此相应的调节在此例如可根据医疗研究执行。
[0016]此外,相关联的调节还具有下述优点:头靠和颈靠二者的调节只可通过一种操作装置例如一种电动驱动装置就能执行,例如通过一种相应的控制单元由使用者通过按钮施压便可调节到一个预定的位置。由于为此目的只需要一个操作装置,所以操作消耗和安装消耗以及成本都可以保持很小。
[0017]由于传统的车辆座位已经具有高度可调的头靠,所以颈靠可以简单地补充装配到现有的车辆座位上。
【附图说明】
[0018]下面将参照一个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附图表示:
[0019]图1 一个座位装置的一个透视后视图;
[0020]图2如图1所示的座位装置的一个透视前视图;和
[0021]图3至5图1和图2所示的座位装置处于不同位置上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本实施例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座位装置I,其包括一个头靠2和一个颈靠12,头靠和颈靠设置在在一个在图中未示的靠背上。头靠2和颈靠12按照传统的方式分别具有一个外壳2.1,12.1,在外壳上可以固定软垫或枕垫,从而可让使用者舒服地以头部及颈部倚靠在其上。
[0023]特别如在图1所示,从头靠2的外壳2.1中向下伸出两个平行延伸的保持杆3,保持杆与头靠2固定连接。保持杆3分别插过固定在靠背部分上的筒状套体4,如众所周知地这两个套体被固定在车辆座位的靠背的上侧上,从而使保持杆3的端部3.1伸入到靠背的内部区域中。保持杆3是可以在筒状套体4中移动的,从而被固定在保持杆3上的头靠2在其相对于靠背的高度方面可以沿着第一调节方向A进行调节(高度调节机构)。
[0024]两个保持杆3的下端部3.1插入到一个基本上垂直于保持杆3延伸的弓形件5中并且固定在弓形件上。弓形件5可移动地安装在一个平行于保持杆3延伸的、成型的导轨6上,在弓形件5上设置两个槽口 5.10这两个槽口从两侧如此地啮合到导轨6的边缘部位6.1中,使得弓形件5被保持在导轨6上而且只可沿着导轨6移动。
[0025]尤其如图2中所示,一个固定在背靠部分上的螺纹丝杆7沿着导轨6延伸。该螺纹丝杆7被旋入到一个贯穿弓形件5的、与螺纹丝杆7同心地延伸的螺纹8中,从而弓形件5可以借助于固定在背靠部分上的螺纹丝杆7的旋转(由导轨6引导地)朝上和朝下移动。因此,根据螺纹丝杆7的旋转方向,便可沿着第一调节方向A朝上或朝下调节与弓形件5相连的保持杆3及头靠2。
[0026]如图1所示,螺纹丝杆7被电动驱动装置9控制,该电动驱动装置可以经过控制电缆9.1和插座9.2被加载电压和可选地被加载附加的信号。控制电缆9.1被从侧向引出并且例如可经过插座9.2而与在图中未示出的控制装置相连接。由此可以简便地、例如通过对一个开关的操作来控制电动驱动装置9,该驱动装置然后经过丝杠7来调节头靠2的高度。不过,也可考虑使用一个非电动的驱动装置,例如经过一个侧向地从靠背引出的、可由使用者操作的轴,该轴与丝杠7处于作用连接。
[0027]通过对丝杠7及螺纹8的螺纹轮廓侧面的相应角度配合,便可达到一种自锁的目的,从而可自动将头靠2保持在其位置上,而不须为此操控电动驱动装置9。
[0028]根据图2所示,在弓形件5的前面居中处设置一个螺栓5.2,一个可旋转的钩形件10与该螺栓嵌接。钩形件10可旋转地安装在一个基本上与弓形件5平行地延伸的弓形件14上,因此,弓形件14和弓形件5在图2中所示的位置上是彼此相耦联的。弓形件14是颈靠12的调节机构11的一个部分,调节机构11是如下地设计的:
[0029]由于颈靠12的调节机构11在左右两边具有相同的组件11.1-11.7,而且在两边是相同设计的,所以在下文中仅对一边加以说明,对于技术人员而言可简单地将这一边的情况转移到另一边。
[0030]在弓形件14上在侧面例如经过一个销子11.1或一个螺栓11.1铰接一个导向连杆1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