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07835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作业车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作业车辆。
【背景技术】
[0002]作业车辆具有发动机室。在该发动机室中收纳发动机。另外,发动机以外的各种装置往往也收纳在发动机室内。例如,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作业车辆在发动机室内收纳有对来自发动机的废气进行处理的废气后处理装置。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025254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6]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若收纳在发动机室内的发动机或各种装置在工作时发热,则发动机室内的温度将上升。因此,配置在发动机室内的各部件暴露在发动机室内的热气等中。在不适合高温的部件设置在发动机室内的情况下,需要冷却该部件。
[0008]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对配置在发动机室内的冷却对象部件进行冷却。
[0009]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0010]本发明某侧面的作业车辆具有发动机、发动机室、冷却室、分隔壁、顶板、板状部件、第一部件、管道、冷却风扇及冷却对象部件。发动机室收纳发动机。冷却室配置在发动机室的后方。分隔壁将发动机室与冷却室分隔开。顶板具有外气吸入口。另外,顶板界定发动机室的上表面。板状部件从分隔壁向前方延伸。另外,板状部件配置在外气吸入口的下方。第一部件在发动机室内配置在板状部件的下方。管道具有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第一端部在发动机室内位于第一部件的后方。第二端部位于冷却室内。冷却风扇配置在冷却室内。冷却风扇将冷却室内的空气向冷却室的外部排出。冷却对象部件配置于在第一部件与板状部件的间隙和第一端部之间生成的气流内。
[0011]根据该结构,管道的第二端部位于冷却室内。该冷却室是在冷却风扇工作时形成负压的空间。因此,管道从第一端部吸引空气,从第二端部排出空气。其结果为,发动机室内形成负压,因此外界气体被从外气吸入口吸入到发动机室内。吸入到发动机室内的外界气体沿着从分隔壁向前方延伸的板状部件流向前方。并且,外界气体在越过板状部件后,朝管道的第一端部流向后方。即,外界气体通过板状部件与第一部件的间隙,流向第一端部。其结果为,能够有效地对配置在该气流内的冷却对象部件进行冷却。
[0012]优选地,第一部件为圆筒形状。根据该结构,板状部件与圆筒状的间隙逐渐减小,因此,能够提高气流通过板状部件与第一部件的间隙时的流速。
[0013]优选地,第一部件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
[0014]优选地,作业车辆还具有废气后处理装置。废气后处理装置对来自发动机的废气进行处理。第一部件为构成废气后处理装置的部件。
[0015]优选地,第一端部朝向第一部件开口。根据该结构,能够更加有效地生成上述气流。
[0016]优选地,管道的第二端部朝向下方开口。根据该结构,即使在雨水浸入冷却室内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该浸入的雨水浸入管道内。其结果为,能够防止雨水经由管道浸入发动机室内。
[0017]优选地,第一部件为柴油微粒捕集过滤装置。
[0018]优选地,第一部件为柴油用氧化催化剂。
[0019]优选地,在上下方向上,第一端部的中心位置与第一部件的中心轴相比更位于上方。根据该结构,能够更加有效地生成上述气流。
[0020]优选地,顶板具有朝后方、向下方倾斜的第一倾斜部。外气吸入口形成于第一倾斜部。
[0021]优选地,板状部件朝后方、向下方倾斜。根据该结构,能够生成更合适的气流。
[0022]发明效果
[0023]根据本发明,能够对配置在发动机室内的冷却对象部件进行冷却。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轮式装载机的立体图。
[0025]图2是后部车体的侧面剖视图。
[0026]图3是废气后处理装置的立体图。
[0027]图4是顶板的立体图。
[0028]图5是后部车体的侧面剖视图。
[0029]图6是后部车体的立体图。
[0030]图7是表示各端部与散热器的位置关系的概略图。
[0031]图8是从里侧观察顶板的立体图。
[0032]图9是表示发动机室的内部的立体图。
[0033]图10是顶板的侧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以下,参照附图对作为本发明的作业车辆的一例的轮式装载机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从左后方观察到的轮式装载机100的外观立体图。在以下的说明中,“右”、“左”、“上”及“下”表示以从驾驶部观察前方的状态作为基准的方向,“车辆宽度方向”与“左右方向”意义相同。另外,“前后方向”表示车体的前后方向。
[0035]如图1所示,轮式装载机100具有工作装置110、车体120、前轮130及后轮140。该轮式装载机100能够通过驱动前轮130及后轮140旋转来自行行驶,并且该轮式装载机100使用工作装置110进行所希望的工作。
[0036]工作装置110是由被液压栗加压的工作油驱动的机构,配置在车体120的前方。工作装置110具有铲斗111、动臂(省略图示)、提升液压缸(省略图示)及铲斗液压缸112。铲斗111安装在动臂的前端。动臂是用于提升铲斗111的部件,安装在后述的前部车体120a的前部。提升液压缸利用从工作装置用栗中排出的压力油驱动动臂。铲斗液压缸112利用从工作装置用栗中排出的压力油驱动铲斗111。
[0037]车体120具有前部车体120a及后部车体120b。前部车体120a与后部车体120b以能够在左右方向上摆动的方式相互连结。在前部车体120a上设有工作装置110及前轮130,在后部车体120b上设有后轮140。
[0038]后部车体120b具有车架150、驾驶部160、工作油箱170、发动机室2、冷却室3及冷却风扇5 (参照图2)。车架150为主要构成后部车体120b的框架,支承后轮140、驾驶部160、工作油箱170及发动机11等。
[0039]驾驶部160在内部设有驾驶室,并且设有各种操作部件及操作面板。在驾驶部160的后方配置有工作油箱170,在工作油箱170的下方配置有多个液压栗(省略图示)。在工作油箱170内储存有用于对工作装置110等进行驱动的工作油,利用液压栗向工作装置110等供给工作油。
[0040]图2是从左侧观察到的后部车体120b的侧面剖视图。如图2所示,发动机室2配置在工作油箱170的后方,由车体罩8界定。
[0041]如图1所示,车体罩8具有顶板81、第一侧板82及第二侧板83 (参照图2)。顶板81界定发动机室2的上表面。第一侧板82及第二侧板83界定发动机室2的侧面。详细地说,第一侧板82界定发动机室2的左侧面,第二侧板83界定发动机室2的右侧面。
[0042]如图2所示,在发动机室2内,收纳有发动机11及废气后处理装置12等。发动机11配置在发动机室2的下部,是曲轴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所谓的纵置发动机。
[0043]废气后处理装置12配置在发动机室2的上部。S卩,废气后处理装置12配置在发动机11的上方。图3是从左后方观察到的废气后处理装置12的立体图。如图3所示,废气后处理装置12按废气流动的顺序具有柴油微粒捕集过滤装置121、连接管122及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123。在连接管122上安装有尿素水喷射装置13。柴油微粒捕集过滤装置121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一部件。
[0044]柴油微粒捕集过滤装置121为圆筒形状,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即,柴油微粒捕集过滤装置121的中心轴O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柴油微粒捕集过滤装置121经由配管124与发动机11连接。柴油微粒捕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