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空调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437692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车辆用空调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说明】
[0001] 相关申请案的相互参考
[0002] 本申请化围过参考而将其掲示内容并入至本申请的、于2013年3月27日申请的 日本专利申请2013-067038为基础。
技术领域
[0003] 本掲示设及一种包括具有模式口及空气混合口的功能的转口的车辆用空调装置。
【背景技术】
[0004] 在专利文献1中,掲示有一种切换出风模式的模式口与空气混合口分离的构成的 车辆用空调装置。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在模式口的内部设置有导向部。 导向部位于在双层度L)模式下将冷风与热风分离而扩大车室内的上下溫差的位置。此外, 在吹脚除霜(F/D)模式下,导向部的目的在于缩小上下溫差。
[OCX)日]现有技术文献
[0006] 专利文献
[0007] 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特开平8-268038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8] 本申请的发明者通过研究发现,上述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由于 是模式口与空气混合口分离的构成,因此有体积较大之虞。例如,若为了小型化而设为从专 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车辆用空调装置中仅仅去掉空气混合口而成的构成,则冷风与热风直 至到达模式口之前都完全不会混合。因而,模式口内的导向部在化模式下恐怕会导致上下 溫差过大。此外,在F/D模式下,也会存在热风向吹脚泄露的路径,因此上下溫差的缩小恐 怕会不充分。
[0009] 因此,本掲示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冷风与热风的混合 较为优异、且作为模式口而发挥功能的转口的车辆用空调装置。
[0010] 根据本掲示的一种形态,车辆用空调装置从向车室内开口的多个出风口朝车室内 出风空调用空气。车辆用空调装置包括空调壳体、转n、多个出风通道、冷风流入部、热风 流入部、冷风导向板及热风导向板。空调壳体在内部形成空气通道。转口为在空调壳体内 能转动地支承的圆弧状的构件,具有圆弧状的壁部W及设置在圆弧状的壁部上的多个开口 部。多个出风通道沿转口的周向排列配置在转口的外侧,通过由转口的转动而引发的开口 部的位移来进行开闭。多个出风通道分别与多个出风口连接。冷风流入部配置在转口的外 侦U,通过由转口的转动而引发的开口部的位移来与转口的内侧连通而成为打开状态。在冷 风流入部的打开状态下,冷风朝转口的内侧流动。热风流入部配置在转口的外侧,通过由转 口的转动而引发的开口部的位移来与转口的内侧连通而成为打开状态。在热风流入部的打 开状态下,热风朝转口的内侧流动。冷风导向板设置在转口的内侧,将来自冷风流入部的冷 风导引至转口的中央。热风导向板设置在转口的内侧,将来自热风流入部的热风导引至转 口的中央。 W11] 由此,在转口的内侧设置冷风导向板及热风导向板。各导向板分别将冷风及热风 分别导引至转口的中央。因而,可使从冷风流入部及热风流入部流入至转口的内侧的空气 在转口的中央发生碰撞。由此,冷风与热风在转口的中央得W混合。当转口转动时,转口的 开口部的位置与多个出风通道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从而对多个出风通道进行开闭。因而, 转口作为所谓的模式口而发挥功能。由于冷风与热风像上述那样在转口的内侧得W混合, 因此通过转口而流至各出风通道的空气可作为经混合的空气。由此,可实现冷风与热风的 混合较为优异、且作为模式口而发挥功能的转口。
【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本掲示的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截面图。
[0013] 图2为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一部分的截面图。
[0014] 图3为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吹面模式下的转口的位置的示意截面图。
[0015] 图4为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双层模式下的转口的位置的示意截面图。
[0016] 图5为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吹脚模式下的转口的位置的示意截面图。
[0017] 图6为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吹脚除霜模式下的转口的位置的示意截面图。
[001引图7为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除霜模式下的转口的位置的示意截面图。
[0019] 图8为示出第1实施方式中的导向板长度与上下溫差的关系的一例之图。
[0020] 图9为示出第1实施方式中的导向板长度与压力损失(压损)的关系的一例之图。
[0021] 图10为本掲示的第2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截面图。
[0022] 图11为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除霜模式下的转口的位置的示意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一边参考附图,一边对用W实施本掲示的多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存在如下 情况:在各实施方式中,对与之前的实施方式中已加W说明的事项对应的部分标注同一参 考符号,或者对之前的参考符号追加一个字,并且省略重复的说明。此外,在各实施方式中 对构成的一部分进行说明的情况下,构成的其他部分视为与之前所说明的实施方式相同。 不仅可将各实施方式中加W具体说明的部分进行组合,尤其是只要组合不发生障碍,则也 可将实施方式彼此进行部分组合。
[0024] (第1实施方式)
[00巧]使用图1~图9,对本掲示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的前后上下各个箭头表 示车辆搭载状态下的方向。车辆左右(宽度)方向为图1的纸面垂直方向。
[00%] 车辆用空调装置10在位于车室内前部的仪表盘(仪表板)的内侧搭载在车辆左 右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在车辆用空调装置10中的车辆前方侧配置有送风机(未图示)。送 风机具有由离屯、式多页风扇(西罗克风扇)构成的送风风扇,其构成为利用电动马达(未 图示)来旋转驱动该送风风扇。在送风风扇的吸入侧连接有内外空气切换箱(未图示)。 送风风扇吸入通过内外空气切换箱而导入的外部空气或内部空气,并朝空调壳体11内的 最前部的空间送风。
[0027] 空调壳体11在内部形成供送风风扇的送风空气流动的空气通道12。在空调壳体 11的内部配置有构成制冷用换热器的蒸发器13。蒸发器13处于送风风扇的所有送风空气 从车辆前方侧通往后方侧的位置。
[0028] 蒸发器13具有将构成冷媒通道的扁平状的管子(未图示)与增大空气侧导热面 积的波纹状的导热片(未图示)大量交替积层并接合而成的公知的换热忍体部14的构成。 经制冷循环的减压装置(未图示)减压后的低压冷媒在蒸发器13的换热忍体部14的管子 中从蒸发器13的通过空气中吸收热量而蒸发,由此来冷却通过空气。
[0029] 在空调壳体11内,在蒸发器13的下风侧(车辆后方侧)配置有构成制热用换热 器的热水式加热器忍体15。加热器忍体15W来自车辆发动机(未图示)的热水为热源来 加热空气。加热器忍体15具有将构成热水通道的扁平状的管子(未图示)与增大空气侧 导热面积的波纹状的导热片(未图示)沿车辆左右方向大量交替积层并接合而成的公知的 换热忍体部16。
[0030] 此外,由于加热器忍体15的高度尺寸远远小于蒸发器13,因此在加热器忍体15的 上端部与空调壳体11的上表面部之间形成冷风绕过加热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