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带保持用挡板、安全带用导向单元以及安全带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437749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安全带保持用挡板、安全带用导向单元以及安全带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安全带保持用挡板、安全带用导向单元、以及安全带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专利文献I公开了一种3点式安全带装置,其适用于乘用车的后座椅。在该文献公开的安全带装置中,连接器安装用盖被安装在后座椅上方的车顶部。在连接器安装用盖的下表面安装有安全带导向件。根据该安全带装置,安全带的带子从内装于后支柱的牵引器拉出并穿过安全带导向。
[0003]但是,在采用专利文献I记载的安全带装置的情况下,穿过了安全带导向件的带子露出于车内。因此,从车内看的外观不太美观。并且,带子对于搭乘者来说是个障碍,且容易脏。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3846709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7]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8]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从车内看的外观美观、带子不会变成障碍、且不容易弄脏的安全带保持用挡板、安全带用导向单元以及安全带装置。
[0009]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0]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提供一种安全带保持用挡板,其被设置在车内的车顶部、且具有供安全带的带子穿过的开口。安全带保持用挡板具备:第I保持部,其决定带子的顶端锁舌的位置,且顶端锁舌被装卸到第I保持部;以及第2保持部,其决定被设置在顶端锁舌和带子的基端之间的中间锁舌的位置,且中间锁舌被装卸到第2保持部。开口、第2保持部、以及第I保持部以开口、第2保持部、以及第I保持部的顺序排列,并且第2保持部被构成为以中间锁舌的顶端朝向第I保持部的形式对中间锁舌进行保持。
[0011]根据该构成,在不使用安全带的状态下,只有带子的开口和被第I保持部保持的顶端锁舌之间的部分露出于车内。并且,中间锁舌和第2保持部被带子遮盖。由此,从车内看的外观较好。并且,带子9不会成为障碍,且不容易弄脏。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示出采用了本发明的安全带装置的车内的立体图。
[0013]图2是示出从构成安全带装置的导向单元的导向板垂下的安全带的顶端锁舌和中间锁舌的局部剖视图。
[0014]图3(a)是图2示出的导向单元的仰视图。
[0015]图3 (b)是沿图3 (a)的3b_3b线的局部剖视图。
[0016]图3(c)是卡爪附近的局部立体图。
[0017]图4是示出被导向单元的第2保持部保持的中间锁舌的局部剖视图。
[0018]图5(a)是图4示出的导向单元的仰视图。
[0019]图5(b)是沿图4(a)的4b_4b线的局部剖视图。
[0020]图6是示出被导向单元的第I保持部保持的顶端锁舌的局部剖视图。
[0021]图7是图6示出的导向单元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参照图1-图7对将本发明具体化的I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23]如图1以及图2所示,3点式安全带装置适用于车内的后座椅I。在车顶部2上,朝向车内安装有导向单元3。导向单元3被配置在后座椅I的中间座位Ia的大致上方。在内侧车顶面板15的背面安装有未予图示的牵引器。安全带5的带子9在通过牵引器拉出后,通过内侧车顶面板15的背面以及导向单元3,拉出到后座椅I的中间座位Ia附近。在带子9的顶端连接有顶端锁舌6。在带子9上可移动地安装有中间锁舌10。
[0024]顶端锁舌6由金属板7和与被一体化在金属板7上的树脂部8形成。在金属板7的基端形成有连结孔7a。在顶端锁舌6的顶端形成有卡止孔7b。在带子9的顶端形成有环状部9a。环状部9a与金属板7的连结孔7a连结。树脂部8被配置在环状部9a的内侧。树脂部8被形成在连结孔7a的内缘和金属板7的两个侧面。
[0025]中间锁舌10由金属板11和被一体化在金属板11上的树脂部12形成。在树脂部12形成有带子插通孔13。带子9穿过树脂部12的带子插通孔13。在金属板11的顶端形成有卡止孔14。
[0026]从导向单元3拉出的带子9从就座在后座椅I的中间座位Ia的搭乘者的左肩经由腰的右侧而倾斜地固定。顶端锁舌6卡合到座位右侧的锁扣6a上。中间锁舌10卡合到座位左侧的锁扣(未予图示)上。
[0027]车顶部2由顶棚的内装部件、即内侧车顶面板15、外侧车顶面板16、被配置在内侧车顶面板15和外侧车顶面板16之间的车顶机架17构成。在车顶机架17和外侧车顶面板16之间固定有加强板18和支板19。
[0028]导向单元3具备作为导向部件的导向板20。导向板20由固定部21和带子支承部22构成。带子支承部22从固定部21倾斜地向下方延伸。带子支承部22由金属制的主体23和将主体23的表面覆盖的、合成树脂制的表皮24构成。在带子支承部22形成有作为开孔的带子插通孔25。表皮24对包含带子插通孔25的内周面在内的部分进行覆盖。导向板20以使固定部21抵接在车顶机架17的下表面的状态被固定在车顶机架17、加强板18以及支板19。导向板20通过贯穿固定部21的螺栓26被固定到支板19的螺母27。牵引器被配置在图2中的右侧。带子9在经由牵引器的辊拉出后,穿过带子支承部22的带子插通孔25。
[0029]在内侧车顶面板15上形成有安装孔15a。在内侧车顶面板15上经由安装孔15a,与导向板20 —起安装有合成树脂制的安全带保持用挡板(以下,称为挡板)4。挡板4构成导向单元3的一部分。
[0030]如图2以及图3(a)所示,挡板4由单一部件形成。挡板4具有呈长方形状的框体部29、被框体部29包围的顶板部30。由框体部29和顶板部30形成向下方开口的收纳室31。收纳室31由在框体部29的内侧向上方凹陷的凹部形成。在顶板部30的短边部附近形成有开口 32。开口 32被配置在导向板20的带子插通孔25的下方,并被配置在与带子插通孔25相对置的位置。在带子9插通到带子插通孔25后,带子9通过顶板部30的开口32被拉出到收纳室31。
[0031]挡板4在与开口 32相反的一侧的短边部具有第I保持部33。在第I保持部33形成有沿横向延伸的保持孔34。在框体部29的端部形成有第I突起34a。第I突起34a被配置在第I保持部33的保持孔34内。
[0032]如图6所示,在不使用安全带5的状态下,在第I保持部33的保持孔34可装卸地插入有顶端锁舌6的金属板7。在该状态下,顶端锁舌6的卡止孔7b弹性地卡止到第I保持部33的保持孔34。这样,顶端锁舌6被第I保持部33保持。在第I保持部33的内部安装有弹性体33a,以便保持第I保持部33的形状。若构成第I保持部33的壁部的刚性高,就可以省略弹性体33a。
[0033]在第I保持部33和开口 32之间形成有第2保持部35。在不使用安全带5的状态下,中间锁舌10以与被第I保持部33保持的顶端锁舌6相同的方向被第2保持部35保持。在该状态下,由于两个锁舌6,10的方向相同,所以中间锁舌10的金属板11朝向第I保持部33配置,并面向顶端锁舌6的树脂部8。在这种情况下,以用带子9遮盖被第2保持部35保持的中间锁舌10的方式设定第I保持部33和第2保持部35的位置关系。并且,通过被连接在顶端锁舌6上的带子9的环状部9a从下方按压中间锁舌10的金属板11。
[0034]如图2以及图3(a)所示,一对突出部36分别从框体部29的长边部向收纳室31的中央突出。一对突出部36被配置在第2保持部35附近。在两个突出部36的顶端之间形成有缝隙。在各个突出部36的顶端分别形成有卡爪37。
[0035]如图3(a)以及图3(b)所示,在顶板部30的中央设置有抵接部39。第2突起38被形成在抵接部39的下表面。第2突起38被配置在两个突出部36附近。如图2所示,第2突起38具有向开口 32倾斜的斜面38a。
[0036]如图3(c)所示,突出部36在卡爪37的周围具有3个连在一起的贯穿孔40。通过3个贯穿孔40,卡爪37被形成为单臂梁状。因此,卡爪37被赋予弹性弯曲。贯穿孔40向上方开放。因此,能够在对挡板4进行成形的情况下,以在卡爪37的顶部形成分型线的方式,使下部的滑动模具向下方滑动的同时,从贯穿孔40向上方拔出上部的滑动模具。
[0037]在不使用安全带5的状态下,被第2保持部35保持的中间锁舌10的卡止孔14卡合到第2突起38,并且中间锁舌10的两侧缘分别卡合到卡爪37。这样,中间锁舌10被第2保持部35保持在收纳室31内。
[0038]接着,对上述挡板4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