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9634649阅读:来源:国知局
)。该信息例如使用警告装置41输出的声音信息、语音信息、图像信息和字符信息。
[0100]驾驶辅助EOT 11的警告控制器判定停车制动器是否处于工作状态(步骤ST12C)。当停车制动器处于工作状态并且制动力被产生时,停车制动器开关(停车制动器操作检测器)62的接通信号被发送到仪表ECU12。在接收到接通信号时,仪表ECU 12使仪表面板的显示器打开示出停车制动器处于工作状态的图像。当接通信号被检测到时,警告控制器判定停车制动器处于工作状态。
[0101]即使警告控制器判定停车制动器未处于工作状态,但由于驾驶员可能在之后操作停车制动器,因此,警告控制器在这种情况下判定停车制动器是否处于工作状态(步骤ST12D)。警告控制器重复步骤ST12D的判定,直至从特定时间起(例如,在执行步骤ST12B的通知之后)已经经过预定时间,并且当停车制动器在重复判定的期间执行操作时,警告控制器移到步骤ST12E,而当停车制动器在此期间不执行操作时,警告控制器判定很有可能停车制动器未被操作,然后移到步骤ST12F。该预定时间被设定为例如长于驾驶员在车辆已经停止之后直到下车通常所需的时间。
[0102]当停车制动器处于工作状态时,或者在停车制动器执行操作时,如图6所示,警告控制器向车厢内的乘客D发出警告(步骤ST12E)。如上所述,通过输出诸如语音信息、字符信息等刺激听觉和视觉的信息(即,来自警告装置41的信息“在执行车辆外部操作时释放停车制动器”)发出警告。当在车厢内发出警告时,警告控制器被禁止在车辆外部发出警告。这是因为对于此时留在车厢内的操作者而言,在车辆外部发出警告无任何作用。驾驶员可能在接收到警告之后释放停车制动器,但是这取决于驾驶员的判断。为克服此问题,在警告之后,驾驶辅助控制器返回到步骤ST12D,并且再次判定停车制动器是否被操作过。需要指出,在警告之后,驾驶辅助控制器可返回到步骤ST12C。
[0103]与之相反,当即使在经过预定时间,停车制动器仍未执行操作时,驾驶辅助ECU 11的下车判定单元判定车辆外部操作装置50的操作者是否下车(具体是指操作者是否已经下车)(步骤ST12F)。
[0104]车辆控制系统1配备下车检测器,其用于检测操作者(驾驶员)已经进行了从车厢内部到车辆外部的下车。下车检测器使用能够检测驾驶员是否系上座位的安全带的安全带开关63、能够检测驾驶员出入的车门是打开还是关闭的车门打开/关闭开关64、以及能够检测驾驶员就坐状态和驾驶员未就坐状态的乘客检测器65。乘客检测器65例如可使用被置于座位表面下的负荷检测器。在这种情况下,当无法检测到正被检测的负荷时,下车动作判定单元检测到驾驶员从驾驶员就坐状态到驾驶员未就坐状态的移位。进一步地,乘客检测器65可使用用于辨别座位的摄像装置、用于向座位照射激光束的激光装置、用于向座位照射超声波的声纳装置。
[0105]当下车动作判定单元检测到操作者的座位的安全带从系上状态转变为未系上状态,检测到操作者出入的车门从关闭状态转变为打开状态并且进一步转变为关闭状态,以及检测到操作者从操作者就坐状态转变为操作者未就坐状态时,下车动作判定单元判定操作者(驾驶员)已经进行了从车厢内部到车辆外部的下车。
[0106]需要指出,例如当驾驶员之外的乘客具有车辆外部操作装置50并且充当操作者时,很难指定操作者的座位。为解决此问题,需要通过设置例如具有座位选择单元的辅助指令装置21来使驾驶辅助ECU 11识别操作者的座位。
[0107]当下车动作判定单元未检测到操作者已经下车时,停车制动器可能被操作,这样导致警告控制器返回到步骤ST12D,并且再次判定停车制动器是否被操作过。
[0108]与之相反,当下车动作判定单元检测到操作者已经下车时,驾驶辅助控制器判定是否车辆外部操作装置50被操作过(车辆外部操作被执行过)(步骤ST12G)。例如,当驾驶辅助控制器接收到车辆外部操作装置50的向前行驶操作单元51或向后行驶操作单元52的控制信号时,该控制器判定车辆外部操作被执行过。
[0109]当未检测到车辆外部操作被执行过时,例如,有可能停车制动器被停留在车厢内的乘客操作,这样导致警告控制器返回到步骤ST12D,并且再次判定停车制动器是否被操作过。
[0110]与之相反,当检测到车辆外部操作被执行过时,驾驶辅助控制器根据车辆外部操作而执行车辆外部驾驶辅助(车辆外部停车辅助)(步骤ST12H)。
[0111]当在上述步骤ST10判定车辆外部操作开始指令未被发出,或者当在步骤ST11判定驾驶员自己的车辆到目标停车区的移动不是车辆外部操作的对象时,驾驶辅助控制器执行上述车厢内驾驶辅助(车厢内停车辅助)(步骤ST13)。
[0112]如上所述,当停车制动器处于工作状态,或者当停车制动器在车辆外部操作模式被选定的状态下执行操作时,车辆控制系统1发出用于提示车厢内的乘客释放停车制动器的警告。具体而言,当操作者停留在车厢内时,车辆控制系统1在车厢内发出释放停车制动器的警告,并且吸引操作者的注意,以便操作者在操作停车制动器的同时,不会通过下车来执行车辆外部操作。因此,车辆控制系统1可通过向车厢内作为警告对象的操作者发出警告,并且此时不向车辆外部发出警告,来抑制发送到车辆外部的无用警告。在其中车厢内部通过车身与车辆外部隔离的车辆中,此优点尤其突出。进一步地,在车辆控制系统1中,车辆的行驶未受停车制动器的制动力阻挡,因为操作者等根据警告释放了停车制动器,这样可防止硬拽降低停车制动器的耐久性。
[0113][修改例]
[0114]附带提一下,当驾驶员例如有序地将所有物放到车厢内时,驾驶员可临时操作停车制动器。这样,当因为停车制动器处于工作状态或者被操作而立即发出警告时,驾驶员可能感觉到警告烦人。与之相反,此时,有可能驾驶员下车,忘记释放停车制动器。为克服此问题,修改例1到4将说明能够在抑制烦人的感觉的同时提示释放停车制动器的配置。
[0115][修改例1]
[0116]修改例1将使用这样的车辆控制系统1:除了下面说明的部分之外,该车辆控制系统具有与实施例相同的配置,并且执行与实施例相同的控制。
[0117]在车辆外部操作模式被选定并且进一步,档位传感器61a检测到换档操作单元(具体是指到P档的变档杆或操作开关)被操作到停车档的状态下,该修改例的驾驶辅助ECU 11的警告控制器在停车制动器的操作被检测到时,在车厢内发出警告以提示车厢内的乘客释放停车制动器。
[0118]驾驶员将换档操作单元操作到停车档是诸如驾驶员之类的操作者的动作之一,以便操作者进行从车厢内部到车辆外部的下车,并且可认为操作者展现出下车的意图。因此,在车辆外部操作模式被选定的状态下,车辆控制系统1等待操作者通过将换档操作单元操作到停车档来表现出下车的意图,并且在已经完成到停车档的操作之后,车辆控制系统1在驾驶员操作停车制动器时,在车厢内发出警告。
[0119]将基于图7的流程图解释该修改例的车辆控制系统的运算处理操作。需要指出,在图7中,相同的运算处理将在与图5相同的带“前缀ST”的字母数字标号所指示的步骤上执行,这允许省略与图5重复的解释。
[0120]例如,在警告控制器于步骤ST12B通知可执行车辆外部操作之后,判定换档位置是否位于停车档上(是否处于“P”位置上)(步骤ST12I)。当换档位置位于停车档上时,警告控制器移到步骤ST12C,并确认停车制动器是否处于工作状态。当警告控制器在步骤ST12C判定停车制动器尚未处于工作状态时,该控制器在步骤ST12D检测到停车制动器的操作时移到步骤ST12E,并且在车厢内发出警告,但是不在车辆外部发出任何警告。进一步地,另外当警告控制器在步骤ST12C判定停车制动器处于工作状态时,该控制器移到步骤ST12E,并在车厢内发出警告。需要指出,在例示中,不处于停车档上的换档位置导致重复步骤ST12I的判定。
[0121]由于该修改例的车辆控制系统1考虑到驾驶员通过将换档操作单元操作到停车档而表现出的下车意图,因此当停车制动器处于工作状态时,或者当停车制动器执行操作时,该修改例在实现与实施例相同的优点的同时,还减小了警告烦扰驾驶员的可能性。
[0122]如上所述,操作者下车的动作表示操作者下车的意图,例如,除了换档操作单元到停车档的操作之外,操作者解开安全带、打开侧门以及从操作者就坐状态转变操作者未就坐状态的操作也对应于操作者下车的动作。总结上面描述的内容允许使用有关操作者是否执行下车操作的判定来替代步骤ST12I。具体而言,在车辆控制系统1中,在车辆外部操作模式被选定并且操作者执行下车动作的状态下,当停车制动器处于工作状态时,或者当停车制动器的操作被检测到时,也可在车厢内发出警告以提示车厢内的乘客释放停车制动器。
[0123]在这种情况下,该修改例的车辆控制系统1配备下车动作检测器,用于检测操作者从车厢内部到车辆外部的下车动作。驾驶辅助ECU 11配备下车动作判定单元,其基于下车动作检测器的检测结果来判定操作者是否执行从车厢内部到车辆外部的下车动作。
[0124]下车动作检测器使用上述档位传感器61a、安全带开关63、车门打开/关闭开关64和乘客检测器65中的至少一者。这样,当动作对应于以下状态中的至少一者时,使驾驶辅助ECU 11的下车动作判定单元判定操作者执行从车厢内部到车辆外部的下车动作,这些状态包括:档位传感器61a检测到换挡操作单元到停车档的操作,检测到操作者的座位的安全带从系上状态到未系上状态的变化,检测到操作者出入的车门从关闭状态到打开状态的变化,以及检测到操作者从操作者就坐状态到操作者未就坐状态的移位状态。
[0125]即使如上所述执行运算处理,该修改例的车辆控制系统1也考虑到驾驶员的下车意图,这样,当停车制动器处于工作状态,或者当停车制动器执行操作时,在实现与实施例相同的优点的同时,减小警告烦扰驾驶员的可能性。
[0126][修改例2]
[0127]修改例2将使用这样的车辆控制系统1:除下面解释的部分之外,该车辆控制系统具有与实施例相同的配置,并且执行与实施例相同的控制。
[0128]当车辆外部操作模式被选定时,该修改例通过判定操作者将使车辆在某一时间行驶,在停车制动器已经执行操作之后的预定时刻在车厢内发出警告,而不管在选定车辆外部操作模式之后经过的时间是长还是短。
[0129]当车辆外部操作模式被选定,停车制动器的操作被检测到,以及未检测到操作者已经进行了从车厢内部到车辆外部的下车时,该修改例的驾驶辅助ECU 11的警告控制器在车厢内发出警告以提示车厢内的乘客释放停车制动器。具体而言,当车辆外部操作模式被选定时,停车制动器的操作被检测到时,以及未检测到操作者已经进行了从车厢内部到车辆外部的下车时,该警告控制器也会发出警告,而不管在检测到停车制动器的操作之后已经经过了预定时间。
[0130]将基于图8的流程图解释该修改例的车辆控制系统1的运算处理操作。需要指出,在图8中,相同的运算处理将在与图5中相同的带“前缀ST”的字母数字标号所指示的步骤上执行,这样允许省略与图5重复的解释。
[0131]当在步骤ST12C判定停车制动器处于工作状态时,驾驶辅助EOT 11的下车判定单元判定车辆外部操作装置50的操作者是否已经下车(步骤ST12J)。按照与上述步骤ST12F相同的方式执行此判定即可。
[0132]当操作者尚未下车时,警告控制器判定在例如检测到停车制动器的操作之后是否已经经过预定时间(步骤ST12K)。该预定时间被设定为例如长于驾驶员在操作停车制动器之后直到正常下车所需的时间。
[0133]停车制动器也可能被释放,这样导致当尚未经过预定时间时,警告控制器便返回到步骤ST12C,并且再次确认停车制动器是否处于工作状态。
[0134]与之相反,当警告控制器判定已经经过预定时间时,该控制器移到步骤ST12E,在车厢内发出警告,但是不在车辆外部发出任何警告。警告控制器便返回到步骤ST12C,并且再次确认停车制动器是否处于工作状态。
[0135]当警告控制器在步骤ST12C判定停车制动器未处于工作状态时,下车动作判定单元移到步骤ST12F,并且判定操作者是否已经下车。当检测到操作者已经下车时,驾驶辅助ECU 11的驾驶辅助控制器移到步骤ST12G,并且判定车辆外部操作是否被执行。当在步骤ST12F未检测到操作者已经下车,或者当在步骤ST12G未检测到车辆外部操作时,由于停车制动器可能被操作,因此警告控制器返回到步骤ST12C,并且再次确认停车制动器是否处于工作状态。
[0136]如上所述,即使停车制动器处于工作状态,该修改例的车辆控制系统1也会在操作者未下车的同时抑制输出警告,直至已经经过预定时间。与之相反,在停车制动器处于工作状态的情况下,当在操作者未下车的同时已经经过预定时间时,车辆控制系统1在车厢内发出警告,这样允许在抑制驾驶员感受到警告烦人的同时,实现与实施例相同的优点。
[0137]也有可能操作者在经过预定时间之前已经下车。为克服此问题,当在步骤ST12J检测到操作者已经下车时,警告控制器在车辆外部发出用于提示释放停车制动器的警告(步骤ST12L)。例如,通过借助车体ECU 17打开车辆的头灯66或使头灯66闪烁,或者使车辆的喇叭(所谓的电喇叭)67发声来向位于车辆外部的操作者D发出警告(图9)。具体而言,当在车辆外部发出警告时,使用头灯66和喇叭67作为警告装置。进一步地,可额外地设置车辆外部通知警告装
当前第4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