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座椅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760787阅读:来源:国知局
>[0056]以下,关于涉及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用座椅,参照图1-图10同时进行说明。
[0057]本实施方式是可以将座椅主体收纳于在车体地板形成的收纳凹部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具有一端安装于座椅主体、为了使座椅主体向收纳凹部移动的相对于车体地板旋转的旋转连杆、安装于旋转连杆的另一端、固定于车体地板上连结于地板侧基座部件的座椅侧安装部件,座椅侧安装部件的啮合凸部与地板侧安装部件的啮合孔嵌合的部分被多个设置,多个的嵌合部分在相互交差的方向上延伸配置
[0058]此外,相对于车用座椅的座椅靠背,乘客就座一侧是座椅的前方侧。
[0059]本实施方式的车用座椅S,例如,是相当于车辆的后部座椅的后排座椅。此外,在车辆前后方向具备三排的座椅的车辆上也可以作为第二排的座椅利用。
[0060]车用座椅S,如图1所不,主要由具备座椅靠背1、座椅衬垫2、未图不的头枕的座椅主体、相对于座椅衬垫2可旋转地连结座椅靠背I的倾斜装置10、上端部安装于座椅衬垫2的前端部,下端部可装拆地连结于车体地板的装拆脚20、上端部安装于座椅衬垫2的后端部,下端部可旋转地连结于车体地板的旋转连杆30、如图2所述,直接连结装拆脚20及旋转连杆30的传达部件40构成。
[0061]另外,车用座椅S,如图1所示,具有安装于旋转连杆30的下端部、连结于车体地板上的地板侧基座部件60的座椅侧安装部件50。
[0062]此外,在车用座椅S的后方侧,设置有形成于比车体地板更低位置的凹型的收纳凹部。
[0063]车用座椅S是可以进行乘客可就座的图1所示的使用状态、将座椅主体收纳于收纳凹部的图8(b)所示的收纳状态这两种形态的座椅设置的座椅。
[0064]具体来说,车用座椅S,在使用状态时,乘客拉伸操作带子的话,座椅靠背I向座椅衬垫2侧前倒折叠。之后,折叠的车用座椅向座椅后方弹起旋转,向下沉方向移动。这样,座椅主体收纳于收纳凹部。
[0065]座椅靠背1,如图1所示,是从后方支持乘客背部的靠背部,在作为骨架的未图示的靠背框架载置有缓冲垫la,被表皮Ib覆盖构成。
[0066]座椅衬垫2是从下方支持乘客的就座部,在作为骨架的未图示的缓冲框架载置有缓冲垫2a,从缓冲垫2a的上面通过表皮2b覆盖构成。
[0067]倾斜装置10由相对于座椅衬垫2可折叠地连结座椅靠背I的已知的装置构成,如图2所示,安装于座椅靠背I的左右外侧面的下端部。
[0068]倾斜装置10主要由作为其旋转中心的旋转轴11、将座椅靠背I向座椅衬垫2侧施力的未图示的螺旋弹簧构成。
[0069]螺旋弹簧,其一端作为自由端挂止于座椅靠背I侧,另一端作为固定端挂止于座椅衬垫2侧。
[0070]倾斜装置10可以锁定座椅靠背I的旋转动作,将座椅靠背锁定为起立姿势,通过拉伸操作带子解除锁定,通过螺旋弹簧的施力可以使座椅靠背I向座椅前方侧旋转,并向座椅衬垫2侧折叠。
[0071]装拆脚20由在上下方向较长的截面大致3字形状的板金部件构成,如图2所示,是从下方支持座椅衬垫2的脚部件。
[0072]装拆脚20具有设置于其上端部且作为装拆脚20的旋转中心的脚旋转轴21、设置于下端部且将装拆脚20可装拆地连结车体地板侧的锁定装置22。
[0073]脚旋转轴21安装有未图示的施力弹簧,装拆脚20通过施力弹簧的施力施力于图2所示的位置,即,可连结于车体地板侧的位置。
[0074]锁定装置22由具有安装于装拆脚20的下端部的啮合钩23、固定于车体地板、可装拆地啮合于啮合钩23的撞针24的已知的装置构成。
[0075]锁定装置22通过线缆部件与未图示的切换装置连结,通过切换装置的牵引可以在可以将啮合钩23锁定于撞针24的可锁定状态与不可锁定的不可锁定状态之间切换。
[0076]此外,装拆脚20成为通过传达部件40与旋转连杆30连结,锁定装置22的锁定解除后,与旋转连杆30的旋转连动以脚旋转轴21为中心向座椅后方侧旋转,向座椅衬垫2侧折叠的构成。
[0077]旋转连杆30,如图1、图2所示,是使座椅衬垫2移动至收纳位置的在上下方向较长的部件,作为3个旋转连杆30,具有配置于座椅衬垫2的右侧部分的第I连杆31、配置于座椅衬垫2的左侧部分的第2连杆32、配置于比第2连杆32更靠左侧、具有引导连杆功能的第3连杆33。
[0078]第I连杆31及第2连杆32在前后方向上配置于相对位置,第3连杆33配置于比第I连杆31及第2连杆32更稍靠后方。
[0079]另外,在比第3连杆33更靠座椅宽度方向的右侧,配置有由在上下方向较长的部件构成的活塞减振器35。
[0080]第I连杆31由形成为大致长方形筒状的板金部件构成,具体来说将大致3字形状弯曲的两个板金部件组合形成,具有封闭的截面构造。
[0081]第2连杆32将圆筒的管部件按大致L字形状弯曲而形成,如图1、图3所示,其长边部分沿第I连杆31配置,L字形状的短边部分面向第I连杆31向左右方向延伸而连结。
[0082]第I连杆31及第2连杆32的各个上端,如图2所示,通过连结托架可旋转地分别连结于座椅衬垫2的后端部。
[0083]各个下端是第I连杆旋转轴31a、第2连杆旋转轴32a,通过座椅侧安装部件50可旋转地分别连结于车体地板上的地板侧基座部件60。
[0084]第3连杆33是引导连杆,同样的上端可旋转地连结于座椅衬垫2的后端部,下端是第3连杆旋转轴33a,直接可旋转地连结于地板侧基座部件60。
[0085]在这些连杆旋转轴31a、32a安装有未图示的连杆施力弹簧,三个旋转连杆30通过连杆施力弹簧总是以这些连杆旋转轴31a、32a、33a为中心施力于收纳位置侧。
[0086]在上述构成,旋转连杆30通过座椅衬垫2与装拆脚20连结。因此,座椅主体在使用状态时,由于装拆脚20与车体地板上的撞针24被锁定,旋转连杆30与连杆施力弹簧对抗,保持于从下方支持座椅衬垫2的位置。
[0087]另外,旋转连杆30在装拆脚20与撞针24的锁定解除后,通过连杆施力弹簧的施力为了使座椅衬垫2移动至收纳位置而旋转。
[0088]在旋转连杆30中,比设置于上端的安装轴34稍靠下方部分,如图2所示,安装有直接与装拆脚20连结的传达部件40。
[0089]传达部件40,如图2所示,由长形的传达部件41、轴支于旋转连杆30的传达旋转轴42、一端可旋转地连结于传达主体部41的前端、另一端在装拆脚20中,固定于比脚旋转轴21更靠下方部分的传达连杆43构成。
[0090]传达主体部41相对于旋转连杆30以传达旋转轴42为中心可旋转,在图6 (a)所示的使用状态时,沿座椅衬垫2的较长方向延伸,相对于水平面只以一定的角度向后倾而配置。
[0091]另外,传达主体部41,切换为图7(b)所示的收纳状态时,沿旋转连杆30的较长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配置。
[0092]传达连杆43从座椅侧面看形成大致弓形形状,具有在传达主体部41的前端在左右方向轴支的传达连杆旋转轴44。
[0093]传达连杆43成为以传达连杆旋转轴44为中心,为了使装拆脚20向座椅衬垫2侧折叠旋转而旋转的构成。
[0094]具体来说,在传达连杆43中,传达连杆旋转轴44通过相对于座椅衬垫2向前方侧相对移动,换言之,通过从座椅侧面看与脚旋转轴21重合移动,成为传达连杆43与装拆脚20同时向座椅后方侧折叠旋转的构成。
[0095]此外,传达连杆43由向左右方向弯曲的大致曲柄形状构成,传达连杆旋转轴44配置于比脚旋转轴21更靠左右外侧,成为互相不干涉的构成。
[0096]座椅侧安装部件50,如图1、图4所示,是将旋转连杆30的下端安装于车体地板上的托架,主要由安装于第I连杆31的下端的第I安装部件51、安装于第2连杆32的下端的第2安装部件55构成。
[0097]第I安装部件51、第2安装部件55配置于在座椅前后方向上重合的位置。
[0098]第I安装部件51由横截面大致3字形状构成,如图4所示,主要由在座椅左右方向延伸的后壁部51a、从后壁部51a的左右两端部分连续并向座椅前方侧延伸的一对左侧壁部51b与右侧壁部51c构成。
[0099]在左侧壁部51b及右侧壁部51c设置有在这些上端部分形成、用于轴支第I连杆旋转轴31a的第I轴孔52、在这些前方的下端部分形成、嵌入地板侧基座部件60的第I啮合凸部53。
[0100]—对第I嗤合凸部53向座椅前方侧及座椅下方侧突出,贯通并嵌入设置于地板侧基座部件60的一对第I啮合孔63。
[0101]另外,第I啮合凸部53的前端部分作为贯通第I啮合孔63,并挂止于第I啮合孔63的里面侧的周边部分的钩状的挂止部53a而形成。
[0102]此外,第I安装部件51的主体底面与地板侧基座部件60的上面齐平地重合配置。
[0103]第2安装部件55由纵截面大致L字形状构成,如图4所示,主要由在座椅前后方向延伸的侧壁部55a、从侧壁部55a的下端连续并向第I安装部件51侧延伸的底壁部55b构成。
[0104]在侧壁部55a设置有在其大致中央部分形成的、用于轴支第2连杆旋转轴32a的第2轴孔56。
[0105]另外,侧壁部5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