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改良的纤维复合材料轮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59400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结构改良的纤维复合材料轮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轮框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结构改良的纤维复合材料轮框。
【背景技术】
[0002]传统自行车的轮框的材质为铁,其结构较为坚固但重量大,为了减轻轮框重量,后来轮框的材质大多改为铝。而传统铝合金轮框在制造50mm高以上的惯性轮框及刀轮或碟轮时有其生产方法的困难,又现今,自行车的设计日趋轻量化,除了车身改用坚硬且比重较铝小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有些轮框的材质也改为碳纤维复合材料。
[0003]然而,目前的纤维复合材料轮框由于结构设计欠合理,导致其结构强度不足,有待进一步提高轮框的结构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改良的纤维复合材料轮框,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纤维复合材料轮框结构强度不足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结构改良的纤维复合材料轮框,包括有多个弧形框条,每一弧形框条均具有一由发泡材料制成的发泡体以及一包覆于该发泡体外的第一纤维层,该多个弧形框条首尾相连拼接形成一轮框结构,且相邻两弧形框条之间均夹设有支撑块,该支撑块为非纤维材质。
[000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相邻两弧形框条之间包覆有第二纤维层,该第二纤维层包裹住支撑块的外周侧面并连接于相邻两弧形框条的第一纤维层之间。
[000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纤维层和第二纤维层均为碳纤维材质或者玻璃纤维材质。
[000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块为金属材料或塑胶材料。
[00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块的两个端面均形成有凹位和凸部,每一端面的凹位和凸部与对应之弧形框条的发泡体咬合连接。
[00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块呈工字型,该支撑块的两横向部的两端分别插入对应之弧形框条的发泡体中,支撑块的竖向部夹设于相邻两弧形框条的发泡体之间。
[001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0013]通过采用非纤维材质制成支撑块,利用支撑块夹设于相邻两弧形框条之间,支撑块可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使得产品的整体结构强度更强,并且产品制作更加简单方便。
[0014]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主视图;
[0016]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较佳实施例中弧形框条的放大示意图;
[0017]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较佳实施例中两相邻弧形框条之连接处的截面图;
[0018]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二较佳实施例中两相邻弧形框条之连接处的截面图;
[0019]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三较佳实施例中两相邻弧形框条之连接处的截面图。
[0020]附图标识说明:
[0021]10、弧形框条11、发泡体
[0022]12、第一纤维层20、支撑块
[0023]21、凹位22、凸部
[0024]23、横向部24、竖向部
[0025]30、第二纤维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6]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多个弧形框条10。
[0027]如图2所示,每一弧形框条10均具有发泡体11和第一纤维层12,该发泡体11由发泡材料制成,例如聚脲醋(Polyurethane ;简称PU)或聚碳酸醋(Polycarbonate ;简称PC)等等,具有高韧性及耐冲撞等特性;该第一纤维层12包覆于该发泡体11外,该第一纤维层12为碳纤维材质或者玻璃纤维材质,具有坚硬、比重小、耐高温及耐腐蚀等特性,在本实施例中以碳纤维作为说明例。
[0028]该多个弧形框条10首尾相连拼接形成一轮框结构,弧形框条10的数量并无任何限制,可以是三个、五个、八个或十个等等,只要弧形框条10的数量可连接成圆环状即可;且相邻两弧形框条10之间均夹设有支撑块20,支撑块20的两个端面均为平面,该支撑块20为非纤维材质,在本实施例中,该支撑块20为金属材料或塑胶材料,该支撑块20可以为轮框提供如肋条般的支撑,相邻两弧形框条10之间包覆有第二纤维层30,该第二纤维层30包裹住支撑块20的外周侧面并连接于相邻两弧形框条10的第一纤维层12之间,该第二纤维层30为碳纤维材质或者玻璃纤维材质。
[0029]详述本实施例的制作过程如下:
[0030]首先,制作一弧形块状发泡材料,并用第一纤维布将块状发泡材料的外周侧面包覆住,按此方法,制得多个预制弧形框条,接着,将多个预制弧形框条拼接形成轮框结构,在拼接的过程中,于相邻两预制弧形框条之间夹设一支撑块20,然后,使用第二纤维布裹住支撑块20的外周侧面并连接于相邻两预制弧形框条的第一纤维布之间;接着,将上述拼接形成的轮框结果放入模具中加热固化,发泡材料受热膨胀形成发泡体11,同时发泡材料膨胀的时候挤压第一纤维布和第二纤维布,使得第一纤维布定型形成第一纤维层12,而第二纤维布定型形成第二纤维层30,且第二纤维层30和第一纤维层12结合在一起。
[0031]请参照图4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本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与前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基本相同,其所不同的是:
[0032]在本实施例中,该支撑块20的两个端面均形成有凹位21和凸部22,每一端面的凹位21和凸部22与对应之弧形框条10的发泡体11咬合连接,如此,使得支撑块20与弧形框条10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可靠。
[0033]本实施例的制作方法与前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制作方法相同,在此对本实施例的制作方法不作详细叙述。
[0034]请参照图5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本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与前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基本相同,其所不同的是:
[0035]在本实施例中,该支撑块20呈工字型,该支撑块20的两横向部23的两端分别插入对应之弧形框条10的发泡体11中,支撑块20的竖向部24夹设于相邻两弧形框条10的发泡体11之间。
[0036]本实施例的制作方法与前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制作方法相同,在此对本实施例的制作方法不作详细叙述。
[0037]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通过采用非纤维材质制成支撑块,利用支撑块夹设于相邻两弧形框条之间,支撑块可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使得产品的整体结构强度更强,并且产品制作更加简单方便。
[003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结构改良的纤维复合材料轮框,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多个弧形框条,每一弧形框条均具有一由发泡材料制成的发泡体以及一包覆于该发泡体外的第一纤维层,该多个弧形框条首尾相连拼接形成一轮框结构,且相邻两弧形框条之间均夹设有支撑块,该支撑块为非纤维材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改良的纤维复合材料轮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两弧形框条之间包覆有第二纤维层,该第二纤维层包裹住支撑块的外周侧面并连接于相邻两弧形框条的第一纤维层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构改良的纤维复合材料轮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纤维层和第二纤维层均为碳纤维材质或者玻璃纤维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改良的纤维复合材料轮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为金属材料或塑胶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改良的纤维复合材料轮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的两个端面均形成有凹位和凸部,每一端面的凹位和凸部与对应之弧形框条的发泡体咬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改良的纤维复合材料轮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呈工字型,该支撑块的两横向部的两端分别插入对应之弧形框条的发泡体中,支撑块的竖向部夹设于相邻两弧形框条的发泡体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结构改良的纤维复合材料轮框,包括有多个弧形框条,每一弧形框条均具有一由发泡材料制成的发泡体以及一包覆于该发泡体外的第一纤维层,该多个弧形框条首尾相连拼接形成一轮框结构,且相邻两弧形框条之间均夹设有支撑块,该支撑块为非纤维材质;藉此,通过采用非纤维材质制成支撑块,利用支撑块夹设于相邻两弧形框条之间,支撑块可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使得产品的整体结构强度更强,并且产品制作更加简单方便。
【IPC分类】B60B21-00
【公开号】CN204367762
【申请号】CN201420576469
【发明人】徐建昇
【申请人】徐建昇
【公开日】2015年6月3日
【申请日】2014年10月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