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2at变速器和混合动力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985710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应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2at变速器和混合动力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设及车辆传动系统技术领域,尤其设及应用于混合动力的变速器装置 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应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2AT变速器和混合动力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电动汽车作为一种代步工具,它具有对环境友好,对石油依存度低等优点,但目前 的纯电动汽车存在电池成本高,续驶里程低,充电不方便等缺点,目前的电动车普遍采用单 挡减速结构,导致电机的高效区相对较窄,导致经济性较差。因此急需一种对环境友好,而 且续驶里程高,经济性和动力性好的汽车用变速器。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有效降低 电池成本、提高加速性能、充电更灵活、结构简单紧凑、具有更广泛应用范围的应用于混合 动力车辆的2AT变速器和混合动力系统。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2AT变速器和混合动力 系统具有如下构成: 阳〇化]该应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2AT变速器,其主要特点是,所述的变速器包括离合器C1、离合器C2、离合器C3、制动器B1、行星排总成P1、P1输入轴、P1输出轴、P1主减速主动 齿轮、差速器、主减速从动齿轮、行星排总成P2、P2输入轴、P2输出轴和P2主减速主动齿轮, 所述的P1输入轴连接于所述的离合器C1和行星排总成P1之间,所述的P1输出轴与所述 的行星排总成P1相连接,所述的P1主减速主动齿轮刚性设置于所述的P1输出轴上,所述 的主减速从动齿轮刚性设置于所述的差速器上,所述的P2输入轴连接于所述的离合器C2 和行星排总成P2之间,所述的离合器C3连接于所述的P2输入轴和行星排总成P2之间,所 述的制动器B1与所述的行星排总成P2刚性连接,所述的P2主减速主动齿轮刚性设置于所 述的P2输出轴上。
[0006] 较佳地,所述的行星排总成P1包括太阳轮P11、行星轮P12、齿圈P13和行星架P14,所述的P1输入轴与所述的太阳轮P11刚性连接,所述的齿圈P13与变速器壳体刚性 连接,所述的行星架P14与所述的P1输出轴刚性连接。
[0007] 较佳地,所述的行星排总成P2包括太阳轮P21、行星轮P22、齿圈P23和行星架P24,所述的离合器C3与所述的齿圈P23相连接,所述的制动器B1设置于变速器壳体上,所 述的P2输入轴与太阳轮P21刚性连接,所述的齿圈P23与制动器B1 -端刚性连接,所述的 行星架P24与P2输出轴刚性连接。
[0008] 本实用新型还设及一种包括所述的变速器的应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混合动力系 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系统还包括电机、电机输出轴、发动机和发动机输出轴,所述的电机 通过所述的电机输出轴与所述的离合器C1相连接,所述的发动机通过所述的发动机输出 轴与所述的离合器C2相连接。
[0009] 较佳地,当处于纯机械一档驱动模式时,所述的离合器Cl断开,所述的离合器C2 和离合器C3闭合,所述的制动器B1断开,当处于纯机械二档驱动模式时,所述的离合器Cl 和离合器C3断开,所述的离合器C2闭合,所述的制动器B1闭合。
[0010] 较佳地,当处于纯电动驱动模式时,所述的离合器C1闭合,所述的离合器C2断开。
[0011] 较佳地,当处于一档混合驱动模式时,所述的离合器C1、离合器C2和离合器C3均 闭合,所述的制动器B1断开,当处于二档混合驱动模式时,所述的离合器C1和离合器C2闭 合,所述的离合器C3断开,所述的制动器B1闭合。
[0012] 较佳地,当处于一档发动机驱动及发电模式时,所述的离合器C1、离合器C2和离 合器C3均闭合,所述的制动器B1断开,当处于二档发动机驱动及发电模式时,所述的离合 器C1和离合器C2闭合,所述的离合器C3断开,所述的制动器B1闭合。
[0013] 较佳地,当处于纯电倒挡驱动模式时,所述的离合器C1闭合,所述的离合器C2断 开。
[0014] 采用了该实用新型中的应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2AT变速器和混合动力系统,具有 如下有益效果:
[0015] 本专利采用双输入轴双副轴结构,结构简单紧凑,控制方便,采用了 3双离合器, 一个制动器和2组行星排,一组齿轮副和一个差速器结构,通过一组离合器连接发动机和 变速器,使两者动力能够传输或断开;通过一组离合器连接电机和变速器,使两者动力能够 传输或断开;采用一组单级行星排机构实现电机输入减速;采用一组单级行星排机构配合 一组离合器和一组制动器实现发动机输入2种速比输出。本专利通过控制3组离合器通断 和一组制动器通断实现纯机械驱动,纯电机驱动,混合驱动和发电等多种工作模式,在运行 中基本上无动力中断,换挡平顺,有效的降低电池成本,提高加速性能,并通过发动机向电 池充电,使充电更灵活,提高续驶里程。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混合动力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行星排总成P1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行星排总成P2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2AT变速器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进一 步的描述。
[0021] 如图1~4所示,所述混合动力车辆用变速器具有离合器C1,离合器C2,离合器 C3,制动器B1,行星排总成P1,P1输入轴2,P1输出轴3,P1主减速主动齿轮31,差速器4, 主减速从动齿轮41,行星排总成P2,P2输入轴6,P2输出轴7,P2主减速主动齿轮71。所 述行星排总成P1具有太阳轮P11,行星轮P12,齿圈P13,行星架P14;所述行星排总成P2具 有太阳轮P21,行星轮P22,齿圈P23,行星架P24。
[0022] 所述离合器C1一端刚性连接电机输出轴,一端刚性连接P1输入轴2;所述P1输 入轴2与太阳轮P11刚性连接,所述齿圈P13与变速器壳体刚性连接,所述行星架P14与P1 输出轴3刚性连接,所述PI主减速主动齿轮31刚性布置在PI输出轴3上;所述主减速从 动齿轮41刚性布置在差速器4上,所述主减速主动齿轮31与主减速从动齿轮41组成一对 齿轮副。
[0023] 所述离合器C2 -端刚性连接发动机输出轴,一端刚性连接P2输入轴6;所述离合 器C3 -端连接P2输入轴5, 一端连接齿圈P23,所述制动器B1布置在变速器壳体上,所述 P2输入轴6与太阳轮P21刚性连接,所述齿圈P23与制动器B1 -端刚性连接,所述行星架 P24与P2输出轴7刚性连接,所述P2主减速主动齿轮71刚性布置在P2输出轴7上;所述 主减速主动齿轮71与主减速从动齿轮41组成一对齿轮副。
[0024] 当离合器C1断开,离合器C2闭合,离合器C3闭合,制动器B1断开,电机动力切断, 发动机动力输入,P2输入轴6刚性通过离合器C3连接,转速相同,即行星排总成P2输入输 出转速相同,混合动力车辆处于纯机械一挡驱动模式;
[0025] 当离合器C1断开,离合器C2闭合,离合器C3断开,制动器B1闭合,电机动力切断, 发动机动力输入,齿圈P23通过制动器B1与变速器壳体刚性连接,行星排总成P2减速器输 出,混合动力车辆处于纯机械二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