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06568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座椅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客运车辆、特别是轨道车辆的座椅装置,该座椅装置包含至 少两个乘客座椅,所述乘客座椅水平地并排布置并且分别具有一个坐立面、一个靠背和两 个扶手。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相应的轨道车辆,其包含车厢和多个座椅装置,所述座椅 装置具有至少两个乘客座椅,所述乘客座椅水平地并排布置并且分别具有一个坐立面、一 个靠背和两个扶手。
背景技术
具有两个并排布置的乘客座椅接下来也称为双重座椅并且相应的具有三个乘客 座椅的座椅布置也称为三重座椅。具有这样的双重座椅或三重座椅的座椅装置根据现有技术不仅设置成列的座椅 布置,其中多个座椅装置在相同的定向上以一列或两列沿着车厢设置,也设置面对面布置, 其中两个座椅装置分别以坐立面相向指向地组合成具有四个或六个座椅和必要时具有位 于它们之间的桌子的座椅组。在此每个乘客座椅具有两个单独的扶手,这通常在一等车厢 的座椅中布置,或者两个相邻的乘客座椅共同地具有一个扶手,即中间扶手是分享的,这通 常在二等车厢中出现。此外已知,单座椅、双重座椅或三重座椅并排地垂直于或平行于车厢侧壁设置。在 轨道车辆的二等车厢中通常沿着车厢的每侧设置一一个双重座椅列0+2座椅布置),而在 一等车厢中由于较宽的座椅和对于车厢宽度的限制,沿着车厢一侧设置一列双重座椅和沿 着车厢的另外一侧仅仅设置一列单座椅座椅布置)。至今的现有技术在通常的通过法 律规定的限制情况(具有最小长度为2 !!和由此强制形成的车厢宽度)下由于在车厢内部 小的宽度通常在一等车厢中不允许2+2座椅布置。原则上这适用所有的限定条件和车厢长 度,当导致的车厢宽度在内腔中不允许2+2座椅布置时,这与涉及那个等级的车厢无关。各 单个座椅的直接并排的且其组合成双重座椅或多重座椅的布置而后导致乘客座椅的这样 的宽度,使得乘客座椅在维持规定的过道宽度的情况下不再能够在车厢中沿着横向方向设 置。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在于相应进一步改进开头所述类型的座椅装置,使得在同时遵 守法律规定的情况下更好地利用车厢宽度。上述引入的任务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教导在开头所述类型的座椅装置中如此实现, 即基础面具有梯形形状,所述基础面由沿着其中至少一个乘客座椅的垂直投影面的外部的 界定线延伸的直线围成。通过乘客座椅如此构成,使得其投影面适配成一个梯形的基础面,使得投影面与 传统的具有基本上矩形形状的乘客座椅相比是减小的。由此乘客座椅与传统的乘客座椅相 比在车厢内部占据更小的空间。如果将多个这样的梯形的乘客座椅并排设置成一个双重座椅或多重座椅,那么由座椅装置占据的空间在横向方向上(即在平行于靠背的方向上)相 对于使用传统座椅的情况显著减小。优选在此座椅如此构成,使得梯形的底边,即两个平行 的侧边中的较长的侧边,构成坐立面的前边缘并且这两个平行的侧边中的较窄的侧边向后 指向,即指向靠背,这然而在相对于传统的乘客座椅的减小的坐立面的情况下仍然保证舒 适的坐立位置。根据本发明的座椅装置的一个构造,梯形是一个非等腰的梯形。在此也可以考虑, 座椅装置的至少其中一个扶手、优选两个外部的扶手的垂直投影面具有楔形、特别是等腰 梯形的形状。通过扶手的楔形状或梯形形状能够在双重座椅和多重座椅的情况下节省如此 多的空间,使得在应用根据本发明的座椅配置给车厢配备座椅时业已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横 向方向上获得明显狭窄的座椅列。在此坐立面的垂直投影面此外可以具有矩形、特别是正 方形的形状。在使用具有楔形状的扶手时能够规定,梯形或楔形的底边(在梯形时是两个平行 的侧边中的较长的侧边;在楔形的情况下同样是相应较长的侧边)由投影面的两个较短的 侧边的其中一个构成并且两个较长的侧边相向延伸。换句话说,扶手在其延伸方向上逐渐 缩小。在此其中一个乘客座椅的其中一个扶手的梯形或楔形的底边指向靠背并且其中另外 一个乘客座椅的其中一个扶手的梯形或楔形的底边背离靠背。换句话说,其中一个扶手在 纵向方向上朝向乘客座椅的靠背延伸,其中另外的扶手(例如相邻的座椅的扶手)朝向另 外一侧(即背离靠背地)逐渐缩小。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特别大的空间节省。根据本发明的座椅装置的另外一个构造,构成相应的乘客座椅的基础面的梯形是 等腰梯形。在此也可以考虑的是,其中至少一个坐立面、优选全部的坐立面的垂直投影面具 有梯形的形状、特别是等腰梯形的形状。通过坐立面的梯形形状同样在横向方向上获得显 著的空间节省。在此扶手无需必然同样具有梯形形状。反而可以考虑的是,其中至少一个 扶手、特别是两个外部的扶手、优选全部的扶手具有矩形形状。在并排设置多个乘客座椅时,例如在双重座椅或三重座椅时,当至少两个相邻的 乘客座椅彼此水平错位、即具有纵向错位时,这在具有梯形投影面的坐立面的情况下是有 利的,由此在横向方向上获得特别大的空间节省。在此在纵向错位的情况下相邻的座椅可 以在相同的方向上定向或在彼此相反的方向上定向。相反的定向(其中各靠背指向相反的 方向)进一步提高了空间节省,特别是在三重座椅的情况下当中间的座椅相对于该座椅装 置的两个外部的座椅反向定向时。对于这种情况,即相邻的座椅在相同的方向上定向时,特别舒适的臂支承如此形 成,即其中至少一个扶手、特别是中间的一个或多个扶手的垂直投影面具有多边形、特别是 六边形的形状。多边形或六边形能够例如如此构成,即两个分别具有的矩形基础面的单个 扶手稍微彼此相对转动,从而组合成一个共同的扶手。根据本发明的座椅装置的另外一个构造,多个乘客座椅组合成一个装配单元。优 选两个乘客座椅组合成一个固定装配的双重座椅,或三个乘客座椅组合成一个固定装配的 三重座椅。各单个构成这样的座椅布置的构件组能够在一个工厂中预装配并且而后通过简 单的方式在轨道车辆的车厢中沿着车厢的一侧或两侧成列固定。如上所述,相邻的乘客座椅能够分享一个扶手。换句话说,一个座椅的扶手同时也 是相邻的座椅的扶手。然而也可以考虑的是,在相邻的乘客座椅之间设置两个扶手,这两个扶手在纵向方向上彼此对齐地布置。纵向方向在此指的是投影面的较长的侧边的延伸方 向。根据本发明的座椅装置的另外一个构造,其中至少一个乘客座椅相对于至少一个 另外的乘客座椅水平转动180°。如上所述,这优选在三个乘客座椅的组合时是中间的座 椅。“水平转动”指的是围绕相应的乘客座椅的垂直轴线转动,由此座椅装置的两个座椅的 靠背朝向相反的方向。原则上然而也可以考虑的是,两个相邻的乘客座椅彼此转动一个相 对较小的角度地布置,优选转动直至45度、优选直至25度。通过这种方式,同样获得节省 空间的座椅布置。也可以考虑纵向错位和转动的组合。上述任务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教导在开头所述类型的轨道车辆中如此实现,即多个 座椅装置如前所述地构成。通过这种方式在给车厢配备座椅时相对于现有技术能够显著提 高放置座椅的能力。特别是通过借助于本发明的座椅布置可获得的空间节省,能够从2+1 座椅布置变换到2+2座椅布置(例如在一等车厢中),或者从2+2座椅布置变换到2+3座椅 布置(例如在二等车厢中),同时不会违反法律规定。对于旅游而言获得更多私密性方面的 优点以及明显更多的座位腿部活动范围。现在存在多种构成和改善本发明的座椅装置和根据本发明的轨道车辆的可能性。 为此一方面参考权利要求1的从属权利要求和另外一方面参考结合


的实施例。

在附图中示例地示出图1用于根据本发明的座椅装置的乘客座椅的原理示意图;图2a)至d)与一个传统的座椅装置(a)相比的根据本发明的座椅装置(b,c, d) 的多个不同的实施例;图3a)和b)与一个传统的座椅装置(a)相比的根据本发明的座椅装置(b,c, d) 的另外一个实施例;图4示意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轨道车辆中的座位布置;以及图5a)至f)根据本发明的轨道车辆的多个不同的实施例,它们的区别在于座椅布
置方案。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示出了乘客座椅加,其与一个另外的乘客座椅一起能够构成一个根据本发明 的座椅装置。基础面G具有梯形的形状,该基础面被沿着乘客座椅加的垂直投影面P的外部的 界定线pl、p2、p3和p4延伸的直线gl、g2、g3和g4包围而成。在此前部的直线gl构成梯 形的底边。坐立面3的前边缘在此是底边的构成部分。附图2b)、2c)和2d)示出与根据现有技术的座椅装置1'相比的根据本发明的座 椅装置1的多个不同的实施例。在附图2b)中基础面G具有不等腰梯形的形状,其例如借助于附图1进行阐述。在 此乘客座椅加的梯形形状如此得到,即其左边的扶手具有一个楔形状的垂直投影面。扶手 的该楔形状的底边在此背离靠背4,从而该扶手因此朝向靠背4逐渐缩小。对置的扶手5c在此具有矩形的投影面。乘客座椅加的坐立面3具有矩形的投影面。在该乘客座椅加中 由此得到梯形的基础面,其中梯形的底边指向前方,即背离靠背4。相邻的乘客座椅2b同样具有一个扶手恥,其具有楔形状的投影面。对于该扶手 恥而言然而楔形状的底边相对于扶手如设置在另外一侧上,由此该扶手朝向座椅的前侧 逐渐缩小。在这种乘客座椅2b中不仅坐立面的投影面而且所述另外的扶手5d的投影面也 都分别是矩形的。总体上因此得到乘客座椅2b的梯形的基本形状,其中底边,与乘客座椅 加相反,指向座椅的背面。这两个乘客座椅加和2b在图2b中具有一个纵向错位,其中在各座椅之间两个扶 手5c和5d彼此对齐地布置。每个乘客座椅因此都具有一个单独的扶手。在图2c)中示出一个座椅装置1,其中相应的基础面的梯形形状如此达到,即两个 乘客座椅加和2b的坐立面3分别构成为梯形的,其中基础面的底边指向前方。座椅装置 1的相应外部的扶手fe和恥在此构成为矩形的。在两个乘客座椅加和2b之间在这种情 况下设置一个共同的扶手5c,其投影面具有六边形的形状,其由此构成,即两个矩形被推在 一起。图2d)还示出座椅装置1的另一个实施例。在此两个相邻的乘客座椅加和2b分 别设有一个梯形的坐立面3。然而在此乘客座椅2b相对于乘客座椅加水平转动180°。扶 手5ajb和5c的垂直投影面分别是矩形的,其中乘客座椅加和2b具有一个共同的中间扶 手5c0如果将根据本发明的在附图2b)、2c)和2d)中的实施例与传统的在加)中的矩形 的座椅装置1'比较,可以轻易看出,根据本发明的座椅装置1具有明显较小的宽度并且因 此导致在轨道车辆中进行座椅布置时节省空间。与在附图2a)至d)示出的双重座椅不同,在附图3a)和b)中示出三重座椅形式 的根据本发明的座椅装置1和根据现有技术的座椅装置1'。图3b)示出一个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其对应于附图2d)的原理,其中然而在此还 设置一个附加的座椅。在附图北)中在此中间的乘客座椅2c)相对于两个外部的乘客座椅 2a)和2b)转动180度并且被移位。所有的扶手fe、5b、5c和5d在此如此形成,使得它们的 投影面是矩形的。在将附图3a)(现有技术)与附图北)(本发明)比较时可以得出,在三重座椅时 还能够获得明显更大的空间节省。图4最后示出一个轨道车辆的局部视图,其包含车厢6,该车厢配备多个如在附图 2d)中示出的类型的座椅装置1。在附图4中示出的车厢6的局部视图在此示出轨道车辆的一个第一等级。在此可 以看到,通过根据本发明的各单个座椅的相互布置形成如此大的空间节省,使得尽管仅仅 2700mm的内部空间宽度,仍然能够在两侧分别设置一列双重座椅0+2座椅布置)。图5示意示出了在根据本发明的轨道车辆中的座椅配置的可能的方案。在此也在 所有的情况下设置2+2座椅布置,其座椅的投影面分别构成为梯形的。在图fe中示出移位或错位的面对面(vis-0-vis)布置,在附图恥)中示出平行的 面对面布置,并且在5c)中示出镜像对称的面对面布置,这些面对面布置都是分别参照车 厢的中心而言的。在此在两个彼此对置的座椅装置之间可以分别设置一个相应成型的桌子,其例如如此定向,使得其纵向轴线平行于座椅装置的纵向轴线延伸,该纵向轴线又可以 相对于壁的延伸方向以在60°至85°之间范围的角度延伸。图5d)示出一个列布置,其中座椅装置是分别朝向通道转动的,而在附图5e)中座 椅装置1是朝向窗户或壁转动的。附图5f)最后示出一个混合的座椅布置,其包含朝向通道转动的列(左半边)和 镜像对称的面对面布置(右半边)。
权利要求
1.用于客运车辆、特别是轨道车辆的座椅装置(1),该座椅装置包含至少两个乘客座 椅( ,2b,2c),所述乘客座椅水平地并排布置并且分别具有一个坐立面(3)、一个靠背(4) 和两个扶手(5ajb,5c,5d),其特征在于,基础面(G)具有梯形形状,该基础面由沿着其中 至少一个乘客座椅Oa,2b,2c)的垂直投影面(P)的外部的界定线(pl,p2,p3,p4)延伸的 直线(gl,g2,g3,g4)围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装置(1),其特征在于,在所有的乘客座椅Oa,2b,2c)中 基础面(G)具有梯形形状并且梯形的两个平行的侧边中的较长的侧边构成坐立面( 的前 边缘。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座椅装置(1),其特征在于,梯形是非等腰梯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装置(1),其特征在于,座椅装置(1)的至少其中一个扶手 (5a,恥,5c,5d)、优选两个外部的扶手(5a,恥)的垂直投影面具有楔形、特别是梯形、优选 等腰梯形的形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座椅装置(1),其特征在于,坐立面(3)的垂直投影面具有矩 形、特别是正方形的形状。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座椅装置(1),其特征在于,梯形或楔形的底边由投影面的 两个较短的侧边的其中一个构成并且两个较长的侧边相向延伸。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座椅装置(1),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乘客座椅( ,2b,2c,2d) 的其中一个扶手( ,5b,5c,5d)的梯形或楔形的底边指向靠背(4)并且其中另外一个乘客 座椅Qa,2b)的其中一个扶手( ,5b,5c,5d)的梯形或楔形的底边背离靠背。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座椅装置(1),其特征在于,梯形是等腰梯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座椅装置(1),其特征在于,座椅装置(1)的其中至少一个坐立 面( ,2b,2c)、优选全部的坐立面Qa,2b,2c)的垂直投影面具有梯形的形状、特别是等腰 梯形的形状。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座椅装置(1),其特征在于,其中至少一个扶手( ,5b, 5c,5d)、特别是两个外部的扶手(5a,恥)、优选全部的扶手(5a, 5b, 5c, 5d)具有矩形形状。
11.如权利要求8至10之一项所述的座椅装置(1),其特征在于,其中至少一个扶手 (5ajb,5c,5d)、特别是中间的一个或多个扶手(5,5d)的垂直投影面具有多边形、特别是 六边形的形状。
12.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项所述的座椅装置(1),其特征在于,设置三个乘客座椅Ca, 2b,2c)。
13.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项所述的座椅装置(1),其特征在于,多个乘客座椅( ,2b, 2c)组合成一个装配单元。
14.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项所述的座椅装置(1),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乘客座椅Ca, 2b)分享一个扶手(5c,5d)。
15.如上述权利要求1至13之一项所述的座椅装置(1),其特征在于,在相邻的乘客座 椅Oa,2b,2c)之间设置两个扶手(5c,5d),这两个扶手在纵向方向上彼此对齐地布置。
16.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项所述的座椅装置(1),其特征在于,其中至少一个乘客座椅 (2a, 2b, 2c)相对于至少一个另外的乘客座椅转动180°。
17.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项所述的座椅装置(1),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相邻的乘客座椅(h,2b)彼此水平错位和/或转动、优选转动直至45°地设置。
18.轨道车辆,其包含车厢(6)和多个座椅装置(1),所述座椅装置具有至少两个乘客 座椅( ,2b,2c),所述乘客座椅水平地并排布置并且分别具有一个坐立面(3)、一个靠背 (4)和两个扶手(5a,恥,5c,5d),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座椅装置(1)如上权利要求之一项 所述地构成。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座椅装置(1)的纵向轴线相对于车厢 (6)的壁的延伸方向以在60°至85°之间范围的角度延伸。
20.轨道车辆、特别是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轨道车辆,其包含车厢(6)和多个座椅装置 (1),所述座椅装置具有至少两个乘客座椅Oa,2b,2c),所述乘客座椅水平地并排布置并且 分别具有一个坐立面(3)、一个靠背(4)和两个扶手(5ajb,5c,5d),其特征在于,座椅装置(1)的纵向轴线相对于车厢(6)的壁的延伸方向以在60°至85°之间范围 的角度延伸。
21.如权利要求18至20之一项所述的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座椅装置(1)是朝向车 厢(6)的通道转动的。
22.如权利要求18至20之一项所述的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座椅装置(1)是朝向车 厢(6)的壁转动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客运车辆、特别是轨道车辆的座椅装置(1),该座椅装置包含至少两个乘客座椅(2a,2b,2c),所述乘客座椅水平地并排布置并且分别具有一个坐立面(3)、一个靠背(4)和两个扶手(5a,5b,5c,5d)。为了提高放置座椅的能力,根据本发明规定,基础面(G)具有梯形形状,该基础面由沿着其中至少一个乘客座椅(2a,2b,2c)的垂直投影面(P)的外部的界定线(p1,p2,p3,p4)延伸的直线(g1,g2,g3,g4)围成。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相应的轨道车辆。
文档编号B61D33/00GK102131672SQ200980133090
公开日2011年7月20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28日
发明者R·基希霍夫, S·戈森斯 申请人:勃姆巴迪尔运输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