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踏面基础制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20704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踏面基础制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踏面基础制动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动装置,特别是一种应用在城市轨道交通工具上的踏面基础制动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如图1A-1B所示,现有的轨道交通工具特别是地铁、城铁等采用的制动装置9主要依靠气动制动,这样一旦轨道交通工具的风源系统(未示出)故障,车辆的制动功能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0003]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制动装置8,除了具有常用的气动制动功能外,还增加了辅助停车单元7,能够满足车辆在风源系统故障的情况下,还继续能够保证车辆安全制动。实用新型内容[0004]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踏面基础制动装置的目的在于为现有的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制动装置增加了辅助单元,即使车辆的风源系统故障,仍然能够继续保证车辆安全制动。[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踏面基础制动装置可以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0006]一种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踏面基础制动装置,其包括一制动缸本体,该制动缸本体的中部设有一隔板,该隔板将制动缸本体分割成上下两个腔体,所述上部的腔体是第一腔体,下部的腔体是第二腔体,所述隔板的中部设置有第一通孔。[0007]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腔体内横向设置一调整单元,所述调整单元的下部连接着支持活塞单元,调整单元的左部连接着制动缸本体外侧的间瓦托上。[0008]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腔体内设有弹簧活塞,所述弹簧活塞中部设有第二通孔,该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是同轴孔。[0009]作为优选实施方式,一制动螺杆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底壁与所述支持活塞单元之间。[0010]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有一双弹簧设置在第二腔体的底壁与所述弹簧活塞之间,并且在所述制动螺杆的四周。[0011]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制动螺杆上设有锥形螺母,所述弹簧活塞上设有锥形齿座,所述锥形螺母与锥形齿座互相配合。[0012]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调整单元包括制动螺杆,设置在所述制动螺杆上的凸轮放大机构以及间隙调整机构。[0013]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支持活塞单元包括制动活塞以及设置在所述制动活塞上的活塞弹簧。[0014]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踏面基础制动装置具有集制动缸、凸轮放大机构、间隙调整机构及执行机构为一体,结构紧凑,占用转向架空间小、制动倍率可以调节及模块化结构等特点,最重要的是,即使车辆的风源系统故障,仍然能够继续保证车辆安全制动。


[0015]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踏面基础制动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0016]图1A-1B是现有技术的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踏面基础制动装置的整体示意图;[0017]图2A-2B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踏面基础制动装置的整体示意图;[0018]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踏面基础制动装置的制动缸本体剖切内部示意图;[0019]图4是正常车辆运行状态中制动缸本体的剖视图;[0020]图5是风源被切断并且需要制动时制动缸本体实施制动过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本实用新型或其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0022]请结合参阅图2A、2B和图3,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踏面基础制动装置主要包括制动缸本体1,该制动缸本体1的中部设有一隔板14,该隔板14将制动缸本体1分割成上下两个腔体,所述上部的腔体是第一腔体10,下部的腔体是第二腔体12。所述隔板14的中部设置有第一通孔。[0023]所述第一腔体10内横向设置一调整单元100,所述调整单元100的下部连接着支持活塞单元102,调整单元的左部连接着制动缸本体1外侧的间瓦托B6上。[0024]所述第二腔体12内设有弹簧活塞120,所述弹簧活塞120中部设有第二通孔,该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是同轴孔。一制动螺杆122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底壁与所述支持活塞单元102之间,在所述制动螺杆122的四周,在第二腔体12 的底壁与所述弹簧活塞120之间设有双弹簧124。所述制动螺杆122上设有锥形螺母1220, 所述弹簧活塞120上设有锥形齿座1200,所述锥形螺母1220与锥形齿座1200互相配合。[0025]所述调整单元100包括制动螺杆B3,设置在所述制动螺杆B3上的凸轮放大机构 B4以及间隙调整机构B5。[0026]所述支持活塞单元102包括制动活塞Bl以及设置在所述制动活塞Bl上的活塞弹簧B2。所述制动活塞Bl能够在气体压力和活塞弹簧B2回复力的作用下沿着制动缸本体 1内的腔体壁上下运动。[0027]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踏面基础制动装置在风源系统正常工作时的运动过程和制动原理[0028]请参见图3,首先,设置在所述制动缸本体1下部的与轨道交通工具的风源系统连接的制动缸接口处入风,所述制动缸本体1第一腔体10内的气压增大,该腔体内的制动活塞Bl就会向上运动,所述制动活塞Bl运动产生的推力可以通过凸轮放大机构B4将力值进行放大,之后间隙调整机构B5再将纵向的力传递到制动螺杆B3上,所述制动螺杆B3旋转并将力横向的传导到闸瓦托B6上,闸瓦托B6上安装着闸瓦,闸瓦紧贴车轮就完成了常规的制动过程。[0029]图4-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踏面基础制动装置在风源系统无法正常工作时的运动过程和制动原理[0030]请结合参阅图3-5,首先,当风源系统正常工作时,风源系统产生的气压会推动弹簧活塞120上升,弹簧活塞120带动锥形螺母1220前进,使得锥形螺母1220与制动螺杆 122发生旋转,这样弹簧活塞120上升压缩双弹簧124,双弹簧IM完成储能状态,随时准备着停车的需要。[0031]当车辆入库或者风源被切断并且需要制动时,由于第二腔体12内没有风压作用, 这样双弹簧IM会反推弹簧活塞120复位,弹簧活塞120带动锥形螺母1220前进,由于锥形螺母1220被压死,不能发生逆向旋转,制动螺杆122会使得锥形螺母1220与制动螺杆122 带动锥形齿座1200发生旋转,制动螺杆122会沿着槽的方向向下移动,从而顶着制动活塞 Bl向下移动,经过凸轮放大机构B4放大,间隙调整机构B5将力转向,所述制动螺杆B3旋转并将力横向的传导到闸瓦托B6上,闸瓦托B6上安装着闸瓦,闸瓦紧贴车轮,从而完成在无风压条件下的制动操作。[0032]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踏面基础制动装置采用凸轮力学放大机构,力学性能输出稳定,能够在小空间实现多种较大倍率的输出力;间隙调整机构结构紧凑,性能稳定;另外制动单元的结构具有非常好的抗横向力功能,能够在车轮发生横向位移时,很好地提供一个抵抗车轮的移动的反向作用力,达到避免闸瓦出现严重的偏磨的问题, 减少影响行车安全的概率。[0033]上述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范畴。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踏面基础制动装置,其包括一制动缸本体,其特征在于该制动缸本体的中部设有一隔板,该隔板将制动缸本体分割成上下两个腔体,所述上部的腔体是第一腔体,下部的腔体是第二腔体,所述隔板的中部设置有第一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踏面基础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腔体内横向设置一调整单元,所述调整单元的下部连接着支持活塞单元,调整单元的左部连接着制动缸本体外侧的间瓦托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踏面基础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腔体内设有弹簧活塞,所述弹簧活塞中部设有第二通孔,该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是同轴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踏面基础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一制动螺杆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底壁与所述支持活塞单元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踏面基础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有一双弹簧设置在第二腔体的底壁与所述弹簧活塞之间,并且在所述制动螺杆的四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踏面基础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动螺杆上设有锥形螺母,所述弹簧活塞上设有锥形齿座,所述锥形螺母与锥形齿座互相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踏面基础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整单元包括制动螺杆,设置在所述制动螺杆上的凸轮放大机构以及间隙调整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踏面基础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持活塞单元包括制动活塞以及设置在所述制动活塞上的活塞弹簧。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踏面基础制动装置,其包括一制动缸本体,该制动缸本体的中部设有一隔板,该隔板将制动缸本体分割成上下两个腔体,所述上部的腔体是第一腔体,下部的腔体是第二腔体,所述隔板的中部设置有第一通孔。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踏面基础制动装置具有集制动缸、凸轮放大机构、间隙调整机构及执行机构为一体,结构紧凑,占用转向架空间小、制动倍率可以调节及模块化结构等特点,最重要的是,即使车辆的风源系统故障,仍然能够继续保证车辆安全制动。
文档编号B61H1/00GK202272010SQ20112043066
公开日2012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3日
发明者李爱群, 王振, 赵屹 申请人: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机车车辆研究所, 北京纵横机电技术开发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